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塔:塔尖之塔——塔刹

塔尖之塔——塔刹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其骨烬葬入窣(sū)堵坡供养。“窣堵坡”为梵文stūpa的音译,又称“率都婆”、“浮图”等。由于骨烬在佛教信仰中象征功德圆满,意义至高,因此将窣堵坡置于庭院中心供奉便成了佛教仪式的重要部分。窣堵坡虽非佛教创立专用的建筑形式,但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教窣堵坡逐渐成为标志。

佛教约东汉初期传入中国,《魏书》对于寺院布局和形制有明确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此时寺塔布局样式仍按印度及西域式样,到了《后汉书》中“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寺塔的木楼阁式结构与四周的回廊殿阁已经逐渐转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式样,所谓“上累金盘”即窣堵坡缩型而成。因此也有说法称古印度的佛塔在与中原本土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小型且置于塔顶部的塔刹部分,其收藏舍利的功能也被“天宫”、“地宫”所替代。


图1 印度桑奇窣堵坡:著名佛教窣堵坡类型


图2 窣堵坡与中国固有传统建筑形式结合的多种塔形式


图3 中国佛塔主要类别

 葫芦形塔刹 

 刺天式塔刹


有学者将塔刹分为刺天式塔刹和葫芦形塔刹,我国早期佛塔的刹,都较遵从于窣堵坡的原型,基本可看出基座、覆钵、相轮等几个基本部分,但刺天式塔刹中也出现了一些中国佛塔的特有构件,如仰月、受花、火焰等。


——

图4 刺天式塔刹及葫芦形塔刹


刺天式塔刹高大挺拔、雄伟俊秀,其高度可在6m以上,常以生铁铸成。其组成可明显看出刹顶、刹身、刹座三大部分。刹顶主要包括宝珠、宝瓶、日轮、仰月、火焰、宝盖(伞盖/华盖)等;刹身主要包括相轮、刹杆、覆钵等;刹座主要包括仰莲、须弥座等。这些构件别称说法较多,并无统一定论,且不同塔刹样式做法并无统一规定形制,此处仅作泛泛之言。


图5 苏州双塔塔刹

图6 苏州瑞光塔塔刹

葫芦形塔刹高度较刺天式塔刹小,刹座之上的刹身以1到3个大圆球作为相轮,加上刹顶的宝珠,形似葫芦。材质常由铜、铁或铜铁铸件组合而成。

——

图7 苏州虎丘塔塔刹

图8 苏州甲辰巷砖塔塔刹(图片来源于网络)

《洛阳伽蓝记》中对塔刹有这样的描述:“复有铁鏁(suǒ)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鏁上亦有金铎”,即以铁链固定塔刹和塔身,并在铁链上悬挂风铃,也有称铁链为浪风索。在有的塔刹最顶端还会有一个可指明风向的鸟形金属构件,与张衡发明的相风铜乌相似,可作测风仪。

——

图9 敦煌壁画中塔刹铁索与风铃


图10 敦煌壁画中塔刹铁索与风铃


图11 石刻塔刹


图12 山西圆觉寺塔塔刹


塔刹位于佛塔的塔尖,是宝塔的收尾部分。“刹”是梵语“刹多罗”的省称,有土田、国土的意思,置于最高处的塔刹就引申出了“佛国”的涵义,有的塔会在塔刹下设置“天宫“,用来珍藏供奉舍利、经卷等。所谓“无塔不刹”,也正是说明了塔刹在佛塔中的重要地位。

从窣堵坡到塔刹,见证着汉族佛教从古印度传入到逐渐融入本土文化的中国化过程。其实不仅仅是窣堵坡,寺院整体布局演变、佛塔在寺院中的地位变化都展现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盛世气象。

——

参考文献


来源:《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公众号

2024-01-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缅甸这座耗资10亿美金的佛塔,塔基塔尖都藏有十分珍贵的翡翠原石
蒲甘的落日如叹息
满愿塔 尼泊尔最深刻的眼神
廣州最早的佛塔
盘点:中国佛塔十三宗“最”
开封繁塔的塔尖近照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