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将军(中国古代领兵统帅)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政权,职位甚高。

汉之前,最高军事武官称为 上将军,如秦之白起,秦末之宋义, 项羽,为指挥重大战役的临时统帅。陈胜, 吴广起义时,赵王武臣任命 陈余为大将军。

西汉时,刘邦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位在诸将上总理军事,韩信被处死后即不常置。仅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直到刘彻,才因 卫青而复置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 三公上,卿以下皆拜 。后又设大司马,为将军的 加官。

因之前丞相的权力过大,自汉武帝起,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 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由此,丞相的权力被一步一步的剥夺,只是在礼仪上还是百僚之长。(《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汉武帝改置大司马大将军领兵征战,无征战时便成为事实上的执政。大将军实为中朝官领袖,武帝死时,遗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后王凤等皆以大司马、大将军预闻政事。汉成帝后期,改大司马由加官转为本官,设 金印紫绶,去将军之号。

《汉官仪》载:“ 汉兴,置 大将军 , 位丞相上。”《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

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亦有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者,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 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

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 。(《 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末年,大将军同样位在三公之上,(魏武为大将军,袁绍为 太尉,绍耻班在下,魏武乃固以大将军让绍)。

三国时大都继承了东汉的体制,但曹魏青龙元年司马懿曾由大将军转职为太尉,并非升迁。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三国志·曹爽传》)。 孙吴有上大将军与大将军并设。 四征、四镇、 四平、四安等将军资深者也在将军前加大字,如 征西大将军、安东大将军,但位次不变。三国时,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将军”之号,最高军职,三军最高统帅,夏侯惇、姜维、朱然都曾任此职。

到东晋十六国以及 南北朝时期,大将军除授甚滥,又增置柱国大将军、 镇军大将军等号,逐渐失去过去总领军政的性质和意义。

北周时行府兵制,编24军,每军设 开府1人以统领、二开府则由一大将军统领。24军共有12大将军,两大将军由一柱国统之。南北朝时侯景自称“宇宙大将军”。

隋代左右武卫、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将军,为统率 禁军之高级将领。

唐代,大将军为十六卫长官之一, 位居上将军下。唐代之 府兵12卫,每卫有上大将军1人,大将军1人,将军2人,为 职事官,统领军队。随着府兵制日渐破坏,十六卫实际已经没有军队,诸卫大将军成为虚衔。禁军之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等亦设大将军,往往以 宦官任之。

宋代之16卫大将军已属空衔,无统兵实权。唐至元,定大将军为武散官之首阶。

明初,仅徐达为大将军,统帅全国军队。徐达死后,废大将军一职。

明清两代于战争时由皇帝特派大将军统兵,或于大将军上再加称号,如 清代,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惠亲王 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皆统兵作战,战后即废。明·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登抚》:“然乎,以大将军旗鼓仅三千余,自是难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六百三十四卷
《史说三国》之二:诛宦官何进遇难
诸葛诞(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后因搞司马氏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
古代武将官职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_文化_历史_天涯问答
50方古意盎然、“军”味十足的汉印,带您一起致敬最可爱的人
战国时期将、相分离--职业军官的出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