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家的读书故事】三代人的读书梦

作者:黄朝侠


    我的爷爷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家中的独子,自幼入私塾习《四书》《五经》。爷爷读书非常刻苦,字又写得好,时常得先生夸赞,爷爷也愈加勤奋。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为了躲避战乱,爷爷不得已中断了读书。我小时候就听爷爷讲,日本侵略者进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们都吓得躲起来,更没有人去读书了。爷爷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读书人,虽然只读了几年,却算得上是村上的“秀才”了。

    爷爷写得一手好字,每到过年过节、红白喜事,村里人都会找爷爷来写春联、记账,还有人请爷爷代笔写信。每到这时,爷爷就会戴上他的老花镜,规规矩矩地摆好桌子凳子,认认真真地写,不厌其烦。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总是很有耐心,对于别人的困难也是有求必应。奶奶说,她当时就是看中了爷爷识字有学问,那时候婚姻都是靠媒妁之言,但是见面后她对爷爷却是一百个满意。

    爷爷喜爱看“大部头”,抽屉里放着好多本,都是爷爷从二手书店买来的,两块钱一本。《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三国演义》《水浒传》……每一本爷爷都如数家珍。每到冬季,农忙结束,爷爷家里是最热闹的。村里很多不识字的“老伙伴”就会聚集到爷爷家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听爷爷“说书”。爷爷戴着老花镜,绘声绘色地讲着,“哪里跑?”每次讲到这里,爷爷都会拖长声调,像是唱京剧一样。每到紧要情节,听书的老人们也都屏气凝神,不许我们小孩子打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次,爷爷都是以这句结尾,然后喝杯水。太阳下山了,听众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约好第二天继续。

    爷爷自己没有读过几年书,把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遗憾的是××时期错把爷爷的成分划成了××,经常挨批,父亲只读完了小学,连初中都没有机会读,就回生产队干活了。那时候因为父亲兄弟姐妹多,叔叔腿又残疾,一家人经常吃不饱,想吃饱饭要挣工分,父亲读完了小学就像大人一样,在生产队里赶马车拉货,勉强维持生活。后来拨乱反正,重新划分成分,爷爷“××”的帽子被摘掉了,但是父亲也错过了读书的好机会。父亲虽然读书不多,字也写得没有爷爷好,但是他勤劳热情,做事认真,深得大家的赞扬。

    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恰逢中国改革开放最好的年代。爷爷和父亲把未圆的读书梦寄托在我的身上,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读书,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让我珍惜幸福的生活。有时候,一家人一起干农活,爷爷会考我几道题,比如“山上一群羊,山下一群羊”的问题,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爷爷经常考我同样的问题,而我也早已对答如流,每当这时爷爷就会好好地夸赞我一番,我的心里也总是美滋滋的。在爷爷的熏陶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学习上刻苦努力,1999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苏州大学,成为我们村里的第一个真正的大学生,也圆了爷爷的“读书梦”。

    毕业后,我留在了这座江南古镇,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离家乡千里之遥,忙于工作,一年难得回去一次。爷爷的身体渐渐不同往日,走路蹒跚,后来卧床不起,于2010年去世,遗憾的是我没有来得及赶回去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也没有来得及陪他到他心心念念的南京长江大桥看看,到“人间天堂苏州”来玩玩。每每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子欲养而亲不在”,悲从心来。

    时代在变,不觉爷爷离开我已经9年了。如果爷爷现在还健在,我真想陪他看看70年来祖国的伟大成就,便利的交通、快捷的通信、林立的高楼、互联网购物、新四大发明……他一定会特别欣慰。身处最好的新时代,我将和我的孩子们一起为时代而读书、学习、奋斗,把我家的读书梦传承下去。

    2019-10-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父亲与牛
【康平老故事】抗日救国功勋永驻的刘文藻
【“御龙堤杯”征文获奖作品展播•优秀奖】山东济宁||徐景春:承载梦想,书写荣光!——记我家和“东昌毛笔”的故事
三代对联情结
汉字故事:说“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