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仁孝里迎晓里








          仁孝里 迎晓里

 

迎晓里南起大儒巷,北到郭家桥。巷因明代王敬臣“仁孝坊”而名仁孝里,1970年改名为迎晓里。

又据《平江区志》载:巷内有顾君默庵名震涛,系出顾先贤野王三十九代孙。自铜坑分支,至明大参乐恬公豫,始居郡城大儒坊。更徙娄郊,老隐甫里。

   一、       迎晓里因“仁孝坊”而名

王敬臣(1513~1595),明嘉靖间人。十岁那年的清明节,他在游玩大木巷(即如今的大儒巷)建于元代的昭庆寺时,竟在庙内案桌上写下了“天何以清,人何以浊?天何以明,人何以昏?”让昭庆寺长老惊为“异人”。

他学问出众而处世低调,不愿为官显名。曾受荐为国子监博士,这在读书为搏功名的封建社会是件非常了不起的光宗耀祖之事,但王敬臣却坚辞不就,仍旧从事着授徒讲学生涯而倍受朝廷的推崇。

王敬臣在大儒巷家宅开馆授徒,他的学说以“慎独”为先,先后有门生四百余人来大儒巷听他讲学。其独特的观点——“谈论不及著作,著作不如躬行”。又讲:“眼界不高,不足以达神化。胸襟不大,不足以侔天地。骨格不高,不足以话担当”。这些,都是前辈儒家学者虽有感悟而未能阐发的思想。

据《乾隆·元和县志》记载:王敬臣字以道,其父王庭为江西参议,后因病归里有三十年,王敬臣备极孝养。他特意辟园构亭树花木,时延亲朋挚友来宅园相聚,以娱适老父之意。

   王敬臣的父亲曾经患有背疽之疾,为让父亲减轻痛苦,王敬臣常常是用嘴对着父亲的背疽处进行吮舐,使父亲渐渐得以恢复。

父亲年老患疾,王敬臣则卧于父亲床榻之下,夜不解衣,微闻父亲咳嗽声,即跃起问安,虽严寒酷暑不辍,细调饮食剂药饵父。缘此,老父病体渐愈。

王敬臣又伺继母如事亲父般模样。其继母性偏急,王敬臣稍有不称其意,即叠加呵斥。王敬臣跪而解释,解释不得,他竟至夕不起。继母格知其诚意如此,遂合家欢睦如初。

   江苏提学御史耿定向十分推崇王敬臣的孝行,故多次提携王敬臣,以特例“贡士”身份,让王敬臣赴廷试,而王敬臣以亲老不能远行谢辞。后巡抚袁安节以王敬臣“真儒”推荐与朝廷,授国子监博士,王敬臣仍然不赴任命。

明万历21年(1593),王敬臣81岁高龄时,江苏巡安御史甘士价复荐吏部,以“敬臣年高,请有司时加优礼。诏可。”

臣年83而逝,其一生著有《社交疏节》、《家礼节》等多种论述,只可惜由于多种原因均巳散失,惟有《俟后编》六卷得以传世。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学者大儒,称其宅地大木巷为大儒巷。

王敬臣又以孝行名闻乡里,里人称他为“仁孝先生”。明朝万历年间,苏州知府朱文科在大儒巷之西口北面为他架立牌坊,题为“仁孝坊”,大儒巷仁孝里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一直到1970年,政府有关部门将仁孝里更名为“迎晓里”。

    二、韩崶故居

韩崶(1758—1834)字禹三,号桂舲,江苏元和(今苏州)人。韩氏家族早期居住在苏州东北陆墓镇,后迁到娄门直街。阮大铖在晚明福王时得势,韩氏家族再次避居城东乡间徐庄。

清顺治六年,韩家又迁回苏州,并买下了南显子巷一处废园为家宅,整修后取名洽隐园。

洽隐园内有美石许多,且玲珑剔透四面临水。花园内假山是叠山名家周时臣所构,钟乳石悬于穹顶栈道,沿洞壁而筑,宛若岩洞。

康熙十六年(1707),洽隐园遭遇大火,烧的仅剩下半壁秀峰。乾隆十六年(1751),洽隐园修葺恢复,并在石洞口营屋两间,苔藓似封,岩乳欲滴,由蒋蟠漪额书“小林屋”。乾隆二十三年,韩崶就出生在这座洽隐园里。

韩崶早岁聪慧能文,16岁入元和县学,后客游京师,授经诸王府。再后,韩崶又为拔贡,廷试一等,授职刑部七品小京官。

为官时,他悉心研读清律,平反了滇南盗案,又昭雪了云南的三命案。由此,升郎中,参与了几个省的大案要案的审讯、定罪工作。

因其为官清廉,韩崶接着又外放为河南彰州知府,迁升高廉道。后来,因为下属官员违法而上级失察,韩崶负有领导责任,受到降职处分。

嘉庆六年,授湖南岳常沣道,迁按察使,调福建署布政使。时有洋匪、海盗扰乱台湾,南部海疆多事。韩崶筹军备,接济甚力,后迁湖南布政使。

嘉庆十一年,召为刑部侍郎,后任广东按察使、巡抚。韩崶任广东按察使、巡抚时,英国兵船占领澳门炮台,入黄埔。总督吴熊光不即派兵驱逐,被罢官。朝廷即命韩崶兼署总督,筹划海防。

嘉庆十四年,韩崶在澳门伽思兰炮台以南,加筑女墙二百余丈、于前山寨驻专营、莲花泾增关隘、加石垣;填蕉门海口,以资控制南海海域。接着,韩崶又向朝廷密陈粤海形势,提出重要的炮台,驻守的军队宜简练精锐,严密防守。并令沿海绅衿耆董,督率丁壮,互相捍护,自卫身家。

韩崶在广东督内积极组织力量,缉捕海盗,使横行猖獗的海盗闻风丧胆。嘉庆十八年,韩崶因为守疆有功受到皇帝召见,授刑部尚书。

道光六年,韩崶退休回家。归里后,韩崶常与吴中耆旧举办文酒之宴。后与江苏巡抚陶澍、布政使梁章钜一起整修沧浪亭、苏州府学、玄妙观三清殿等吴中胜迹;与苏州状元石韫玉、吴廷琛等整修韩世忠墓、五人墓等名人祠墓;又兴办善堂、义局等慈善事业。

道光十四年(1834),韩崶病逝于家宅,享年76岁。他的墓志铭由武英殿大学士潘世恩撰文,林则徐书写。其墓葬,在今香山小苑岭寿山湾。

清同治五年(1866),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购得洽隐园,再加营造之后更名为“惠荫园”,并用作安徽会馆。

苏州解放后,惠荫园的花园、会馆建筑为苏州市十五中学所用。东北部的庭楼院落散为民居,大致方位是现在的迎晓里16号到22号。

    三、吴大澂外公韩崇的故居

金石收藏大家吴大澂(1835—1902),本名大淳,字子敬,又字清卿,号恒轩等,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史,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职,后出任上海龙门书院山长。

吴氏自幼即有嗜古之好,在其自定的年谱里有载:“时(咸丰五年)余在韩氏宝铁斋,好集金石拓本,家大人戒之日:‘好古之士,恐以玩物丧志,与身心无益也’。”吴大澂真正喜欢金石之学,并一生致力于此,主要受惠于他的外公韩崇。

吴大澂的外祖韩崇,字履卿,清朝元和县(今苏州)人,韩崶的弟弟。他所收藏的古籍、碑版、金石、书画不下数千种,著有《宝铁斋集》、《宝铁斋金石跋尾》。

韩崇曾任职山东额口批验所大使,后辞职回家侍养母亲。母亲去世后,就不再到外地任职。

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军队击破清江南大营,忠王李秀成率军东征,苏州濒危。地方士绅冯桂芬、潘曾玮、韩崇等人协助官府办理团练,借以抵抗太平军,又开展劝捐、开设协济局等。太平军失败后,韩崇因功升盐运使,并加赏花翎。

韩崇故居原有宝鼎山房、宝铁斋藏书楼及花园池塘,现已均毁,余下的一些建筑,部分为苏州床单厂车间,部分用作民居,在今迎晓里4到10号。宝铁斋藏书楼在现今的迎晓里一弄4号的位置上,其遗迹基本荡然。

        四、昆剧传习所首任所长孙咏雩

孙咏雩(1877-1934),名锦字咏雩,家住仁孝里。上世纪初,在观前街开有一爿“九如笺扇庄”。

1921年秋,为培养昆曲接班人,经苏州一批爱好昆曲的乡绅贝晋眉、张紫东、徐镜清等商议,又在上海民族实业家穆藕初的经济资助下(他出资5万元,负担传习所所需经费),发起成立了中国昆剧史上的第一所学校——苏州昆剧传习所。

苏州昆剧传习所筹备之时,众人一致推荐孙咏雩先生为苏州昆剧传习所所长。其原因,一是因为他嗜爱昆曲,时任“道和”曲社执事。他工副净,嗓音明亮,表演诙谐;又是,由他创办了苏州历史上第一个救火会“苏城救火联合会”,并自任会长。再是,他时任苏州商团团长,办事认真负责,与苏城的名流、乡绅都很熟悉,在地方上享有一定威望。

传习所的教师都是昆曲名班全福班的艺人,有沈月泉、沈斌泉等,并开设文化课,沈月泉被称为“大先生”。

苏州昆剧传习所开办之时,原计划招生30人,第一次招了20余人,学员都是九到十五岁的贫苦子弟。

1922年2月,穆藕初以“昆曲保存所”的名义,组织了江、浙、沪三地名人昆曲会串,在上海某戏院上演昆曲三天,为传习所筹集资金。穆藕初亲自粉墨登场,张紫东、徐镜清、俞振飞等均参加演出。三场演出,除开销外,尚有余额八千大洋,穆藕初全部赠给了苏州昆曲传习所。

稍后,苏州昆曲传习所即由穆藕初接办。据倪传钺先生回忆,当时的学员一律住宿,膳食由传习所提供。业务课上午二小时走台步,练武功,二个小时学文化,写字。下午四小时念曲文,拍曲子,吹笛子。学员先学基础戏,第二年按行当(小生、老旦、小旦等)分开学,待学员肚子里有了几十出戏之后,再开始排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苏州昆曲传习所旧址位于桃花坞西大营门五亩园,校址后为苏州林机厂仓库用地。在2005年6月间林机厂转制时,苏州市政府明确规定:传习所旧址及房屋整体保留,划归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出资维修保护。

     五、“顾皮蛋”和“郭家桥”

   据清·顾震涛《吴门表隐》曰:“顾皮蛋在仁孝里,明末诸生顾嗣芳得秘制,有佳味。花纹透入蛋内,世传其法,治手足麻木及四肢肿痛如神。”在封建社会,士大夫靠加工皮蛋而著名倒也非常难得。

郭家桥是由迎晓里到底,过河向北通往悬桥巷的一座单跨石梁桥,原名谷家桥。此桥,可见于清代《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

1962年、1982年曾两次重修郭家桥。现在全桥长10米,跨度4.1米,宽3米,高3.1米。南北桥台各立四根花岗岩石条并列的排柱,两堍各有七级石阶。桥面为四条石梁并列,西边一条为武康石,它是典型的宋代桥板老货。武康石常态呈淡紫色,经水湿后会化成美丽的深紫色。它状似朽木,表面有许多细小的蜂窝眼,使得武康石具有独特的“涩性”,雨天过桥时有“毛脚止滑”的功能。

夏日的傍晚站在郭家桥上,远处的夕阳掩藏在色彩斑斓的云霞里。迎晓里老街上有二、三个小孩在玩耍,他们或许要等到自己的父母扯着嗓子喊吃晚饭才会知道回家。

狭窄的老街,数百年走磨出亮光的青砖释放出一阵阵“热掀”。有人打着赤膊从屋里拎水出来,泼洒到地上,润湿门前街面。又过了一会,躺椅、竹凳在磕磕绊绊的撞击声中出了门被支放到街边。

夜色渐深,月光下的迎晓里水洗一般的清爽皎洁。乘风凉的人或靠在躺椅里、或坐在竹凳上,人声笑语,随风飘飘渺渺。

再晚,有人在躺椅上带着沉沉的倦意睡去,不知今夜在他的梦里是否会有古人的身影轻轻掠过?

老街、粉墙、黛瓦。精致玲珑的雕花木窗即使褪成了一片模糊的颜色,在心底留下的仍然是牵扯自己心情的那一份怀想。

曲里拐弯的迎晓里在黝暗中悄无声息地向前蜿蜒着。走在夜深人静的小巷,好象感触到了几百年来积淀的气息,这是一种饱经沧桑之后的平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仁孝里
陈均|必也正名:南昆与北昆谈
苏州老街之(1)——校场桥路
千年苏州平江路:一场江南烟雨的邂逅,一次千年文化的寻根
苏州小巷背后的文化底蕴
苏风光 - 平江路之瑞雪(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