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胫股关节解剖要点


胫股关节(tibiofemoral joint)是一个复杂的滑膜关节,为膝关节的组成部分。


关节面


1
胫股近端关节面

胫骨近端关节面(胫骨平台)相对胫骨干长轴向后下倾斜(图82.7)。胫骨后倾程度在出生时最大,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习惯下蹲姿势的人后倾较明显。胫骨平台内、外侧面与相对应的股骨髁相关节。在关节面后部的远端有一粗糙的、水平方向的凹槽,有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后部附着。胫骨内侧髁的前内侧面粗糙,借一不明显的骨嵴与胫骨干内侧面隔开。髌骨内侧支持带附着于胫骨内侧髁的前面和内侧面,该处表面有小血管孔。


图82.7   左侧胫骨平台
1.胫骨粗隆;2.外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区;3.外侧髁;4.外侧半月汳后角附着区;5.内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区;6.前交叉韧带附着区;7.内侧髁;8.课间隆起;9.内侧半月板后角附着区;10.后交叉韧带附着区。


胫骨内侧关节面呈椭圆形(前后位长轴),较外侧关节面长。在胫骨内侧关节面的前、内和后缘周围有内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的附着区容易识别,呈前窄、后宽形。内侧关节面后半部水平,而前半部向上倾斜10°。半月板覆盖大部分内侧关节面后部,呈一凹面与股骨内侧髁相对。内侧关节面的外侧缘在髁间区增高。

胫骨外侧髁悬于胫骨干后外侧,位于上胫腓关节的胫骨圆形关节面上方。外侧关节面较圆,并与外侧半月板紧密相连。在矢面上,外侧关节面的中心相当平坦,而前、后部分向下倾斜,形成前、后隐窝。这样,外侧关节面整体上成为凸面,与股骨外侧髁相对。前后隐窝(断面呈三角形)有内侧半月板前、后角附着。在其他部位,抬升的关节面内侧缘延伸至外侧髁间结节。后外侧关节缘呈光滑的圆形,有胭肌腱通过,其余部位的关节缘锐利。


2
髁间区

胫骨髁关节面之间的区域粗糙而狭窄,有髁间隆起(intercondylar eminence),其边缘向近端突起,形成内、外侧髁间结节,髁间区的前、后部随关节面的分开均增宽(见图82.7, 图 82.8 )。


髁间前区的前部最宽。在前内侧,内侧关节面的前方有一凹陷,内侧半月板前角附着于此。在其后方有二光滑区域,是前交叉韧带的附着点。外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在髁间隆起前部,位于前交叉韧带的外侧。髁1司隆起和内、外侧髁间结节是髁间区最狭窄的部分。隆起的髁间结节为股骨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有学者认为,自从人类进化为开始直立行走时,胫骨髁间隆起变得突出,行走时胫骨髁将身体的重量传递给胫骨。


外侧半月板后角附着在髁间后区的斜面,在外侧半月板后角后方,髁间后区向后下倾斜。内侧髁间结节基底部后方的凹陷是内侧半月板后角的附着处。髁间区其他部分较光滑,有后交叉韧带附着,再向后有一骨嵴,有关节囊附着。


在一项针对尼日利亚儿童的研究中,1岁时,髁间平均距离为0.2mm,且到10岁时髁间距离没有明显变化(Omololu 等,2003)。


3
股骨关节面

股骨关节面(femoral eu南ce)似有关节软骨的股骨髁几乎呈凸面。其矢状面的形状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呈螺旋形,股骨髁后部的曲率增加,外侧髁较为显著,另一种观点认为,与胫骨接触的股骨内侧髁关节而呈两个圆弧形。根据此观点,内侧髁前方的圆弧面积较后方圆弧大,前方圆弧在膝接近伸直时与胫骨接触,后方圆弧在屈膝时与胫骨接触。股骨外侧髁只呈一个圆弧形,只有一个曲率半径。

半月板提高了胫股关节的匹配度,半月板呈凹面与股骨相适应,外侧胫骨一半月板关节面较深。股骨外侧髁前方有一浅沟,在膝关节完全伸直时,此浅沟位下外侧半月板周缘,股骨内侧髁也有一个类似的浅沟,但未达到其外侧缘,在膝关节完全屈曲时,其与髌骨关节内侧面有一较窄的带状接触面,膝关节的运动与关节面之间形状的差异有关。


半月板


半月板(menisci) (半月形软骨) 呈新月形,是关节囊内的纤维软骨板(见图82.8 图82.9)。其作用是增宽、加深容纳股骨髁的胫骨关节面。半月板在周围附着缘较厚,呈凸面,游离缘较薄,呈凹面。

图82.9   左膝关节,MRI 冠状面T1 加权像

1.后交叉韧带;2.内侧副韧带;3.内侧半月板;4.外侧本月板;5.外侧副韧带;6.前交叉韧带


半月板周缘的血供来自纤维囊和滑膜的毛细血管襻,而游离缘血管很少。半月板撕裂常见。半月板边缘(周缘)撕裂(锣如在血管区)的愈合较好,特别是在手术干预下。内部乏血管区的半月板撕裂很难自我愈合,如果有手术指征,乏血管区眺损伤半月板常需切除。与其他部位相比,半月板角部的支配神经丰富。中113半月板缺乏神经支配(Gronblad等,1985)半月板的上表面呈光滑的凹面,与股骨髁的关节软骨相接触半月板的下表面光滑、扁平,置于胫骨关节软骨表面。每个半月板大约覆盖213的胫骨关节面,在婴儿和幼儿中可见管状结构开口于半月板表面,可能为深层乏血管区输送营养。


半月板有两个结构不同的区域,半月板游离侧缘2/3由放射状胶原纤维束构成,周缘1/3由较大的环形纤维朿构成(Ghadially等,1983),靠近关节中心部分的胶原纤维朿较薄,与关节线平行排列,周缘部分则有滑膜覆盖。这种纤维排列方式具有特殊的生物力学功能靠近关节中心部分的半月板抵抗压缩应力,而周缘的半月板抵抗牵张应力,半月板的成分随着年龄和退变而改变,对抗半张应力能力下降,半月板前后角在髁间区止点处的环形纤维对抗股骨髁使半月板向外部移位的趋势。

半月板通过提高关节适应性传递负荷,通过半月板的物理特性和本体感觉反馈维持关节稳定,在膝关节处于极度屈/伸位时,半月板缓冲胫骨平台及软骨受到的冲击。


1
内侧半月板

内侧半月板(medial meniscus)后部较宽,外形上接近半圆形(见图82.8)。通过半月板前角在前交叉韧带前方附着于胫骨髁间前区,半月板前角的后部纤维与膝横韧带(当存在时)相延续。前角位于髌韧带上部内侧的凹陷底部。后角固定于胫骨髁间后区,位于外侧半月板后角与后交叉韧带之间。内侧半月板的周缘与纤维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深层相连。胫骨与半月板之间有。“冠状韧带或板胫韧带(corona or meniscotibia ligament)”。这些连接结构共同确保了内侧半月板相对固定,其移动度明显小于外侧半月板的移动度。


2
外侧半月板

外侧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外形接近4/5的圆形,覆盖胫骨平台的面积大于内侧半月板(见图82.8)除半月板前后角之外,其他部位的宽度差不多相同。其后外侧有胭肌腱经过,胭肌腱将外侧半月板与腓侧副韧带隔开,前角附着在髁间隆起前方,前交叉韧带后外侧,与前交叉韧带纤维有部分交叉后角附着在髁间隆起后方,内侧半月板后角前方,外侧半月板前根呈扭转状态,使其游离缘面向后上方,前角附在外侧髁间结节前方的斜面。在外侧半月板后根附近,外侧半月板向上内侧发出后半月板股骨韧带,经过后交叉韧带后方,止于股骨内侧髁。前半月板股骨韧带与后角相连,在后交叉韧带的前方上行,止于股骨内侧髁。通常,半月板股骨韧带是惟一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相连的结构,部分胭肌腱与外侧半月板相连,所以,外侧半月板的移动度受板股韧带和胭肌控制。大多数膝关节存在半月板腓骨韧带(meniscolibulat,ligament)。在内侧,有冠状韧带(coronary ligament)连接在内侧半月板与胫骨之间。但是半月板和胭肌之1司不存在骨性止点,在外科学著作中,这个间隙称为腘肌裂孔(popliteus hiatus)

外侧盘状半月板  偶尔可见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通常是双侧同时出现,鉴定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特征是它的外形和后方连接的韧带结构。下面是(Watanabe等,1979)盘状半月板分型不完全型,不完全盘状半月板是正常外侧半月板增宽的形式,其锐利的游离缘位于股骨髁和胫骨髁之间,未完全覆盖胫骨平台完全型,完全盘状半月板呈双凹面的圆盘形,内侧游离缘呈圆卷状,完全覆盖外侧胫骨平台Weisberg 型,形态与完全型相类似,没有正常外侧半月板后角在胫骨的附着点,其后方的惟ー连接结构是后半月板股骨韧带(Wrisberg韧带),在前方附着于胫骨,在后方附着于股骨,这导致其后角不稳定,在这些情况下,半月板容易卡在股骨和胫骨之间这可以解释一些病例中的经典症状。弹响膝。(clunking knee)。盘状半月板的病因不清。大多数没有症状,通常在行关节镜手术时偶然发现。然而,这可导致关节镜手术中,难于进人外侧间室。内侧盘状半月板极少见。


3
膝横韧带

膝横韧带(trnsverse ligament of the knee)连接外侧半月板前方的凸缘与内侧半月板前角(见图82.8)其厚度不定,且常缺如,其作用尚不明确,但有研究指出膝横韧带在伸膝时稍被拉紧(Tubbs等,2008),从而推测,当膝关节负重时,降低半月板在纵向上环形纤维产生的张力,有时在后方可见半月板一半月板韧带。


4
半月板股骨韧带

两个半月板股骨韧带(meniscof emoral liwment)连接着外侧半月板后角和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图82.10,图82.11)前半月板股骨韧带(Humphrey韧带)经过后交叉韧带前方。

图82.10   前交又韧带
A、MRI质子密度(PD)-加权像,矢状面。1髌上囊;2.髌骨;3.髌下脂肪垫;4.股骨关节软骨;5.髌韧带;6.前交叉韧带,B.MRI T,加权像,矢状面。1、股骨关节软骨2、髌下脂肪垫;3.髌韧带;4.前交又韧带


后半月板股骨韧带(Wrisberg韧带)经过后交叉韧带后方,并附着在后交叉韧带近端止点的周边韧带,有时2条韧带同时存在(Gupte 等,2003)。生物力学研究指出,半月板股骨韧带横面的面积和强度可与后交叉韧带的后朿相媲美。

图82.11     A.后交叉韧带,MRI质子密度(PD)-加权像,矢状面
1.骺线;2.股骨关节软骨;3.髌韧带;4.胭肌;5、后交叉韧带;6.腓肠肌。B.外侧半月板,MRI质子密度(PD)-加权像,矢状面。1.髌上脂肪垫;2.股四头肌腱;3.髌骨关节软骨;4.骸骨;5.股骨关节软骨;6.髌韧带7.髌下脂肪垫8.内侧半月板


半月板股骨韧带被认为是膝关节次级稳定装置,辅助后交叉韧带,减少胫骨受到后向外力时的后向位移,在屈膝时,这些韧带与腘肌腱共同调控外侧半月板的运动。


购买详情

17年新书《格式解剖学》

第41版

主编:【英】Susan Standring

主择: 丁自海  刘树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月板解剖
步行膝关节软骨结构与性能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
膝关节半月板解剖概要
半月板周缘性移位(radial displacement of meniscu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