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江非遗:在宣卷的舞台上痴迷

在宣卷的舞台上痴迷

——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宝卷(吴地宝卷)传承人芮时龙


作者:俞璐


      记者来到芮时龙家中时,他正在演唱宣卷《珍珠塔》选段。虽然已步入耄耋之年,但芮时龙精神矍铄、声如洪钟,演绎起他最拿手的宣卷来,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

      芮时龙,1940年生,同里人,是宝卷(吴地宝卷)传承人,也就是在江南一带十分流行的地方戏曲——“宣卷”传承人。芮时龙告诉记者,他自幼便喜欢宣卷,那时候同里天天都有唱宣卷的戏班子,只要有演出,他就趴在戏台子边,从头听到尾,回家还偷偷地模仿,23岁那年,宣卷名师杨坤荣给了他这个痴迷宣卷的年轻人一个上台的机会。

      “当时太紧张了。”芮时龙回忆,“但是老先生给了机会,再难也要硬着头皮上,我把平时偷偷练习的唱本,壮着胆子一股脑儿唱了出来,还连唱两场,当时杨坤荣先生就说我是一个好苗子。”

      自此,芮时龙入了行,杨坤荣便成了他的启蒙老师。随后,他又师承名家顾计人、闵培传,1992年又拜师“许派”创始人许维钧之妹许素贞,成为许派宣卷第三代传人。这么多名师的指点,让芮时龙在唱和说上,快速成熟,最终成为同里宣卷的名家。

      “学宣卷,不像学其他戏曲,师傅会手把手地教。宣卷的学习主要靠自己悟。”芮时龙说。

      宣卷师傅带徒弟,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把徒弟带在身边,到处巡演。师傅在上面唱,徒弟就在旁边学,能否学成全靠悟性和苦练。芮时龙回忆说,跟着师傅巡演很辛苦,为当好师傅的助理,他一边接洽演出、管理服装道具,一边还要安排师傅和乐队食宿。学戏必须当有心人,见缝插针地学,在舞台边旁听、模仿,晚上回到住所,对着镜子练。学习的过程虽然艰苦,但芮时龙很执着,凭借着嗓音天赋和一股子韧劲儿,他终于学成出师。

      芮时龙说,早些年宣卷很流行,他的唱法也颇受大家的喜爱,那时候演一场观众多达五六百人,有时候一演就是好几天。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他背熟了《洛阳桥》《珍珠塔》《描金凤》等50多本传统宣卷脚本,1998年,他还把当时抗洪救灾的故事编成宣卷,唱给大家听。同里人都说,听宣卷就要听芮时龙的。

      名声在外,荣誉也纷至沓来。芮时龙先后被评为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5月8日,他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宝卷(吴地宝卷)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身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芮时龙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他很注重培养新人,先后收徒多人,其中一名弟子赵华也成了吴江区级非遗传承人,让宣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还曾担任同里中学宣卷传承班辅导老师,每周一次为宣卷新苗授课,为宝卷保护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年已八旬的他依然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并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让更多人了解宣卷这一古老的戏曲,把它的魅力传播出去。“只要我还唱得动,我就会一直唱下去。”芮时龙说。

      图为芮时龙(右)将说唱技能传授给徒弟。(钮泉娜摄)

      2020-06-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作迭出、获奖频频、唱响时代之音的草根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里宣卷的传承人赵华
流淌的声音
恋曲1999——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须糖
这位师傅做的“来凤鱼”,可能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非遗”
请查收!这份国庆大礼包,满屏都是广东文化...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东瓯郡祈福参龙词花絮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