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欧博设计:深圳华侨城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项目

1.规划篇-营造从塑自然环境的绿色生态半岛

项目背景与定位

项目位于深圳东北门户、深莞惠交接处,作为其核心启动区,肩负着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低碳践行的重要示范责任。

高密低碳的7个探索与实践

设计团队在对国际LEED 认证,中国绿建等标准进行学习研究,同时总结多项的低碳技术、政策与措施后提出7 个高密度低碳的探索与实践用以指导整个项目的设计。

生态格局

以“山水城园”形成的低碳活力轴重建自然山水联系;

以低碳活力轴为统领,构建半岛全领域的生态格局。

微气候

顺应气候特点,结合夏季主导风形成梳式布局,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气候条件进行通风除湿。积极吸收传统围屋的微气候调节布局,结合场地绿地空间,屋顶花园,山体,河流形成绿色半岛上的微气候循环。

低碳技术与循环

强调智慧内核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以低冲击开发、海绵城市作为项目开发基础;以大数据、AI、智慧城市等先进技术助力片区绿色低碳开发。

可感知的低碳环境

历史围屋作为整条线路当中最为重要的感知节点,在展现可以触碰的绿色低碳理念之外, 同样拥有强调文化体验,诉说历史,展示未来的重要功能。

2.建筑-打造绿色、开放、趣味的生态公共空间


低碳开发

秉承低冲击开发原则,塑造绿意盎然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公园的自然归纳进来。

垂直聚落

总体空间布局成天然臂弯状,环抱生态半岛,与山形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场地的原生态自然景观。

竖向生长

以「世界树」为设计概念,木脊线交织而成的幕墙,犹如根茎盘绕的树干自然生长。

开放共享

尊重场地现状地貌,通过低区架空等设计手法,打造片区空中交通体系,强化建设场地与山体、丁山河之间的联系;通过“打开底层空间”的手法,建立二层连廊系统,与周边互通互联,形成多点活跃交流场所。

作为低碳城综合服务区,以街区的形态展现开放的态度,与城市共生共融;景观专业的介入,使得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更加的自然。

▲人与自然对话的公共活动空间。

文脉传承

延伸围屋肌理,以自然生长的方式,使新旧共生共融。汲取传统营造智慧,采用契合区域气候特点的冷巷布局方式,实践低碳建筑示范。

▲以“LEED明星建筑”为出发点的中轴主干道。

▲与文化、自然完美结合的商业公共空间。

▲月池湖畔与“新桥世居”的新老对话。

城:山林聚落

立体化、多维延展打造丰富的山林聚落。从世居到立体街区,从城市生活到绿色生活,实现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

水:一公里海绵花岸

以自然生态为基底,借势于场地高差、水系打造示范性大海绵体系,将人、动植物、自然环境融合,打造可观、可游、可玩的城市低碳生活滨水带。

径:水径与云道

水径:雨水经过海绵系统处理后回归城市水系,形成与生态系统的自然链接。

云道:通过立体交通方式串联山水城,增强场景体验。

通过“高密低碳”的规划探索、“开放共享”的垂直聚落、“园、城、水、径”的景观营造,为华侨城的低碳实践打造了一个集产、学、研、商、旅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共享城市之乐与山水之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厉害了!我的县!——富平县三年后将正式划入西安版图
【堪舆研究】风水城市——三道水口锁大江衡阳
南京今年起全面建设海绵城市!涝时能吸水、旱时能吐水……
池州海绵城市赞 [五言]
生态城“筑巢”十年“引凤”来,亚洲超级豪宅终落户
丘园藏山·华侨城万科湖山 | 种地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