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医215: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朝起早,夜眠迟,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老易至,惜此时,才觉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已秋声。

朝起早,闻鸡起舞。

夜眠迟,囊萤映雪。

这都是古人珍惜时间的表现,每个人每天时间都相同,都有二十四个小时,但每个人用来修学的时间却各不相同,会珍惜时间的人,分秒他都利用得很好。

所以处于真正修学状态,闲谈都不过三分钟,甚至闲谈都免提。

只言不问政事,一心专注学问。

大家看,为什么古代的人修学到一定程度,都会选择闭关,这是在隔绝一切外缘,进入甚深修学状态,这样就可以突破很多学问上瓶颈,心性上的阻碍。

所以说,真正做学问的人,是要耐得住孤单寂寞,不过话又说回来,他如果真正学问功夫做到位,学出法喜来,这叫学乐无穷。

就像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家看了都觉得忧苦,颜回却乐在其中。

所以孔子说,饭蔬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所以很多人都说,做学问苦,那是因为他没有进入状态,真进入状态你会乐得不想出来,哪里是在忍受孤单寂寞呢?

你会在丰富的学问海洋里遨游,才识日增,心性夜长,快乐极了。

想起我们住山修学的那段日子,早上比太阳起得早,背着水瓶进到山里去采泉水,回来后就开始读《论语》《道德经》《弟子规》,还有《黄帝内经》《药性赋》,边读边领悟,还边做笔记,那种离开一切外缘干扰,深入圣贤经藏,随文入观,仿佛古圣先贤的身影再次在书中浮现一样。


这种不断进步的快乐,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一天天很快就过去,从早到晚,你都没有烦恼忧愁,没有杂缘挂心,只有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如果不是为了要创作生活,那么这种修学状态,一辈子也很容易过去,也不想出来。后来发现果然这种学乐状态把国学的基础猛补了起来,短短几年间,打下手扎实的国学根基。

后来再学其他学问,都显得非常容易,难怪古人说,你如果专作一门学问,就像挖掘一条运河,你如果以国学为根基,在做学问,那么就是在酝酿大海。

为什么很多人,还有各种修学障碍烦恼呢?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进入状态,真正进入学乐状态的人,他根本不会有多余的时间来抱怨烦恼,甚至不会说一两句不该说的话,什么叫真正的珍惜时间,不是说你读书时间越长,就是在珍惜时间。

在以前高中时,大家都知道,高考是人生最努力拼搏学习的阶段之一,那种没有硝烟的战场,大家都在争夺分秒。

可为什么有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甚至还挑灯夜战,长得满脸青春痘,都在所不惜,结果却发现,读书没有理想的效率,居然还比不上那些平时不怎么努力的人,难道古人说的珍惜时间有错吗?为什么别人起得晚,睡得早,反而读书好。

为什么?因为形式与实质是有差别的。

大家不要只模仿形式,要看重实质,不是说数学题做越多,成绩就越好,也不是说读书时间越长,成绩就越棒。

你看为什么那么多留级的学生,后来照样名落孙山。

所以时间很重要,时间背后用心更重要。

这点很多人都忽略了,你看有人边读书边听着MP3,有人边解题,边哼着小调,有人边上课,边想着等下中午要吃什么,要到哪去玩。

你说用这种心态,再给他一百年,他也很难成才。

为什么同样在打坐,有人打一分钟,他就坐不住,为什么呢?

身静心动,身体是安静下来,但心却像开运动会一样。

所以他的一分钟就像一天那么难过,而为什么真正读起圣贤书来,进入状态,你会发现,很有规律地生活两三年,就像过了两三天一样,为什么呢?

因为你进入静定状态,当你心中很专一静定时,你发现没有纠结,没有烦恼。


古人称这种状态叫心无挂碍,应无所住,这种状态你学什么都特受用,而且一点都不会不耐烦。

人为什么会不耐烦,就因为太多心了,太散乱了。

有个叫司马光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小时候就很聪明,能够砸破缸,救落水的孩童。

可大家知不知道他用十九年的时间,一心做一件事,什么事?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写作期间,他都时刻警戒自己,切莫贪睡,甚至用圆木做成枕头,这样睡觉时稍微一有动静,这圆木枕翻滚,立刻就醒过来,继续发愤图强,所以才有这部上至战国,下至五代,这几千年的历史,可以从历代兴亡之中,看出治国之道,令有善可法,令有恶能断,为后世君王治国提供鉴照。

现在很多人都用多头思想去读书,多头思想,其实就是散乱状态。

若人散乱心,入于书本中。

虽经千百年,不能得智慧。

你不能收心一处,那么用再多时间都是在耗散,所以自古能人之所以能力不断增长,都是在专一上面下功夫。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所以夹杂散乱间断,乃修学最大弊端。

李白观铁杵磨针后,心性大进,杜甫见滴水成河后,念想愈专。

荀子看到最柔弱的蚯蚓,都可以打洞,在坚硬的土壤里头自由地穿梭,体会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可以上食顽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于是马上做《劝学》,告诉世人,你即使像螃蟹那样,拥有铁甲将军的称号,你心浮躁,照样不能建造自己的房宅,最后还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所以大家看是不是在专一上面分高下呢?

大家有时别小看那些最愚鲁的办法,往往一根筋专一的人,看起来他们不太聪明灵光,但他们用心一也,反而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弟子规》这里教大家要珍惜时间,同时大家更要用心专一。

你用心专一就是在珍惜时间。


用心散乱,即使爸爸妈妈把所有家务包办,让你只需要读书,把最多时间都教给你,你照样是在践踏时间,是在浪费时间。

大家看为什么很多农夫的孩子,干的活比谁都多,读书的时间,比很多人都好,但成绩却那么好,怎么解释呢?

凭的就是用心的功夫。

如果你既用心,又善于挤时间,珍惜时间,那么你进步就很快了。

所以智慧的人,教我们看问题,要直指本心,也就是说要看到实质。

所以父母教孩子有时不要太形式,要多往心地方面教,心地如果教好了,就像田地你搞好后,那庄稼收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有人问,农夫是在耕田种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那知识分子在耕耘什么呢?

知识分子表面上是在耕耘书籍学问,其实是在耕耘心地。

故俗话说,心为良田,百世耕之有余,一生受用不尽。

所以大家学这句《弟子规》,别忘了做好心地功夫。

朝起早,夜眠迟,告诉我们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老易至,惜此时,告诉我们及时当勉励,岁月不饶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弟子规讲解(第八集)
修学如修仙静心先去俗
珍惜时间,不要抛弃学问
如何做好学问?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
心性就需要磨,不磨不光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