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首家农村股份制合作企业--开弦弓丝厂

开弦弓村现为吴江市庙港镇的一个行政村, 民国时期为吴江县震泽区区属村,费孝通教授曾于1936年到此地进行过社会调查, 并为开弦弓村题名“江村”,1939年费氏社会学经典著作《江村经济》问世, 其中第十二章对该村蚕丝业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吴江县震泽一带, 历来是我国著名的湖丝产地区,数千年来, 农民一直沿用鲜茧缫制土丝, 蚕丝收入成为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道光《震泽县志》中《慈云寺塔》诗云“蚕事胜耕田”,志中还言:“丝之丰歉即小民有岁无岁之分”。

近代机械缫丝工业的兴起以及国内外对丝绸工艺要求的日见提高, 使土丝相形见绌, 蚕桑业初露危象。1923, 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以开弦弓村为据点, 开展以推广改良蚕种和科学养蚕为中心的土丝改良运动,经过连续5年的推广和指导, 颇见成效, 全村改良丝产量、质量逐年提高, 售价较土丝高出1/31928, 丝市沉寂, 丝价疲软, 改良丝出于木制丝车, 手工操作, 条份不匀, 断头较多, 终无法与厂丝匹敌而致滞销。女蚕校及开弦弓村领导人遂有建立合作社的动议。是年底, 经女蚕校校长郑辟疆、推广部主任费达生及村领导人周保山、陈杏荪等人的筹划, 并取得震泽市政当局和丝业界人士的支持, 19292成立“吴江县震泽镇开弦弓村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 报名者400余户, 共集资753 (每股20);另外还向江苏省农民银行及震泽江丰农工银行贷得4700, 用于筹建丝厂,4, 在村东购得建厂用地4(其中桑地2.6 , 低田1.4)。奠基以前, 延请戏班在用以建厂的空地上演戏, 免费招待村民, 以示庆祝, 并借此踩实空地, 节约了工费工期45 , 建成厂房17间及楼房6, 耗建筑费9700元,同时挑选缫丝成绩优秀的青年女子, 施以2个多月的技术培训, 作好人员准备,7, 进入设备安装及试车阶段, 共设坐缫车32, 复摇车16, 另有煮茧烘茧及锅炉发电等设备, 总设备费用2.1 万元。

85, 中国第一个农村机械丝厂开工,本村农民70余人进厂工作,开工初时,日产厂丝20市斤, 投产两个月后产丝12 ,其中一等丝10, 每担售价1534, 二等丝2, 每担售价1425元,据费达生先生回忆, 所产厂丝分别售给上海纬成公司及华顺绸庄,年终结算获利10870, 社员获得丰厚的红利。

翌年, 更添置缫丝车、复摇车各5, 全厂职工增至87人。

1935, 再经一轮技术改造, 主机全部更新为新型立缫机, 当年丝产量超过前数年平均年产量的三成以上,年终, 盈利万余元,,最后还清了银行贷款, 而厂房及设备资金亦俱已回收。

开弦弓丝厂社厂合一, 由理事会进行管理, 生产技术由费达生及女蚕校师生负责。丝厂内部机构精练, 分工明确,生产管理分设总务、剥茧、煮茧、缫丝、复播、整理、检查、屑物等8个职能部门, 各司其职, 秋序井然。对操作人员采取计件工资制, 按劳取酬, 如缫丝及整理工日工资46, 洗剥茧工日工资23, 按照当时物价, 丝厂工人的工资远比一般经营农家副业高。原料茧由社员提供, 按合作社章程在催青上簇时预报产额, 收茧时按质论价, 4个等级收购, 促使社员提高茧质。

开弦弓丝厂所产厂丝使用蜜蜂牌商标,丝质可与上海、无锡大丝厂的产品相媲美。费孝通记述, 该厂产品在1935年曾被出口局列为最佳产品。丝厂经营以自缫自销为主,兼营代缫加工业务。

1937, 正当开弦弓丝厂欣欣向荣之际, 7,抗日战争全面曝发,11, 吴江全境沦陷。沦陷期间, 丝茧价格惨落, 农民育蚕无利可图, 任凭桑园荒芜, 茧产锐减, 全县各蚕丝业合作社全部停业。开弦弓丝厂曾短期(约两三个月)开工, 被迫为湖匪代缫其抢掠得来的蚕茧。后日伪下乡“扫荡”, 以丝厂为驻地, 骚扰村民,日寇撤走后村民乃自毁厂房。丝厂停业。

抗战胜利后, 开弦弓生丝合作社于1946322复业, 社员39, 社股每股10, 共认3030股。当时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从大后方迁回, 正在勉力复校, 无精力顾及开弦弓村,而且经过八年离乱, 农村经济凋蔽, 财力不足, 虽有恢复丝厂动议, 终未能实现。

开弦弓丝厂的历史虽然短暂, 但其在中国农村发展史上所展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毋容置疑的。

首先, 开弦弓丝厂是我国第一家农民兴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当地农民终于打破了千百年来个体经营的传统, 走上了集体经营之路。是小农经济走向集体经济的先声。

其次, 机械丝厂的建成和正常运作是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手工副业的成功范例。丝厂以明确的经济效益向农民展示新设备、新技术的优越性。

再则, 工厂办到农民家门口, 使农民成为亦工亦农, 稳拿工资的新阶层。

开弦弓丝厂的创办, 使当地的农村蚕丝业由个体所有制和家庭手工劳动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和集约化大生产, 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一书中称之为“中国农村工业中大的改革方案的先驱”,又说是将“现代机械引进农村经济”的伟大变革之举。

参考文献:

费孝通: 《江村经济》第十二章,蚕丝业,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l版。

费达生: 《吴江开弦弓生丝制造之今昔观》《苏农》第1卷第5,1930年。

陈杏荪: 《开弦弓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经过情况》《合作月刊》第2卷第910二期合刊。

侯哲葊: 《开弦弓生线精制运销合作社之调查》《国际贸易导报》第4卷第1, 1933年。

周德华: 《吴江丝绸志》第二章,缫丝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9月第l版。

原载《江苏地方志》2000年第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金一虹、杨笛 | 现代性的另类追寻——费达生20世纪20-40年代的社会改革研究
江丰农工银行:古镇曾经的金融心脏
寻访八十年前的江村
金一虹|“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从费达生的社会实验说起
陈晶晶:为什么费孝通说的是对的?
七都:费孝通的江村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