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击文物犯罪成果重要文物专家解读

由山西省公安厅、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国宝回家: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宣传”,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特展。整个展览给我们带来了强烈震撼。在过去打击文物犯罪过程中,很难追回被盗文物,即使追回来一些,也没有像这次追回的涉案文物数量多、品质高。我相信每一个山西人都会为我省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取得的辉煌战果表示钦佩和感谢。

此次追缴回来的文物种类有青铜器、玉器、陶瓷器、壁画、墓志、木雕等六大类,而青铜器是追缴文物中的最大亮点,种类非常齐全。从器物用途看,至少有六类,即容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和杂器。在青铜容器中囊括了食器、酒器和水器过去所见的几乎全部器形,主要有鼎、甗、簋、簠、敦、豆、盆、匕、爵、斝、尊、觥、卣、壶、觚、觯、卮、杯、勺、盘、匜、盉、鉴等23种;在青铜乐器中,有两组编镈、两组编钟、铜铃等;青铜兵器有戈、矛、铍、戟、钺、刀、剑、镞等8种;青铜车马器有马镳、马衔、车軎、车軏、车轭首、銮铃、杠箍、华蚤、盖弓帽、当卢、节约、马首饰等10多种;其他类中包括有带钩、铜镜、阳隧、铜印、钱币等。这些青铜器在纹饰上有兽面纹、夔纹、鸟纹、窃曲纹、蟠螭纹、蟠虺纹等各类纹饰,有一些纹饰比较独特,过去从未出现过。有很多青铜器还有铭文,从青铜器铭文可以看到古代文字的演化,如殷末族徽文字、长篇西周金文、吴越鸟虫书、汉印文字等。另外,在一些青铜器上还可以看到很多铸造痕迹,如补铸、焊接、范线、浇口、冒口、铜芯撑、盲芯等。有一些古代青铜器制作上的特殊工艺,如错金、错银、错红铜、包金、贴金、鎏金、线刻、髹漆等,在这批文物中都能够找到很好的标本。总之,追缴回来的青铜器信息量很大。

涉案青铜器与其他涉案器类,时代上早晚跨度近4000年;从文化特征分析其出土地,覆盖范围可以东到山东,西达西北草原,南至江淮以南,西南至云贵川地区。对学术研究来说,这批涉案文物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填补了许多空白。这些文物中有很多文物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艺术与技术发展到巅峰时期的杰作。

随案追缴的商代青铜器中,有不少出自运城市闻喜酒务头墓地。这个墓地地处运城盆地与垣曲盆地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是古代从河南进入山西最便捷的通道之一。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200米处,北临沙渠河,南临小涧河,东南望中条山南端最高峰汤王山、草山,地势东高西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被盗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单墓道大墓5座,土坑竖穴墓7座,车马坑6座。幸运的是,还有一座墓葬未盗。未盗墓葬出土大量青铜器,其中6件青铜爵上都有族徽“

”,此族徽过去有不少发现,如
父乙簋、
父丁爵、
父丁觚,
祖丙觯。甲骨卜辞中有“
”族(合集33145、4;8296、I),“
”与
构型略有区别,但十分接近,怀疑二者是一个族。“
”族根据过去研究,推测其位置大致在晋南,这与酒务头墓地位置接近。而更为重要的是,未盗墓葬青铜器中除青铜爵有族徽文字外,在觚、铙、盉、斝、提梁卣等器中均有带“匿”的复合型族徽文字,再加上被盗自酒务头墓地的两件方鼎、一件圆鼎和一件觚中的族徽“子
”(“
”与“匿”的写法非常接近,这应该是同一个族徽),总计下来,带“匿”族徽青铜器在酒务头墓地就有十多件,因此,按照出现族徽数量多寡的理解,我们认为酒务头墓地可能是“匿”族墓地,不太可能是族墓地。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匿与两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两种族徽在一个墓地集中出现?为什么酒务头墓地和以前发现的浮山桥北墓地、灵石旌介墓地等这些晚商墓地在山西是零星分布,而且都分布在盆地边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人思考。

总而言之,酒务头墓地的发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商代晚期,山西晋东南和晋西分布大量商文化遗址,但是作为连接晋东南和晋西的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极少发现这个时期的遗存。酒务头墓地地处垣曲盆地通向运城盆地的交通要道上,该通道是古代河南进人山西的重要通道。在这里发现商代晚期贵族墓葬,将山西东西两侧的商代晚期考古学文化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文化圈,把商代文明更加完整地表现。为我们对古代文明演化进程研究提供了全新资料并拓展了我们传统的认识。酒务头墓地不仅显示出商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彰显区域特色,阐释了在文明演进过程中交织的同一性与复杂性。而这些零散的、因地域或血缘等形成的与商文化亲疏差异,将会帮助我们认识文化、族属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商王朝的国家形态是世界历史早期国家中一种独特类型,礼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内容,而墓葬是礼制的重要表征。酒务头墓葬的发现表明,尽管此地距殷都遥远,但这里依然坚守商王朝礼制,如埋葬方式、青铜器组合形式等,说明与商王朝关系非常密切。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深人研究商代政治地理结构和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管控方式。

展品中有两件懋器,一件是懋尊,一件是懋卣。这两件器均铸有长篇铭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从形制看,懋尊、懋卣时代不会晚至昭王,与此二器形制接近的器物有很多,和吴镇烽举例的亚其疑尊、亚址卣最为接近。这两件懋器纹饰风格也一致,都是以鸟纹和直棱纹组成,此类纹饰多见于宝鸡地区渭河两岸的石鼓山和戴家湾,而最早见于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卣腹范上,说明是承袭殷墟文化,流行于殷末周初。从现有青铜器看,此种鸟纹在昭穆时期已经不见。懋器时代稍晚,它们的鸟纹与常见的花冠鸟纹有别:如尖喙、身体曲折卷尾和花冠前还带有弯曲的绳索,按照类型学的逻辑,懋器鸟纹应该是在花冠鸟纹基础上演化而成。

懋尊、懋卣两器同铭,而懋卣盖与内底也同铭,也就是说懋器的三篇铭文内容均相同,每篇均为5行36字,释文如下(依吴振烽):

唯六月既望丁巳,穆王在郑,蔑懋历,赐犬(绲)带,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文考日丁宝尊彝。

大致意思:在某年六月既望丁巳这一天,周穆王在郑地勉励懋,并赐给懋绲带,懋感激周穆王,把此事记下来铸在父亲祭器上。

铭文中“王在郑”,见于免尊、免卣、大作大仲簋和三年

壶,除三年
壶时代稍晚外,其他都是西周中期恭懿时器。懋器的发现,实际上首次从金文上明确了“王在郑”的“王”可以早到“穆王”。郑,从相关金文看,应该在宝鸡附近。这次具有宝鸡地区青铜器风格的懋器发现,再次佐证了“郑宫”在宝鸡,以及印证了《古本竹书纪年》所记“穆王元年,衹宫于南郑”,筑即穆王所居“郑”的史事。

在西周昭王穆王时有“伯懋父”,见于师旅鼎〈伯懋父鼎)、小臣宅簋、伯懋父簋、召尊、小臣

簋等铭文中。“伯懋父”与“懋”之间是什么关系,还不能确知。另外,金文中还有“史柯水”“史懋”为周王近臣,“史懋”见于免尊、免卣和史懋壶盖。懋器之“懋”应该就是,此“父免器和史懋壶盖铭文中之“史懋”。另外,在史懋壶盖铭文中有“用作文丁宝壶”,此“父丁”与懋器“文考日丁”相一致,说明“史懋”与“懋”可能是同一个人。

铭文中“穆王”是美称还是谥号,关系到此器铸造年代。以“生不称谥”而言,此器时代大致应为恭王(“夏商国断代工程”认为恭王在位23年)。按照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将穆王及恭王前期置为西周中期前段,穆王在位时间较长,《史记·周本纪》记穆王在位55年。结合懋器器物风格,懋器的铸造时间只能在恭王前几年。

免器铭文与懋器铭文内容非常密切,有助于我们认识西周一些重要史事。免尊与懋器都记有“六月”和“王在郑”,前者“六月初吉丁亥”,后者“六月既望丁巳”,丁亥与丁巳相差30日,从月相词语看,显然不在一月。二器所记历日亦不在一年。若以周穆王元年为公元前976年为基点,结合“王在郑”等相关史事,根据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六月丁巳”符合“既望”月相词语含义的王年有六年,分别是穆王九年、十九年、二十九年、三十年、四十年和五十五年。若此器铸造于恭王,那么穆王赏赐懋这件事情,当发生于最接近于恭王的“穆王五十五年”时,记忆最为清晰。当然,这里面不确定因素太多,还需未来获得更多证据。

懋尊与懋卣,形制纹饰的时代特征稍早,而铭文内容反映的铸器时代要晚,这对过去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研究都是一个挑战。究竟是恭王时期的复古倾向导致,还是我们没有发现或没有认识到形制纹饰的“延滞”现象(“延滞”现象是比较罕见的,详细论述可参看韩巍《试论西周青铜器演变过程中的“延滞”现象一一以侈口圈足簠和大鸟纹为例》一文)?这些都是今后研究青铜器要引起注意的。

总之,公安部门能够把懋尊与懋卣追回来,让学术界能亲眼目睹懋尊、懋卣之真容,对于西周青铜器断代、西周赏赐制度、西周年代学以及西周历史研究来说都大有裨益。

展览中有明确出自邱家庄墓地的被盗文物,如两套编镈、水陆攻战纹的铜鉴、蟠螭纹鼎、壶以及蟠虺纹豆等成套铜礼器。

邱家庄墓地位于闻喜县城东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属于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的一部分。墓地正处于运城盆地北端涑水之滨,西北距闻喜县城约4公里。墓地最早发现于1959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省有关文物部门正式发掘过多次,共发现两周墓葬500余座,实际发掘共120余座。发掘的墓葬中出土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等,是晋南地区发现的高级别贵族墓葬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在该墓地做过调查,当时在邱家庄墓地北部断面上发现不少墓葬,最大的墓葬墓口长近40米,周围还有很多板瓦、筒瓦残片,从时代上看应为战国。最近,我们在这个区域正在进行详细的考古勘探,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有重要发现。

晋国自建立以来直至三家分晋,都城多次迁徙,先后为翼、绛、新田等。翼是晋国早期都城,其大致位置在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附近,过去发现的天马一曲村遗址经考古证实是晋国早期重要的政治中心和晋侯墓葬区,应距离翼都不远。绛,是指晋景公迁都新田以前的都城,即晋献公至晋景公时期都城。在晋献公以前,据历史学家推测,曲沃恒叔、庄伯和武公政治中心可能位于闻喜一带,但没有考古资料证实。上郭一邱家庄墓地从地理位置看,与历史记载的“曲沃”相吻合。从墓地的时代看,上起西周晚期,下至春秋晚期,甚至延续至战国(西南近上郭时代早,东北近邱家庄时代晚);从性质看,属于典型晋文化墓葬;从出土遗物和墓地规模看,属于高等级贵族墓葬。结合《左传》记载晋国史相关内容,此墓地早期可能为晋国公墓地,晚期应为战国重要贵族墓地。

如果通过考古工作能够确证“曲沃”及晋公墓地,将会对晋文化与晋国史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也对晋文化的价值提炼、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更加客观的物质资料,使晋文化趋于完整、清晰,有助于我们把握晋文化在中华文化组成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次收缴文物中还有四件形制、纹饰相同的簠,时代都在春秋早期。有两件有铭文,底对铭,并且铭文内容相同,共5行22字,重文2字。铭文释读如下:

邾季

用作仲娸用铸宝簠,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所记主要内容是邾季

为妻子仲娸而作宝簠,祈福子孙永用。

从四簠看,都应该是春秋早期小邾国青铜器。小邾国是山东鲁南两周时期重要的诸侯国,在古代文献中有记载,即“邾娄”“郳”“倪”,其位置处在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始建于西周晚期,被灭于战国早期。2002年山东枣庄山亭区东江发掘了小邾国墓地,出土了不少小邾国青铜器,加上传世的小邾国青铜器,总数也有不少,著名的有邾伯鬲、邾庆匜、邾庆簠、邾友父鬲、华妊方壶、奏妊方壶等。其中的邾友父鬲就是小邾国始封君友。

此四件簠与邾庆簠、邾公子害簠以及山东藤县出土薛子仲安簠形制纹饰较接近,簠上下形制纹饰基本相同,腹部纹饰分为两部分,上部蟠螭纹,下部卷云纹。有铭文的两件上有卡扣,没有铭文的没有卡扣。从组合看,四件有拼凑一组的可能。

邾季簠,过去从未发现过,其名字也是首次见于金文。我们知道,过去发现有山东枣庄东江小邾国墓地,盗掘非常严重,大量文物流失。此四件与东江墓地M2出土的簠形制纹饰最接近。因此,邾季簠非常有可能来自小邾国墓地。

两件邾季簠,“邾”的写法比较特殊,比邾友父鬲的“邾”简化。“邾季”的出现,推测可能还有“邾孟”“邾仲”“邾叔”等兄弟(过去有邾叔豸父簠发现,出土在枣庄不远的平邑县东阳乡蔡庄墓葬)。可以说,邾季簠的发现对于研究邾国的宗法制度以及邾国实际控制区域有重要帮助。

本次追回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是多年以来打击文物犯罪力度最大、成果最大、收获也最大的一次,文物等级之高,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但是,越在兴奋之时,我们越感到痛惜。我们知道,每一件文物在随葬之时都不是“孤独”的,它们有原来的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它们与依存的墓葬与环境形成古代丧葬礼仪的完整物质遗存。盗墓这种疯狂的暴力行为,割裂了文物与文物、文物与墓葬、文物与周围环境的时空信息,切断了我们认识古代丧葬制度、人种、族属、食谱、古环境等问题的相关线索,致使被盗文物成了“孤儿”。同时,盗墓者在盗墓时随意抛弃“价值”低的文物和脆弱文物,导致这些文物被毁灭性破坏。盗墓所获的文物,其存放与社会流转过程中,本身会发生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害,时间越长,损害越大。在涉案文物中,很多文物在被盗时是残破的,盗墓者或购买者对这些文物做了修复。文物修复保护是需要坚持“不改变原状”原则,但是盗墓者或购买者并不会按照文物修复的原则来修复它们,对文物的清洗、割裂、拼接、增补以及做锈等修复手段也不会按照文物修复的标准进行,这不仅对文物本体造成了很大破坏,也使文物本体的内涵信息受到了二次破坏。当文物的真实信息不断被随意或刻意修改时,附着其上的文化价值也必将会随之削弱。

最后,感谢公安战线的同志们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劳汗水,正是有了他们,这些历经磨难、劫后余生的文物才能够回归到博物馆,与它们的子孙后代们见面。但令人悲凉的是,这本该是一场很有尊严的荣归,但却遭到犯罪分子的蛮横劫掠,成为永远的遗憾。因此,打击文物犯罪对于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晋公盘

春秋

一级文物

晋公盘

该盘浅腹平底,窄平沿外折,腹侧有一对附耳,耳内侧有一对横梁与盘沿相连,耳饰重环纹,盘底的边缘设置三个圆雕裸体人形支足。裸人双膝跪地,双臂向后褙负着盘体。盘内壁饰四条浮雕鱼纹,外壁饰蟠螭纹;内底中央饰一对浮雕龙,相互盘绕成圆形;双龙的中心有一只立体水鸟,双龙之外有四只立体水鸟和四只浮雕乌龟,再向外有三只圆雕跳跃青蛙和三条游鱼,最外圈有四只蹲姿青蛙、七只浮雕游泳青蛙和四只圆雕爬行乌龟。这些圆雕动物都能在原处360度转动,鸟嘴可以启闭,乌龟头可以伸缩。盘内壁刻铭文七处,每处三行,共183字。

高11.7、耳距45、口径40厘米、重7000克。

山西“6·03”专案组追缴。

为追回这件国宝,公安机关不远万里,历尽艰辛,开展了境外接力追查活动,终将其从某国护佑回中华大地。

释义

在周历的某年正月初吉丁亥这天,晋公说:我的始祖唐公,接受了大命,辅佐他的父亲武王,以威严的戒令管理众多的非华夏部族,开拓疆域,到达大廷,四方部族都很崇敬(唐公)。成王命唐公建都于京师,在众多被征服的部族的土地上做主宰,建立自己的国家。我的父亲献公,聪明椒哲,坚强而威武,庄重而善良,美名传世,神灵显赫的在天上,遵从天命,以修习我身,让晋国甚为安好。晋公说:我这个小子,效法先王,秉持其德,肃敬如常,安和所有诸侯国,众邦没有谁莫不日日恭顺于晋邦。

我蓄养众多俊士,做为左右帮手,保卫治理王国,小心谨慎地辅佐天子,国事不管好坏,都以敬畏之心待之。广开疆土,虔诚的对待诸侯间的盟誓和祖先神灵的祭祀,诚恳的、恭敬的酬答神灵,协调理顺百官。今铸造大女几孟姬的嫁妆,孟姬你这孩子,(嫁到楚国后)整治好你的家室,作楚国国君的嫡妃,昭显万年,藩翰晋国,世代不断地永宝此器。

懋尊

西周

一级文物

懋尊

酒器。圆形,敞口,方唇,直颈,腹部微鼓,高圈足,自口至足有四道扉棱,颈部以扉棱分隔装饰八组蕉叶纹和四组两两相对的垂尾小鸟纹,腹部饰两两相对的两列长尾凤鸟纹,中部饰直棱纹,圈足饰两组卷尾凤鸟纹,均以云雷纹衬底,内底有36字铭文。

高22、口径21、底径15厘米、重3900克。

山西“6·03”专案组追缴。

在获取犯罪分子伺机倒卖文物的线索后,专案组民警连续奋战4天3夜,多次驾车往返北京、山东、陕西等地,风餐露宿、辗转万里,终于成功追缴懋尊、懋卣这2件一级文物。

懋尊

懋卣

西周

一级文物

懋卣

酒器。椭圆形,带盖,与器身以子母口扣合盖面隆起,顶部有花苞形纽,双出戟耳,身为直口,短颈,弧形提梁,两端装饰兽首,鼓腹,圜底,高圈足。盖面与器身均饰直棱纹和凤鸟纹,内底与盖内各有36字铭文。

高29、耳距22、底长20厘米、重4300克。

山西“6·03”专案组追缴。

在获取犯罪分子伺机倒卖文物的线索后,专案组民警连续奋战4天3夜,多次驾车往返北京、山东、陕西等地,风餐露宿、辗转万里,终于成功追缴懋尊、懋卣这2件一级文物。

懋卣

“邾季”簠

春秋

一级文物

“邾季”簠

食器。长方形,带,盖与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致,上下对称,合为一体。敞口,浅腹,壁斜直,双耳,平底,矩形方圈足。盖面与器腹饰窃曲纹和变形兽体纹各一周,盖与器内底均铸22字对铭。

高19.2、长30、宽24.3厘米、重5350克。

山西“6·03”专案组追缴。

“邾季”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曲村晋国邦墓地出土青铜器
牛世山:垣曲北白鹅周代墓地的若干问题
倗国:3000年后从绛县横水河西周墓地横空出世
仅次于秦始皇墓的考古发掘——倗国大墓
新生的山西青铜博物馆丨山右吉金 归去来兮
晋侯稣钟——每月一珍 上海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