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达达才女:汉娜·霍克诞辰之际的至理名言

汉娜·霍赫 《自画像》 1926年
图片:Wikipedia.

虽然德国艺术家汉娜·霍克(Hannah Höch)如今被视为柏林达达主义的重要成员,但她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得到外界的认可。

汉娜·霍克出生于1889年11月1日,却于1978年5月31日——朋克的拼贴美学日益流行之时——与世长辞。

与她同时期的男性艺术家令霍克倍受压迫又被轻视,她的天赋很久后才被注意到。对于2014年在伦敦白教堂画廊举办的霍克展览,布莱恩·狄龙(Brian Dillon)在《卫报》上评论到,1965年德国艺术家汉斯·里希(Hans Richter)特称她为“一个好姑娘",说她有“一丝修女般的优雅。" 马克·哈德逊(Mark Hudson)在《每日电讯报》的评论中又提及里希特所说的霍克对达达主义的贡献:“虽然没有钱,她还是能设法变出三明治、啤酒和咖啡。"

甚至那些她当做朋友的人也表露了含蓄的“厌女症":艺术家乔治·格罗茨(George Grosz)和约翰·哈特菲尔德(John Heartfield)不同意将她的作品纳入1920年举办的达达主义展览会。

然而她迷人的拼贴作品充分展示了上世纪初那几十年间性别角色的变化,以及媒体对于“新女性"的反应。霍赫与那时的配偶拉乌尔·豪斯曼(Raoul Hausman)开创了图片蒙太奇技术,利用一层层现成的图片及文字构建出达达主义风格不羁的画面。她以作品谴责社会对女性的态度,并批判以老套的方式表现女性。

在她的诞辰126周年之际,我们赞美这位女性能够奋力违抗一切阻拦其成为伟大现代艺术家的障碍。下文援引她自己的话讲述了职业女性面临的困难,关于刺绣这种艺术形式,以及她作为“布尔什维克文化主义者"逃避纳粹的经历。

汉娜·霍克,《用达达餐刀切除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1919 -1920
图片:© 2006 Bildarchiv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 Berlin, © 2006 Hannah Höch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VG Bild-Kunst, Bonn, photo: Jörg P. Anders, Berlin.

关于自我实现:
“自我肯定之人会在我们的成就边缘划定界限,而我希望能使这些牢固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迪特马尔·埃尔加(Dietmar Elgar)的著作《达达主义》中的说到。

在一篇Thought Catalog文章中,妮可·鲁德尼克(Nicole Rudnick)解释道,霍克作为柏林达达主义的唯一女性成员“拒绝成人世界的顺从而选择如孩童般呓语,使她得以避开那些严苛又古板的规则,也使思想、语言及意义免受干涉。"

汉娜·霍克,《为聚会而生》(1936)
图片:Collection of IFA, Stuttgart, courtesy of Art Fund.

对于艺术界对女性的偏见:
“他们一直以来只将我们女性艺术家看做是迷人、有天分的业余爱好者,而拒绝承认我们实际的职业地位。在三十年前的德国,成为一位女性艺术家还是很不容易的。"她写道。

霍克同时期的一些男性将她视作下等艺术家,而她忍下了这些刺耳又小气的批评,持续创作并举办展览。

汉娜·霍克,《母亲》(1925-6)
图片:© 2007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VG Bild-Kunst, Bonn, photo credit: CNAC/MNAM/Dist 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Art Resource, NY.

关于纺织艺术:
霍克在柏林应用艺术学院学习刺绣和贴花,这些技术之后出现在她照片蒙太奇的创作之中。她的文章《刺绣潜力的争论》于2014年发表在《Selvedge》杂志上,其中以一段话阐述了刺绣与文化的关系。

“刺绣与绘画的关系非常紧密。随着每个时代带来的崭新风格,刺绣也在一直变化。即使成千上万双甜美的手——缺乏技巧、品位和对颜色的感觉,也不能传递灵感——愚蠢地毁了许多好材料并将其成果称为‘刺绣',但刺绣真真切切是一门艺术,也应该被严肃对待。"

汉娜·霍克,《小太阳》(1969)
图片:Landesbank Berlin AG, courtesy Whitechapel Gallery.

关于抚慰男性的自尊:
霍克说“可怜的拉乌尔,他需要我持续的鼓励才能去将他的想法付诸实际,或是去做任何长久的事情。如果不是花了这么多时间照顾他,我可以有更多成就。"
关于躲避纳粹分子:
“我需要让自己象住在地下一般完全消失。"霍克在她的日记中写到。在纳粹将她打上“颓废艺术"的标签之后,霍克不得已需要生活在柏林的雷达之下。当这座城市解放后,她写道,“我的灵魂终于得以安宁,似乎很多年都不曾如此了。"

 

文:Lauren Palmer

译:Li Yihan Vaness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娜·霍克作品《用达达菜刀切除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赏析
达达主义,百年前的一场狂欢。
她们是一百年前的艺术女魔头 | 62°灰
我喜欢活着,呼吸,甚于喜欢工作 | 达达主义100年
打破传统审美——达达主义
历史上的今天 |著名艺术家毕加索诞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