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庆马炮营起义打响新军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

  民谣:第一年,徐锡麟;第二年,马炮营;三年后,革命成。

  1908年熊成基领导的安庆马炮营起义,打响了新军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此后,革命党人把武装起义的重点由会党转移到新军方面。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以湖北新军的武昌首义和多数省份新军响应,终于推翻清王朝的。新军是清政府直接控制编练出来的一支保卫大清的武装,怎么会分化出来转向革命,最终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呢?本文试对清末新军与岳王会、安庆马炮营新军起义及其重要历史意义两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清末新军与岳王会

  关于清末新军。新军的创建始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胡 芬奉旨在天津小站募集5000人,用西法编练10营定武军,分别为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马兵250人,工兵500人。当年10月,胡 芬调任平汉铁路督办,小站定武军便由袁世凯接办,改称新建陆军。与此同时,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奉旨编练一支名为自强军的新式军队。按照西方军队制度分为步、炮、马、工等营,共计2000人。这支部队往后也被袁世凯收编为武卫右军

  在北洋、南洋开始训练新军后,清政府一面令各省着手将防军进行改编或用新式操练,建立新军;另一面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设立武备、陆军学堂,并分批派遣青年出洋学习军事,“储备将材”。想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起强大的新军来代替旧军。

  袁世凯统率的“北洋新军”达到6镇,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清政府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新军编制:分军、镇、协、标、营、队、排、棚,相当于后来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各级将领,军称总统(军未设置),镇设统制,协称协统,标称标统,营称管带,队称队官,排称排长,棚有正副目。平时编制,两镇为一军,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计步队两协,每协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分前后左右4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计全镇官兵共计12,512人。另外一种混成协,它与镇管辖下的步兵协不同,除步兵二标外,还拥有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所以叫混成协,是镇的缩编。这种混成协不隶属于镇,近于后来的所谓独立师、独立旅。清政府到灭亡时,全国只编成26个镇,有些书上说只编成16个镇,是没有将未成镇的队伍算进去。安徽新军就是一个混成协。

  新军所以称为新,以其不同于旧式军队而接近于现代化军队的建制。首先,士兵的选募标准比较严格的。新军由于是“仿照西法”编练的,采用的是新式的洋枪洋炮装备洋技术,因而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招募新兵时,对于知识分子入伍,往往优先录取。当清廷废除科举制度,代之新式学校以后,秀才当兵,已成普遍现象。许多人是在失学又失业的情况下被迫投军的。所以他们不满清王朝的腐败统治,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又由于他们有文化知识,能读书看报,思想较敏锐,易于接受革命的宣传。

  其次,新军的将领,主要是依靠国内各式武备学堂的毕业生以及官费派遣出国的留学生充任。这些军官,基本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革命潮流激荡的年代,易于倾向革命,发挥先锋和桥梁作用。

  新军的基本成分,无论是一般士兵,或是各级军官,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愤慨的,对于清王朝的腐败是不满的,有着改变现状的强烈要求。顽固地与革命为敌,愿意充当清王朝殉葬品的人,在新军中是孤立的。

  但是,新军毕竟是清政府直接控制下编练出来的一支反动武装。清政府对它极端重视,对它的思想控制是十分严格的。要使新军转向革命,就需要革命党人去宣传、组织、争取,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把他们蕴藏在内心的反抗要求,上升为自觉的革命行动。

  新军之所以能够向革命转化,是与革命党人“深入虎穴”的宣传教育、争取引导分不开的。早在1905年,岳王会在芜湖、南京、安庆沿江一带便把争取新军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

  关于岳王会。岳王会的资料甚少,沈寂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岳王会》一文,引述柏文蔚、常恒芳等尚未公开发表的自传、调访记录等资料,认真考证了陈独秀、柏文蔚等于1905年创立的岳王会,是安徽第一个反清的革命团体。岳王会领导了1908年以熊成基为总司令的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还订正了一些史实,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①

  岳王会1905年成立于安徽公学。1904年李光炯把旅湘公学迁到芜湖,易名为安徽公学。为了把这所学校办成培育革命种子的园地,李光炯聘请了不少著名革命党人到校任教。其中有光复会员、华兴会员和安徽革命志士陈独秀、柏文蔚等人。柏文蔚在亲撰的《五十年大事记》中记载,当时“聘请教授,有精于汉学之刘光汉(刘师培),改姓名为金少甫,组织黄氏学校,是专门从事暗杀者。余与光炯诸友,皆歃血为盟加入团体。旋以反清革命,徒众宜多,主义虽定,宣传宜广,又于中学及师范两校以内,集学生之优秀者联络组织,成立岳王会。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反清。此种组织陈仲甫、常恒芳诸君皆最重要分子。” ②  常恒芳在《记安庆岳王会》一文中也说:“柏烈武、陈独秀等发起组织岳王会,意思是崇拜岳王精忠报国的精神。我那时是该校师范班的学生,而且年龄比较大,因此也参加了这个组织。当时参加组织的还有武备学堂的部分军人。整个组织大概共有30多人。所订章程,主要内容不外为反清。第一次开会在芜湖,用烧香宣读誓约的形式,并在芜湖租了两间房子,作为联络点”。③

  岳王会成立前,安徽的革命形势已有一定基础。1902年、1903年留日学生陈仲甫(独秀)、潘赞化等在安庆组织青年励志学社,两次在藏书楼发起爱国拒俄演说会,安徽大学堂、武备学堂与桐城学堂等校数百名青年学生参加演说会,在他们思想上播下了反清的革命种了。1904年安徽巡抚诚勋招募新军300人,多为知识青年,交武备学堂首届毕业生训练,名为武备练军学堂。柏文蔚因参加藏书楼爱国演说会,被安徽大学堂开除,随即投身武备练军学堂,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柏还函召张树候率寿州同乡子弟20余人来安庆应募。当时与柏同时入学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倪映典、熊成基、冷  、张汇滔、程恩普、范传甲、张劲夫、胡万泰等一大批青年志士。柏文蔚即在练军学堂中发起组织同学会,散发《猛回头》、《革命军》、《警世钟》等革命书刊,团结志同道合者,相与研究反清革命之道。安徽革命组织于是有了雏形。

  当时在安庆新军中,沿淮和淮北地区青年较多,时称“淮上健儿”。柏文蔚和陈独秀都非常重视这部分力量,认为安徽革命大业必须从团结组织“淮上健儿”入手。1905年柏、陈相约于暑假“作皖北之游,访江湖侠义之志”。④ 他们先后到达怀远、蚌埠、蒙城、涡阳、亳州、太和、阜阳、正阳关和寿州等地,陈独秀在寿州住了约半个月,会晤了孙毓筠、张树侯、郑赞丞、石德宽、宋玉琳等人,传播了革命思想。

  访游皖北归来,柏文蔚、陈独秀与常恒芳便成立了岳王会。岳王会“把芜湖安徽公学的革命力量和安庆武备练军学堂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这就是岳王会的组织基础”。⑤

  岳王会的成立标志着安徽的革命活动进入一个新阶段。1905年10月,柏文蔚应南京赵声之邀,去新军第九镇担任三十三标第二营前队队官。冬天,常恒芳应邓绳侯之聘,赴安庆担任尚志学堂训导主任。因此岳王会分成三部:总部在芜湖,陈独秀任会长;柏、常分任南京、安庆分部部长。同年冬,同盟会发起人之一吴春阳(旸谷,合肥人)从日本回国,发展会员,介绍岳王会成员柏文蔚等人加入同盟会。1906年夏,岳王会总部决定接受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全体加入同盟会。但岳王会没有停止自身的组织发展,仍旧以岳王会的名义,致力于争取新军的工作,并保持组织上的独立性。

  芜湖的岳王会总部,因陈独秀经常流动,会务无大发展,而光复会在芜湖却很活跃。刘师培在安徽公学就暗中发展了不少会员。

  安庆徐锡麟起义发生后,清政府对沿江一带监视甚严,许多革命党人纷纷离开芜湖。陈独秀东渡日本,在南京的柏文蔚避走东北。

  岳王会的重心,此后转移到了安庆。安庆是省会所在地,革命运动早有基础。1905年安徽开始筹办新军,武备练军停办,原来的练军成员,改组为新军第二标第三营,俗称老三营。薛哲、倪映典、熊成基等赴南京入南洋陆师学堂及炮兵速成学堂等校继续深造。留在老三营的有毕靖波、倪树屏、张汇滔、范传甲等。早在岳王会成立之初,安庆就设有分部,其基础就是原先的同学会。常恒芳一到安庆,就感到他们革命情绪都很高。“我们感到人数太少,力量不够,因此又成立了一个外围组织叫‘维新会’,老三营的人大概都参加了。” ⑥ 这使岳王会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

  1906年秋,安徽督练公所成立步、马、炮、工、辎五种弁目训练所,培养新军下级军官。老三营的人员均被编入各所训练。为加强对新军的发动工作,常恒芳、袁家声、吴旸谷等革命党人纷纷加入弁目训练所,并在所中广为联络,发展会员,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岳王会的活动,安徽巡抚恩铭闻报,遂布置耳目对新军严加监视。不久,吴旸谷、袁家声、王绍九等因人告密而被开除。徐锡麟起义后,清政府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常恒芳避走怀远。此时,安庆岳王会由熊成基、范传甲等人负责。 

  二、安庆马炮营新军起义及其重要历史地位。

   熊成基指挥的马炮营安庆新军起义是岳王会直接领导的,这是革命党第一次依靠新军发动的赵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新军打响反清起义的第一枪,它在革命党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是安徽对辛亥革命一个最重要的历史贡献。

  熊成基(1887-1910),字味根,江苏扬州府甘泉县(今江都)人,自幼便随父寄居安徽芜湖,少时念过私塾,学过医。他和柏文蔚、倪映典等都考入安徽武备练军学堂。课余常以复祖仇,建民国相期许。后又入南京炮兵速成学堂。毕业后,在江南新军任炮兵排长。1907年调安庆任马营、炮营队官,是岳王会的重要活动分子。他自己说:“我平日革命宗旨,以推翻政府、改革政治为主要,不尽系满汉种族之见”。⑦  徐锡麟起义后,清廷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常恒芳避走怀远。岳王会的领导责任落在熊成基和范传甲身上。

  同年冬,革命党人倪映典从江南新军第九镇调回安庆,任第三十一混成协马营管带。他一到安庆便和熊成基等计划,在农历除夕发动起义,派范传甲到南京联络新军响应。两江总督端方闻报,立即电令安徽巡抚将倪映典撤职,倪匆忙避走广州。这是岳王会准备武装起义的第一次计划,终因倪的出走而中止。倪映典走后,范传甲等推熊成基主持岳王会事务,伺机发动起义。

  1908年秋,清政府调集南洋各镇新军于安徽太湖会操。岳王会计划趁省城空虚,举行安庆起义,“如能攻开省城,据有根本重地,再连夜直赴太湖秋操演习地……如我得该两镇兵队,直行北上,则势必如破竹”。⑧

  当时安庆的革命力量,分布在新军中充任中下级军官佐的有六十一标三营管带冷  、六十二标二营管带薛哲、炮队队官熊成基,范传甲、易桂安、张劲夫等均在各营充任目(排长)。他们在安庆三祖寺杨氏试馆内设立一个特种机关,专事指挥起义的准备工作,岳王会先推冷  任指挥,薛哲为副指挥。因范传甲赴南京联络第九镇新军响应的时候,泄漏了风声,两江总督端方遂委派其心腹余大鸿来安徽监视新军,逮捕了冷  ,并把倾向于革命的三十一混成协协统顾忠琛撤职,改由余大鸿接任。

  与此同时,清政府又派了阴险狡诈的朱家宝任安徽巡抚。在岳王会筹划起义时,清政府也正在计划对策。朱在赴任前在南京与端方商讨整顿安徽新军办法。朱到安庆后即在城内周密地布置防范,对参加太湖秋操的新军进行严格审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几乎全部被留在安庆,因而太湖起义的计划无法实现。

  岳王会在冷 被捕后,公推熊成基为全军指挥。11月14日、15日,光绪帝和西太后相继死去。消息传来,熊成基等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极好时机。于是他们分头到安庆新军中联络革命党人,通知准备起义。

  1908年11月19日下午,熊成基、薛哲、范传甲、田激扬、张劲夫等在杨氏试馆召开秘密军事会议。会议认为起义时机成熟,决定当晚行动。计划以炮营和马炮为起义军主力,在城外起义;薛哲指挥的第二营和工程队在城内接应;攻占安庆后,作为起义军基地,然后连夜赶往太湖逮捕秋操检阅大臣荫昌和两江总督端方,号召参加秋操的新军响应。会上公推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熊即宣布作战军令13条。

  会后,革命党人按照计划分头回营发动。当晚9时左右,熊成基在驻东门外的炮营下令起义,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炮营管带陈昌镛企图阻止,当场就被击毙。起义军立即放火焚烧炮营,向其它各营发出起义信号后,全队即向北门进发。驻城西的马营也举火响应,击伤不愿投降的管带李玉椿,全营开往北门,与炮营会合。马炮两营会师后,约1000余人按计划直奔北门菱湖嘴弹药库。守库头目是范传甲的胞弟,开门迎接起义军,取得了弹药后,返回北门,围攻步兵六十一标和六十二标三营营房,六十一标标统蒋与权跪地投降,全标三个营大部分加入起义部队。至此城外已无敌军,起义军开始攻城。

  革命党人并不知道,朱家宝因得到“新军不靖”的密报,19日下午他从太湖赶回安庆城内,密令协统余大鸿紧闭各城门,并调来忠于朝廷的一巡防营防守。

  按预订计划,攻城开始后,率部驻城北的管带薛哲负责打开北门,及时接应。当薛哲率部下100多人赶到北门,猛然见到已有巡防营防守,踌躇不前,中途折回。驻在城内工程队的范传甲、讲武堂的张劲夫,听城外枪声,都急欲率队外出接应,均因军官监视严密,营房大门被封锁,无法活动。

  由于城内革命党人无法接应,城外起义军虽仍奋勇攻城,终以弹药不足,炮弹又没有引火线,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经一昼夜多次猛攻,均被击退,伤亡惨重。20日下午,停泊于江面的江贞、楚材、保民三艘军舰本来表示响应起义,待见到起义军攻城不下,朱家宝又催令其助战,便开炮轰击起义军阵地。这时,端方从太湖发来的援军已逼近城郊,起义军腹背受敌,难以坚持,熊成基决定率部撤退。

  20日晚10时,起义军兵分两路北撤,准备到合肥后,联络凤阳、颍州等地会党,再图大举。途中,遭遇清武卫左军和江防营阻击,抵达合肥附近时,只有余部100多人,只得宣布解散。熊成基脱身至寿州,在常恒芳家藏匿十余日,潜往日本。

  安庆新军起义失败后,清廷极为惶恐。从清方档案“朱家宝卷”中看到,事发后,安徽巡抚朱家宝在41天中,先后致军机处、两江总督端方及有关方面电报24份。军机处第一天收到朱家宝两电后,第二天,即复电安徽巡抚、两江总督端方、湖广总督陈夔龙、江苏巡抚陈启泰、湖南巡抚岑春蓂、江西巡抚冯汝骙,江北提督王士珍、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等:“奉旨:朱家宝两电奏均悉。安徽营兵叛乱,虏伤营官,扑攻省城,实属异常凶悖,亟宜迅速扑灭。著朱家宝重悬赏格,激励将士,奋力剿捕,务期全行歼除。就获匪犯所供党伙,或另有外应,均须立即认真追究缉获,不准含胡了事。并电知各处严防。……至沿江伏莽素多,人心浮动,并著端方、陈夔龙等会商妥筹,切实严防,相机设法安定人心,勿得稍涉疏虞”。最后强调“倘各省再有乘隙煽乱情事,以致牵动大局,恐该督抚等难当此重咎也。” ⑨

  根据上述指示,朱家宝组织搜索队,大肆搜捕屠杀。范传甲、张劲夫、薛哲等英勇就义,全省受牵连的士兵、学生等300多人惨遭杀害。

  安庆新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多次武装起义中,第一次由新军举行的起义,承继了徐锡麟从敌人内部起事的策略,开辟了发动新军起来革命的新路。这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领导武装斗争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以前,革命党人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但它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是会党。会党是以游民为主体组成的。它有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弱点,使起义难以持久,更不能得到巩固与发展。河口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对这一点已经有了深切的感受。

  安庆的新军起义震动了全国。它使人们打开了眼界,看到原来反革命用来镇压革命的力量,经过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以后,可以转化为革命派用来反对反动政府的力量,而且具有这种信心的人越来越多,这是革命党人认识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从此以后,同盟会虽然仍继续注意运用会党的力量,但重点显然已转移到新军方面。“到1911年10月,终于以武昌新军起义为起点,形成全国的大起义,推翻了清朝政府。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安庆新军起义的重要历史地位”。⑩

   注释:

  ①⑤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风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9、57页。

  ②④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纪念柏文蔚先生》,第10、9页。

  ③⑥ 张湘炳等:《辛亥革命安徽资料汇编》,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216、215页。

  ⑦⑧⑨ 《熊烈士供词》,《辛亥革命》资料丛刊(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1、240、245页。

  ⑩ 金冲及、胡绳武著:《辛亥革命史稿》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4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岁的安庆革命军总司令熊成基,反清革命被捕,不惜抛却少年头
安葬英烈的安庆大观亭和孙中山写墓碑的平头山九烈士墓
孙文的“十大起义”
凝聚革命力量的关帝庙
徐锡麟与浙皖起义
百年近代史百宗大事记(三十二)武昌起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