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古论今说盛泽(7)桥联、诗咏

沈莹宝

 

泰安桥和白龙桥

 

说到盛泽的丝绸业,总会提起泰安桥和白龙桥,因为它们与丝绸有着不解之缘。

泰安桥位于黄家溪村。它本是一座貌不惊人的普通梁式石桥,既不高大,又不漂亮,极易被人遗忘,但是它在丝绸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亮相,让它载入了史册。

 

泰安桥

 

清道光《黄溪志》记载:“入国朝,机户益多。贫者多自织,使其童稚挽花;殷实之家雇人织挽,供给必得鲜味,故市中卖鱼虾极早,迟则不可得,每遇节候,肴馔更为丰盛。为人佣织立长春、泰安二桥,待人雇织,名曰“走桥’,又曰'找做';贫家妇为机户络丝,有竟日在其家者,小儿十二三即令上花楼习学挽花。”从文中可见,黄家溪最迟在清初(或明末)就有了为人织绸的劳力者,他们每天站立在长春、泰安桥头,等待作坊主来雇佣。这些人也许就是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而泰安桥則是最早出现的劳动力市场。当地人十分形象地将此叫作“走桥”或“找做”,直到建国初,临时受雇织绸的工人还被叫作“做找丝”。

清咸丰十年(1860)黄溪绸市毁于战火,黄家溪重又蜕变为普通的乡村。如今的泰安桥容颜苍老,只有桥边残存的几段颓败的石驳岸还依稀露出些微的绸市旧影,而当地的村民则很少有人知道昔年的旧事了。

白龙桥在龙桥村,跨南心、北心两圩,桥下是出入盛泽的主要水道,当年运送绸匹的船只都从桥下穿过。据《盛泽镇志》记载:白龙桥始建于清乾隆九年,今桥由盛泽绸商于宣统元年捐资重建。它在盛泽的古桥家族中只能算是个小弟弟,却受到镇民特殊的器重,原因就出在它的桥联上。在白龙桥东侧有一副广为传颂的著名桥联:“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此联仅用了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就把绸都的盛况准确地勾勒了出来。

 

白龙桥

 

盛泽早在清代便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之说,居民都以丝绸为业,“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便是“风送万机声”最好的注脚。而印染业的兴起,呈现的又是另外一幅图景。早年间,镇上有近百家染坊和练坊,每天在空旷的场地上架起竹竿,晾晒染整好的绸缎。当五色彩绸随风上下翻飞时,就像晴日下卷起了千尺彩浪,于是便有了“晴翻千尺浪”这句绝妙的赞语。

如今,由于现代公路交通网的日趋完善,白龙桥与桥下的水路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从此不再有千艘舟船如穿梭,万匹白练桥下过的繁华。为了保护古桥而设置在河中的木栅栏,使它变成一件只能供人观赏的珍贵文物。这虽然有些无奈,但也是历史的必然。

 

锦绣诗篇咏绸都

 

盛泽是个“日出万匹”的绸都。古往今来,无数诗人骚客为五彩缤纷的美丽丝绸和万户机声的壮阔场景所陶醉,写下了吟颂绸都的锦绣诗篇。虽然来这里作客的高启、沈周、张庚、苏曼殊、柳亚子以及伴着故乡的机杼声长大的卜舜年、柳如是这些“大家”们都曾为盛泽留下佳作,然而最令盛泽人喜爱的还是那些与丝绸相关的诗篇。

周灿是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世居烂溪,对家乡盛泽的了解颇深。他一生写下的有关故乡风情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一首《盛泽》对故乡的社会经济文化特色作了很好的概括,流传最广:“吴越分歧处,青林接远村。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晨昏。”诗中对盛泽的地貌、民风以及丝绸生产与贸易都有准确的描述。虽然他受封建时代传统意识的局限,对盛泽人的逐利和尊商很不以为然,但是若以今天的眼光审视,这种民风其实并无不妥。

 

 

明清以来,随着盛泽地区丝绸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直接描写植桑、育蚕、缫丝、织绸的诗篇。如赵基的《缫丝行》:“红蚕有口不诉苦,千缕万缕为谁吐。含辛更有饲蚕娘,辘轳声转轮回肠。大妇燎釜中妇理,小妇倦深嗔不起。火色易猛手易柔,拨头捉尾蛾眉愁。豪家昨夜催权息,一寸丝揉一寸结。泪珠如线掩空箱,今年卒岁无完裳。”记述了全家人为缫丝而日夜辛劳的苦楚。王明福的《和蒋之翘》:“秋风络纬鸣,家家弄机杼。小姑工织缣,知住新杭处。”写的是新杭人家户户织绸的场景。而史在柱的《黄溪竹枝词》更是写得活泼清新:“阿蛮小小已多姿,十岁能牵机上丝。漫揭轻裙上楼去,试看侬撷好花枝。”把一个挽花女童上机劳作时的轻盈姿态和自信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

绸市的兴起,促成了盛泽的繁荣。四方商贾纷纷来这里采购丝绸,呈现了“远商鳞集,紫塞雁门粤闽滇黔,辇金至者无虚日”的盛况,于是,绸市又成了诗人们创作的新题材。黄光升的《盛泽谣》写道:“千家一簇万间楼,估客如云采买绸。分寸黄金分寸土,行人不断市梢头。”可见此时的盛泽已是“估客如云”的黄金宝地,印证了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所记述的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的景象。金兰的《盛湖杂咏》:“人烟团结水中央,机杼咿呀织七襄。罗绮光腾五桥市,楼台灯火小金阊。”把盛泽“五桥晴市”的繁华比作苏州的金阊闹市。陈毓乾的《新杭竹枝词》:“新杭市接王江径,新杭人家稀入城。有时千匹万匹练,却上江船汉口行。”和赵基的《青草滩杂诗》:“暑绢秋罗目易迷,争如荡北与溪西。天家不设机丝税,衣被中原到九氐。”则为盛泽丝绸如何“衣被天下”作了形象的陈述。

锦绣诗篇咏绸都。前人留下的是一段诗意的历史,令盛泽的后辈们为故乡而自豪。

 

旧时的手工业

 

丝绸业的繁荣,带动了盛泽手工业的兴旺。

明代中叶,随着民间手工丝织业的形成,纺织器材与配件行业应运而生。早期的手工织机都是木机,结构较为简单,大多由农村的木匠自制。清宣统元年(1909),盛泽镇上有10家专做老式木机的作坊,每家作坊有五六个工匠,一年可生产三十多台织机。与木机制造同时形成的还有纺器行业,如梭子店、筘店、籰(yue)子店、车木作等。据《盛湖志补》记载,清代时,盛泽生产的梭子及竹筘质量“胜于他处”,郎中的柱头浜过去家家制作籰子,俗称“籰子浜”,而照家湾一带则是生产竹筘的基地。车木作用脚踏车床制作丝织机上的木制配件,如纡管、滑轮、锭子、轴头等物。民国初年,日本式的手拉织机和提花装置(木龙头)传入盛泽后,机料、纹工行业迅速兴起,仅纹制工场就多达二三十家,为机户提供花本。电力织机问世后,又出现了专做钢筘的作坊,从上海的洋行购入原料,成品就近销售。民国年间,盛泽的纺器店大多集中在徽州庄、庄横头及洒珠弄一带,与庄面相配套,便于交售绸匹的机户购买。

  
 

此外,铁店、木作、绳作、椿作、橹作、船作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以及铜锡、白铁、圆作、染作、伞作、棕棚、秤店、泥作、石作、毡毯作、鞋帽、成衣、弹棉花、寿器、制烛、神袍纸扎、香作、油坊、糟坊、酱园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手工业的出现,应该说是与集镇的形成同步的,江南水乡的每个乡镇无不如此,盛泽只是因为经济繁荣、人口密集而尤为兴旺罢了。到了近现代,由于西风东渐,于是又有了汽灯、钟表修理、无线电修理、镶牙、印刷、缝纫、毛巾、皮鞋、碾米等新的行业出现。

 

 

盛泽的食品加工业中要数酱园资格最老,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资本雄厚。如创设于清嘉庆十年(1811)的恒瑞酱园和清光绪年间的祥源、正茂、本茂等酱园都是前店后坊,雇工甚多。全镇每年酿酒制酱所耗用的粮食在万石以上。盛泽的机械碾米业起始于民国七年(1918),程复兴米行首家购人了柴油引擎发动的碾米机,此后又有恒升、宏昌等8家規模较大的米行开设了碾米工场。1930年后,又出现了多家使用电力代客加工粮食的小型工厂。盛泽周边的农户大多轻耕重织,许多农村机户要从米行购入半年的口粮,故而盛泽的米业尤胜于他镇。

 

 

据镇志记载,1936年盛泽从事手工业(纺织业除外)的人员已超过千人,还有许多街巷以行业命名,如梭子弄、筘店弄、糖坊弄、酱油街、石匠湾等等,可见当年手工业之盛。这些手工业作坊往往与商业浑为一体,前店后坊,店主即师傅,亲自操作,或带一二个徒弟,虽然产量不高,但一般获利尚丰。

   2007年03月起至2009年05月在《吴江日报》连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盛泽的水,盛泽的桥
江南古镇与明清时期的吴文化
丝绸的诞生和故事
【解说词】话说运河(七)丝绸古镇—盛泽
阳绸,依稀的背影(下)
山东泰安:白龙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