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丝绸工匠(75)顾明琪:半生守护缫丝技艺 惟愿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现辉煌
来源:搜狐 · 文化湖州 2018-06-12 


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顾明琪:半生守护缫丝技艺


      今年70岁的顾明琪和蚕桑打了60多年交道。

      曾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缫丝业的发展,辑里湖丝手工缫丝行业逐渐没落。随着会手工制丝技艺老人的陆续逝去,在辑里村手工制丝逐渐淡出村民生活。

      从小在草腥味中长大,桑蚕发出的味道,成了顾明琪戒不掉的一种眷恋,这样的现状让顾明琪心里特别着急。“作为一名辑里人,我一定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来。”

      打定主意后,顾明琪开始行动了。凭借小时候对桑蚕饲养和制丝技艺的记忆,他主动向父亲学习手工制丝技艺,还拜了村里会手工制丝技术的老人为师,反复钻研手工制丝技术。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大家都已经不用这门手艺了,怕别人笑话我'老古套’,我特意把学习和研究的时间放在晚上。”顾明琪说,一到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悄悄用学到的方法,自己琢磨。

      他自掏腰包在村里四处搜寻从前村民养蚕用的蚕匾、蚕抬(蚕架)等传统工具,目的就是还原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的原汁原味。顾明琪说,蚕宝宝很娇贵,不仅对水质、气候、环境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当蚕茧化蛹后,就要不分昼夜地缫丝,所有的程序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不能让蚕蛹“破茧成蝶”,否则蚕丝断了,损失就很大。所以缫丝期间,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如今顾明琪还保留全村唯一一台木制缫丝车。顾明琪说,要想手工制丝,必须要用到这种木制的缫丝车,当年家人也曾想和其他人一样,把这台缫丝车当柴烧了,是他偷偷藏在草堆里,这才被保留下来。

      手工制丝很辛苦,脚要不停地踩,特别是在学习阶段,一干好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有时为了钻研一个细节,他甚至会花上一整夜的时间。尽管很辛苦,可是顾明琪从来没有一声埋怨。经过几年的钻研,他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辑里湖丝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的全部技艺。辑里湖丝制作技艺被他完整的保留下来。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环行中国栏目拍摄专题片“辑里湖丝”,顾明琪正在演示绝活——索丝,此项技艺已几近失传。


      2010年6月,辑里湖丝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遗”名录;同年在上海世博会上,1851年就曾经在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荣获金奖的辑里湖丝,再度被世人关注。从那时起,一拨又一拨的人慕名而来,到顾明琪家中参观辑里湖丝制作技艺,有的还专程请他带工具上门表演。每每遇到这样的要求,他总是不计报酬、愉快地同意了,甚至每次表演,顾明琪还要自掏腰包准备材料,对此他一点也不计较。“每次我表演,都是一次宣传,让大家看看我们辑里湖丝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 ”顾明琪说,他最得意的是他曾经带着这门手艺到北京,向全国人民展示。他织的丝绸还被国家图书馆收藏起来,这让他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辑里人的荣耀。


▲150克传统手工制作的辑里湖丝被国家图书馆收存


      如今整个南浔地区,顾明琪是极少数完全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新重视这门传统手艺,怎样把它传承下去成了顾明琪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今,他收儿媳妇徐永艳为徒弟,手把手把自己所有的技艺倾囊相授。“希望从祖辈传承下来的老产业,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辑里湖丝制作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再现辉煌。”

      2018年,顾明琪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运河畔的丝业传奇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揭秘手工丝绸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越南丝绸工坊
丝绸是我国的骄傲,古代中国人又是怎样将抽丝剥茧的
丝绸,编织美丽的发明
【真丝制品】背后的巨大杀戮(真的不忍心再穿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