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人不说却在默默学习的六种职场思维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美国小说家菲兹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

管理者的经营鸦片——“资本主义教条”

不懂领导的员工不可能成为好领导

1776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可谓是史上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在《国富论》的第一卷第八章,亚当·斯密提出了以下的创新论述:如果地主、织工或鞋匠赚得的利润高于养家糊口基本所需,就会雇用更多助手,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利润。利润越高,能雇的助手也越多。

亚当·斯密

由此可见,民间企业的获利正是社会整体财富和繁荣的基础。对于公司的管理者而言某一种营业方式赚得的利润十分丰厚,他也将陷入“是否按照当前的模式继续扩张”的思维迷宫里,这就是“资本主义教条”进而成为“教条主义”。甚至很多管理者正基于这种思维,以帮助员工历练成长为道德许可不断进行劳动成果的榨取。

教条主义(Dogmatism)普遍意义上讲为,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对当时知识、信息和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的世界而言,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不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道德和政治的角度,这个道理告诉世人: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

公司的管理者既担心自己会陷入“资本主义教条”中无法自拔,也担忧员工过于信奉贪婪。于是“利他”就是“利己”观点开始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员工知晓经营者的担忧,从“利他”和“利己”的两种思维中自由切换,才算是对职业生涯开始进行长期计划。

想的有多透彻,说的就能多通俗

不懂汇报的员工不可能成为好员工

职场表现的很大一部分是要“说出来”的,只有想的透彻,才能说的明白,说的让人信服。而我们大部分说的内容,都是先在脑海里酝酿出来的,归纳和演绎是酝酿想法的两个基本工具,也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的思维方法。

不同的是形式逻辑把归纳和演绎看作是各自独立、相互平行的两种逻辑的证明工具和推理规则,割裂了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辩证逻辑强调归纳和演绎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方法,是概念、理论形成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首先要明白归纳与演绎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过归纳和演绎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两条相反方向的途径,前者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后者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前提,演绎要从一般推导出个别,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则,往往是先由归纳得出来的。

其次,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由于在思维运动中,二者虽然都有重要作用 ,但各自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归纳法只是对现存的有限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因而不仅不能保证归纳结论的普适性,而且难以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这就使得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不懂得归纳的人就算自己做得好,却无法给予他人好的模式和好的参考。而不懂得演绎的人在假设、执行和反馈上会有不足。

不要让“说话难听”成为自己身上的标签

不懂隐喻表达的员工将难以融入集体

“话不能这么说”是许多职场年轻人常常听到的劝导。职场方面,由于大多数人所说的一些话不会太直接和具体,需要我们运用这种思维进行理解。同理,我们也有很多时候必须要用隐喻的说话方式表达某些观点。

在王洪刚、杨忠的《试论隐喻思维的特点及功能》一文中,对隐喻思维给出了明确的定义:隐喻思维是隐喻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相关的大脑思维过程;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的感性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建立起来的。

隐喻思维研究的是大脑思维的活动过程,是通过类比与联想用已知事物来理解未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可见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作为隐喻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的认知过程,隐喻思维具有如下特点:

1.发散性、创造性;

2.生动形象性;

3.以相似性为基础;

4.意向性、主体性;

5.文化依赖性;

根据人类社会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类最初认识的事物往往是有形的具体的物体。当认识进行到高级阶段,它就获得了参照已知具体事物的概念、认知、经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运用隐喻思维通过已知来认识未知世界。隐喻思维的运用会涉及到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如今的隐喻能力更是成了职场交流和必备意识。

找更好的做事方法,要是找不到,就继续找下去

不懂三分法的员工会被工作累死

对应本文开头的引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三分法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事物分有矛盾的正反两面,最终处理该事物时不是采用选择正面或者是选择反面的二选一的“二分法”思维模式,而是采用把正反两面统筹起来,将其看成第三面,也就是正反合一。三分法还有助于开展具体工作,比方说把工作分为紧急的和不紧急的视为另类,还可以再加一类紧急之外的时间里可以适当做的事情。要想提高办公效率,就不能单单把事情以“一体两面”的方式看待。

三分法有助于统一成员意见,开会时要是大家都左一名右一句地针对不同问题展开讨论,那会议肯定毫无结论。如果不想办法把话题引回到本次讨论的核心问题上,就算讨论得再认真也得不出结论,所以主持会议的人就必须要具备给议题分类和规划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把意见整理为显而易见的两个观点以及合二为一的第三观点,可以加快推进会议议程。

三分法有助于办公桌面的整理和收纳,相比不管不顾地从手边开始收拾,运用俯瞰分成“三类”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率地处理办公物件。如果只分三类,我们就能毫不犹豫地行动了,分成两类的话略有不够,要是分四类的话又可能会记不住,把行动搞乱,最后令自己疲惫不堪。所以,先大致地分成三类,然后再细分三类,以此类推,渐渐越分越细。这样做的话,分类工作就能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了。

三分法是职场办公的基本技能,掌握三分法也就掌握了提高办公效率的引擎。

“没有眼力劲”的话就是这么来的

不懂社会认知的员工被称为低情商分子

不论是职场关系还是领导印象,一旦被冠以“低情商”那将会错过很多机会,甚至再无翻身可能。而情商来自于我们社会认知的能力,社会认知是对他人表情、性格、人与人关系以及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 、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因此,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社会认知包含的内容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绪加工功能。在情绪加工的过程中,除了能把情绪传达给别人,还要能够理解别人的情绪,首先我们感知情绪,捕捉情绪中的惊讶、愤怒、恐惧、忧伤;然后要使用情绪,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惧,将我们内在社会认知的信息传达给别人。比方说领导在讲很严肃的事情,你却独自发笑,这种表现就是社会认知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体现之一。

由此可见,社会认知的过程既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 、推理、分类和归纳)来进行。职场上社会认知的体现是以行为为载体的,即你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因为你是这么想的,他人讲对我们看法的构成也是以此为证据间而判断为人的。

别等还没迎娶白富美就被他人射下马

不懂人类攻击性的员工就不会保护自己

对于攻击行为的解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人的基本驱力,和性驱力起驾并驱,性驱力让人类繁衍不息,攻击驱力则是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人类历史的车轮在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冲突中不断向前行进。

“生本能”是人类的自我保存本能,当资源匮乏的时候,人类为了自我保存往往要利用攻击性进行争夺。千百年的经验让人类认识到攻击可以为他们带来物品、土地和财富,可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家人,可以为自己赢得声望、地位和权力。从这个角度理解,人类天生具有攻击性,因为我们从祖先身上继承了“杀手本能”。职场上的资源往往是稀缺的,能力互补的人会很快结成阵营并“有意无意”的为该阵营进行资源掠夺。

虽说当下的攻击性已不像过去那样血腥暴力,但依旧能达到“置人于死地”的效果,因此这几年像冷暴力、精神虐待、反社会人格的言语摩擦才会频频出现。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不一定能察觉办公氛围的异样,所以我们面对他人的攻击性时,学会利用合适的办法进行防御便尤其重要了。

更多优质内容,每日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003决策|神奇数字3(沟通、记忆、心理的思维魔法术)
坚持“三分法”客观全面看人论事
《易经》究竟在说啥?
《不讲道理的职场》透露出企业危机,思维认知惹的祸
职场员工思维艺术(十)——理性思维
揭秘《四圣心源》之“悟性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