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去卖血的母亲。

1

昨晚听了故事FM的《一个中国母亲的十年卖血记》,光看标题就觉得触目惊心。听完,俨然是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现实版。

讲述者吴小明,家住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一个四面环山的村里,因为贫困,因为好强,他妈妈以每周两三次的频率去卖了十年的血浆。

吴小明在这十年里,目睹着母亲的行为,内心的痛苦与恐惧自不必言。直到他大学毕业工作后第一时间带他妈妈去做了血液方面的检测,万幸,他妈妈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压在吴小明身上多年的恐惧才算消失了,他开始与自己和解,并认可了母亲多年的努力。

最早改变吴小明全家金钱观的,是一个不幸的事件。吴小明的大姐在16岁时得了脑瘤,做完手术的话可以活一两年,但是吴小明家拿不出这笔钱,遂放弃了治疗。

吴小明的大姐去世后,父母非常自责和后悔,因为他们当时没去千方百计借钱。因为这个心结,吴小明的父母对金钱变得如饥似渴,只要能赚到钱,他们什么都去做。

2003年,吴小明的母亲最早跟着村里的妇女去隔壁的崇仁县卖血浆。卖一次血浆600毫升,可以拿到70块的“营养费”,每周去卖两三次,这在当时的农村算是蛮可观的数目。

去卖血的都是女人,女人可能觉得男人去卖血更丢人,她们觉得男人还要干重体力活,卖血会把力气卖光。

她们不怕吗?当然害怕。血站的业务员为了能使她们安心,他们的说辞是——卖的是血浆,正常人每天都在造,不会伤身;县城还有些工作体面的老师和公务员也会去卖血。

这套不知真假的说辞无疑给了村里的女人们很多安全感。为了能让自己安心,她们也只能接受和相信这套说辞,以此自我安慰——反正不伤身体,何况连人家“体面人”也去卖血,自己有啥好怕的?

2

人们最擅长的,就是对看似不合理事情的自我合理化,每个人都是在这种合理化中为自己寻求支持和自我安慰。正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在许三观的乡下老家,“没有卖过血的男人是娶不到女人的。身子骨结实的人都去卖血,卖一次血能挣到35块钱呢,在田里干半年它也是这么多。”在许三观他们看来,卖血这件事是引以为豪的。卖血证明了人身体好,而且卖血的高收入让人怦然心动,所以人们把卖血当成一种高收入的工作,身上的血变成了他们安全感的来源,他们把身上的血当成天灾人祸的“挡箭牌”——遇到事情了,至少,身上还有血可以卖。

所以当许三观变老以后,有次他卖血被血站拒绝了,当时他已经不缺钱了,孩子也都长大工作了,但是许三观内心非常恐慌——我的血没人要了,再遇到天灾人祸我拿什么去挡呢?

许三观通过卖血一次次地解决家中的天灾人祸,吴小明的母亲也是通过卖血一次次解决吴小明的学费。许三观只是众多中国人中的一个,他的本质被众多中国人悄悄拥有着,像许三观和吴小明母亲这样的人,在阳光照耀不到的角落里,还有很多。

中国农民承载了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苦难,他们为了生存,已经被生活磨砺得粗犷、强悍而坚韧。所以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中国农民的忍耐力有多高、要求有多么少的时候,更应当反思造成他们这一切性格的根源,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3

余华曾在书的序言中表示,《许三观卖血记》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所谓“平等”,就是过上至少不比别人差的生活,这是大多数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

但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很多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许三观是这样,吴小明的母亲,也是这样。正如,在吴小明上大学后,他家里盖起了房子,花了十几万,差不多是妈妈这么多年卖血的钱。

你很难去苛责她,也很难去评判她为啥要用卖血的钱盖房子。因为我们不是她,在她们朴素的世界观里,邻居有的,我也得有。就像许三观那样头脑简单的人所追求的平等,就是像他的邻居一样,无论是一样好或者一样苦。

吴小明村里的女人们习惯了结伴去卖血,她们没有挣钱的活计,发现卖完血身体也没有不适,便逐渐地从抗拒到习惯,从恐惧到坦然,把卖血当成一种“营生”。

都说“钱是人的胆”,有钱的人底气壮,但是,穷人的胆子,难道不是被贫困磨得无敌大吗?

吴小明目睹这一切,内心当然无比撕裂。看到母亲卖完血回来,脸色苍白,他生气又心疼。他阻止过母亲去卖血,但是,母亲的一句“你看,不让我去卖血,哪来的钱交学费呢?”足以击溃那个少年的反抗。

在敏感又脆弱的青春期,这种无形的压力足以让吴小明寝食难安。那种对现状的无力感,对母亲的愧疚感,一直在撕扯着他。

因而在母亲用卖血的钱买肉给吴小明补充营养时,吴小明发火了,他朝母亲大喊,“我这是吃肉吗?我这是吃你的血!”

听到这句话时,我特别心疼。我特别理解那种撕扯与无力感。在沉重的现实里,有多少人拼尽全力,才能勉强活着,才能过上最最普通的生活?

而母亲用自己的血液来供养着吴小明,他怎么能够安心呢?吴小明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他得多么强大才能学会自我疗愈,才能修复内心的匮乏感和不安全感及撕裂感。

4

早早经历过家庭贫困的孩子,内心注定会有更多的匮乏感,因为“贫穷”二字早已充斥着他成长过程的全部记忆。不管他多努力,多想摆脱现状,经常会吓得一激灵,害怕自己稍有不慎,生活就会崩塌,就会不小心“跌”回父母曾经的样子。

我记得之前网上看到有个女孩子倾诉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大学毕业挣钱后,每次自己去看电影,吃昂贵日料或者旅游时,内心都会有愧疚感,觉得父母都没享受过这一些,我怎么可以去享受呢?

哎,又是一个被匮乏感绑架的孩子。

那种早早就被生活欺负的人,被物质的匮乏压榨的人,要成长为内心充盈和与生活和解的人,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啊。

就像,吴小明毕业后稳定下来了,想接父母一起生活,他发现让父母停下来没那么容易。他妈妈看到有人在卖血,“营养费”涨价成270元,她也蠢蠢欲动,想继续卖血;吴小明的爸爸闲不住,跑上海打工去了。吴小明最开始不理解,明明自己很努力了,父母为什么还这么没有安全感?

后来他明白了,“人一旦感受过匮乏,就停不下来了。”这匮乏感就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驱使他们通过不停地攒钱赚钱,获得安全感。

这种匮乏感,不止吴小明的父母有,我们的父母辈,甚至每一个受过穷的人,普遍都或多或少有。

就像,我一个朋友家在厦门岛内拆迁了之后,房子拿了几套,相当于现金几千万,但是他爸妈依然很节俭,舍不得花钱,甚至日常还要出去打零工。因为那代人匮乏过,他们不敢停下来,他们一旦松懈下来,就怕自己会跌回曾经的贫穷里去。

对于穷,我自然也有记忆。犹记得,我家1998年盖完房子后,还欠着外债,我们姐妹又正在上学,我家那几年都非常穷。我记忆里,每到开学季,我妈就带着我,骑着摩托车到人家家里“要债”,也不时有人到我家“要债”。这种经历就自然而然不断驱策着我认真学习,认真对待来之不易的学费。

换个角度想,匮乏感也未必都是坏事。

我妈对别人都很大方,但是对自己特别节俭。除了必要的日常性花费以外,“享受性消费”和“体验性消费”她就会有点舍不得。明明现在家里经济宽裕起来了,但是对自己节俭已经刻进她的生命里了。有一次我请她去电影院看电影,她拒绝了。我开玩笑地说她抠,她很认真地回答,“你没穷过,你不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卖血班车上的母亲:跨县卖血最长16年 有超龄者曾办假证件
【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
爸爸的这两种行为不改,很难指望孩子能变优秀,反倒让孩子自卑
每天10句真心话:安全感不是来自外界的,而是来自于自身内心
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 - 壹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