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蔚南资料(21)在复旦

在复旦

据张国伟《复旦教授的“拉丁区”时代》一文介绍,1926年复旦实中在简公堂北侧(今复旦300号的位置)建造了一幢校舍,除用作办公室、教室和学生宿舍外,有几个房间专供实中教师居住,在实中兼任教师的刘大白、徐蔚南、胡寄南、王世颖和程沧波等教授都住在那里。诗人刘大白是复旦校歌的词作者,时任中国文学科教授,兼任实中主任。徐蔚南先生回忆:先生和我在复旦同事的时候,我的房间正在他的房间的后面。我自己的房间,除了写作外,不大住的,老是在先生的房间里厮混。”(徐蔚南《〈白屋文话〉序》世界书局1929年出版)


徐蔚南与刘大白同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新南社社员,志趣和爱好颇为相近,在复旦朝夕相处,结为“忘年交”。刘大白年长徐蔚南20岁,绍兴人,早年也曾留学日本。五四运动之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歌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如《卖布歌》等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被史学家认为“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时代思潮”,是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中国文学史》,以及新诗集《旧梦》、《邮吻》等。刘大白后来任上海大学文学系主任、浙江大学秘书长、教育部次长,一直与徐蔚南频繁通信。


1939年《竞文英文杂志》第32期刊登了一封刘大白给徐蔚南的信,他在信中说:“三信都到,当快信收到的时候,我知道你有点神经病——幼稚的神经病——发了”,“常常有人说,眼光要放得远。不错,眼光不远是不行的,但是眼光放得太远了,眼前的实际问题反而不看见了。所以我主张望远镜和显微镜是应该兼备的。”“勇气是要有的,但是徒勇无益。感情是轮船上煤力所生的火,没有火,轮船不会动。但是理智是罗盘针。没有罗盘针难免触礁。人海中的礁石,随处都是。生命的轮船开动时,片刻离不得火,也片刻离不得罗盘针。”从信的口气和内容来看,刘大白经常指点这位“小弟”,而且两人友情极深。

1931年刘大白罹患严重肺病,在上海圣心医院,徐蔚南请了两位医学博士的同学为刘大白治疗;后来刘回到杭州家中疗养,1931年底病危时,徐蔚南即与邵力子、陈望道、夏丏尊、郭任远、朱少卿、王新甫等人商量刘的“后事”,因为淞沪战事耽搁未能去杭州。刘于1932年2月因病去世后,徐蔚南在悲痛中与上述友人整理刘的遗著。距刘大白病故不足一个月,徐蔚南就整理出刘大白写给他的信,“在炮声中断断续续地钞成了这八十封信”,将这八十封信编成《白屋书信》一书,并写了弁言,同年5月交由大夏书局出版。之后徐蔚南还在《文艺茶话》杂志上还发表《大白之死》、《大白的生地》等文章怀念这位亲密挚友。


刘大白的遗著《中国文字学概论》和《中国文学史》1933年由陈望道整理后,在他开设的大江书铺出版。


刘大白是复旦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歌词最初发表在1926年4月18日《黎明》杂志第23期上,徐蔚南为这首歌词的发表写了序言,他写道:先生这首校歌,每叠开始几句非常雄壮威严,结尾的四行,又尽婉转曲折之妙,正将复旦的庄严、健全、清新、活泼、热烈猛进的气象完全表现出来了。我不是捧先生,这首校歌,确是他的杰作之一。先生原来是个猛向光明跃进的诗人。凡读过他所著的诗集《旧梦》的人,就知道他的诗中充满着青春的生命的力,就是他写哀愁的作品也绝不带一点疲颓灰暗的色彩。读他的诗歌,常常觉得找到了一种新的生命,一种新的节奏一种新的力量,使你呼号,使你惨痛,使你悲愤,然而绝不使你颓丧、烦闷、失望。这是先生的诗歌的特点。这首校歌更显示他的诗歌的特质了。”这个评价,也代表了复旦师生对这首校歌的喜爱。他还提道:“曲谱亦已去请萧友梅先生填制,不久就可到了”。


复大老校友回忆,徐蔚南是刘大白挚友,他的记述不会有误,这首校歌由萧友梅谱曲,曾传唱一时。近年来有人提出是丰子恺的谱曲,但尚无确切依据。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之际,经全体师生投票,这首校歌取代1988年的校歌,再次确定为复旦大学校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自己,千万要提醒,世上没有啥公平
廣州嶺南大學校歌
南春游记(刘思源)
《居家必用》刘复旦抄录
默脉:蕴/为邵东美协刘顺秋先生作品题诗
居家必备刘复旦之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