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城——中国北方丝绸之乡
晋城——中国北方丝绸之乡

2010年09月1日  晋城广电网  作者:老乔  

 
1

  今天,当人们津津乐道谈论起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晋城传统手工业时,往往忽略了晋城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产品:丝绸。人们不敢相信:山高沟深石头多的晋城,曾经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丝绸之乡;采煤炼铁的晋城人,曾生产出灿如彩虹般的绸缎,并且行销全国,走出国门,甚至昂首迈进皇宫,用以制作皇帝的龙袍。

  这是一段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历史。


2

  其实,早在68年前,鼻子异常灵敏的日本人在这片“任何人到这里旅行过一次,都将永远不忘”的土地上似乎嗅出了什么。

  1942年5月10日,一个西风烈烈、黄沙飞扬的日子,一伙神秘的人物出现在晋城。这些警卫极其森严的不速之客,正是一支日本国内派遣的所谓“由国内一流学者组成的调查团”,为适应日本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前来晋城进行秘密考察的。这里不仅丰富的煤铁资源让他们吃惊,而且漂亮的民宅、丰富多采的手工业产品,以及悠久的养蚕缫丝历史也让他们震撼。在次年发表的《山西学术探险记》中写道:

  每一个山村都是高大的木造瓦垄的房屋,屋顶有很大的倾斜。屋顶的装饰特别讲究。山西南部山村的这种民宅之美,在河北省是看不到的。任何人到这里旅行过一次,都将永远不忘。特别有趣的是,几乎毫不例外地都是有两层楼的房屋,此处成为养蚕的地方。

  在华北,养蚕的并不多见,可是,在山西南部却相当流行……此地的蚕业到最近为止,或许收到了相当的成绩。

  今天晋城的年轻人很难想到,在遍布家乡的古老而豪华的楼房中,其二层或三层正是古代养蚕所用。日本侵略者正是从这些楼房以及遍布田野的桑树上推测:“或许收到了相当的成绩”。这不是“或许”,而是事实:泽州生产的蚕丝、绫绸以及手帕、首帕等丝织品曾扬名全国。 

3

  我国种桑养蚕最早是从黄河流域开始的。晋城桑茧丝绸业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晋城就出现了“桑林”的地名。《竹节纪年》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于桑林,雨。二十五年作“濩泽乐”乐。”晋太康元年(280)左右,在汲郡战国魏王墓中出土的《汲冡书·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日休于濩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 

  《冬秀亭杂记》载:“泽州蚕丝之利甲于他郡”。《中国丝绸史》载:西汉以来,山西夏县以及潞、泽一带(指今长治、高平、沁水、晋城、阳城)农户中栽桑养蚕、缫丝织帛已很普遍。隋唐时期,桑蚕业已成为泽州百姓的主要产业之一。当地还流传着“丝帛自古走波斯”的民谣和“户户都养蚕,强过米粮川”的歌谣。

  到了明代,泽州的蚕桑业有了新的发展。泽州大地呈现出“桑树遍野,成行成塄,家家养蚕,户户缫丝”的喜人景象。沁水县南阳村是晋城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村子。南阳是是晋城茶丝古道上一个重要驿站。这里在西汉时期缫丝纺织就有了很高的技术,至明代中叶达到了顶峰。明清时期,以南阳为中心的周围山村居住着上万人,多以养蚕织丝与贩运蚕丝为业。南阳客来客往、繁华不断的情形,一直延续到民国。现在到南阳,仍可见到已逾数百年的古桑树,在许多村民家,还能见到诸如蚕簇、打丝锅、打丝框等古老的废旧工具。有的农家还把桑木挖空,当了喂马喂牛的槽道。无论是村边和地头,随处可见被砍伐后留下的粗大的桑树桩。它们在那里无声地蹲着,向我们讲述着南阳的桑蚕故事,“南阳一片月,户户缫丝声”的民谣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当年,著名散曲家、沁水人常伦在其《途经沁水道中》写道: 

  处处人家蚕丝忙,盈盈新女把新桑,

  黄金未遂秋卿意,骏马骄嘶官道旁。

  他形象地描写了古泽州当时养蚕缫丝业的兴盛景象。当时,泽州生产的蚕丝扬名天下,成为大宗外销品。 

  清代中前期,在北方养蚕业日益萧条的时候,泽州却出现另一番景象。当时流传的歌谣直到今天人们仍在传唱:“百姓多栽桑,喂蚕度时光。有绫作衣裳,赛过太上皇。制出丝与绸,商界客更留……。”当时,泽州府属各县养蚕业都很发达,除凤台、高平两县的绫绸上解外,蚕丝也需要上解。据《泽州府志》记,雍正年间,年上解蚕丝480斤(闰年加18斤),其中:

  凤台县134斤,高平县125斤,阳城县82斤,

  陵川县81斤,沁水县58斤。

  陵川素有“宜麻不宜桑”之说,但在明代时也栽桑养蚕。至今在勤泉河峡谷,还留有晋城目前最古老的桑树。

  晋城各县所产蚕丝,除了纳贡与供当地织造绫绸外,大量的蚕丝运到西安、洛阳等地销售。由于“茧桑之利十倍杂粮”,泽州民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很高,桑蚕成为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晚清民国时期,泽州部分县的蚕桑业仍保持着稳步发展的势头。高平有70%的农户都栽桑养蚕。当时阳城后来居上,发展为产丝大县,蚕丝主要靠外销。同治《阳城县志》载,其间,“丝户虽多,而邑中不织绸缎,皆粥鬻于外”。蚕丝输出路线,西经莆坂、风陵渡至长安,北经杨(今洪洞)至秦,南经轵(今济源)至洛阳,销往长江以南及南洋各地。清末,阳城每年销往外地蚕丝约2万斤,销出缫丝下脚料六七千斤。民国16年(1927),全县销出黄丝44635斤,价值130937元,占当年销往外地商品总值的73.68%。

  收茧缫丝的季节性很强,其收购加工历来由各集镇商号季节兼营。遍布城乡的杂货店、布店、丝绸店、京货铺几乎家家兼营,甚至一些药铺、油坊等也安框打丝,雇人操作。在繁华的晋城市区,也是行行店店动手,投入到收茧缫丝中。整个晋城,宛若一座丝织厂。一支又一支驮队,源源不断奔向晋城,抢购泽丝。随着蚕桑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了一批以织丝贩丝为主的商人,形成了一支驰骋于丝绸之路上的丝绸商人队伍。

  泽丝的走俏与其优良的品质分不开的。

  太行山地处中原,雨量丰沛,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十分适宜优质桑蚕的养殖。同时,泽州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丝工艺,确保了泽州蚕丝的品质。缫丝时为了使制丝用的水温度持久且均匀,蚕农们用青石凿成容器来盛热水,热水用山涧的清泉来加温。而加热的燃料则选用烟少或无烟的干柴木炭,确保蚕丝不被烟熏。泽州由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给予了桑蚕良好的生长环境;独特的加工方式,又保证了蚕丝的质量。泽丝以纤维极细、色泽鲜亮、清香易人、蓬松柔软而著名。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泽州的桑蚕业受到严重打击,各县的养蚕缫丝几乎全部停止。1942年5月,那支日本调查团来到晋城时,亲眼目睹了养蚕业的萧条。《山西学术探险记》中写道:……目前各种家庭工业全都变得消沉起来,蚕具也看不到了,仅有小孩、老太太们在高梁杆做的小蚕篋上饲养着瘦蚕,还只不过是“头上戴纲罩”,是一点消遣之物而已。因而,目前这种豪华的二层楼也已空了起来,只是成了存放破烂工具的地方…… 

  从侵略者的叙述中不难看出,晋城桑蚕业受到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直到建国后,晋城的桑蚕业才又逐步发展起来。 

4

  一个地方,如果仅仅满足于初级产品加工,是不会弄出多大响动的。晋城铁器,正是涌现出大阳钢针、阳城犁镜、西沟犁铧等一大批名品,才使它显得分外耀眼。在晋城桑蚕业发展史上,“泽丝”尽管名头很大,但它毕竟只是初级产品,那么谁是代表之作呢?毫无疑问:绫绸。

  晋城的丝绸生产始于何时,已经无人能够说清。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泽州农户缫丝织帛已很普遍。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明确实行对外开放,山西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丝绸的生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泽、潞一带丝绸生产尤其发达。当时两州向朝廷进贡的丝绸有10000匹,数量仅次于江、浙两省。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曾在上党寓居三年多,亲眼目睹了泽、潞丝织的的全过程,写下一首《染丝上春机》:

  玉甖汲水桐花井,蒨丝沉水如云影。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

  踩线结茸背复叠,百祫玉郎寄桃叶。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说明唐代时的上党地区,不仅普遍流行采桑养蚕,而且纺织水平已经很高,图案也非常精美。

  明代时,泽州生产的丝、绫、帕、绸都很著名。朱元璋的第21个儿子沈王就藩于潞安府和泽州,开始织造潞绸后,泽州也以生产潞绸为主。潞绸不是一般的粗绸,而是供皇帝使用的绸中精品。创作于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中,有17处提到了潞绸。在当时,潞绸机户主要集中在潞安的长治县和泽州的高平县。他们不是赴府当班,而是在当地分造交纳,再由当地政府派员解送赴京,向工部交纳。乾隆版《高平县志》载: 

  明季,高平、长治、潞州衙三处共有绸机一万三千余张,十年一派,造绸四千九百七十匹,分为三运,九年解完……以十分率,长治分造六分二厘,高平分造三分八厘,各差官解部交纳。 

  由于机户是民居散外,分头织造,因而除完成上供织造外,有条件从事家庭纺织。由于产品质量好,受到市场欢迎,产量日增,上供额数在产量中比额相对缩小,为市场生产的商品绸在产量中相对扩大,到万历年间达到高峰。长治、高平从业人口“奚啻数千家”。据有关专家估算,年产绸当在10万匹之上。到万历后期,由于旱灾严重,桑树砍伐现象严重,养蚕户大幅下降,成本日高,机户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过明末清初大动荡,机户又“零落殆尽”。到顺治十七年(1660),潞安织绸机户,焚机罢市,潞绸终于凋蔽以至销声匿迹了。 

  令人惊奇的是,就在潞绸退出历史舞台后,泽绸却以独立的品牌走上了前台。潞安机户罢工,迫使清廷作出让步,客观上也减轻了机户的负担。泽州地区凤台、高平两县都迅速恢复了丝绸生产,并研制出了双丝泽绸,“以织工精细,质地优良,色泽鲜艳,闻名全国,畅销西北”。双丝泽绸是在潞绸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比潞绸又前进了一步,代表着中国丝绸的最高水平。它一问世,立即吸引了皇亲国戚的眼球。《泽州府志》记,雍正年间,凤台、高平两县每年解绫绢240匹,遇闰年加9匹。除了上解内务府的贡绸外,还有一种必完的“王府绸”。同治版《高平县志》载:“外则伊犁绸输必百匹,匹长二丈一尺,宽二尺。”据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清档案记载,乾嘉时山西每年调往新疆的泽绸在100到300匹之间。请看下表:

  年代                        品种       销地       数量(匹)

  乾隆36年(1771)  泽绸       新疆       120

  乾隆40年(1775)  泽绸       新疆       100

  乾隆41年(1776)  泽绸       新疆       200

  乾隆32年(1777)  泽绸       新疆       120

  乾隆43年(1778)  泽绸       新疆       120

  乾隆46年(1781)  泽绸       新疆       100

  乾隆47年(1782)  泽绸       新疆       100

  乾隆48年(1783)  泽绸       新疆       200

  乾隆59年(1794)  泽绸       新疆       230

  嘉庆3年                  泽绸       新疆       280

  嘉庆5年                  泽绸       新疆       330

  当然,这种“双丝泽绸”工艺极其复杂,不可能村村户户生产,而是集中在凤台、高平两县的城内及周边地区。

5

  “双丝泽绸”在历史典籍中出现,使不少学者来晋城寻根访源。然而,老艺人大多作古,很难找到第一手资料。笔者曾经采访过许多老人,他们虽然织过“小绸”,知道“小绸”的来龙去脉,但对于“双丝泽绸”却是只闻其名,未知其详。最近,在陪同上海东华大学芦博士在高平采访期间,偶然发现了两位曾经织过此绸的老人,令人心奋不已。这是一对夫妻,男的叫秦三肉,现年86岁,老伴今年90岁。秦老出身于织绸世家,他所记得的爷爷就是一位织绸高手。老人12岁就上了织机,一开始学的就是双丝绸。当时,双丝泽绸几近绝迹。秦老说:“这种绸很难织,当时会织的人很少。织机同后来的织机也不一样。这种织机分两层,上下有人操作,需共同配合才能织出好绸。”河南曾请他去传授技术,一去就是半年,直到对方掌握了双丝绸的技术才回来。杭州也曾派人来请他们夫妻,并且许以优惠条件,只是老伴不愿离开家乡,才没有成行。连杭州都要请晋城的师傅,可知双丝泽绸在全国的影响以及工艺的复杂。

  除贡绸与王府绸之外,大量生产的是民间用的宽1.8尺的“小绸”。晚清民国时期,泽州丝绸的纺织,以高平和晋城两县为主,尤以高平为最。机户主要集中于县城周边的村庄,最盛时几乎家家有织机,一般农户一二台,多的三四台,也有的多达十几台。丝绸分素绸和提花绸。素绸分皂绢绸、罗底绸、乌绫、绉纱等,提花绸有花绫绸、八角缎、六角缎、五角缎等。丝绸的种类和颜色视用途走向而定。丝绸商人根据各地客户的需要,给机户提供信息,及时调整产品品种。而销往陕西的丝绸,有些又经过古丝绸之道到达中亚、欧州。

  高平的王降、南沟、南王庄、南朱庄一带是泽州丝绸的重要产地之一。在这里,几乎人人都知道村子里过去织绸,只不过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贡绸”了。民国时期及建国初,生产的只是日用绸。高平大冯庄是一处著名的丝绸产地,被称为“丝绸村”。该村人多地少,全村家家织绸,以丝绸为业。“家家有织机,人人会织绸”、“织上一匹绸,换回两斗米”,生动地反映了该村丝绸兴盛的情景。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这个村的王同和家至今还用手工织绸,生产专供戏剧团所用的水纱,产品由北京客户包销。

6

  泽丝泽绸作为大宗商品外销,给泽州百姓带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惠(煤铁的主要利润为少数人占有)。聪明的泽州人在产品的延伸加工上作开了文章。手帕、头帕、丝线等也很著名。

  晋城生产的手帕,是以丝织为主的。它具有柔软、滑爽、吸湿的特点,洗涤后无明显变形。棉织手帕用过后,往往有一种汗臭味,而丝织手帕却没有这一缺陷。丝织手帕有两类,一类是用本色丝织成坯料后,经漂练、印花、裁剪、缝烫而成;另一类是将染色丝织成坯料,经漂练、整理、裁剪、缝烫而成。帕上图案有几何图形以及“喜鹊弄梅”、“鸳鸯戏水”、“牡丹富贵”、“双喜临门”等吉祥图案,提高其工艺美术感。手帕大多以平纹组织为基础,结合缎纹和提花组织,织成不同品种。规格以1.6尺、1.8尺、2.4尺为主,花色品种则多种多样。如果文人雅士有了奇想,大家闺秀另有所求,还须为他们特别加工。久而久之,手帕也就沾上了书卷气,成为一种艺术品。

  真丝的手绢很轻很柔软,而且有一种美妙的光泽。晋城生产真丝手绢的历史很长,到了明代时,晋城真丝手绢已成为一种艺术品,名头很响。于谦当时把晋城手帕列为一特产,只因为它实在是太诱人了。在古代,它是一种大宗消费品,花色品种很多。在明清时期“各色手帕汗巾儿”的专卖店里,自然离不开手帕名牌——晋城手帕,以满足客户所需。《金瓶梅》里,潘金莲让陈经济替她去定制汗巾儿,便要求以“销金间点翠”的方法在“娇滴滴紫葡萄颜色”的巾面上做出“十样锦、同心结方胜地儿”,然后“一个方胜里面一对儿喜相逢”,“两边栏子都是璎珞出珠儿碎八宝儿”。从中不难看出,这种手帕实际上已成为一种艺术品。《红楼梦》中更是频频出现真丝手绢的身影,贾宝玉手帕题诗,林黛玉望着手帕入梦,尤二姐“手中拿着一条拴着荷包的手巾摆弄”,实际上,这类“手巾”的用途已经不是擦汗,而是把玩之物和男女传情的良媒。对于自己最钟爱的手帕,人们甚至不敢去摸她,生怕自己的手会黯淡了她的光泽。据《中国实业志》载,直到晚清民国时期,晋城县的兴顺合、和义顺、和义隆等丝织坊生产的乌绫、汗巾、手帕、腿带以及各色丝线都仍然著名。 

  头帕又称首帕,加工方法和生产缎子的工艺流程基本相等,正面要求柔软闪光,反面要求平滑细密。首帕每条的长度为5尺,两端约有一寸多长的流苏,靠近流苏织有“富贵不断头”万字边,中间有不同的花卉图案点缀。首帕的造价极高,一等品要用半斤上等丝。因此,晋城首帕在生产时,也分出了等级。销往津、冀的以上等品为主;通过北京、包头转销到西北的以中等品为主,下等品主要供应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平民。下等品售价较低,销售的渠道很广。上等品主要放在各地的首帕店、潞绸店中销售,这些店都是专供贵族妇女享用的高档消费品。

  丝线也是晋城的一种著名产品。丝线是一种用蚕丝搓纺而成的线。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一种书籍订缝材料。而晋城生产的丝线,主要是用于剌绣。兴顺合、和义顺、和义隆都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丝织坊,均在晋城市区内。他们不仅生产绫绸、手帕、腿带等,也生产各色丝线。一位土生土长的老晋城人李云龙先生说:“小时候没地方玩,就跑到丝线坊看合丝线。一人多高的架子上,吊着十多根拖杆,下面有个像红果大小的铜器,另一头在五十米以外,用滑轮缠线。一个人操作,双手拿着垫子,飞快地捻转杆子,发出的声音像音乐一样美妙。当时看了,真是羡慕。丝线的颜色有12种。” 

  是啊,晋城的丝绸生产历史,真是“像音乐一样美妙”。

7

  说到丝绸,不得不提到泽州的印染业。

  丝绸的质量与印染术紧密相连。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染色、印花、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我国印染业历史悠久,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泽州的印染业伴随着当地丝绸与麻布的生产而出现,尤其是明清时期,染坊有了很大的发展。晋城、高平、阳城、陵川等县都开有染坊,随之也产生了专营染料的商铺。晋城市区内“仁昌号”是泽州地区最著名的染料坊,经营的颜料品种多,质量好。除了当地生产的土靛之外,还有自已亲手制作的颜料,晚清民国时也有部分进口染料。 

  古代将青(即蓝色)、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也称“间色(多次色)”。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

  蓝色,在矿石中为天然铜矿石,在植物中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故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传世。晋城“仁昌号”染料坊制作的基本方法是:将收割的蓝草茎叶放入坑内(坑周围用破灰土抹光防渗漏),加冷水约60公斤,每隔两天翻动一下,浸泡6—7天,然後将靛叶捞出,将生石灰置于瓷盆内,再注以缸内蓝靛水,待石灰溶化後倒入缸内,用竹竿搅动l—2小时,隔夜后靛凝结沉淀,舀去上面的水即成。大约5公斤靛叶用石灰1公斤,可出干靛1公斤。这种提取方式,与《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基本一样。 

  赤色,我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而称橙红色为红色。我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不过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晋城地区主要是从茜草中提取。茜草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晋城茜草分布很广,提供了充足的染红原料。因其根色紫赤,可用以染绛,晋城人又称其为染染秧。

  黄色,早期有石黄(硫化砷)、黄丹(氧化铅)、栀子等。后来,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槐米)、黄檗、姜黄、柘黄等。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赭黄色,在烛光下呈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柘》:“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天子所服。”晋城地区有种植地黄的传统,国槐更是遍布城乡,人们只知道可以入药,却不知道在古代还可用于染色。

  白色,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法取得,也有用硫黄熏蒸漂白的方法。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栗壳、莲子壳等。直至近代,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泽州用橡树籽染色的方法,在古代丝绸生产上占有一定地位。这种染黑的工艺,是以野生橡树果实的壳为主要原料,小磨香油和铁屑为辅助染料。染黑色时,加一点青矾,便可提高色牢度。使用时,把橡壳粉碎,加水浸透,投入香油、铁屑后加温使之沸腾,连续熬一昼夜,捞弃橡壳,滤掉铁屑,再加温,使溶液浓缩后放入织物,大火煮两昼两夜,把织物捞出漂净即成。采用这种工艺,织物黑色透亮,日晒水洗,永不褪色。直到今天,高平的王同和先生仍然使用这种方法染水纱。一般染50匹水纱(一匹28尺),需要橡树籽10斤,铁屑5斤。而北京客户之所以要他的产品,就是相中了这种独特的印染术。 

  当用某种染料染色时,人们发现:织物每浸染一次,颜色便加深一些。由此,染色工艺便从简单的浸染发展到套染及媒染。染出的纺织品颜色更加丰富。到清代,有关染色的色谱和色名,由天然色彩的纵横配合发展至数百种之多。

  泽州印染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其中,高平的染坊最多。抗战前,高平城内的染房,最大的是位于南关的三义永染房,它是由义合公、万顺义、振兴西等丝绸行出资合办的,每天染1.8尺宽18尺长(规格变小)的丝绸100匹。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在染色方法上,绢、纱及棉布等都可以先织后染。而锦、绣等则需要先将丝线染色再织。为了方便起见,泽州许多染房将丝绸织好后再染。 

  染的过程是:先用碱水将新织的硬丝绸煮软,再用清水洗净,配好颜料,然后将丝绸放在染缸中染色。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再喷酒用小粉、糖稀等配成的粉浆,经10小时后压光踩平,阴干叠卷即成。 

8

  不用说山西人是“土老冒”,不用说晋城的产品全是“黑、大、粗”,聪颖的晋城先人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同样玩出了精湛。泽州丝绸把辉煌留在了太行,把启示送给了后人。 

  风风雨雨,潮起潮落,沧海桑田,晋城的蚕桑产业一路走来,坚韧不拔地前进着。新中国成立后,高平、阳城、沁水都建有缫丝厂,所生产的丝制品花样繁多,质地优良,声誉甚高,远销日本、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地。阳城县被誉为“华北养蚕第一县”,是全国三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2006年底,“阳城蚕茧”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所辖18个乡镇同时被划定为“阳城蚕茧”地域保护范围。目前,全市服装行业已先后创出森鹅牌、红萍牌、佶利迩牌、晋氏实业牌四个名牌产品。四家企业都是以丝绸为主要原料进行服饰生产的。 

  “让晋城丝绸走向全国,让中国丝绸走向世界”,这是晋城人一种涌动不已的梦想和心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利!30份可爱蚕宝宝免费送!|西溪花朝节vs母亲节,带妈妈来西溪吧!
天降神虫:一棵树引发的战争
如何区分桑蚕和天蚕(柞蚕)
蚕桑产业重点在桑不在蚕!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强调:桑饲料要定位为特殊饲料
第一丝厂吴门民族工业讲述者
国风人文图典|江南春日“蚕花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