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姑苏纪事:全苏州最好吃的糖果居然是一家古董店做的?

全苏州最好吃的糖果居然是一家古董店做的?

       如果说,每个90后的童年里都有一颗大白兔奶糖,那么每一个在苏州长大的孩子的记忆里,一定有这样一枚粽子糖

       对甜味的追求是人类的共性,而苏州人是出了名的嘴巴刁,对一切甜食更是欲罢不能。


       “一旦人们有幸尝到糖的甜美,他们便肯定开始向往起它来”

       一碗苏式汤面、一客生煎馒头、一块时令糕团、一桌苏邦好菜,从早点、点心到正餐,不甜不舒服。

       中国人有着悠久的吃糖历史,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祖先们就已经开始提炼麦芽糖,到了明清时期红白砂糖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而到了清代,谁也没有想到,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上的一家古董店,居然一不小心做出了全天下最好吃的苏式糖果






       时间回到150年前,有位河南人金荫芝千里迢迢赶到苏州,在观前街上摆了一个小糖摊。一个熬糖炉子、小铜锅、一方青石台再来一把剪刀几乎就是全部的家当。

       路边摊也是最考验手艺的,有没有生意全靠好不好吃。

▲20世纪20年代的观前街

▲清洲观前2号春晖堂金宅,从前采芝斋主人的家



       一开始金荫芝只卖一种糖,当众熬制、剪糖,因剪出的糖块味道独特,形似四角粽子,所以“粽子糖”的名声就在坊间渐渐传开。

       千万不要小看这枚粽子糖,它晶莹剔透、如同琥珀,看着就叫人爱不释手。每颗粽子糖里都裹着一粒粒饱满的松子,咬一口下去真是满嘴清香,不要太灵哦。



       生意越来越好后金老板就租下了一个门面,这里原先是一家古董店,名字就叫“采芝斋”


       那时候店里的产品就很丰富了,除了糖果,还有各类炒货、苏式糕点、蜜饯等。可能金老板太过沉溺于工作无法自拔,所以一直没来得及做什么广告营销,甚至连店名都没取。

       来往顾客只知道这里是"采芝斋"古董店,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到买糖果上采芝斋,于是这块金字招牌就这样顺理成章诞生了。


▲观前街上采芝斋(1998年与2020年)
 


       时光流转,观前街上熙熙攘攘,一代代苏州人走过,采芝斋却依然在那里

       对于每一个吃货而言,每一次踏进观前街采芝斋的总店里总会心潮澎湃,看着琳琅满目的货架,仿佛老鼠掉进米缸、在双十一当晚点进了淘宝主会场……


       采芝斋的产品总的来说分为五大类,糖果、蜜饯、炒货、糕点、咸味300多个细分品种,真是一天是一种一年都吃不完的。


       而且用苏州话说起来采芝斋的东西来那真是既好听又好吃,不信你们听——(见音频,刘喜尧老师演绎)
 
       在这五大家族中,苏式糖果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像极了《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

       祖上阔绰,有松仁粽子糖这样的镇店之宝;人丁兴旺,光是粽子糖就有本色、薄荷、梅酱等品种,还有裹着糖衣的松粒糖系列、吃口糯软、肥润的软松糖系列、松脆的脆松糖系列……


       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来自苏州贝氏,从小也生活在苏州。

       有关儿时记忆中最清晰的是逢年过节吃上一颗苏州的粽子糖,对那股甜蜜里夹杂着松仁的清香记忆犹新。

       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贝老从大洋彼岸万里迢迢赶来,当他再次剥开一颗松子糖时便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就是那个味,一点都没变。”



▲卢浮宫与苏州博物馆的“粽子糖”


       贾府有个元春在宫里撑腰,采芝斋的苏式糖果里也是“朝中有人”

       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病,苏州织造局选派苏州名医曹沧州进京为太后诊脉。曹沧洲就把随身携带的采芝斋贝母糖献给了慈禧,结果深得慈禧喜爱,觉得苏州的糖果比北京的更甜更爽口。

       于是贝母糖一跃成为“贡糖”,也让苏式糖果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一次脸。


       除了经典苏式糖果,采芝斋中的蜜饯也是一绝,苏式话梅、清水陈皮、糖渍青梅……说着说着口水都要出来了。


       鱼米之乡的苏州自古以来物产富饶,所以连蜜饯的原材料大多都是本地的。

       像糖渍青梅用的就是产自东西山的本地青梅,而清水陈皮的原料也是太湖边每年秋季染红山头的红橘。

       苏州味道,还是苏州自己做的最好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观前街一直是苏州最热闹的地方。

       苏州人逢年过节的重大娱乐活动里永远少不了“荡观前”,那里多少老字号都满载着苏州人的美好记忆:

       去乾泰祥绸布店剪点布料给孩子们做件新衣裳,可以高兴一年。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要选黄天源的猪油年糕、糖年糕和八宝饭。

▲90年代与现在的观前街


        当然也少不了去采芝斋买点糖果、蜜饯装满家里的果盘,招待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百年的时光同样也给无数苏州老字号带来了兴衰起伏,不少老字号被迫搬离了观前、甚至直接销声匿迹。而在这样时代的浪潮里采芝斋也曾面临困境。

       80年代后由于经营不善采芝斋效益开始滑坡,同时市场策略出现错误,盲目跟风推出了一系列不搭界的产品:你能想象采芝斋卖西式面包、奶油蛋糕么?

       于是苏式糖果从此一蹶不振。



▲1998年的观前街


       直到1997年,随着新任掌门大刀阔斧的变革,老苏州熟悉的那个采芝斋才终于回来了。

       从国有企业逐步转制为股份制,重启自产自销的经典模式,恢复采芝斋传统产品优势,在经过多年对传统绝活的挖掘、恢复、开发、创新后,采芝斋一步一个脚印重现昔日的辉煌。

       2009年,采芝斋苏式糖果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遗名录;2010年,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百年老字号卓越贡献奖……


       如今观前街采芝斋总店里似乎永远人头攒动,除了叫人眼花缭乱的各色点心,最吸引眼球的是哪个苏式糖果明档。

       在这个“透明作坊”里会有师傅现场制作各类苏式糖果,松仁粽子糖、蛋黄花生、轻糖胡桃等等,不仅好吃,也非常好看。




糖、冷却、成型、切割,制作的过程宛如是一场艺术表演


       时代的节奏越来越快,苏州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口味也在发生着变化。

       纯粹的齁甜也许不再受宠,如何去更好的吸引90后、00后的注意成为了新的课题。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让苏式糖果的口味、品类、包装升级迭代才是未来采芝斋们继续发展的方向。

       只有抓住年轻人的口味,才能抓住未来。



END

作者:时光小小猫

来源:《姑苏好时光》公众号

2022-11-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传统食品的形成及发展
如果去到苏州,有一样特产是必带的,那就是采芝斋的粽子糖
一篇文章,读尽苏州老字号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家的传统“年货”都囤些什么?
【苏式生活】还记得,以前妈妈是这样备年货的……
苏州美食名天下,来到苏州一定不能错过的11种名小吃,款款沁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