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型婚姻关系刺痛无数夫妻:只做酒肉情侣,拒绝亲密关系


最近听到一个词,叫“酒肉情侣”。

说的是很多夫妻或者情侣的相处模式,表面上岁月静好,实际上却是压抑的平静。

两个人一起吃饭,如果不喜欢也不表达出来。

对方说了句什么话,明明很委屈,却假装表面微笑。

一起看了一部电影,也不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即使吵架了,买了礼物或者吃顿好吃的哄一哄,事情就被掩埋过去。

总之就是吃喝玩乐,嬉皮笑脸,却不走进彼此内心,不深入交流。

这样的感情模式,一开始看起来是融洽的,至少两个人能玩到一起。

但是时间久了,却会越来越孤独。

因为我们谁也没有在感情中成长,我们谁也没有在关系中被“看见”。

我们的时间被那个人填满,我们的内心却依然荒无人烟。

当有一天,两个人的激情褪去,开始暴露缺点的时候,问题才刚刚浮出水面。

这样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亲密关系中,也存在于朋友、亲子之间。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在你认为应该非常亲密的那个人面前:

敢不敢袒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故事?
能不能诉说自己对某件事的拒绝?
敢不敢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
能不能勇敢说出自己的委屈不安?

关系是一种“照见”,在爱的光芒下,如果我们都没有感受到被“看见”,那就只剩下在黑暗中的孤独。


只做“酒肉情侣”,可能是一种情感禁闭

电影《心灵捕手》中,威廉是一个数学天才,看起来玩世不恭,一直做着清洁工这样的体力工作。

但是他从小被寄养、被抛弃,甚至被侵犯的经历,让他很难信任任何人。

他爱上了一个女孩,那个女孩。是名校大学生,又是富家女。

她爱他的光芒,爱他的才华。

在一起酣畅淋漓的性事之后,女孩提出要威廉跟她一起去加州,去更好的学校深造。

这一个要求,瞬间激起了威廉所有的自卑。

他讽刺女孩是富家女,不懂他这个穷人的悲欢,他口口声声说自己不爱她,然后拂袖而去。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类似于“酒肉情侣”的关系。

两个人可以一起吃饭,一起讨论学术,甚至可以做更亲密的事。

但是,一旦涉及内心层面,涉及自己的敏感区,那就是一副“闲人免进”的面孔。

威廉情绪的激动,来源于他潜意识中害怕被抛弃,害怕新环境的恐惧。

他害怕到了新的地方,女孩发现了他的缺点,或者遇到了更好的人,就不再爱他甚至抛弃他。

这种恐惧的感觉,让他只能用逃避的方式面对。

把自己的情感禁闭起来,别人进不去,他也出不来。

他们不敢把自己滚烫的真心交给对方,因为相比于被抛弃的痛苦,他们宁愿不曾拥有,宁愿选择拒绝。

这也是很多“酒肉情侣”只能“酒肉”,不能“交心”的原因。

情感禁闭是一种防御机制,他们防御的是“把自己展示给对方而带来的种种后果”。

如果关系只浮于表面,不深入彼此,那就不用面对亲密之后的各种不可控。

两个人内心都是带有防御的,都是情感禁闭的,就相当于双方达成了默契的协议——我们只搭伙生活,拒绝深刻的情感联结。


我们在防御,是因为不曾被“接住”

“酒肉情侣”营造的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我们防御对方,我们也在保护自己。

不展示真正的自己,似乎是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给一代代孩子的“馈赠”。

朋友小玉就是一个乖乖女,大家给她的评价都是,她适合恋爱、结婚,谁要是娶了她就是有福气。

她真的很“乖”,也很“善解人意”,从来不发脾气,处处为别人着想。

但是实际上,她“乖”是一种对生命力的压抑。

她从小生活在一个严苛的家庭,如果考试成绩不好,爸爸就让她站在墙角扇自己耳光,扇到爸爸满意为止。

妈妈和爸爸吵架了,她就要充当父母的情绪垃圾桶,反过来安慰妈妈的情绪。

那她自己呢?

她所有的情绪,都是不合理的。

和同学吵架了,妈妈会告诉她“人家怎么不欺负别人,多反思自己”。她如果心情不好了,爸爸会训斥她“拉着脸给谁看,开心点。”

青春期的时候,她试着跟妈妈诉说自己的心事,自己暗恋一个帅气的男孩。

妈妈不仅给她讲了一堆道理,还像防贼一样防着她恋爱,甚至用非常尖酸的话讽刺她“不要脸”“想男人”。

从小的生活环境,很少让她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更不会让她觉得成为“我自己”是值得被喜欢的。

如果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发现自己“扮演”另一副模样会生存得更容易,那么她就会演化出“假自体”。

就是她们会扮演另一个人,会掩盖真实的自己。

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她们依然会演习这种模式。

表达真实的自己,害怕被嫌弃。表达真实的需求,害怕被讽刺。

亲密关系本应是安全的关系,是不完美的我遇见不完美的他,我们相互疗愈,我们彼此扶持。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谈恋爱可不仅仅是两个光鲜的人,站在一起说着段子笑着不聊明天,而是,两个人伤痕累累却紧紧抱在一起,依然期待明天。

真正的亲密关系,不是表面的岁月静好。

而是——生活依然惨淡,我们依然相信。你满是缺点,却无可替代。


真实的关系,坦诚的自己

我一直认为,亲密关系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关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通过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照出自己真实的模样。

我们在关系中战战兢兢,患得患失,是因为我们内心惶恐不安,敏感脆弱。

如果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假的”,那么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同样出了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自我感知能力”功能损坏,是我们“真实自我”走丢了。

所谓自我感知能力,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真实的认识,以及我们对自己情感的深刻解读。

说白了就是,我们能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我们能不能精确描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断地要求我们去适应、去变通、去妥协,而我们却时常忽略了与自己“真实自我”的接触与深入了解。

这样的状态只是一种对自己关系的“假”的表现,而这种“假”的关系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内心的失落、困惑以及无助感。

我们只有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我们先做那个“接住自己”的人,才能在关系中被“接住”。

真实,永远是成本最低,最万能的解题公式。

第一,找到真实的自己。

也许从小父母、学校给我们灌输了太多“对的”“应该做的”,我们被选择了太多的路。

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些真实的感受,早就与我们失去了联结。

如果现在,我们因为这份“失联”而孤独,而痛苦,而无法进入关系,那么不妨找回那个真实的自己。

可能不那么美好,但是却值得寻找。

你要相信,真正爱你的人不是因为你有多完美,而是你因为你就是你,真实的你。

第二,找到真实的当下。

在我们情绪,渴望被看见的时刻,不要说“没事”“挺好的”。

更不要内心戏十足,先预演了对方嫌弃自己,对方不喜欢自己的场景。

而是要聚焦现实,把自己的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去观察真实的对方。

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比如“这家火锅店我不太喜欢,味道不正宗”。

用一句真实,不带有批判的话语表达自己,然后收获对方真实的反馈。

当你不害怕自己被讨厌,当你相信自己值得被喜欢,关系才真正开始。

诗歌《Romance》里面写道:如果再谈恋爱,下次一定要坦诚对待那个当下的自己,那些真正的心情。悔恨就说悔恨,不甘愿就说不甘愿,嫉妒就说嫉妒。再也不要老装作什么也不在乎的,只会微微笑着。

真实的你,完整的你,最可爱。

真实的关系,真实的伴侣,最值得爱。

每个人都有裂痕,那是关系照进来的地方。

作者 | 妙黛   编辑 | Nem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有深度恋爱的能力吗?
情商高的女人都这样吵架
在还没有确定情侣关系之前,男生送的礼物要不要收?
异性之间,触碰到这三个“地方”,就意味着关系再难纯洁了
夫妻'恩爱'时,这3个动作不能乱用,用的越多,散的越快!
心理学完美解释“日久生情”,看完内心豁然开朗,建议看一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