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日本坦克装甲车彩色图鉴

二战日本坦克装甲车彩色图鉴

 92式轻型坦克
是日本最早开发的一种轻型坦克也被称为92式重型装甲车,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开始全面侵略东北。
92式轻型坦克投入战场进行实战测试,结果92式在骑兵部队中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此后92式在中国战场服役到战争
结束日本战败后,日本战败后少量的九二式重装甲车曾经被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接收。
 
 95式轻型坦克
1932年,日本研制成功92式重型装甲车,用于装备日本的"骑兵战车队",遂行侦察作战任务.但这种装甲车的主要武器是2挺
6.5mm九一式机枪,火力较弱,而1929年研制的89式中型坦克机动性又较差,于是日本军方决定研制一种兼有92式装甲车
的机动性和89式中型坦克的火力的轻型坦克. 这就是95式轻型坦克。
 
 
 
 
 
 八九式中型坦克
八九式"奇咯"中型坦克自1927年开始设计,要求战斗全重10吨,最大速度25公里,发动机功率100马力,越壕宽2米,装37mm炮
及机枪1挺以上,主要部位装甲可抵御600米内37mm炮弹的攻击. 1929年4月在大阪兵工厂完成,同年定型为89型中型坦克
(日本定名为"八九式中战车").有甲乙两型,甲型装汽油发动机,乙型为柴油发动机.甲型自1931年投产,数量很少,36年后生产的
都是乙型. 八九式坦克参加了1938年的苏日哈桑湖冲突和1939年的诺门坎冲突,在与苏军坦克的实战中被证明存在诸多缺陷
,是故很快被淘汰。
 
 
 九七式中型坦克
九七式“奇哈”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日本定名为“九七式中战车”。九七是
日本天皇纪年2597年(公元1937年)的后两位数字,“奇哈”是日本假名的汉语音译。该坦克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于
1937年制成,1938年开始装备,一直服役到1945年,共装备1500多辆。其中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了1224辆,日立的龟
有工厂和相模工厂生产了300多辆。
 
 
 
 一式中型坦克
一式"奇黑"中型坦克,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而于1941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一式"的"一",是
日本天皇在位年代2601年的后一位数字.该车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1名装填手,乘员增
至5人.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车高增大到2.38米.主炮是长身管的47毫米坦克炮.车体改为焊接结
构,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动力装置是三菱公司生产的100式12缸风冷柴油机,功率为
176千瓦.这种坦克共生产了587辆。
 
 
 三式坦克
在二战的初期和中期,日本军队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为主,战斗全重仅15吨,车子轻,装甲薄,
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坦克作战的能力。但是,由于日本在战争的初期和中期,主要在中国大陆
及东南亚作战,作战对象基本上没有坦克部队或仅装备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较弱,这使得日本
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扬威。但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日本坦克的发展。二战的中后期,在太平洋岛屿争夺
战中,面对美军强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显得不堪一击,使日军感到“切肤之痛”。
痛定思痛的结果,是紧急研制能与对方坦克作战的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于1943年开始研制,
1944年研制成功,共生产了约150辆(一说60辆),成为小日本的最后一张“王牌”。
 
 四式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为30.8吨,和以前日本的只有10多吨的“中型坦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四式坦克车
全长6.343米,车全宽2.865米,车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乘员为5人:车长、炮
长、驾驶员、装填手、副驾驶员。其整车的内部布置如图所示。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
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
在前,诱导轮在后。这种总体布置方式,在二战中的坦克上相当普遍。其主要优点是坦克的纵向布
置较合理,纵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点是使整车的高度增加。 四式中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为
四式75毫米高射炮(新75高)。原来是准备用于五式中型坦克的,并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由于研制
时间紧急,被迫去掉了自动装弹机装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说明,在二战期间日本已经开始研制
了用于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
 
 五式中型坦克
五式中型坦克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车体加大、加长,每侧有8个负重轮,
炮塔也改为全焊接结构。这些成为识别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战斗全重达到了约35吨,比四式
坦克重了约4吨,乘员仍为5人。车长7.307米,车宽3.07米,车高3.049米。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与
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但车体前部侧面的装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从外观上看,已经具有战后
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车的高度较高。
 
 九五式重战车
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是91式重战车的后续型,同样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部有1个安装
1门37mm战车炮的副炮塔,该型战车参加过77华北作战与1939偌门坎作战,95式重战车总共
只造了4辆,战争中没有损失。
 
 百式O-1型120吨重战车
O-1型120吨超重战车以打击敌方坦克为主要任务,是100式100吨超重战车的后续发展型号,同样
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方与后部各有1个安装1门47mm战车炮的副炮塔,履带经过改良,接地
压力减小,行动能力已可接受,火力更强大,装甲更厚实,主炮为1门威力非常强大的92式105mm
野战加农炮,可以在远距离轻松的击毁盟军重型坦克,并有自动装弹机,这型重战车除了可以打击
对方装甲目标以外也可以实施远程压制炮击,日军决定把这种重战车作为本土决战利器,但120吨
重战车样车通过测试准许量产后不久,战争就结束了,唯一样车被日军自行销毁。
 
 
  
 
 
 
 
 
 
 
 
 
 
 
 
 
 
 
 九五式公路铁路两用装甲车
铁路巡逻与伴随掩护步兵用途,前期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后期主要做铁路巡逻保卫使用,这
种装甲车为履带式,可以迅速由铁路运行状态,变更为公路运行状态,在保护铁路线用途上,威
胁力极大,随时都可以开下铁路追击破坏者。
 
 此型骑兵战车装备骑兵旅团与日军野战师团的骑兵联队,搜索联队,用于引导步兵冲击,反战车
作战,快速突袭与对敌追击任务,该车型为94式骑兵战车的发展型,有更好的抗弹造型,并换装
了柴油发动机,提高了生存能力,最重要的改进是97式骑兵战车安装了94式37mm战车炮,具备
了相当强的反战车能力,尤其是后期的97式骑兵战车还安装了1式37mm战车炮,反战车火力比
日军95式轻战车还强,此型骑兵战车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发挥了巨大威力,但战争后期97式骑兵
战车则完全无法与美军的新式中型坦克抗衡。
 该型车用于为战车部队,骑兵部队进行野战弹药补给。
 
 一式装甲运兵车
用于搭乘步兵伴随装甲部队突击,以及运输任务,主要装备机甲师团,战车师团以及一些精锐野战师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抗战期间日军装备的各型坦克
扒一扒二战日军曾使用的那些坦克装甲车
什么是豆战车?火力只有机枪的超轻型坦克,炮塔还需要人力转动
二战日本战车纵览
日本陆军战车发展史(三)
二战日本坦克也不能轻视:开战初期,一款小坦克曾令盟军望风披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