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戡:昨日黄花黄 今日鬓上霜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昨日黄花黄 今日鬓上霜

——夜读钟石山《摘黄花》

文/赵戡

天气炎炎,疫情汹汹。当你无聊苦闷,当你口干舌燥,当你火急火燎的时候,看一首诗吧。

摘黄花

钟石山

江南六月风光好呀
白云挂在蓝天上
时正晌
汗流淌
男女老少采花忙
小孩挎竹篮
大人提箩筐
家家户户喜丰收
一季黄花半年粮
 
爷爷带我摘黄花
搞噶黄花买冰棒
奶奶带我摘黄花
半夜替我补衣裳
爸爸带我摘黄花
不敢偷懒怕巴掌
哥哥带我摘黄花
跑到河里去冲凉
姐姐带我摘黄花
村里哥哥来帮忙
我摘支黄花给妈妈
妈妈睡在山坡上
 
故乡黄花今又开
漫山遍野翻金浪
回头望
乡愁长
昨日黄花黄
今日鬓上霜
 

摘黄花,邵东人不会陌生,《摘黄花》,邵东诗人也不会陌生。钟石山先生的《摘黄花》,我至少读了十遍,逐字逐句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其一,我是土生土长的邵东人,对黄花有种天然的亲切与喜爱。其二,黄花在邵东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更是一种精神与文化。黄花是一种美味,也是一剂良药,耐干旱贫瘠,经济价值较高,邵东黄花更是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称号,在老一辈邵东人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烙印。钟石山先生的《摘黄花》有一种浓浓的乡情,有一种担当与责任,有一种热爱与情怀。作为他的半个粉丝,多读几遍是自然的事。说是半个粉丝,是因为他的每一篇作品我并没有都读了十遍,甚至一遍没读的估计也有。其次,他的作品也有扯垛子的时候。他有一个小小说,好像是《奶子进城》,记不清了。说一哺乳期少妇奶水充足,进城里就忽然没奶了,回到乡下后又有奶了。也不知他哪里搜来的段子,被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一样。殊不知现在的妹子只有往城里跑的,哪有还有往乡下跑的,有没有奶水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奶。我甚至怀疑乡下伢子还讨得婆娘到么。(绝对没有歧视的意思)

扯远了。《摘黄花》作者注明为民谣,谣者,清唱的歌也。也就是说《摘黄花》是首民歌,它从泥土中来,到泥土中去,它早已在民间口口相传。它经过生产,生活中不断的加工,发展,演变,它断断续续,具有不稳定性,不完整性,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某种意义上说钟石山先生只算得上它的半个原创,他和人民群众一道完成了一首作品,他主要是搜集,整理,再加工,以文字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就像一个工匠,他主要的作用就是穿针引线,把散落的珍珠窜起来。

《摘黄花》第一节语言轻快明亮,字里行间充溢着丰收的喜悦。“时正晌,汗流淌”不仅说明生活的艰辛也点明了黄花采摘的季节特性,“小孩挎竹篮,大人提箩筐”呈现劳动的热闹与忙碌,一种满足的幸福与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季黄花半年粮”,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以为是夸张,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确实如此,有好多家庭有过之而无不及,摘黄花与种田养猪已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生产活动。第二节风趣幽默接地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爷爷,奶奶,哥哥,姐姐,“我”廖廖数语己刻画得入木三分,呼之欲出。尤其“爸爸带我摘黄花,不敢偷懒怕巴掌”语言生动形象,令人忍俊不禁。第二节最后一句“我摘支黄花送妈妈,妈妈睡在山坡上”,开始的时候我认为“支”是多除的,上下句字数不相等,失去了对称之美。但仔细推敲,还是觉得有“支”字比较好。“我”有爷爷,奶奶,爸爸,哥哥,姐姐,“我”应该是最小的孩子,老晚。按哥哥摘黄花偷偷溜去河里洗澡推断,应该也是未成年人,十五六岁吧。姐姐摘黄花有小伙子来帮忙,推断应该是情窦初开的荳蒄年华,“我”估计不到十岁,稚嫩懵懂,非劳动力,摘黄花纯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美其名曰“锻炼锻炼”。“我”“摘支黄花送妈妈”是讨好是撒娇,是向妈妈证明“我”长大了,可以为挑起家庭的重担为妈妈分忧了。“我”也许摘一支,也许摘二支,也许摘三支,但肯定屈指可数,摘多了小手也放不下呀。摘一支最符合“我”的身份和心态,老晚从来都是娇贵,宠爱的对象,大人们都出去劳动了,“我”没有了玩伴,挎竹蓝是模仿,捉蜻蜓是天性。接下来一句“妈妈睡在山坡上”,我有些不解。是妈妈累了吗?是妈妈中暑了吗?还是妈妈搭个草棚守着这“半年粮”呢?这个“睡”是否有长眠,去世之意?我不愿作过多的猜测与解读。人们常说“为母则刚”,只一句“妈妈睡在山坡上”就足以让我们感到惆怅与伤感。

第三节“回头望,乡愁长/昨日黄花黄,今日鬓上霜”。“昨日黄花”?应该是从“明日黄花”演化而来。苏轼有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本意是重阳过后的菊花,引申为“枯萎,过时”的事物。“昨日黄花黄”我们可以读为“昨日黄花,黄”。后一个“黄”字在邵东也有失败,终结,分手之意,如:合同黄了,和某某谈恋爱黄了。意思就是:回想过去的一切如过眼云烟作梦一样,己经结束了,今天的“我”也不再年轻,早己两鬓斑白。如果联系上句“故乡黄花今又开,漫山遍野翻金浪”,无疑“昨日黄花黄”后一个“黄”字应该理解为开放,灿烂,取“黄花”之本意。曾经的黄花菜今年又丰收了,依然灿烂,并将继续辉煌,而眼前的情景却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眷恋与沧桑感油然而生。“昨日黄花黄,今日髪上霜”又呼应了前句“回头望,乡愁长”,一个近乡情怯的游子,一个又将远行的旅人清晰可见。当踯躅的背影在转身的一刹那,只怕早已两眼酸涩万千感慨涌上心头。一切的是是非非,一切的分分合合像电影的画面一一闪现,故乡的山水田园,故乡的一草一木,熟悉的影子渐渐的近了,又渐渐的远去,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绪与苍茫。

人生百年不过草木一秋,当有一天我们扪心自问,当有一天我们回归故土,是否会想起:爷爷奶奶去了哪里?爸爸妈妈是否像当年一样硬朗?英俊的小伙,美丽的姑娘如今又在那里?谁不曾幼稚?谁又不曾年轻?眼前的黄花菜啊,正像过去一样继续泛着金色的光芒,而乡愁如影随形。

彭新良  中国书法协会会员,邵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莫儒林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邵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题钟石山

何俊良撰联

引领一方,远播诗名,浓浓乡土味。

视通万里,力扬文萃,煦煦风雅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澈动听!邵东这位美女的歌声勾起乡愁记忆
我的乡愁
松江诗会九月刊(总第2期)
征文·真情|钟继根·我的如风乡愁
《金秋枫叶红》九九重阳节晚会朗诵文本
【乡土文学】唐毅 || 乡愁,就是故乡那盛开的“毛花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