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江民间工匠:老篾匠和他的竹器世界
杨华

    篾匠,曾与箍桶匠、木匠、泥瓦匠、铁匠一起被称为“五大匠人”。千百年来,由竹篾编成的簸箕、箩筐、晒筐、晒垫、凉席、摇篮等竹制器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竹器逐渐被其他制品所取代,篾匠也一步步淡出人们视野。不过,在此境遇下,仍有一名老人,潜隐闹市,坚持着他的篾匠生涯。他,就是同里鱼行街上从事了近50年竹编工作的69岁篾匠老宋。 

 
  走进老宋的小店,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狭窄空间里,满满当当地悬挂、摆放着各式各样编制好的竹器,竹篮、箩筐、竹筛子、刷把、竹扫帚等不一而足。手提竹篮目前较为常见,但斗笠、竹筛等物品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则相对陌生。竹器中透露出怀旧的气息,让人恍如回到几十年前。


  竹编是个细致活


  面对记者,老宋显得比较腼腆,但当提及他擅长的手艺,他整个人顿时活络起来。他说,编织竹篾制品是祖传手艺,打小他就看着父亲编竹器,经过耳濡目染和父亲的指点,老宋很快就上手了。“你别看这些竹篾制品种类繁多,但实际上具有一定共性。只要你修炼好基本功,再稍加变通,就很容易上手。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劈篾,就是老宋所说的一项基本功。只见他熟练地用篾刀将一根青竹劈开,经不断对剖后分成宽约1厘米的竹条,再将竹皮和竹心剖开,分成青竹片和黄竹片,最后不断分层劈细。不一会儿功夫,粗壮的竹子就在他的手下不断变窄,翻飞成一堆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的竹篾。


  竹编是个力气活


  “我现在劈得还算宽、厚,这样的黄篾片一般用来做大些的竹器。要做小型精致竹器,就得劈又薄又细的青篾丝,很考验人的耐性,得坐得住才行。最近气温低,冻手得很,我劈一会就得停下来暖和暖和,进度比较慢。”老宋透露,将一截竹子劈成篾片就得用好几个小时,剖成细篾丝就更耗时耗力。而且,即便是劈篾老手,也很容易划伤手。记者看到,老宋的双手十分粗糙,布满了老茧和伤口,食指上还包着一张创可贴。

  劈篾只是编制竹器的前期准备工作,其后还有复杂的编制加工过程。然而,这些浸透着功夫的竹器却卖不出什么价钱,而且越来越不“叫座”。老宋指着一件直径约50厘米、青黄相间、看上去十分美观的竹筛说,这种筛子以极细的青篾丝作底,网眼细密,最为耗费功夫,一件编下来就得八九个小时。可就是这么一件精品,卖价也只有50来块钱,而且鲜有人购买。


  竹器生意有点冷清


  竹器是近些年来才走向没落的。起初,竹器是家家户户常买的物件,所以老宋小店的生意还不错,编的东西不愁销。可是,随着时代发展,塑料制品成为了人们的宠儿,手提篮被换成塑料袋,竹筐被换成了塑料桶,斗笠更是被各式各样的雨伞所取代,竹器生意落入低谷。老宋的小店情况好时大约一天能卖出一两件竹器,得个几十块钱,刨去各种成本,根本落不下几个钱,店里最常见的情况是“颗粒无收”。

  竹器卖不出去,篾匠也就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编竹这门民间传统手艺后继乏人。以前,在同里古镇内少说也有十几家卖竹器的小店,如今,却只剩下两家,其中一家还是直接进成品出售,唯有老宋还在坚持他的篾匠生涯,自产自销。


  竹编工艺希望能传承


  老宋说,他从20岁左右起就开始一边种地一边编、卖竹器贴补家用,后来土地被征用了,他就一心做篾匠,到现在已经将近做了50年。

  老宋想把这门手艺传给儿子,可是儿子感觉既辛苦又赚不到什么钱,不愿意学,更不愿意干这行,选择了去工厂工作。

  “我现在也没什么事,编竹器卖点钱总是好事。而且,这是先人们留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做,我是要把这门手艺坚持下去的。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做篾匠。”老宋这样说。

  来源:吴江通 2018年04月2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客家地区的老手艺——做篾[miè]
闽南竹编:薄薄篾片编就“古早味”
炎陵篾竹编织文化漫谈
篾匠:一个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指尖上的诗意
蒸笼篾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