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肝炎治验沈仲圭

全国名老中医沈仲圭治慢性肝炎经验

  沈仲圭,全国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尤其擅长治疗内科妇科疾病。沈老认为,肝炎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多因治疗不当,以及体质因素有关。在转为慢性的病例中,由黄疸型肝炎转变者少见;无黄疸型肝炎,其病势虽比黄疸型肝炎轻浅,但病程长,治不得法,容易转为慢性。沈老认为,慢性肝炎临床多见“肝郁气滞型”、“脾胃不和型”;少数为“湿热逗留型”。

  肝郁气滞型,以胁肋胀痛为主症者,用柴胡疏肝饮(甘草、川芎、柴胡各6克,白芍、枳壳、香附各9克,青陈皮4.5克),舒其气郁,缓其肝急,故胀痛自除,兼见心烦、口苦、脉弦数者,为气郁化火,当去香附、青皮,加丹皮、山栀;以胁痛、脘闷、食少为主症者,用疏肝和胃调气法(川芎6克,焦山栀、香附、半夏、茯苓、白术各9克,砂仁、陈皮各4.5克)舒肝和胃;以心烦胁痛,不得安卧为主症者,用加味小柴胡汤(柴胡、川芎、龙胆草各6克,黄芩、半夏、党参、青皮、白芍各9克,甘草4.5克),清疏肝胆郁火,不少慢性肝炎病例,屡治无效,沈老改用本方,功效显著,且病后少见复发。

  脾胃不和型,主要表现为胃纳脾运的正常生理功能失调,出现食少,脘痞腹胀,体疲无力,大便常溏,舌苔薄腻,脉细,一派脾气虚之症。以胸闷腹胀、恶心、口淡、胁痛、头昏无力为主症者,用燥湿畅肝克,甘草3克,陈皮、柴胡各6克)和胃化湿,佐以条达肝气;以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为主症者,用越鞠丸改为汤剂投之,常能取效;以脾虚腹胀,按之不痛,肠鸣便溏为主症者,用参术健脾汤(党参、野冬术、茯苓、半夏、山楂、麦芽各9克,陈皮6克,砂仁3克),归脾丸(党参、冬白术、莲肉、山楂炭、麦芽、砂仁、陈皮)均能见效。

  慢性肝炎后期,常有肝肾阴虚表现,如极易疲乏、精神难支、腰膝酸软,甚至兼现滑精、白淫等症,不可混称湿邪为患,一味清利,恐肝肾阴液愈加耗损。辨证要点,当察看舌质,必舌质红,苔薄少,甚或无苔,可选用一贯煎、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乙癸同源饮(生地、当归、白芍、首乌、枸杞子、鳖甲、牡蛎、沙参、麦冬、金铃子、藏红花)等方,滋肝益肾。

  肝炎转为慢性湿热证候已不多见,但亦有少数病例显现湿热,沈老称之谓:“湿热逗留型”。常见于慢性肝炎活动期,用佛手丸加减(佛手、香橼、金铃子、太子参、莲肉、神曲、炒枣仁各9克,柴胡4.5克,茅根15克,银杏12克),清热解毒,补脾安神。重症病例,则选用清肝汤(茵陈、夏枯草各12克,蒲公英15克,苍术9克,陈皮6克,红枣4枚),清化肝胆湿热。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渡舟:肝炎 病毒性疾病】
柴胡疏肝散
【慢性肝炎】组成:柴胡、枳实、郁金、青陈皮、当归、白芍、川芎、丹皮、桃仁、白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医院中医协定方——仅供学习、不可套用
(三)肝脾关系临床应用举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