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语言演变所涉的历史

导语:一部汉语的演变史,就是一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本文从语言学的视角,探析汉语背后变化的历史,涉及移民、政治权力变化,族群互动。

当一个人说的不对,一个南北方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南方人会说:你乱讲;北方人会说:你胡说八道。许多人只看到表面上南北方的差异,然后一笑置之,却不知道这背后的语言所反映的现象:我们语言的进化史。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今日任何生物都是由数百万年的进化而形成的。当然语言套用这个理论,也是成立的。我们现今使用的语言都是由数千年的时代发展而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看看我们的汉语是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即影响语言变化的因素。

1.汉语的大致概况

汉语,最初的样子是什么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了。只能从古籍中寻得只言片语。《史籀篇》是最早的字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当时教儿童识字的课本,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该书为“周宣王太史作”。具体的成书时间,我们在这里没必要深究,但大体反映的应是春秋之际的文字,也就是春秋之际的汉语的发音情况。当然怎么读,我们也不是完全清楚,想必经过文字学家的研究过后,会有一些成就。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和现在的读音差异是非常大的,比如当今中原地区的读音绝不是现在所看到的那样。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第一部字典。

后来的《尔雅》、《说文解字》均忠实的记录了当时语言的读音,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字,了解汉语的演变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点和传世资料。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将汉语分作上古、中古、近古、现代四个时期,每个时代的读音、每个区域的读音都不一样,当时的普通话,就相继经历了中原雅音、南京音等几个阶段。推动语音变化的背后因素值得我们深究。概括几次大的语音变化,通过我掌握的资料,主要有四点因素:政治权力、移民运动、经济利益、族群互动。这些因素才是语言演化背后真正的历史。

2.汉语语音演变背后的历史

先来看第一个因素政治权力。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皇权和官权,是主宰整个国家运行的根本力量,因为只有这群人才决定着国家的走向。所以他们所讲的话和口音,成为了区分阶层、甚至彼此之间差异的特征。所以当一个平民子弟想要跻身这一阶层,他必须得像这些人一样说话,用词造句,当然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中国在隋唐时期确立的科举制,为众多普通人的阶层流动提供了可能。一旦通过了科举考试,他就有意识地去模仿统治阶层的口音,以抹平先前的阶层差异。

这点看看英国上流社会的口音就知道了。除了融入统治阶层的考虑,当然还有利益的驱使,一旦融入这个圈子,那么财富和权力自然就来了,这些都在激励着这些人去努力模仿。当然这些语音之所以强势,是因为背后的权力的驱使,随着官员到各地做官,这种语音会随之扩散,进而影响当地的语音发展情况。

云南的考棚

第二个因素,是移民运动。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多次移民运动:永嘉南渡、隋末唐末大移民、明末移民中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清末的下南洋、闯关东等等,数不清的小规模移民活动更是不计其数了。这些移民的到来也会改变迁入地的语音生态,这里列举南京话和杭州话的语音演变例子。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西晋王室、士族官僚等大规模迁往江南避难,随着移民到来的便是原有河洛音对南京当地土语的入侵,加上这些语言又属于优势语言,后面有着政治权力的支撑,后期有更多的北方王朝定都南京,使得南京的语音形成了迥异于周边的发音系统,比如南京周边的常州、无锡等都是吴语,而南京如今却是江淮官话,成为了方言的孤岛,这是一个例子。

永嘉南渡后,改变了南京的语言组成

杭州话的演变也是类似的情况。在海南岛,还存在一种军团话,我们都知道海南岛主体语言应是闽南话,但是在岛上却存在一种北方话系统—军团话,这是明朝南下驻扎卫所士兵后裔所讲的话。当然我们今天看到的官话广泛的分布,更是与移民运动息息相关。

汉语方言地图

再次,经济利益也是导致语音转换的重要因素。这点很好理解,人都是逐利的,当他觉得做某件事有利可图时,便会义无反顾,语音也是一样。比如前文提到的科举制中模仿口音的现象,就是生动的注脚。在移民迁移过程中,也有这种现象,在明末战争后,藩王的大量土地被荒废,有些人为了占据新迁入地的土地,出于永久占据的目的,他会有意识地模仿当地的口音,借此掩盖移民的事实,不引发别人的怀疑。再比如,现在迁往城市的人员,他们也会学习所在城市的方言,这样在社会生活,还是经济生活中都会得到极大的便利,这些也是一个因素。

明末频繁的战争,导致大量土地荒废。

最后,族群的互动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当属于不同族群、不同民族的群体进入到新的居住地时,他会将自己的语音注入到当地语音中,这也会引发语音的变化。魏晋之际的五胡乱华,匈奴、羯、氐、羌人相继进入中国北部,进而将其语言融入了北中国的语音中,还有契丹、蒙古、女真、满洲等族群进入中原,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地的语音。比如北京话中的胡同一词,就是最初来源于蒙古语,现在已经成为了汉语的一部分;满语萨其马,一种小吃,也进入了汉语;印度的佛陀、世界等词,也都进入了汉语,这些都影响着当地语音。

宋代民族政权分布,也影响到了语言的分布。

汉语语音演变的因素,或许我们很难完全穷尽其中的因素,只能找寻到大部分,这也就够了。因为单纯地复原古代的语音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需要我们深刻铭记过去的历史,以示传承罢了。当然,今天我所提到影响汉语语音变化的因素只是一部分。事实上,语音的变化异常复杂,远非我几页纸就能讲清楚,而且作为一个门外汉,许多音韵学的知识,我只是粗通一二。我借助自己的专业视角,提供几点自己的想法,来看待汉语演变背后的历史,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这里就需要各位方家来补充完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朝历代都有哪些“普通话”
学习英语的秘诀
古代的文章诗词为什么放到现在还是押韵的呢?读音上是怎样步调一致的呢?
华人将首次掌握一个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
潮汕的民间生活——潮汕方言
中国汉字的读音和以前的是否大致相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