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彳·亍专栏第一篇来稿:台湾建筑考察随想


2015-08-28  

撰文—  王春能

摄影—  邢建波 陈   琛

编辑—  姜素梅 陈   琛

“我认为我整理了我的心”。很高兴在彳亍专栏“台湾行”专题发布之初,就收到了这样的共鸣。这是与我同行的朋友,一位有见地有情怀的景观设计师的归来感言,深深的打动了我,整理二字难能可贵。在和她同行的日子里,我们入住同一间客房,一同早餐,一同卧谈,很舒服,完全没有陌生感。她轻松自然,温暖的笑意总挂在脸上。

旅行中的见闻,或景物或人文总会触发一些比较式的谈论,当谈论背后是认真的思考,就令人肃然起敬。有底气,接地气,说来容易,其实不易,这句话道出了作为设计人的期许和困惑,但这也是解答。

千里之外,我总怀念这样一位朋友,不仅因为她是个有思想的专业设计师,更是因为在台湾这个让人记挂的地方,来自大陆的我和来自新加坡的她如此默契的相遇。

陈琛

2015.8

↑景观设计师 王春能

前些天看微信转的一个小文章,《自从我妈从台湾旅游回来》,说一个老太太从台湾旅游回来人变积极了,我觉得写的特别像我,就赶快转给一起参加有方“沉潜的现代”台湾建筑考察的团友看看,希望他们也有共鸣。台湾考察回来后,我每次看见有方的考察宣传都很想再去,一次和老公商量是不是再报个名,老公说你台湾回来根本没有整理照片,你考查学习什么呀。是的,我确实没有整理照片,我很理直气壮告诉他,我要的是感受,都在我心里。我想每个人考察目的都不一样,有人整理了照片,有人整理了讲义,我认为我整理了我的心。

回来后不久,其实我就做了总结,总结的方式是给一个不太熟,但是我认为他和我有一样迷茫的老同学微信说了半天我的心得。虽然他后来说他要看孩子,没空听我说了,但是我还是以留言的方式,完成了我的总结。说了这么半天,其实我就想说,台湾之行帮助我解开了一些困惑。

考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田中央和半亩塘。他们让我想到了三个事情,一是风格,二是建筑师的发展,三是设计是谁的、为谁设计的。

半亩塘是台湾本土的一个设计、地产开发一体的公司,我在读该公司作品集的时候发现,它其实叫半亩塘环境整合集团,这个名字很大,很宏观,似乎让人无处着手。但回想一下我们参观他们项目的感受后,觉得这个名字也不是很夸张,因为他们真的在这么发展。半亩塘在做的一个事情叫“节气建筑”,是建筑和环境和谐共生的意思。但是我在第一次看到这个字眼时却想到的是,他们在做很有“节气”的建筑。

在《半亩塘》这本书的序言里,其执行长江文渊写到“十六年前的建筑环境,着实无法令我以建筑为荣,回看台湾的城市风貌,建筑全面商品化,庸俗化,乃至于同一个表情的国际样式也蔚为流行,年轻的我,是有忧虑的!年少轻狂,眼高手低,其实不知道可以为建筑环境做些什么,只知道,失了情味的路,咱不走!”。是不是很有节气的感觉,大家是不是很有同感,当然不是对台湾建筑,而是对我们自己的建筑。那么他说的这些怎么实现的呢?“建筑与外在自然交融,人们生活在其中;岁月的手感温度,逐年砌成传统;午间饭菜香,炊烟烧出生活况味;向大自然学习,跟土地站在同一边”。这些都是半亩塘在践行的原则,在我们参观的若水会馆和若山公寓两个项目体现的非常充分。

若水会馆位于新竹,是半亩塘的企业会馆,他们的一些员工也在这里工作,若山是离若水不远的一个住宅项目,由半亩塘设计开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似乎半亩塘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的规划是在住宅项目的周边都会配套类似若水一样的会所来服务)。若水的入口是一个土地公庙,他们保留了这个场地原有的小庙,形成一个和另一个单位共用的小广场,偶尔举办活动。若水的建筑简约现代,将各种现代元素还有自然元素结合后形成了高大上的会所环境。

建筑的部分不是介绍的重点,重点在于,这个会所让你感觉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设计师们的实验室,这里有一个很棒的厨房和餐厅,中午供应非常棒的工作餐(口水哗哗的也没给吃,被拉着参观去了),他们利用这个厨房来实验如何循环用水,如何在院子里做一个雨水和废水收集的花园,种植香料植物和蔬菜。他们也研究如何利用粘土等做建筑,如何利用自然的通风和天然材料做一些与环境适应的小建筑。最后他们把这些理念运用到项目中,推广到社区中。

↑若水入口——土地庙

↑工作餐

在若山,他们就把建筑师们追求的绿色建筑进行了充分发挥,在这个高层住宅中,每家都有一个大的阳台,阳台上种着规格相当可观的大树。其实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这事我见多了,可是比较感人的是,他们自己研究了一套养护的方法,通过向土中打入竹筒来促进土壤的透气性,改善大树的生长情况。在项目公共空间中,是禅意的室内陈设,安详平静,有点高冷的环境里有一些红色的土墙,非常打动人,是他们自己用当地的粘土做的材料,而且已经产品化了,只要买回来几桶材料谁都可以自己做出来。

↑如山意向图

转自《半亩塘环境整合之路》

↑若山住宅内会所

摄影:文登市嘉华装饰有限公司 邢建波

田中央也是一个一样扎根台湾,希望用建筑的方式去参与本地生活的设计事务所。黄声远是一个很随性,办公室要设在农田里、拍照要坐在地上的人(被戏称为作秀),但是就是这样他一方面很草根,一方面很张扬,所以成就了田中央。

田中央的设计看了感觉非常直截了当,不像有些项目如果没有看介绍你不知道有什么故事,他们在建筑中要讲的故事就是那么直接的,那么强烈的表达出来,比如说宜兰福利社。当我看照片的时候,感觉就是,“哎呀,乱搭乱建的房子还形成特色了,还要去融合和强化呀”?因为这个建筑就是处在台湾的那种私搭乱建的社区里,田中央设计的福利社就是延续了那里的纹理,在新建筑中形成了“一个一个补丁”,就像新旧建筑本来就是一起的。我本来是要诟病的,需要这么哗众取宠吗,是不是什么都可以称为文化进行保留呀?但是现场看了以后,发现其实在空间组织在细部还是用了很多的心思,尤其当我们通过福利社深入到了那些巷弄里,发现那里有那么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就理解这些私搭乱建了,社区的人民那么努力的要幸福的生活在这里,建筑师当然要帮助他们去把这里变成更适合居住,更合理的居所。

↑宜兰福利社

摄影:文登市嘉华装饰有限公司 邢建波

↑从宜兰福利社远望

黄声远还在公路桥的下面做个一个附生在上面的步行桥,幸亏我学过植物,真的是附生的感觉,以大桥为支撑,但是自己有血有肉,自成一个小步道、小花园、小健身处,你发现田中央也是如同一个实习基地,把想到的主意拼命地用了上来,那么不顾一切的堆在起来,最后形成了景点,你去看那里的生活,去看那里从土壤中努力萌发出来的生活气息。

介绍了半亩塘,也说了田中央,我觉得似乎没法去探讨我说的那三个事情了,首先关于风格,因为我说不出来半亩塘是什么风格,田中央又是什么风格。其实我本来说的风格也不是现代或者后现代,是建筑师自己追求的一种设计思路或者习惯的手法。这次行程我们也看了安藤看了贝聿铭,我把他们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拼功底的,他们熟练运用几何形体、光影变化、声学等等,他们运用理性设计,把功能和形式做到极致;一类是拼情怀的,他们更努力的加入地域性、加入社区的参与和生态等元素,似乎在对抗不知道是现代化还是后现代造成的盲目和均质发展。每个设计师都在探索自己的设计道路,在我们心里或多或少都倾向喜欢哪一种,我们努力的模仿,尽量的研究揣摩,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可能有人怎么努力都是没法理解美学的真谛,那么就来学习田中央和半亩塘吧,是高富帅就学半亩塘,是矮丑穷就学田中央,做有情怀的项目,把自己可以表达的东西表达到极致,不再讲述一个别人看不出来的纯为编故事的故事,至少对于你服务的人群,做到全心为他们,那么不敢说离成功不远了,至少也是可以让自己活得有成就感。

——很多时候大家也都身不由己,谁不想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但这不是都能做到的,但是半亩塘可以做到,因为他同时也是开发商,但是开发商常常也觉得自己很无奈,业主的水平不够呀,他们都喜欢欧式我有什么办法。半亩塘在销售若山的时候是对买家进行面谈的,一方面买家要真心实意喜欢项目、喜欢其中的生活,另一方面要能照顾阳台的树,愿意签订协议按照要求来养护树木。这样的话似乎他们成功解决了设计方和甲方之间在品味、成本等方面的冲突。其实每个设计师在发展的道路上都在寻求能满足自己的道路,小到普通设计师跳槽、大到大师选择业主,无不是在选择能成就自己的道路。贝聿铭也是一样,在中国面临转变的时候,他们这批设计师也在选择,他就先选择回到台湾,然后因为看不到发展的出路,转而去了美国,所以选择不只是在选择一个雇主,也在选择大环境。在没有雇主可以成就自己的时候,大家就选择了做自宅,像王大闳,似乎也是靠自宅打出了声誉。贝聿铭更是做了大量私活而且私活做的还是一个大学,东海大学,他在做私活雇佣的两个伙计也都成了台湾的大家。回来和朋友说起,我们总结,建筑师是需要背景需要出身的。

——那么没有背景怎么发展呢,还是学田中央吧,集合民间的力量,去做大众需要的东西,如果影响力够还可以学高迪,自己集资做了一个那么大的圣家族教堂。田中央的一些项目是自己先发现问题,然后向政府提出意见,拿出方案,也借助民间组织或者当地的群众的力量,使当地政府认识到这个项目的必要性,然后提供资金。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宜兰,熟悉宜兰,热爱宜兰,提出意见贴合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另一方面宜兰是一个有这样土壤的地方,所以有时候他们可以获得成功。当然并不是政府同意建设项目,他们就一定能拿到项目,是要投标的,也许别的设计公司中标,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设想可以实现。

——另一个感动是,同去的几个重庆大学的老师,他们在云南众酬了一个酒店名为慢屋,就为了实现自己项目自己做主的愿望,而且开业受到了欢迎,不知道这样他们感觉理想实现了吗?至少近了吧。

↑大理慢屋—元象设计

另一个感想是,有时会联想到自己和甲方的一些争论,常常设计方和甲方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最好互不相让,这是因为各自都那么重视项目,都觉得这是”我的”项目。我想这和建筑的特殊性很有关系,本来是业主的房子,但是最后一经某大师设计就成了某人的作品,某人的名字就一直和这个建筑联系在一起,哪怕项目用业主的名字命名,业主也不怎么重要。历史上因为建筑师的特立独行最后和雇主不欢而散的不在少数。那么项目到底是谁的,到底是顺应雇主的财力、需求和品味还是应该作为建筑师梦想的载体。带队的王老师就觉得田中央处理的很好,田中央的项目大部分预算不高,施工单位也是本地的,水平不是很好,黄声远可以放下大部分建筑师的清高去倾听他们的需要,去按照预算和施工水平做相应的调整,使项目最后还以一种不错的状态呈现出来,这真是一种能力,我想这是接地气的表现。当然也可以像半亩塘,我的房子就这样爱买不买,我不愁卖,这是有底气。这可能是除了不管做什么就管赚钱外的两个选择吧,有底气、接地气,说来容易,其实都挺不容易。

王春能

2015年8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报回顾】访谈 : 19 年在“田中央” | 2013年4期
田园建筑师黄声远
台湾最值得看的十座现代建筑
建筑妹眼中,打开台湾的正确方式
台湾建筑01
灵感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