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插队第三年经历的事

我插队第三年经历的事

作者:王仁龙

制砖、烧砖对于现在的城里人来说很难亲眼见到,多数仅仅是从书本或其他方式获取。但是我在插队的第三年,不但亲眼看到整个制砖过程,而且还参与其中,对这个行业的艰辛体会特别深刻,直到现在,这段往事还时时涌上心头。


烧砖
制砖

1971年,是我插队的第三年。我插队的地方位于坛丘公社,正北最北边与梅堰公社交接,那里有一座东西朝向的石桥,名叫目褳桥。石桥的东边就是我插队的坛丘西扇1队,桥东一条弯道绕过一个大约高7米的旧窑墩,再沿伸向一条约4米宽的拖拉机泥路直通我插队的村庄。这个旧窑墩上面长满了野草,据队里的老人讲,这个旧窑墩年代久远,他们也不记得建于哪一年。紧挨窑墩的南面原先是吴江县坛丘养殖场办公地点(主要是养鱼),面积约1000平方米,1971年,坛丘养殖场搬迁至桥西。养殖场搬迁后这个地方形成了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原本属于我插队的生产队,现在又物归原主了。但是这块地一直撂荒,荒草肆意蛮长,到了夏天甚至长得比人还高,而这块荒地的东边和南边都是我插队生产队的农田。在荒地的南边是一大块桑树地,每到春天养蚕季节,桑树地里会迎来一帮叽叽喳喳采桑叶喂蚕的农妇,给平时荒芜寂静的地带来一片生机。

旧窑墩

晚春的晴天已经很热了,在有点燥热阳光的照射下,花草田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微风吹来,大片的星型花此起彼伏如同一大匹紫蓝色的绸缎飘动不息。我们正在靠近旧窑墩东边的田里用满齿铁鎝(一种下端扁平的翻田工具)翻用来肥田的花草田,准备沤烂后种双季稻。我翻垦的地方紧贴通往村落的拖拉机泥土路。这时拖拉机泥土路过来了两个人,走到我们翻田的田边停止了脚步。一个是我们很熟悉的大队副书记,还有一个约50岁,脸堂黝黑,张口微笑着,左边少了一颗犬牙的汉子。大队的副书记用眼扫视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目标喊道:“福宝,上来一下。”听到喊声,队长把满齿铁鎝往花草丛中一扎,用手撩起衣服的下摆擦了一下汗水,慢悠悠地往来人处走去。队长习惯性地眯起细长的双眼瞟了一下副书记和来人说道:“找我什么事?”副书记向队长递上一支烟,然后向队长介绍身边来人:“这是李书记,原本在郎中大队当书记,现在公社派他来筹建砖窑。”队长听后细长的眼睛一亮,深深地吸了一口烟,不紧不慢地说:“哦,这是好事,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好好商量一下。”


铁鎝

翻田

接下来的几天,队里如同炸开了锅,不分男女老少,碰面就是议论建窑的事。终于盼来了确切的消息:在原先的旧窑墩先翻建一座砖窑,看以后生意好,考虑再在荒地南边建一座。给我们占用荒地的补助是:1、窑上用工从我们队上用,按当时用人报酬结算工资;2、窑上烧砖的土坯优先收购我们队上的,但是必须是集体的,不收个人的。土坯价格按标准验收合格0.67分一块;3、窑上燃料优先收购我队的(主要是油菜杆、稻草、麦草)。那时候,除了田里产出的收入外,其他没有1分钱的收入,这些条件让我们热血沸腾,整天乐呵呵期盼早日动工。

砖窑

重建砖窑首先要土坯,队里开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制造土坯首先要解决制作土坯的工具“土坯盒”的问题。去了当时会制作土坯盒的木工作坊(在当时南塘大队)询问,价格很高,每副要价5元。当时5元钱可以换100个鸡蛋,队里全部现金也就几百元。最后买了一副土坯盒,交给我看看,能不能仿制。我看了一下样品,尺寸是22×11×4厘米(盒内尺寸)他们制作用的材料是香樟木,但是当时香樟木很少,所以我说先用其他材料试试。结果试下来,效果一个样,接下来就大量制作。材料有什么用什么,不到10天,我就为每个制土坯的农民哥儿都做了一副。成本合起来每副不到2角钱(我每天算10个工分,在当时10工分在年终能分7角钱,我每天可以制作6副,材料都是农民家里找出的杂木棍儿或旧家具的木材,只要尺寸符合就行),把个农民哥儿乐得合不上嘴。

制作土坯的土坯盒

制作土坯刚开始时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一些原先的土墩清除掉表面的杂树和茅草(这些都是集体的),用满齿铁鎝细细捣碎,浇水用脚反复踩踏。在踩踏时,小腿上的汗毛可就遭了殃,被粘得一根不剩。这样踩踏坯泥一直要到如同不硬不软的面团才算成功。然后用钢丝弓(也是我制作的)切割跟坯盒大小的泥团,用力摔在盒子内,用钢丝弓沿着坯盒一拉,把多余部分切割掉,然后再用三角刮木来回一刮,泥坯面光滑如镜。用一块与土坯大小差不多的薄木板提起坯盒,衬在底下,将盒子末端梭形横搭拉开,盒子两边的架木轻轻向两边移动,一块土坯制作完成。然后再由一些老人拿着土坯下面衬板,搬到经过平整过的边上场地,由专人小心翼翼一块一块竖立排放。一般可以排放10层,每层土坯排放搭住2块,这样在晾干过程中才不会倒塌。这是一件技术活,由队里做活细致、聪明的人胜任。

土坯制作

晾干土坯一般天气好的话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如果天气不好需要半个月,而且不能暴晒,主要靠风。在这10多天时间内,如果下雨马上要用尼龙簿膜遮好,因为土坯一碰到水就会软塌,上面还得盖上稻草筿。

土坯晾晒

土坯的制作一直要到运到建窑现场,才能算获得了收益,每块0.67分(中间还会有损坏)。挑土坯是一件累人的活,一个强劳力一次最多只能挑50块左右,所以尽管能优先卖土坯,但是讲到收入,其实也没几个钱。但是不管怎么说,队里多了一份副业收入,总比没有强。

挑土坯

制作土坯中,我除了修理损坏的制作土坯的木盒子,最多的活是三角木的出新和制作,因为三角木几天下来就没了棱角,没法将土坯刮光,就需要用刨子再次刨出棱角。有时,我空下来也会参加制作土坯的活。一天下来除了踩泥弄得两腿酸疼,用盒子制作土坯也不是轻松活,两臂同样酸得一点劲都没有。当时队里一个最强壮的农民哥儿基本不休息,1天也就制作800块土坯。如果放到现在绝对没人去干这个活,但是在那时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经过2个多月的强劳动,在制窑技术员的辛勤劳作下,一座废弃的旧窑翻新逐渐完工了。砖窑外面用青砖叠砌,外面覆盖上土,内圈全用的是土坯。这些土坯经过第一轮烧制,会全部变成青砖块。整个砖窑成圆拱形,最高处足有2层楼高,整个窑内,一次可以堆几万块土坯,堆土坯绝对是技术活,这么多土坯,逐层堆砌,每块土坯之间留有缝隙,使其受热均匀,而且每块土坯受力必须均匀,否则极易倒塌。

堆土坯

新窑试烧前,队里的油菜籽秸秆源源不断挑到窑前的场地上,秸秆蓬蓬松松堆满了整个场地。在那个年代,安全意识不强,一旦有一丁点明火,准能烧上半边天。

收油菜籽秸秆

开始烧窑了,按照用工从我们队里出的约定,第一批被叫到的小伙子高兴得合不拢嘴,以为当上了被人羡慕的工人,但是几天下来,个个都如霜打茄子。因为烧窑火是不能停的,晚上也要两个人轮流工作,一个人将燃料不断用叉子送入窑的炉堂里,一个人用车将燃料拉到窑门口,基本没有休息,对于从来没有整夜工作的农民来说,很不适应。连续要烧好几天,你想2班倒,还不把人折腾得半死。新鲜感一过,有人要打退堂鼓,但是这事可由不得你了。

烧窑

按烧窑师傅的指令,到了浇水冷窑时又是一件令人胆战心惊的活,从河里用木桶装满水,沿着不足40厘米的青方砖踏步,一步一步挑到2层楼高的窑顶,倒入顶端的囤水池里,水池里的水逐步渗透到烧红的砖块,在水的浸润下,变成坚硬的青砖。生产方式的落后,可苦了我们的农民哥儿。

砖窑冷却下来要经过好多天。当第一窑开窑时,众人都很紧张,到底怎样,还是未知数。队里派出了一些年轻的姑娘和小媳妇用来出砖。尽管农村女人长期在田里劳动,皮肤黑黑的,但是面貌还算干净。但是当两手各执一块砖块大小的木板顶住腰部,木板上各放5~8块有点发烫的青砖,刚开始还能挺住,但时间一长,就有点吃不消了。仅仅依靠腰部力量,负重三四十斤,不停地来回走,这是一件谁也无法一下适应的重活。当一天出砖下来回家时,连自己的丈夫和父母都不认得啦,就剩下一双眼睛在动,牙齿有点白,就像是非洲来的。与刚听说建窑时的心情整个倒了个个儿。有些女人干脆哭了,怎么也不愿再去出窑了。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窑内温度接近40度,人一进去就出汗,而窑灰飘在脸上,一出汗,黑黑的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弄得内衣全黑了。而在里面出窑的人更苦,在这样的高温度下,将里面烫手的砖不停地弯腰递给出砖的妇女,一会儿还能忍受,但是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可真让人受不了。但是不管再苦,出工还是照旧,不管你愿不愿意,队里也没有人去换你,当时讲好用工归我队出,既是契约,也是必须要面对的劳动。幸亏,烧砖很成功,工钱兑现有了保障。

搬砖的妇人

有了第一窑烧砖的经验,以后几乎每窑都烧得很好,几乎没听说出过次品。队里提供的土坯砖渐渐跟不上窑里的需要,窑上开始收购其他队里的土坯砖。燃料仅靠我队供应也不够了,开始收购砻糠和其他队里的稻草、麦秆等。由于在当时周边地区青砖窑仅仅就这一座,产品供不应求,第二座窑又开始筹建。到了第二年,南边靠近桑树地边又建了一座。工人光靠我队提供不够了,开始从其他大队招收。其他大队路远,不能早出晚归,再加上当时交通都靠步行,就在桥西的一块三角形的空地上开始建宿舍和食堂。人渐渐多了起来,甚至还招收了一个苏高中的插队青年来做会计。

在砖窑外工作的工人们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轮窑逐渐兴建,土窑在价格上失去了竞争优势,再加上改革开放,农民劳动力逐渐吃香,又脏又累的窑活没有人干了,土窑一天比一天衰弱,最后只能停窑。队里的青年人逐渐走出村庄,进入盛泽几家大厂当上了真正的工人,对于窑工的生活经历逐渐淡出了人们记忆。

轮窑


来源:《吴江通》微信公众号

2021-08-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居生活系列之——烧窑
史克己 | 想起老辈子高阳人烧砖制瓦
江南旧闻录之消失的做坯
韩湛海‖ 父亲的高度
土坯与红砖
红砖便宜又结实,为啥不让农民用了?专家说有2大危害,你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