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官窑的神秘,我们该相信谁?人还是物!


 历史可以演绎,但艺术永留人间,中国古代艺术品创造的魅力还在续写他的传奇!

北宋官窑不但传奇而且愈加神秘,是因为宋徽宗的艺术太高傲而变得神秘,还是因为黄河的淹没让北宋的皇城难寻其踪让它成为未解之谜。偌大的城市不见踪影,北宋的官窑只剩下了想象。

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这不正说明当今的民间收藏充满活力,充满想象。

任何可能发现的新物证,都可以改写瓷器历史,我曾经写了《我们都有改写中国瓷器历史的机会》,今天我更坚定的相信,改写瓷器历史的机会就在民间收藏,特别是看到北宋官窑真面目的机会就在民间收藏!


 当开封的官窑研究所孜孜不倦的复制北宋官窑时,尽了最大的努力让神秘的北宋官窑恢复他的本来面目,可是收藏界并没有给于相应的重视,他们做的再好,也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因为大家急功近利的目的不是为了官窑的艺术,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哪件瓷器能带来亿元利益的可能,还不是这些古代 艺术品吗?

最大的可能还是宋徽宗的官窑。南宋的官窑和清代乾隆皇帝仿制的官窑都是巨大的财富,没准就在民间发现了!

正在制作北宋官窑的大师们,的确了不起,为失去的技艺开封官窑研究所正在进行上下一千年的求索。

一篇来自官方的报道《惊叹价值连城的200件汝瓷浮出水面》持宝人说:这批汝瓷系我爷爷在民国时期收集,并由祖上窖藏家传至今,除部分破损以外,挑选出200件精品,其中一百多件的造型为首次发现。在以往的古窑址发掘中所未见,经过了国内科研机构的科学仪器检测,著名的汝瓷研究鉴定专家们给与了充分认可!

 民间发现汝瓷太正常了!民间发现北宋官瓷也太正常了,关键大家能否接受?

 从漂亮迷人的角度,我一定会选择红色的官窑,是否是宋徽宗的官窑,大家尽管去争议!

宋徽宗官窑红玛瑙釉香炉

谁也当不了一言堂的堂主,更不能限制文章的传播,民间收藏尽管畅快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有人马上会说是臆造,谁臆造的,显然不是开封官窑研究所所制造!据说河南搞汝瓷的有几百家,做官窑的只有几家,那么其他地区的工匠会吗?

听说有人收藏了各色北宋官窑900对,造型各异、绝不重样,而且有墓志铭证明其来源,不知道是否空穴来风!

但是网上不断的出现此类有款的北宋官窑,照相技术也高,拿来研究研究,消遣消遣那些拿着鸡毛当令箭墨守陈规的藏家。朋友说了,很便宜只有几百快钱,但是再便宜我不敢去买,害怕是个陷阱,占小便易吃大亏!

两个底款,一个极其精致、一个稍显粗糙,难解的谜,让收藏变得如此梦幻,中国人真幸福啊!真兴奋啊,永远在路上最美好!


真真假假生是非,假假真真自快乐!不要被真假问题弄得自寻烦恼,不如梦游到北宋皇宫体验一下宋徽宗的生活。

要说快乐,他是最快乐的皇帝,寻花问柳,花天酒地!要说艺术成就,他是成就最高的皇帝,写诗作画,烧出绝世好瓷!

要说悲惨,他也是最悲惨的皇帝!“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草书千字文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其中的苦楚谁比过他!

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为什么不弃城而逃,难道被大臣忽悠了无路可逃,还是坚守最后的尊严!

不管怎样,艺术的皇帝最后留下的是铮铮铁骨!留下的千古传奇,留下了人类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至今无法翻越!北宋官窑给我们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只能用新的物证,理性的去诠释他的艺术追求!

 就凭宋徽宗几个极端的追求,上天也会眷顾宋徽宗一定能做出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舍他其谁?

在宋徽宗未设官窑之前,在北方诸窑中,汝窑为魁。

宋哲宗曾敕命汝州烧造的贡御瓷器,代表着当时中国青瓷的最高艺术成就。宋徽宗为何要“弃汝兴官”呢?

 一是朝廷需要制作礼器用于国家礼仪祭祀。

 宋徽宗即位后,决定举国之力兴修五礼、考订礼器形制,并由朝廷亲自制造用于祭祀的礼器。为契合天地自然之性、彰显国家的文化品位,需要创烧出一种经典的陶瓷作品,纳入国家礼器范畴以追求完美的礼仪。

其二是宋徽宗不满汝瓷艺术品位。

汝窑贡瓷当时采用裹足支烧工艺,烧制的器物受力点少,在高温下胎骨易坼裂变形,烧制温度较低,又易造成胎质疏松、充满气孔,缺失厚重之感。

其自身的工艺缺陷,注定难以烧制出厚重庄严的大器。加之汝瓷釉质寡薄,釉色缺少变化,不合礼器法度,难以满足宋徽宗对陶瓷艺术更高的追求。

 其三是汝窑的窑址远离京城,宋徽宗不能亲临指挥,按照自己的艺术标准去贡烧瓷器。

于是,宋徽宗决定“弃汝兴官”,在开封自置窑口,创烧华贵端庄的瓷器。

宋徽宗于1107年专门设置仪礼局,作为新修五礼、考订礼器形制的国家最高领导和执行机构,开展陶瓷礼器的生产制作工作,而且将一切礼制方面的事物纳入仪礼局的业务范畴内。

1108年,宋徽宗下诏访求古礼器,敕命编撰《宣和博古图》以服务于朝廷制造礼器之用。

该书的编纂遂成为宋徽宗制作“新成礼器”的蓝本。北宋官瓷的造型多为礼器,实乃源出《宣和博古图》,是宋徽宗关于礼器制作理念及要求的体现。

北宋官瓷是宋徽宗引入汝瓷窑系的制作精华,把当时开封陈留东窑独具特色的东(冬)青瓷釉和“紫口铁足”的制瓷工艺用于官瓷的烧制,创出了中国青瓷巅峰之作,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富魅力地升起在中国的陶瓷星空,照耀着中华民族的陶瓷之林。


宋徽宗让官窑有了巨大的突破:

一是釉色丰富,釉质高超。宋徽宗官窑釉色有卵白、天青、天蓝、豆青、灰白、宝黄和粉红等,釉色非常丰富。就是天青、天蓝也有色差。

宋徵宗早期,虽然是玛瑙入釉,没有玛瑙的润透,有如漆釉,严重失透。宋徵宗崇宁年后,釉色烧制达到了一个顶点。

总之,宋徵宗官窑釉色极为丰富,而且釉质超群。宋徽宗官窑器,温润如玉,开片纹理优美,感觉是玉器而非瓷器。

釉面的开片片纹极富节奏感,如水波粼粼,晶莹剔透。其开片流畅,小器也可开龟背大片,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纹裂美。

宋徽宗为追求温润如玉的乳光质感,还特别添加了品质上乘的翡翠、玛瑙等玉粉入釉,釉质淳厚匀润、肥若堆脂、纯净如冰、莹润似玉,达到抚之如缎似玉、攥之仿佛出油的艺术效果。

宋徽宗以釉色之美去追求艺术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思想。

△  山东藏家的藏品,釉面如玉,也是争议不断!

二是配方多元化,高温炼制。

玛瑙的熔点是1600度以上,高温烧制技术难度极大。首先是釉质配方和胎质配方要进行调温适配,达到基本一致,才能烧出成品。 

在原料选用上可以说是极其奢华。其选用的优质原材料,均要经夏日曝晒、秋雨滋润、冬雪冰浸和春日软化的过程,经过碾磨粉碎、过筛成粉,水激池澄,掐取中部精炼的瓷泥再反复揉搓,使之化为“绕指柔”,以达到制瓷要求。

其选用含铁量极高的瓷土制胎。这种高含铁量的胎体经高温烧制,胎骨颜色泛黑紫,器物口沿处因所施之釉在烧制过程中微有下垂,致使内胎微露,便产生出“紫口”特征,而足底无釉之处则成为黑红色,是为“铁足”。

“紫口铁足”是北宋官瓷最典型的艺术特征之一,改变了中国青瓷单一青釉瓷面的状况,其精美典范的艺术变化,提升和丰富了中国传统的青瓷艺术。

北宋官瓷在烧制过程中,按器形的要求,对汝窑的支烧法加以改进,增添了垫、支垫结合的烧法,器物受力更均匀,使得胎骨更坚挺。

△  山东藏家的藏品

△  南宋官窑花口壶郊坛官窑遗址出土

北宋官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类,二是文房用具类。

礼器类主要为朝廷所用,有瓶、尊、鼎、炉、觚、彝、簋等非民间用品的款式。此与宋徽宗的喜爱密切相关,也主要供他使用。 

文房用具类主要为笔洗、笔架、笔筒、水注、水盅、臂搁等。笔洗的造型千变万化,计有侈口、直口、敞口、荷口、葵口、花口、鼓钉、寿桃、弦纹、兽头、兽耳等多种样式,可谓琳琅满目、无有穷尽,充分体现了宋徽宗的文化智慧和创造。

正缘于宋徽宗别出心裁的艺术创造和发挥,北宋官瓷才将文房用具提升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高度,成为稀世罕有的文房至宝。

文房四宝的仿品

从一般意义讲,瓷器历史的巅峰时期是明、清瓷器。但是宋徽宗所新造礼器,全玛瑙玉石入釉,把宋瓷在技术和品质上推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其特有的品质,就是中国精神的写照,他的艺术成就今天无法超越!


聆听世界的声音,期望广大藏家献计献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徽宗“弃汝兴官”只为“紫口铁足
北宋官窑探索
北宋官窑瓷器
瓷界的“瘦金体”----北宋官窑
亚博:宋汝瓷三大悬疑及宋官汝与民汝之分(一)
【青瓷上的鸟形纹与宋徽宗艺术大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