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院名师系列讲座之“款识题跋与中国文人画的精神”如期开讲

  5月27日晚,中国美术学院王霖教授应美术学院之邀,在仙林校区学正楼401就“款识题跋与中国文人画的精神”的关系问题发表讲座。

  此次讲座以明代沈颖在谈到中国画的款识问题时说:“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后来书绘并工,附写成观。”展开论述。讲座前半段,王霖教授以两宋杰出文人画为范例,生动形象的指明,两宋艺术家虽在绘画方面创造了中国艺术的巅峰时代,却在图式上一如既往地坚守旧制而没有轻易改变,足以表明他们对这种图式价值的集体认同。他强调,文人画是在画一个共同的文化观念,生命个体正是在“笔精墨妙”的探求中实现自身的和谐,最终达到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讲座的后半段主要讲元、明,清时盛行的“文人画”,是中国画语言最精炼,最纯粹,最直接反映人的心灵世界和思想感情,也是最有智性的一种绘画方式。元代大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及时地将“书画同源”的经典理论重新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的观点来说明,文人画也十分强调画中书法的作用。将书法用笔高度和谐地运用到画法中,在文人画这里不仅是一个技法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直观重要的美学原则。

  讲座最后为释疑解答阶段,对于同学们在讲座过程中以及平时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王教授一一进行了细致而有耐心的解答。整场讲座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生动风趣,笑声、掌声不断,在座师生均表示获益良多,受到了一次艺术与美的精神洗礼。(美院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众家评说霍春阳
中央美院教授 张元点评李平水墨头像:看...
美院教授宋玉成的画
乾隆嗜好题跋名画,古人对此有何说法?
从书画作品上能看出什么?
经典| 张大千与溥心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