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载 | 张轩湖《词法例释》(二):词的谋篇布局

编者按:

《词法例释》又称《焚琴稿》(癸卯版),是张轩湖撰写的倚声写作教程,分为《词的基础知识》、《词的谋篇布局》、《词的写作手法》、《词的四声》(上、下)、《词的习气》、《词的正体与变体》、《令词写作》、《长调写作》(上、下),共十章内容。本期发布的是《词的谋篇布局》。

自宋乐佚失以来,各家著述纷繁,一书之成稿,既不能拾人牙慧,也不能妄作论断,故校对论述过程极为艰难。就纸面的写作规律而言,还鲜见有倚声规律的系统著述,或是前人不屑,或是水平不足。《词法例释》的成稿,对倚声者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后续章节将在搜韵公众号陆续发布,欢迎各位诗友持续关注。

第二章  词的谋篇布局

怎样构思一首词呢?本章主要以长调为例展开论述。明白了长调的结构,再看令词就很简单了。

一、长调的谋篇

谋篇,即构思整首词的思路。张玉田在《词源》中说,词不宜强作强和。小词的创作须得神韵,有尖新巧语为上,数字间以出其妙。度慢词宋人多先择词牌以立间架,后依章法赋予词意,再于字句间斟酌妥帖,此种度法仰仗才气与功力。而清人度慢词有两法:

一是由里而外,以意遣辞。这种方法要先立意布局,后起结过变。即先立意,后限定词牌,然后寻找思路和铺排词句。这种方法在诗赛里最常见,很考验写作基本功,写出佳作的几率不多。但作品对比之下,能很好地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是提高水平的一种很好途径。

二是由外入里,因辞造意。这种方法要先琢句后造意,来气通全篇。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方法,今人也不例外。即通常先得句,有了好句子,再找适合的词牌,然后上下延展,铺排成篇。这样往往能填出好词来。重点讲一下:

首先是得句。真正的好句子都是从感觉中来。而这种句子往往是一首作品的灵魂。所以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感觉,无论多忙,都要第一时间把它记录下来。

句子没有还必须填词怎么办?不妨先将所见之物、所经之事,甚至相关的典故细细罗列出来,静下心来细细去想这些题材都有哪些独特的信息,这种情况下要懂得适当略放几天,不要轻率下笔,随时有感触了则捕捉下来;再细心组合至作品中,方见对文字的驾驭手段。

须知填一首长调往往是功夫活,要有看点,摆脱平庸。即使全篇无甚大意,句子也要美。因为欣赏艺术美也是很重要的,未必一定写出大道理来。填一首好词耗费心力巨大,更需勤奋,少作思涩,多作手滑,两不易也。

其次是选择词牌。有了好句,就需要找一个满足感情基调的词牌相容纳。不同词牌表达的感情基调是不一样的,如《满江红》是慷慨激烈的,《甘州》是酣畅流利的,《声声慢》是缠绵凄恻的,《雨霖铃》是满怀凄凉的,《寿楼春》是悼亡的。而初得的好句又往往是璞玉,在寻找相同感情基调的词牌时,还需对这个句子重新锤炼。这又涉及到词句的声调问题。

再次是成篇。当好句填充进某个精心挑选出来的词牌后,就可以围绕自己的感情基调上下铺排,延展成篇了。

在延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就涉及长调的布局。

二、长调的布局

布局,即整首词每一韵铺排延展的方法。

(一)首句的写法

很多词话里都强调词的首句,大体来说,无外乎“重在首句,当提挈全词,得势而起,使人眼前一亮方好”,也就是起句要抓眼,如:

水龙吟

北宋·苏轼

古来云海茫茫,蓬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霭,有云驾、骖凤驭。    行尽九州四海,笑纷纷、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木兰花慢 

·柳永

坼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以上两首仅看起句,东坡思绪飞扬,屯田浪漫清警。再如稼轩有“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句,梦窗有“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句等,无不是思维驰骋,甚至脑洞大开,让人感觉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才气。

还有一种中规中矩的起法,从开篇起即逐步交代整首词的时间、地点、季节、人物等因素,跟我们写文章有点类似,看似平常,却也是名篇迭出。如下面两首:

法曲献仙音

南宋·姜夔

张彦功官舍在铁冶岭上,即昔之教坊使宅。高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予数过之,为赋此。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惜黄花慢

南宋·吴文英

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酒尽已四鼓,赋此词饯尹梅津。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念瘦腰,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醉鬟留盼,小窗剪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梦翠翘。怨鸿料过南谯。

这两首词,白石词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梦窗词交代了人物和地点。其他要素都是紧接着首句次序交代展开。

(二)递进词意

这要触及长调最基本的一个写作特点,即:层层铺叙,层转层深。即在填词过程中,要注意不断转换角度,还要把感情继续往前铺排。对于长调来讲,通常上下片四韵居多,一韵又有多句。这时候就要注意一韵尽量表达一意。如果前一韵意思没表达充分,后一韵可以递进补充一下,极个别情况下也会出现两韵一意的情况。如:

八声甘州·送春韵

宋末元初·刘辰翁

看飘飘、万里去东流,道伊去如风。便锦缆危潮,青山御宿,烟雨啼红。愁是明朝酒醒,听著返魂钟。留得春如故,了不关侬。    春亦去人远矣,是别情何薄,归兴何浓。但江南心好,未便到芙蓉。念今夜、初程何处,有何人、垂袖舞行宫。青青柳,留君如此,如此匆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南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刘须溪词是典型的一韵一意;稼轩词三四韵大面积铺排,合成一意。

(三)歇拍的写法

 歇拍当沉着稳健。歇拍在递进上一韵的同时,必须要给过片留下伏笔。如:

摸鱼儿·莼

南宋·王沂孙

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碧芽也抱春洲怨,双卷小缄芳字。还又似。系罗带相思,几点青钿缀。吴中旧事。怅酪乳争奇,鲈鱼谩好,谁与共秋醉。    

江湖兴,昨夜西风又起。年年轻误归计。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何况是。正落日垂虹,怎赋登临意。沧浪梦里。纵一舸重游,孤怀暗老,馀恨渺烟水。

贺新郎·九日

南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去北,日西匿。

以上两首,碧山词用张季鹰典故上下勾连,后村则以往事勾连少年。

(四)过片的写法

过片,即换头,要能接住上片。如

高阳台·过种山

南宋·吴文英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岩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多丽·咏白菊

南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上三首,吴梦窗用空间接住上片,李易安以时间接住上片,岳鹏举以感情接住上片。

过片要俊逸挺拔。即通过炼字酌句做到语言精炼。如:

渡江云·西湖清明

南宋·吴文英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无俗念·梨花词

金末元初·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以上两首,梦窗根据词牌特点,选词深沉简练,长春子则用典飘逸。

关于过片,《词概》里还有“空中荡漾”之说,谓之妙诀;蛰堪先生《半梦庐词话》也有提及。即上意本可接入下意,却偏不入。看似横空飞来,不着边际,而之后紧跟的句子再把词意重新接住。如: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南宋·吴文英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剪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木兰花慢·陪仓幕游虎丘,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南宋·吴文英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    开尊。重吊吴魂。岚翠冷、洗微醺。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梦窗这两首词,上一首过片并没有讲登禹陵事,而是提到了冯深居;紧接着一韵,再次转到主题登禹陵上去。后一首过片写酒,紧跟着转到主题游虎丘上去,手法都是一样的。

还有一类特殊例子,由于感情倾诉过于强烈,结果一气贯注,打破了上下片的勾连关系,形成了一个整体。如:

声声慢

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通篇都是扣住结拍的一个“愁”字在喃喃叙来,期间铺排了大量惹人生愁的景物,并没有明显的上下片之分。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南宋 ·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这首词稼轩大量铺排恨别典故连贯上下片,胸中郁愤喷涌而出,不可遏止,也不存在分片处。

(五)词的高潮

结拍前一韵,多为词意高潮澎湃处,也是全篇感情基调的升华。如:

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南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稼轩这首词倒数第二韵用“闲愁最苦”四个字画龙点睛,升华全篇。

也有少数词发力于倒数第三韵,后一韵再作递进补充。如: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南宋·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后村这首词倒数第三韵“算事业须由人做”达到全篇感情顶峰,而“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则是倒数第三韵的衬托。

(六)结拍的写法

结拍,通常笔触要轻,所谓轻柔地宕开一笔,以景结句最佳,留有余味,所谓“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辞意俱不尽”。

以景结尾的词到处都是,已经成大套路了,如上例稼轩词“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即如此。不再举例。

也有古人强调结之末字须新隽响亮为上。如《水龙吟》末字多如此:

水龙吟·八月十日,与强少逸游道场山,放舟中流,命工吹笛舟尾迎月归作

 宋·叶梦得

舵楼横笛孤吹,暮云散尽天如水。人间底事,忽惊飞坠,冰壶千里。玉树风清,漫披遥卷,与空无际。料嫦娥此夜,殷勤偏照,知人在、千山里。    常恨孤光易转,仗多情、使君料理。一杯起舞,曲终须寄,狂歌重倚。为问飘流,几逢清影,有谁同记。但尊中有酒,长追旧事,拚年年

水龙吟·越调梨花

北宋·周邦彦

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

还有一类借用典故来结尾的,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摸鱼儿·东皋寓居

北宋·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雨足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填词中,寻得一个满意的句子本身就不易,而填出一首整体令人满意的词则更难,故而《词源》里说:“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诚如是哉。

三、词中求词与词外求词

填词虽然强调得句的重要,但往往苦于缺少灵感,造成落笔无物。怎么办呢?

在阅读古人词集时,我们往往会有和书的内容引起思想共鸣的感觉。如果及时抓住这种感觉,用自己的思维翻译出来,句子也就有了。这就是词中求词,是辅助学词的一种重要方法手段。

有时大量阅读其他作品,同样也会让人浮想联翩,甚至脑海中因联想而延伸意境,产生上佳的句子。这就是词外求词。又《蕙风词话》里讲:“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词外求词之道,一曰多读书,二曰谨避俗。俗者,词之贼也。”又讲:“填词要天资,要学力。平日之阅历,目前之境界,亦与有关系。无词境,即无词心。矫揉而强为之,非合作也。境之穷达,天也,无可如何者也。雅俗,人也,可择而处者也。”又《织余琐述》记载:“蕙风尝读梁元帝《荡妇思秋赋》,至'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呼娱而诏之曰:'此至佳之词境也。看似平淡无奇,却情深而意真。求词词外,当于此等处得之。’”

然而词中求词也好,词外求词也好,没有丰富的阅历,便很难触发思想。如果仅仅有思想,很大程度只会蹈袭古人意境,成为今人所诟病的“学院派”,终无自家面目。

四、词的修改

词愈好,愈难改。余常对学词者说:“懂填词法,能勤填词,仅得十之二三。”那剩下的十之七八何处?改词!只有经历过把自己逼到崩溃的边缘,才会越来越游刃有余。而不是一味迁就自己都感觉有问题的作品,如此纵填万首又有何用?

早年曾与半梦先生长谈,先生言及“宁可一首精,不可百首废”。余以为然。又言及改词,先生言道:“初收学生,皆令作业改一月方看。”非是词难改,实为去除浮躁,砥砺秉性,不使轻率落笔而已。

又炼字炼句,是改词的精髓。但雕琢之间不可失字句的自然妥帖。炼字好坏,关系一时惊艳,久之甚至成一家风格。《乐府指迷》言:“初赋词,且先将熟腔易唱者填了,却逐一点勘,替去生硬及平侧不顺之字。久久自熟,便觉拗者少,全在推敲吟嚼之功也。” 又《词源》云:“句法中有字面,盖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得。须是深加煅炼,字字敲打得响,歌诵妥溜,方为本色语。如贺方回、吴梦窗,皆善于炼字面,多于温庭筠、李长吉诗中来。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不可不留意也。”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人词,无不是经过千锤百炼后去掉明显斧凿痕迹的结果,期间艰辛在记载里偶有提及。明人彭金粟曾言:“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又草窗少时赋《木兰花慢》十首咏西湖十景。序云:“西湖十景尚矣。张成子尝赋《应天长》十阕夸余曰:'是古今词家未能道者。’余时年少气锐,谓此人间景,余与子皆人间人,子能道,余顾不能道耶?冥搜六日而词成。成子惊赏敏妙,许放出一头地。异日霞翁(杨缵)见之曰:'语丽矣,如律未协何?’遂相与订正,阅数月而后定。是知词不难作,而难于改;语不难工,而难于协。翁往矣,赏音寂然。姑述其概,以寄余怀云。”草窗虽然少年使气,但在杨霞翁帮助下,两人居然“阅数月而后定”,这是多么严格的推敲和严谨的态度。

故张玉田《词源》里讲:“词既成,试思前后之意不相应,或有重叠句意,又恐字面粗疏,即为修改。改毕,净写一本,展之几案间,或贴之壁。少顷再观,必有未稳处,又须修改。至来日再观,恐又有未尽善者,如此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倘急于脱稿,倦事修择,岂能无病,不惟不能全美,抑且未协音声。作诗者且犹旬锻月练,况于词乎。”

玉田此法半梦先生又称“换眼法”。况夔笙《蕙风词话》讲:“佳词作成,便不可改。但可改,便是未佳。改词之法,如一句之中,有两字未协,试改两字。仍不惬意,便须换意,通改全句。牵连上下,常有改至四五句者。不可守住元来句意,愈改愈滞也。”又说:“改词须知挪移法。常有一两句语意未协,或嫌浅率。试将上下互易,便有韵致。或两意缩成一意,再添一意,更显厚。此等倚声浅诀,若名手意笔兼到,愈平易,愈浑成,无庸临时掉弄也。” 况夔笙此法,则涉及全篇布局,即一字未逮,或在他处,则须通篇考虑,上下调度,甚至因一字而通改全句。

炼字所及,最能开拓全篇意旨的字句,谓之词眼。如宋子京《玉楼春》之“闹”字。另外,清人有用语不如造语的说法。即生造,后章亦有讲解。《词学集成》言:“用成语若太腐,不如造语为佳。须知成语,即古人造语也。……一调中通首皆拗者,遇顺句必须精警。通首皆顺者,遇拗句必须纯熟。此为句法之要。”

综上所述,词的修改方法大致如下:

先在原稿框架下将未协之处一一标出,一字数字乃至一句数句。先通气脉,使词意不重复论述,约略固定住句式内容。再协律,把韵脚敲定。再依律细酌,如有声调上的要求,特别是强调四声的格律词,未合处应循声以求,推敲至隽。炼字炼句中,或因一字改动数字,因一句改作两句,或上句与下句互易,或两句缩成一句以显厚实,实不可得处最后须换意,或能写出有巧妙的句子来。特别是炼字中,不要拘泥于字的前后位置,也不要拘泥于该字是否出现。往往是后面某个出现的字,在另一个位置却是最好的,不妨把它提到该处,后面再找一个同义字代。炼字过程中,虽然不忌讳重字,但能避还是要避,除非刻意重复。

以上数语,精妙处须个人改词过程中细细体会。关于成词炼字之难,《白雨斋词话》里说:“雄阔非难,深厚为难。刻挚非难,幽郁为难。疏逸非难,冲淡为难。工丽非难,雅正为难。奇警非难,顿挫为难。纤巧非难,浑融为难。古今不乏名家,兼有众长鲜矣。词岂易言哉!”此论可谓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津梁》十四 怎么学词的格律
学 填 词
长调词牌
(8)词律讲义
闲话填词三:常见词牌的特点介绍,分别归类
崔玉龙‖诗词格律初阶(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