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建筑导报》| 建筑时空 | 深圳水围柠盟人才公寓


编者按:

在深圳,城中村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多种观点相互碰撞。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城中村的改造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拆迁,彻底推倒重建,拆迁改善了生活环境,创造了财富,但导致了城市空间匀质化,同时,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更割断了城市的历史。目前深圳市新出台的政策是通过综合整治,让城中村全面进入柔性改造的通道,鼓励在原来的用地上开展城中村的综合整治。然而新政策出台不久之后,却又发生了原住民反对综合整治,要求城市更新的情况。说明政策的转变对城中村的居民和开发企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综合整治”和“拆除重建”的投入产出模型完全不同,两种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居民的诉求和企业的战略都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新形势下共同努力,继续探索。为此,我们选登了通过综合整治获得比较成功的水围村项目,该项目保留了城市的肌理、文脉和集体记忆,同时,也提升了消防、市政配套,及改善了生活设施。并增加空中连廊、电梯,创造出了一个符合现代标准的宜居空间立体的社区。该项目改造后,由政府返租补贴,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租,以确保改造后的房源租金在可负担的范围内。水围村项目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能,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中村改造的再思考,这也反映出有关城中村的争论还在继续,城中村的改造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


Shenzhen Shuiwei LM Apartment

深圳水围柠盟人才公寓

80年代的改革开放触发了深圳经济特区与本土村落的二元发展,村落很快被现代城市包围,形成 “城中村”。城中村为低收入人群和创业者提供了较低的城市门槛,但其中的安全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成为难以根治的诟病。深圳的城中村归根溯源来自上百年的历史古村落,水围村便是从600年前“水环四壁,围昌万年”的边陲渔村演变而来。过去10年间,城中村改造意味着大规模的拆迁,彻底推倒重建,成为千城一面的高级商住综合体。深圳城中村由80年代初的300多个,迅速消减到如今的200多个,正在逐步走向消失。攀升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导致大量产业人才的流失,人才保障性住房计划因应而生,但受土地资源以及旧区拆改难度的限制,城市中心区难以在短时间内为外来人口提供足够的廉价保障性住房,因此本项目成为了深圳市首个利用城中村“握手楼”改造为人才保障房社区的试点。项目改造后由政府反租补贴,低于市场价租与企业人才,补贴的金额相当于整治城中村的代价,形成一举多赢的局面。

▼ 水围旧貌

▼ 改造前

地产小广告展现城中村多样化的物业,折射出栖息于城中村的多元社群及社会生态。城中村丰富的业态,从草根的地摊小贩,到豪华会所,折射出社区生态的活力与包容。小贩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进程中,被归纳为“扰民”的社会现象。而城中村则可包容这些非正式经济体的存在,这里采用“疏”而非“堵”的形式,与摊贩协定时间地点与卫生要求。这种共处关系与水围多元的人口构成与商业模式共同形成了城中村昼夜变化的景象 – 一种自发推导而生的城市现象。每天,不同的城市使用者将在不同的时段,在同一个城市公共空间,轮番进场和退场,呈现24小时全天候的街道生活实景。这个社区的蓬勃生机不仅仅来自建筑形式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在于社区对不同身份、背景、收入群体的欢迎与包容。

城中村丰富的业态

改造片区位于深圳中心区的水围村,规划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35栋统建农民楼,其中的29栋改造为504间人才公寓。改造设计保持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建筑结构及城中村特色的空间尺度;并通过提升消防、市政配套设施及电梯,成为符合现代标准的宜居空间。我们通过等级划分,将巷道分为商业街和小横巷。并将所有住户入口归纳为9个庭院,形成商业及住户流线互不干扰的格局。在楼缝中植入立体交通系统连接所有楼栋形成立体社区。握手楼之间局部的“一线天”巷道里,架设了7座电梯和钢结构连廊,每座电梯首层均设有电梯院子,成为公寓入口,因此社区并没有一个主入口,也不是封闭的社区,而是一个开放的社区,与村里的商街、古井遗迹、市集脉脉相连。


▼ 首层电梯院子

空中连廊和室内连廊相互串联,这个三维的交通流线系统连结了所有楼栋、屋顶花园、电梯庭院和青年之家,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同时也成为居民休憩、交流的公共空间,并营造出立体的生活街区。相对于常规新建的保障房,本项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社区里35栋楼的业权是分散的,当中部分楼栋不参与改造,甚至还有零星的原居民家庭夹在人才公寓中。为避免流线系统变得盘根错节般复杂,我们采用了7种色彩代表了7部电梯、电梯院子及关联的楼栋和楼梯间,这些色彩也成为最简单明了的视觉引导系统,方便住户在迷宫般的街巷中认清方向。并探讨通过旧建筑和新文化的结合,创造一个平台,引发新旧社区居民自身的参与与交融,活化老社区。

▼ 空中连廊和室内连廊

社区另一个标志性的公共空间是项目的第五立面,即屋顶花园。29个屋顶根据各自所在的色系形成色彩缤纷的屋顶空间,这些屋顶包含了洗衣房、菜园和休憩花园。位于5层的青年之家是社区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该空间通过钢结构连接两栋握手楼,以环状串联的形式布置了7种不同的功能,包括阅读室、茶室、多功能厅、社区厨房、社区餐厅、健身房及天井庭院。握手楼虽长相类同,但却是由不同业主建设,因此每栋楼、甚至每层的户型都不同,通过设计简化及调整,竟可归纳出18种不同户型,面积由15-55平米不等,分为多种风格和布局,切合不同住户需求。

▼ 屋顶花园

▼ 青年之家

▼ 青年之家平面图

▼ 多样布局的户型和风格,切合不同住户需求

技术图纸

▼ 一层平面

▼ 五层平面

▼ 七层平面

▼ 屋顶层平面

▼ 剖面图1

▼ 剖面图2

设计单位:DOFFICE 创始点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深圳市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深业置地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中国深圳市福田区水围村

主持建筑师:Chris Lai & 蔡雯瑛

设计团队:Chris Lai, Jasmine M.Y. Tsoi, Kwan Yee Wong, Cindy Yan,

David Wen, Demi Han, Zachary Bao, Jack Ou, Nita Lin, Red Liu, Ann Hu,

Morning Dong, Ananda de Vos, Helene Pohl, Arnound Stavenuiter,

Bert Oostdijk

完成时间:2017 年12 月

摄影:IVY Photography & Production, Chris Lai,王晓勇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2019年第3期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36/TU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8373


总编辑 / 覃力

副总编辑 / 甘海星

责任编辑 / 沈少娟  乔迅翔

微信编辑 / 姚瑶

发行广告 / 蒲娅  顾兴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100万套城中村人才房就这样改造,太美了!丨户型库
住宅类别怎样分类?按级别、按建筑物层数分、按楼型分又怎样分?
公寓住户感染死亡,多人搬家逃命!15楼冲个马桶病毒窜上27层
盛泽首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交付使用
电梯天天坏,车位没人管,物业不作为!房价十年都垫底!业主怒了
高楼的躯体内部存在多少不可知的秘密? | 故事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