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术文摘】晋南钢铁2号高炉提高煤比生产实践

门树柏  李妍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晋南炼铁厂2号高炉在开炉以来不断优化指标,提高冶强积极探索提高煤比降低生铁成本,于2021年5月份在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上,通过摸索实践2号高炉在燃料比不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煤比至170kg/t。通过强化原燃料管理、上下部调剂,活跃炉缸,日常管理细化等展开全面工作,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步向国内大型高炉看齐。
关键词:高炉;煤比;原燃料;管理制度;调整实践

晋南2号高炉有效容积1860m3,炉缸直径11.5m,死铁层2200mm,26个风口,2个铁口,4座顶燃式热风炉,高炉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秦冶无料钟炉顶,皮带上料,风机选用陕鼓AV71-16型轴流风机,铁水一罐到底技术,全系统二级智能数据分析系统,2021年5月份以来,2号高炉在炼铁厂攻关小组统一指挥下通过精细管理,稳定原燃料质量,优化操作制度,维护合理操作炉型,提高操作水平,在稳定高炉产量和燃料比的前提下,实现节焦降耗生产。


1. 原燃料质量管理
1.1 入炉焦炭管理

喷吹煤比提高后,煤气量增加,使煤气流速加快,因此压差升高,不利于高炉顺行;另外由于喷吹的煤粉代替了部分焦炭,使焦炭负荷加重,料柱透气性、透液性变差,导致炉况不顺,大大地限制了喷吹煤比的提高,因此提高喷吹煤比对焦炭的强度要求也要高。晋南及国内部分高炉用焦热强度和冷强度如下表1所示:

目前国内大高炉普遍焦炭冷强度达到86%,反应后强度达到65%以上,晋南目前的抗碎强度M40达到88.98%,反应后强度CSR达到69%。为2#高炉喷吹煤比超过170kg/t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强化过程跟踪,严抓焦炭质量,确保焦炭反应后强度CSR和反应性CRI稳定入炉,保证焦炭负荷的稳定,减少对炉况顺行造成影响。


1.2 入炉矿石质量管理

确保烧结矿质量的前提下,释放烧结产能,高炉保持高的烧结矿人炉比例,增加高炉透指性。转鼓强度78%、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3.15按大于78%控制,高质量的优质烧结矿为提高煤比奠定了基础。

块矿选用澳大利亚矿系SP10块及巴西块,潮湿粉末多的特征及其冶金性能制约了入炉结构。生产过程中,当入炉比大于12%时,炉内气流稳定性变差,其入炉比长期按5%~8%控制,同时对块矿进行晾晒和返粉掺拌,入仓前预筛分,提高块矿的筛分效率。


2. 操作制度的调整
2.1把活跃炉缸当做首要条件

高炉喷吹煤比低时,中心煤气流发展,当喷吹煤比提高后,边缘煤气流发展,易造成炉缸不活跃。因此需调整操作,达到活跃炉缸、保证高炉顺行,坚定地把“活跃炉缸”当作高炉操作者的中心思想并付诸生产管理工作中。通过对炉缸工作动态参数的监控,摸索出本高炉的重要参数:炉缸三层中心温度在700℃±30℃,炉缸热负荷控制在35000mJ/h±1000mJ/h,炉底水量稳定在1500m3/h,所有参数成平稳状态时炉缸状态最好,当趋势连续下行要积极调整热制度及造渣制度来维持温度的均衡,确保炉缸保持长周期活跃。


2.2送风制度调整

4月份2号高炉利用年修机会对风口面积进行优化,由0.266m2扩大至0.270m2,送风后风量明显改善平均风量逐步提高至4350m3/min,摸索出目前原燃料条件下的高炉最佳生产状态,保持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是提高煤比的基础,提高煤比后,焦比相应降低,炉内焦炭量减少,料柱的透气性下降,会引起压差升高,对炉况的顺行不利。因此从上部操作及时提高炉顶压力,使压差稳定在202kPa~210kPa之间,保持标准风速在260m/s~280m/s之间。


2.3 布料制度调整

在对煤气流合理分布方面,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摸索,主要是焦炭平台、矿石平台和中心漏斗的深度探索。当高炉煤比提高时,由于矿焦比提高,焦批缩小,焦层气窗变小,相对中心块状区边缘矿焦比加重,使煤气流分布受到影响,加之大喷煤后未燃煤粉的行为,会引起高炉透气性变差,压差升高。本着“高炉稳定靠中心气流,指标靠控制边缘气流”的思想,通过攻关小组统一指挥确立了要“发展中心气流,适当抑制边缘气流”的布料方针,来配合在高利用系数下高煤比攻关。采取的主要措施:中心加焦,确保一定的漏斗深度,使软熔带中心位置升高,增加焦窗层数;大批重后,适当拉宽矿、焦平台;矿、焦向外平移并增大平均角差;扩矿批时,保持焦批不动上煤比,有利于维持一定的焦层厚度,减少焦层的界面效应,改善炉料的透气性。


2.4 热制度的控制

高炉炉温充沛、稳定是炉况顺行的重要标志和必要条件。在生产中,2号高炉将铁水物理温度作为热制度调节的主要依据,将铁水温度控制在1500℃以上,生铁含硅可以适当降低,由原来0.50%降到0.35%,但不可低于0.2%。实践表明,当铁水温度低至1480℃时,高炉对外界不利因素的适应能力变弱,炉况容易波动。


3. 改进喷吹系统操作和制配煤工艺
3.1控制合理的煤粉粒度

从燃烧角度来讲煤粉粒度越小,燃烧率越高。但粒度过小,中速磨电耗升高,效率降低。粒度过大又容易堵枪,还容易磨坏风口。综合考虑,喷煤车间制粉一般控制煤粉粒度-200目占比以80%为宜。


3.2合理采购煤种

无烟煤挥发分低,可磨性和燃烧性不好,但发热量高。烟煤挥发分高、可磨性和燃烧性好但发热量低。晋南釆购的原煤可磨性好,对其成分要求挥发分小于19%,硫5%左右,灰分小于12%,制煤、喷吹效果较好。


3.3加强喷吹系统管理

(1)高炉安装了检测煤粉堵枪装置,并且在高炉微机画面上加装了瞬时喷煤量,使高炉操作者能够对喷吹效果心中有数。

(2)增开1台氮压机,提高氮气压力,以提高罐压,从而保证了高炉最大喷煤量。

(3)改进喷煤喷吹操作,适当减少补气流量,提高了高炉小时喷煤量。


4. 日常操作管理标准化

工长管理是2号高炉日常操作管理工作的核心。在日常生产中,加强工长的日常操作管理,严肃工长的操作纪律,强调操作方针的执行,保证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

(1)加强责任制考核,实施工长竞争上岗制和夜班工长负责制;

(2)在操作管理中要重视趋势管理和推行标准化作业;

(3)高炉各作业区制订出有效的应急预案,周期化练兵,提高操作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


5. 结语

(1)活跃的炉缸是高炉炼铁长期稳定顺行的基础,操作调整时不能背离活跃炉缸的底线。

(2)稳定的原燃料质量,是提升高炉煤比的关键,高炉操作以顺行为首要任务,切不可盲目冒险追求经济技术指标。

(3)炉内与炉外的紧密配合、相互补缺对高炉提高煤比尤为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维持高炉长周期稳定的工艺技术研究
论稳定是高炉生产的灵魂
探讨高炉最佳经济喷煤量
原燃料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机理
【技术文摘】青钢2×1800m3高炉生产长期稳顺管控实践
炼铁专家杨天钧分析我国高炉炼铁生产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