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坛丘三桥
作者:沈莹宝


    坛丘,古称檀邱、檀溪。元末明初之时,坛丘为屯兵之地,屡遭兵燹,居民遇害后埋葬于东、西两处坟场,成为一片荒丘。幸存之人就地以土筑坛,祭祀亡人,故称之坛丘。

    旧时,“民人屯聚之所谓之村,有商贾易谓之市,设官将禁防者谓之镇”。明成化年间(1465—1487)坛丘成市,为商贸集散之地,有居民四五十家,多以铁冶为业;至嘉靖(1522—1566)时,铜、铁、木、瓦、乐等手工作坊数倍于昔;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居民日增,货物并集,经济日渐繁荣。

    新中国成立时,坛丘集镇东起莲花庵,南到南圣堂,西至观音堂,北达鸭蛋浜,面积在0.12平方公里左右。清风、明月、坛丘、小庙等四条河港把小小的集镇分隔成宠字、献字、小耻、烟字、辱字等5片圩地,由清风、明月、莲云、观音、弥陀等五座桥梁沟通各圩。

    莲云桥、清风桥和明月桥是最为坛丘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三座古石桥。此三桥坐落于集镇的中心地带,成品字形排列,它们共同见证了坛丘的兴衰发展。

    莲云桥,俗称大桥,为东西走向的单孔拱桥,架设于老街西首的坛丘港上。莲云桥长25.6米,宽3.1米,高4.52米,始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在清雍正元年(1723)修建之时一度更名为莲花桥,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建时又恢复原名。莲云桥的南向一侧有一副常被人们传诵的桥联:“路达东西,相界盛湖笠泽;波萦左右,常依明月清风。”莲云桥的左右与清风、明月二桥相依,桥下的流水则东连盛湖(西白漾),西接笠泽(太湖)。桥联指明了所处的方位。桥的北侧也有一联:“白莲池边龙鱼俱跃;碧云深处霞鹜齐飞。”此联道出了桥两侧旖旎的风光:有莲花、游鱼、碧空、白云、彩霞,还有飞翔的野鸭,令人联想起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清风桥在莲云桥东南一侧的清风港上,是一座南北走向的梁式单孔石桥,桥长14.2米,宽2.02米,高2.03米,始建无考,清雍正元年(1723)和光绪二年(1876)曾两次重建,1969年又因桥面断裂下沉而再次鸠工修葺。清风桥的西侧也有一副与莲云、明月二桥相呼应的桥联:“北带连云双驾鹊,西联明月并垂虹。”清风桥和北面的莲云桥(又称连云桥)就像架设在天河上的两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时时得以相会;清风桥和西侧的明月桥则如垂落于地面的两道彩虹,为坛丘增添了一道美丽的景色。

    明月桥横跨镇西的明月港,原来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单孔拱桥,初建无考,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1963年再次重建时改为梁式单孔石桥,桥长16米,宽2.22米,高2.7米。明月桥的东侧桥联为:“东酣台畔清风韵,西掬亭心泉水香。”此联中的“清风”应该是指东面的清风桥,“亭心”则指明月桥以西的亭心村。

    这三座古桥虽然都是貌不惊人的袖珍形小桥,却都以桥联的文字之美令人心仪,反复吟咏,则有回味无穷之感,彰显了江南古镇厚重的文化积淀。

    2019-07-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话说坛丘
江苏同里:同里古镇的古桥
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旌德玉屏庙首江村篇)
话说湖州① | 漫说古桥
【探索】长三角这几个古镇里的古桥,你听说过它们的故事吗?
练塘看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