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辣道
辣道

作者:杨晓容

近日到平望一家地标型企业公干,中午时分,东道主热情相邀到酒店用餐,我说大家都很忙,就在职工食堂吃盒饭,方便快捷也是体验生活。于是我们一行人走进热闹巨大的食堂,该企业在此一地就有员工一万多人。进得食堂,但见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我在中餐区点餐,有十多个菜可供选择,基本都是荤菜小炒,我因为不喜辣,发现所有的菜都是辣的,有的是菜中就有辣椒,有的是红红的辣油浮在上面,有的甚至是以辣椒为主角。无奈,我只得要了一碗菜汤(总算没有辣味),将要吃的菜先在汤里过一过,去掉点辣味,就着米饭,草草了事,这顿“辣饭”让我印象深刻。环顾左右,正在用餐的年轻人个个吃得正酣,人声与碗筷声共鸣,辣味与青春气息洋溢在食堂的上空。

询问东道主,他说工厂的员工绝大多数来自外地,以西部地区为主,而且都是年轻人,他们喜辣,很多人无辣不欢,大厨投其所好,所以每菜必辣,辣椒等也成了做菜的标配佐料、配料甚至是原料,这也是迎合他们的口味。我们本地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原来不怎么吃辣的也适应了吃辣。吃点辣也蛮好,既与他们打成一片,又在辣味中增加了热量,增加了食欲,现在在家里吃饭也要有点辣味。

主人的一席话,让我想到很多,一个辣字,让人产生无限联想。中国古代并没有辣字,与辣相对应的是辛,中国人习惯的是酸甜苦咸几种味道,而人的舌头也只能够感受到酸甜苦咸四种味道。辣椒是舶来品,它原产地是美洲,16世纪下半叶才传入中国,因为有了辣椒在中国的逐渐流传,辣味才登堂入室,从山区走向平原,以农村包围城市,辣味也成为近几十年来最流行的味道。以辣味为主的四川菜、湘菜大行其道,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中华美食的代表。你可以不屑于它的存在,不喜欢它的热烈、张扬,但它却在那里,肆意野蛮生长,大有成为中国主流饮食口味的趋势。

辣并不是一种味觉,是一种痛觉。比赛吃辣是较量忍耐疼痛的能力,而夸耀这种能力,是通过展示忍受疼痛的能力,证明自己在身体对抗中占优势。社会学家专门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良性自虐机制,这可以用于解释人为什么热衷于吃辣椒,辣椒使人产生痛觉,从而欺骗大脑释放内啡肽,但又不会使人处于真正的危险中。这种机制与人热衷于乘过山车、蹦极、看恐怖电影的机制是相同的,既怕它又爱它,既恨它又想它。川菜、云贵菜、湖北菜、湘菜,这4种来自传统辣味饮食区域的菜系,则占据了低价段位。辣味以其廉价和浓烈的优势,在与甜味、酸味的较量中,强势胜出,独步天下,不可阻挡。

在改革开放前,像在江南地区的饮食习惯中,辣味是不能登堂入室的,辣椒只能成为一种佐料,甚至是配料都很勉强。比如苏帮菜或杭帮菜中,辣味甚少。辣味所带来的大汗淋漓或是痛快酣畅的感受,与温文尔雅的江南文化格格不入。你不能想像一个西装革履或是衣衫笔挺的人,一面吃辣,一面挽起衣袖,这种画风简直不能直视。但是一切都会随着环境或条件的变化发生变化,辣味正在悄悄流行起来。

中国40多年的改革发展,重要的一点变化是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移民,大量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成为城市的主要务工人员,他们把浓郁的地方口味,带到了城市中来,这其中,辣味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你吃辣,我吃辣,大家一起都吃辣,一边流汗一边嗨。比如吃火锅,既能增加愉悦感觉,又能与大家打成一片,而且它还物美价廉,比较便宜,这当然是社会交往最好的媒介了,怪不得火锅能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时不分寒暑。

辣味已到,辣就是道。在吃辣中你会感受生活,痛并快乐着。你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它正在改变我们的味蕾。看上去,我也要逐步适应它,虽不能无辣不欢,也要适可而止。

辣味流行,存在就是合理,这既是饮食潮流之变,更是生活新潮,是为辣道。

2019-12-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女孩去江西上大学,看到食堂饭菜后,跟爸妈闹着要回家
为川菜正名!麻辣呛是所有川菜?不,百菜百味才是真川菜
趣闻 | 为啥吃辣椒容易上瘾?
世道变『辣』,是从广东人吃重庆火锅开始的
中国人的300年食辣史:中国人能吃辣吗?根据辣度发现原来不能
江西萍乡的饮食习俗与颇有特色的美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