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风“讲解员”

家风“讲解员”


作者:苗君甫



周末刚吃过午饭,父亲放下饭碗就急匆匆地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下午有个学校要来馆里参观,我可不能迟到。”母亲看着父亲的背影笑着说:“当了'讲解员’,你爸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啊。”我也笑:“有个事儿忙,挺好的。”

父亲这个“讲解员”只讲家风家训,工作地点就在村里每天对外开放的家风家训馆,虽然是义务讲解,没有工资可赚,但父亲依旧认真且努力。上午有学校预约了让小朋友们下午去听村史,父亲着急去做前期准备工作。

老村拆迁之后,村里群众整村搬迁入住安置小区,生活虽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却没有了存放乡愁的地方,父亲经常不无遗憾地说:“长了几百年的皂角树也砍了,村里的土楼也拆了,再过些年,村里的小孩子连村史都不知道了……”后来镇村筹划建家风家训馆,父亲一下子找到了目标,他和村里的几位热心老人义务当参谋,认真整理了村庄简介、老村传统、民风民俗以及村庄大事记等所有能反映村庄历史的资料,还去外地取了经。

取完经回来,家风家训馆开始着手建设,全村大姓的姓氏介绍、家风家训的重要内容、名家的家训格言,包括村规民约都是重点展示的内容。父亲和村里热心的老人们一起,每天的闲暇时间就泡在馆里,从前期的内容整理、版面设计、墙体美化,到后期的义务讲解、卫生打扫,忙得不亦乐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受无功之禄、不取不义之财”“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这些家风家训馆里的格言,父亲也经常给我们讲解,墙体上党的光辉历史和领导人关于家风家训的重要讲话,父亲都如数家珍。

父亲最常讲的是村里老革命的故事、好儿子和好媳妇的事迹,在父亲的影响下,我3岁的小儿子也会背诵“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了。家庭聚会上,父亲也会给我们分享家风家训馆里的见闻:哪个学校的孩子听得最认真、哪个机关的同志提的建议最好、哪个村民家的事迹最感人……

上周姐姐过生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父亲给我们讲起了好媳妇丁大嫂的事迹,丁大嫂14年如一日,和自己卧病在床的婆婆同住一个屋,照顾婆婆的吃喝拉撒睡,尽心尽力、从不厌烦。“媳妇做得和闺女一样好!”父亲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丁大嫂真的不容易,孝敬老人就应该像丁大嫂一样耐心细致。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顺的人根本不值得交往。”我们郑重地点头称是,父亲欣慰地笑了,满是皱纹的脸上全是骄傲和自豪,我知道,他已经深深爱上了家风“讲解员”这个身份,并以此为荣。

家风家训馆承载着村里的乡愁,记录着村里的发展历史、担负着弘扬优良家风、引领着民风村风的重任,家风“讲解员”的身份至关重要,我想,这一定是父亲最荣耀的职业,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职业!

2019-09-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风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孝道[295]-家训家规家风故事
修红色村志 聚振兴动能
我们的狠话
家风家训赋
家风家训感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