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音乐(下)  人类艺术史上伟大的成就  85%
音乐(下)
歌曲之王舒伯特
舒伯特,这位19世纪享誉世界的奥地利音乐家,有“歌曲之王”的美称;其音乐作品也以优美的旋律而闻名于世。但在未成名之前,他却常常衣食无着,挨饿受冻。
一天,他饥肠辘辘却又身无分文地走进了一家小餐馆。面对着诱人的饭菜,他肚子咕咕直叫,却不知如何是好。忽然,他看到桌子上的一张报纸登着一首小诗,就即兴为它配上了乐曲;然后把它交给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吃。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摇篮曲》就这样诞生了。
可是谁会料到,在舒伯特死后30年,巴黎的一家拍卖行里,这首《摇篮曲》竟以4万法郎的高价被售出。只值一份土豆烧牛肉的乐曲手稿,竟增值了数万倍!
舒伯特肖像
1797年1月31日,这位音乐天才出生在维也纳的郊区。童年时代他跟父亲学会了识谱,以后又跟随萨烈利进一步学习音乐。他一生没有担任公职,曾拼命谋求乐队指挥的职务却没有成功。作为历史上的著名音乐家,舒伯特一生都穷困潦倒,从未获得过金钱和地位,甚至连一台钢琴也未曾拥有过。需要作曲时,他只好到朋友家或咖啡馆里借用。
据说,舒伯特和一位拥有钢琴的画家非常要好。他们约定,只要画家房间的白窗帘一挂起来,舒伯特便可以进去弹琴了。为了不放过每一次练习的机会,舒伯特经常在大街上徘徊,望眼欲穿地看着画家家的窗户。可是有一段时间,一连好几天也不见画家挂出白窗帘,舒伯特焦急万分。
一天下午,突然狂风大作,画家家的白窗帘在风中飞舞。舒伯特惊喜异常,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弹起了钢琴。画家无法工作,从画室里走出来责备舒伯特。而舒伯特此时早已陶醉在音乐的旋律中,什么也听不进去了。画家无奈,只好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实在不忍心再去打扰这位痴迷音乐的朋友了。
当时,在维也纳有一个以舒伯特为中心的文化小圈子。一些年轻有为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几乎都是他的好朋友。因为舒伯特长得皮肤黝黑,个头不高,敦敦实实,脑门很大,所以朋友们昵称他是“蘑菇”。为人憨厚的舒伯特,看人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他是否有音乐才华。每当有人介绍一个不熟悉的年轻音乐家到他的音乐小圈子里来,他总是从厚厚的近视镜片后望着来人,大声询问:“他懂音乐吗?”他的作品有不少就是在和朋友们开玩笑时创作出来的。
有一次,他和朋友们在小酒馆里饮酒。他们一边闲谈,一边翻看着一本诗集。忽然,一支美妙的乐曲的旋律浮现在舒伯特的脑海里,于是他大声喊道:“快拿五线谱纸来!”因为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熟悉此情的朋友们就在菜单背后为他画好五条线。舒伯特在纸上迅速地用音符倾泻着激情。不一会儿,一首美妙动听的名曲《听,听,云雀》就诞生了。
舒伯特酷爱音乐简直到了着魔的地步。只要一动笔,他头脑中那股音乐洪流便会汹涌地喷泻出来。往往一首歌曲还没作完,他的另一首已经酝酿成熟了。18岁时,他为歌德的诗作《魔王》谱曲。据当时在场的目击者回忆,当时他拿着歌德的诗篇,轻声吟诵,走了几个来回,突然坐下就奋笔疾书。一会儿工夫,这首不朽的作品便跃然纸上了。
舒伯特一生共写了1000多部音乐作品,其中有600多首艺术歌曲。他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将天然的音乐现实化。经过他的创作加工,诗歌与音乐浑然一体。他还实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梦寐以求的艺术境界——诗化的音乐,即用音乐写成的诗。“诗歌精神”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两部交响曲也立于世界优秀交响曲之林。一首称为《未完成交响曲》,另一首是《伟大的C大调交响曲》。如果再加上未完成的《E大调交响曲》,舒伯特一生共写了9部交响曲。它们都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而扬名世界。尽管舒伯特在交响曲方面颇有建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竟然没有听到过自己任何一首交响曲的演出。第九交响曲于舒伯特去世10年后在德国的莱比锡城首演;而第八交响曲则一直到他去世37年后才在维也纳首次上演。这真是音乐史上一个绝大的悲剧。
才高命薄。音乐的火焰在舒伯特身上燃烧得如此炽烈,但同时也很快就把他的病弱之躯化为灰烬了。1828年11月19日,一代“艺术歌曲之王”终因伤寒病死在了维也纳,年仅31岁。
钢琴之王李斯特
1822年4月的一天,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钢琴演奏会。台上的演奏者是一个年仅11岁的少年;而台下的听众中,却坐着包括举世闻名的乐圣贝多芬在内的许多著名音乐家。
李斯特肖像
演奏开始了。少年望了一眼台下的音乐大师们,心怦怦直跳,小脸儿也因过分的兴奋而涨得通红。他弹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那和谐而又优美的旋律,一下子把听众带入到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里。少年的演奏倾倒了全场的听众,也深深地感动了贝多芬。“多么有天分的孩子啊!”大音乐家情不自禁地夸赞道。
演出刚刚结束,听众席上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贝多芬站起身来走向舞台,抱住这位杰出的小演奏家,深情地吻了起来。场内的听众疯狂了,欢呼声、喝彩声响成了一片。小演奏家的老师车尔尼看了自己学生的表演后,十分激动地说:“只要你不断地努力,将来可以跟贝多芬和莫扎特比肩。”
从此,这个孩子就有了“小贝多芬”和“小莫扎特”的美誉。他就是李斯特。
李斯特出生在匈牙利,他的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在父亲的培养下,李斯特5岁时就开始学习弹钢琴。9岁就在厄登布尔格举办了第一次公开演奏会,他那高超的技艺一下子就把当地的观众给征服了。13岁那年在巴黎公演,他的一首协奏曲弹得出神人化,乐队队员听入了迷,连乐曲的终结都忘记了演奏。成名之后,李斯特每到一地,身后都有大批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一次,他在普莱斯堡演奏时,市议会专门休会,以便让议员们都能按时赶赴演奏会场。还有一次,在柏林举行完演奏会,李斯特一行即将告别那个城市。无数狂热的崇拜者夹道欢送,万人空巷,盛况空前。国王和王妃为了观看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也亲自乘着马车在市区内巡视了一周。
德国音乐家舒曼曾这样赞扬过李斯特:“这位艺术家好像统率着一支管弦乐大军,欢欣地带领他们前进。他像统帅一样威武,群众对他的喝彩声完全不亚于士兵对拿破仑的欢呼。”
李斯特在音乐史上的最大贡献是革新了钢琴的演奏技巧并奠定了现代钢琴音乐写作技巧的基础。他一生共创作出1000多首驰名世界的钢琴曲。他以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式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豪迈。他还创立了钢琴独奏会的表演形式并首创了交响诗这一崭新的音乐形式,成为近代音乐的开拓者。他还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为题材,广泛地采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塑造出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从而促进了欧洲标题音乐的发展。他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E大调钢琴协奏曲》和《浮士德交响乐》都是公认的世界名曲。由此,他赢得了“钢琴之王”的美誉。
李斯特还是一位慧眼识英才的伯乐,提携过许多很有前途的新人,被后世传为佳话。
1831年,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的肖邦还只是个不被人知晓的小人物,但李斯特对他的才华很是钦佩,决心助他一臂之力。怎样才能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被大家所接受呢?李斯特为此绞尽了脑汁,最后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
按当时的演出习惯,钢琴家演奏时要把演出厅中的灯全部熄灭,这样可以让观众能够更加全神贯注地欣赏乐曲,品味音乐的妙趣与真谛。这天演出开始时,李斯特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欢呼声中平静地坐在了钢琴旁。熄灯以后,他马上示意肖邦上台代替自己演奏。这一“调包计”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迅捷,没有任何人察觉。不久,观众们就都沉浸在了美妙的乐曲旋律之中……
灯光再度亮起来时,观众们吃惊地看到演奏者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他们愣住了。很快,人们便为乐坛上新升起的这颗璀璨明星而欢呼,同时也为李斯特甘当伯乐扶持新人的精神所感动。
还有一次,在德国的一个小城市中,一个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小姑娘要举办一个个人钢琴演奏会。为了吸引听众,小姑娘特地在海报上注明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
不料,演奏会召开的那天,李斯特恰好也来到这个城市。小姑娘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她找到李斯特,跪倒在李斯特的面前,哭诉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是个孤儿,迫于生计,只好冒充是李斯特的学生进行演出。
李斯特听完后,并没有责怪她。他亲切地把小姑娘扶了起来,和蔼地说:“让我们想一个补救的办法吧!”于是,他认真地听了小姑娘演奏的几首乐曲,并详细地进行了指点。最后,他对小姑娘说:“好了,孩子。今天晚上你可以大胆地上台演奏了,因为现在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可以去向剧院经理宣布,晚上增加一个节目,是由你的老师李斯特亲自为你伴奏。”
李斯特对普通人非常热情宽厚,可是对待达官贵人有时却很不客气。有一次,他到俄国旅行演出,沙皇把他请进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沙皇躺卧在沙发上,一边听李斯特弹琴,一边跟别人聊天。李斯特见状十分气愤。他把琴盖“砰”地一关,站了起来。沙皇听到琴声戛然而止,便吃惊地问:“你怎么不弹了呢?”
“陛下谈话时,我理应保持安静。”李斯特理直气壮地回答。这绵里藏针的答语竟使沙皇无言以对。
在晚年时,李斯特对自己的盛名开始感到厌倦了,再加上个人生活屡不如意,他变得十分消极悲观。最后,他投身修道院,接受了罗马教廷所封的低级神职。从此以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之间便出现了一位身穿黑色教衣的长者。他往返地给他的学生上课,却从来分文不取。
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临死时仍穿着那件黑色的教衣。
钢琴家肖邦
一个冬日的夜晚,在巴黎一间小小的公寓里,一个苍白、羸弱的青年正在弹奏着钢琴。随着他那苍白而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不住地跳动,一首梦幻般轻柔优美乐曲的旋律便在月夜里轻轻地飘逸起来。那如怨如泣的曲调,在伤感中掺杂着热情,怀念中饱含着希望。那缠绵、柔美的旋律,像在倾吐着甜蜜的回忆,又像在诉说着幸福的爱情,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肖邦肖像
这位青年就是19世纪伟大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
1810年2月22日傍晚,肖邦诞生在波兰的热拉佐瓦沃拉。传说在他出生时,窗外曾传来过一阵阵悠扬的祝福音乐。这是否预示了他未来的音乐人生呢?肖邦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音乐天赋。由于他是家中的独生子,因此,父母对他格外关爱,从儿时起就开始对他进行音乐教育。7岁时他出版了《波兰舞曲》;8岁首次登台演奏,便使观众大为惊讶。然而真正无愧于这位音乐天才身份的第一号作品,是他在1825年出版的《C小调回旋曲》。当时肖邦只有15岁。他在华沙国家剧院举行第一场钢琴音乐会时,听众们反响极其热烈。人们称赞他的音乐充满了表现力,像是动人的歌声,把人带到一种奇妙无比、销魂荡魄的境地,也使人回忆起一生中最幸福而美好的时刻。5天后,应观众的强烈要求,肖邦又举行了第二场音乐会。这次他借来了只有盛大节日时才使用的高质量维也纳钢琴,演出的效果也更加激动人心,以至于当时的评论家们居然下了这样的论断:“命运女神把莫扎特赐予奥地利人,而把肖邦赐予了波兰人。”
走进肖邦的音乐世界,我们可以发现,肖邦一生对钢琴情有独钟,因为钢琴是最适合于表达肖邦灵魂的乐器。他一生所作的乐曲,包括25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21首夜曲及70多首舞曲等几乎全部都是钢琴曲。这在音乐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敏感而细腻的天性使他得以在钢琴的艺术天地里自由地驰骋,钢琴的键盘在他手里也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他的作品包含着清新的诗意,在流畅、精致与纤美上无人企及。因此,他无愧于“钢琴诗人”的美誉。他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完全革新了钢琴音乐。那娓娓动听、细腻入微的韵律,使所有的键盘作曲家都拜倒在他的脚下。
夜曲是19世纪浪漫派音乐的一种独特体裁,它是一种描写夜景的抒情器乐曲。肖邦的夜曲曲调如怨如诉,旋律酣畅淋漓,带给人无穷的遐想和无尽的思念,为人们编织出一个浪漫主义的音乐图案。关于肖邦的夜曲,据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有一天,德国音乐家梅亚贝尔为了一点儿小事和妻子争吵起来。为了使自己从愤怒中解脱出来,他便在钢琴前坐下,弹起友人肖邦的一首《夜曲》。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完全把人带入到一种幸福快乐的境地,使他忘记了刚才的烦恼,沉浸在缠绵的乐曲之中。
过了一会儿,怒气冲冲的妻子也被优美的旋律吸引住了,慢慢地走到钢琴旁。夫妻俩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烈地亲吻起来。一首《夜曲》就这样使一对反目争吵的夫妇和好如初了。
人们常说,一个人在恋爱的时候,常常充满了无尽的遐思,情感也特别丰富。肖邦就是这样,他的一些美妙乐曲也都是由此产生的。
肖邦的初恋情人,是华沙音乐学院的学生康丝丹彩。在一次观赏歌剧时,肖邦认识了这位少女,并且对她一见钟情。但羞怯的肖邦却一直不敢向她吐露爱意,只是独自忍受着爱情的折磨,以致有一次他茫然地走在街头,差一点儿被马车撞了。
这期间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表示:“这半年来我夜夜梦见她,但我还是不曾跟她说过一言半语,我一边想着她,一边写作一首协奏曲中的慢板乐章。”这首协奏曲就是世人熟悉的《F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后来,肖邦又遇见了玛丽亚·沃金斯基。两人在卡尔斯帕提度过了一个甜蜜的暑假。在即将分手时,肖邦为玛丽亚即兴弹奏了一首圆舞曲,这就是《降A大调圆舞曲》,又名《告别圆舞曲》。
肖邦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女人是著名作家乔治桑。肖邦与她同居了9年,这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肖邦创作的黄金季节。肖邦因她而写出许多名曲,像《降B小调第二号奏鸣曲》、《B小调第三号奏鸣曲》等全是他们在乔治桑诺昂乡间别墅生活的反映。
大家所熟悉的《小狗圆舞曲》是这样产生的:一次,肖邦与乔治桑在花园中散步,乔治桑的一条小爱犬尾随其后。当他们坐在椅子上休息时,小狗就独自在草地上玩耍。只见它不停地转来转去,企图咬住自己的尾巴;虽然它越转越快,却怎么也咬不到。这情景十分滑稽可笑,乔治桑和肖邦都被它逗得哈哈大笑。乔治桑请肖邦为她的小狗作曲,肖邦高兴地答应了她。后来,肖邦和乔治桑因感情破裂而分手,肖邦便再也没有写出重要的作品了。
著名音乐家舒曼曾写过评论,要大家向肖邦的天才脱帽致敬。德国大诗人海涅也称赞说:“肖邦坐在钢琴前即兴弹奏时,所给予我们的享乐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比拟的。”
在肖邦的后半生,他的祖国波兰遭受了沙俄帝国的奴役和欺凌。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职位,并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表达一个赤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钢琴就是他的战斗武器,他的指尖敲打在琴键上,那震撼人心的悲愤音符却撞击在人们的心里,感召人们起来战斗,保卫自己的祖国。他的《降B小调奏鸣曲》哀叹了祖国悲剧性的命运,倾述了人民的战斗激情;而《C小调练习曲》(又名《革命练习曲》)则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舒曼曾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在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
在离开祖国前往巴黎时,朋友们曾送给肖邦一盒家乡的泥土。肖邦终生都将它放在身旁。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病在巴黎去世,年仅39岁。法国政府和人民为他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葬礼。朋友们将祖国的泥土撒在他的墓中。因此,他的墓虽在巴黎,但遗骨却长眠于祖国的故土之中。按照他的遗嘱,朋友们在他的葬礼上咏唱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并将他的心脏取出来装在一个匣子里运回祖国,存放在华沙的一个教堂里。
人们相信,肖邦的心脏将永远在他祖国母亲的胸中跳动。
为音乐痴狂
1782年10月27日,在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意大利作曲家兼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
据说,在帕格尼尼出生之前,他的母亲做了一个梦:一个天使告诉她,她未来的儿子将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曼陀林琴手,非常相信这一预言。在帕格尼尼刚能托住琴的年纪,父亲就逼着这可怜的孩子练琴了。由于基本功打得比较扎实,帕格尼尼刚刚年满1l岁,就已经蜚声乐坛了。
他在伦敦首演时,那才华横溢、充满魅力的演奏,使音乐会上所有的人都听得如痴如醉,以至于一根蜡烛倒下来把谱架上的乐谱点着了都没人注意到。幸而一位听众及时地从陶醉中醒悟过来,才提醒痴迷的人们扑灭火焰,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祸。
帕格尼尼成名后,便染上了酗酒、赌博的恶习,刚刚崭露头角便滑到了毁灭的边缘。随后的几年里,他在乐坛上突然销声匿迹了。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是一位贵族太太把这位19岁的天才带到了她乡下的庄园。在那里,她与他相爱,帮助他从罪恶的深渊里解脱出来,继续刻苦钻研他的演奏技巧。然而时至今日,也从未有人知道这位贵妇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当帕格尼尼再次复出时,他那高超的演奏技巧简直达到无与伦比的境地,令人听来拍案叫绝。为了炫耀自己高超的技艺,他时常故意弄断小提琴上的一两根琴弦,然后在剩下的琴弦上继续演奏。这些技艺,影响了后来的管弦乐和钢琴演奏,同时也奠定了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帕格尼尼最令人喜爱,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作品,应该是《D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了。这个曲子虽说算不上什么杰作,但曲调十分悦耳动听、生动迷人。他所创作的24首《随想曲》,是一组技巧高深的小提琴练习曲,堪称世界乐坛的杰作之一。
作为作曲家,帕格尼尼也许不能算是一流的;可作为演奏家,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却是独一无二的,其演奏技艺影响的广度也是无法估量的。肖邦于1829年在华沙听了他的演奏后,大为惊讶地称赞他是“理想的化身”。
尽管社会上对帕格尼尼有着各种各样的传闻,但他至死都保持着自己神秘的个性。1840年5月27日在法国的尼斯城,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的帕格尼尼,还强撑着病体挣扎着拿起小提琴即兴演奏,直到琴弓从手中掉下来为止。
由于帕格尼尼的演奏常使听众神魂颠倒,发疯地着迷,有些人甚至怀疑是否有一个魔鬼附着在他的身上,才使他拉出这样美妙而不可思议的音乐。1840年他死后,仍然流传着他会妖术的传说,因此教会拒绝把他埋葬在圣地里。他的遗体不得不从一个墓地挪移到另外一个墓地中,直到1926年才得以安葬。
因为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实在太高超了,所以世界上还有人对他的手指专门进行过研究。
研究者之一的美国人申费利特医生认为,帕格尼尼生前患有一种叫“马凡氏综合症”(也叫“蜘蛛指症”或“肢体细长症”)的疾病。这种病造成的四肢边端部分细长、关节延伸力强等病状,使他的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但小提琴的行家们却不能接受这一论断。因为倘若帕格尼尼是因为生理上的畸形才形成的绝技,那么他的作品就不会成为今天音乐会的传统节目了。
但不管怎样说,帕格尼尼确实拥有经过千锤百炼的魔幻般的手指。这是具有高度艺术造诣的音乐家所不可多得的手指,可谓“首屈一指”。
舒曼和《爱情交响曲》
19世纪的欧洲乐坛,真可谓人才辈出。在波兰大音乐家肖邦出生后仅几个月,又有一位乐坛巨匠来到了人世。他就是德国著名浪漫主义作曲家、有“音乐诗人”美称的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在随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舒曼那传奇式的爱情经历以及如诗如画般的音乐作品,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着。
舒曼肖像
1810年6月8日,舒曼出生在德国撒克逊州茨维考城的一个出版商家庭。受父亲影响,他从小酷爱文学,幼年时就喜欢读歌德、席勒、拜伦的诗和古希腊悲剧。文学的爱好和修养深深地影响着他后来的音乐创作。
1828年,为遵从母命,舒曼到海得堡大学专门学习法律。但是他太喜爱音乐了,一有机会便投身到音乐之中。有一次,他参加了帕格尼尼的演奏会,完全被那优美的旋律迷住了。他深深地感到,自己最喜爱、最感兴趣的是音乐,而不是法律。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过去的20年,是在散文与诗、法律与音乐的斗争中度过的。”最后,他果断地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开始的时候,他想做一名演奏家,但当时年龄已大,双手有些僵硬。为了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他绞尽脑汁地想出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方法。在弹琴时,他在手上系一根小绳。绳子的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他认为这样做可以借助小绳的拉力增强手指的灵活性与触键力度。但这个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结果使他左手无名指受到严重的损伤,其余手指也变得更加僵硬,以致后来完全不能活动了。他想成为钢琴家的梦想从此破灭了,这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当重新振作起来后,他又开始走上音乐创作的道路。
舒曼的音乐创作,十分注重人物内在感情的描写,经常描绘一些梦幻世界,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的作品如诗一般亲切,如画一样抒情。因此,人们称他为“音乐诗人”。
不久,他求教于著名钢琴家维克,并爱上了老师的女儿、钢琴家克拉拉。两人一见钟情,经常一起到郊外游玩,一起做“四手联弹”。音乐家和钢琴家配合得十分默契,成为音乐界一对珠联璧合的合作伙伴。
然而,这门亲事却遭到了维克的反对。因为他一心想让才貌出众的女儿攀上高门望族;而当时的舒曼只不过是个穷学生。为此,他将克拉拉带往外地,并禁止她与舒曼通信。而这又怎么能禁锢住两颗真诚相爱的心呢?最后,两位勇敢的年轻人将自己的烦恼诉诸于法律,一对有情人才终成眷属。1840年9月12日,舒曼和克拉拉在莱比锡附近的一个乡村教堂里举行了简朴的婚礼。那天,新娘头戴桃金娘的花冠,而舒曼则把自己最新出版的一部也定名为《桃金娘》的歌曲集作为礼物送给了她。
勇敢而聪慧的克拉拉成为舒曼的妻子后,对舒曼后来的艺术生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爱情的力量打开了智慧的闸门,婚后的舒曼把对克拉拉的爱情全部倾注在了创作上。他的才思如涓涓泉水,尽情地喷涌出来。就在新婚的那一年,他创作了138首歌曲,他的代表作如《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因此,音乐界把1840年称为舒曼的“歌曲之年”。
舒曼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春天交响曲》,写于1841年1月23日。他仅用4天便完成草稿,25天完成总谱,两个月后就作了首次公演。
乐曲根据贝特格的诗句谱成。诗中写道:“严冬已经远去,山谷中响起了春天的足音。”寓意舒曼和克拉拉的爱情经过严冬的袭击后,已经迎来了灿烂的春天。整部交响曲洋溢着幸福的心情,充满着甜蜜而清新的气息。舒曼在这首乐曲中,把他对新娘克拉拉的诚挚情感表露得异常生动感人。因此,此曲又名《爱情交响曲》。
获得甜蜜爱情后的舒曼,由于劳累过度和心理脆弱等原因,于1850年精神失常,6年后死在疯人院里。他的爱妻克拉拉在舒曼去世后,又度过了漫长的40年才离开人世。
舒曼和克拉拉用自己真挚的爱情,谱写了一首幸福、甜蜜的《爱情交响曲》。
华尔兹的鼻祖施特劳斯
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一种三节拍快速活泼的舞曲。它起源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附近村民间盛行的“兰得那舞”;后来传入宫廷,又流行于整个欧洲。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交际舞了。
圆舞曲兴盛于19世纪初期的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是欧洲最大王朝哈布斯王朝的首都。它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变得极为繁华。19世纪初的欧洲是一个战争、经济危机和各种革命不断的地方,处于动荡不安生活中的人们迫切希望找寻到某种精神寄托,维也纳全城上下都热衷于跳舞便是这一心理的体现。当时盛行的小步舞和加伏特舞都是男女双方保持一定距离而舞,而圆舞曲却是男方拥抱着女方旋转而舞。它节奏更加明快,旋律更加流畅。这种新式的舞蹈更富有魅力,更能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开创圆舞曲之先驱的,应当首推老约翰·施特劳斯。但直到他的儿子约翰·施特劳斯出现以后,圆舞曲才真正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
老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皇宫的舞蹈主任乐师,也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和乐队指挥。他一生共创作了152首圆舞曲,是“施特劳斯圆舞曲王朝”的奠基人。
施特劳斯肖像
约翰·施特劳斯生于1825年10月25日,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他早年就立志要走父亲走过的道路,却遭到父亲的竭力反对。后来在母亲的庇护下,他才得以偷偷地跟随父亲乐队中的首席小提琴手学习小提琴。约翰·施特劳斯17岁时,他父亲离家出走了。他从此可以无所顾忌地公开学习小提琴和音乐创作了。时隔两年,他首次组队演出便大获成功,成为父亲最强劲的对手。1849年父亲去世后,约翰·施特劳斯将父亲的乐队同自己的乐队合并在一起,在欧洲各地作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反响异常强烈。那一首首乐曲所体现的优美动人的旋律和生机盎然的节奏,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了当时欧洲的繁荣和发达,使人们迸发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渴望,从而忘记战争与政治。
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大约创作了500多首圆舞曲。他的作品传遍了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在美国、俄罗斯、维也纳和柏林等地,不仅娱乐音乐界对这些作品推崇备至,就连那些名盛一时的严肃音乐家,如勃拉姆斯、瓦格纳等人对它们也不乏赞词。许多世界一流的指挥家也都非常喜欢指挥他的圆舞曲作品。
在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中,最负盛名的是《蓝色的多瑙河》。它被誉为“不朽的圆舞曲”、“奥地利第二国歌”。这首舞曲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个主题:晨曦中的多瑙河碧波荡漾,河水在静静地流淌着,悠扬的牧笛声从远处传来,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着维也纳人对故乡的挚爱之情……这支乐曲的诞生也颇具诗情画意。据说,1867年的一天清晨,施特劳斯在多瑙河畔为一位好友送行。当好友乘船远去后,施特劳斯坐在码头上,心情十分迷惘而忧伤。突然,黎明的曙光拨开了河面上的层层迷雾,初升的朝阳在水面上洒满了道道金光,涌动的微波好似无数欢快的鱼儿在不停地跳跃……这令人心醉神迷的良辰美景顿时触发了音乐大师的创作灵感。他那亢奋的大脑在飞速地构思着。不一会儿,一首美妙无比的乐曲就酝酿成熟了。施特劳斯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东张张西望望,想找张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记录下来。可河边哪来的纸呢?正着急间,他偶一低头,看到了自己穿的白衬衣。“嘿,有了。”他欢快地叫了一声。就这样,这首传遍世界的名曲被记在了作曲家的衣袖上。该给乐曲取个什么名字呢?大师随即又陷入沉思之中。猛然间,他想起著名诗人卡尔·贝克一首描写大自然风光的抒情诗中有这样一句:“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蓝色的多瑙河边……”施特劳斯灵机一动,当即决定把这首乐曲定名为《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也译为《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边圆舞曲》),简译后就成了《蓝色的多瑙河》。
1899年6月3日,一代杰出音乐大师约翰·施特劳斯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悄然告别了人世。在他身后,虽然世界各地又相继涌现出许多著名圆舞曲作家,可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
今日的维也纳,帝国时代的辉煌早已消失殆尽,当年的歌舞场也已人去楼空,只有不朽名曲《蓝色的多瑙河》那优美的旋律,还时时回响在人们的耳畔。在奥地利,可能有人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国歌,但不会有人不知道《蓝色的多瑙河》。
瓦格纳与他的音乐剧
1813年,德国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戏剧家瓦格纳出生在莱比锡城的一个警察家庭。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也改嫁了戏剧演员盖尔。受继父的影响,瓦格纳从小就对音乐和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莎士比亚的悲剧,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使他如同着了魔一般。从此,14岁的瓦格纳就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强烈的创作欲望,决心写一首大部头的悲剧。
瓦格纳把自己关在一个小阁楼里,每天废寝忘食地埋头写作。他写呀,写呀,终于完成了他的处女作《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这部5幕的大悲剧。为了吸引读者,他尽可能把剧情写得十分恐怖和刺激:天空中乌云翻滚,一会儿打雷,一会儿下雨。戏中一会儿杀人,一会儿流血,杀了一个又一个;演员们一个个都躺倒在了血泊中。这样没完没了地杀下去。结果戏还没有写完,14岁的小瓦格纳就用他的大笔“杀死”了42个人,弄得剧本中所有登场的角色全都死光了,再也没法收场了。怎么办呢?聪明的小瓦格纳自有办法。他又把42个鬼魂搬上台来,结束了全剧。
1839年,瓦格纳在凯尼希斯堡任乐队指挥,他不想在此虚度年华,决心去巴黎发展。可是这时他已欠了很多债务,又无力偿还,便决定逃离凯尼希斯堡。
那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仲夏夜晚,瓦格纳和妻子带着一条狗仓皇出逃。一直到达皮拉乌改乘轮船时,他和妻子才惊魂稍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们乘坐的船偏偏在海上遇到风暴,被风一直刮到了挪威。当紧张与恐惧过去之后,水手们为庆幸自己脱离了危险,便唱起一首海员的歌。这歌声使瓦格纳想起了苍茫的大海,也想起了海涅的一首《“鬼船”的故事》。音乐、画面、文学在瓦格纳的脑海中交织在一起,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的艺术题材。不久,一部浪漫主义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就在瓦格纳的笔下诞生了。
瓦格纳是德国歌剧的开拓者。1872年,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歌剧改革主张,在巴伐利亚的拜雷特自建剧院,演出其自编歌剧《尼伯龙根指环》和《帕西发尔》。这是他戏剧改革实践的开始。他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并最终使其在德国开花、结果。瓦格纳把他的歌剧称为“音乐剧”,因为他认为歌剧的中心问题就是音乐与戏剧关系的处理问题。他的歌剧不但全由自己作词、作曲,而且从舞台背景到照明设置也全由自己设计。他主张歌剧应以神话为题材,音乐、歌词与舞蹈等必须综合成有机的整体,交响乐式的发展是戏剧表演的主要手段。他还广泛地使用了贯穿全剧主导动机及新颖和声的配器效果,从而大大丰富了歌剧的艺术表现力,扩大了交响音乐的表现领域。这是他对音乐事业的最伟大贡献。当初,他的理想是既想做莎士比亚,又想当贝多芬。这未免有些想入非非,但现在这一梦想总算部分地实现了。
除了作曲和创作歌剧以外,瓦格纳还是一位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家,写有若干关于音乐和戏剧方面的著作。《歌剧与戏剧》是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瓦格纳还是一位著名指挥家,他把自己的指挥经验写成了一本专著——《论指挥》。
瓦格纳还有很多有趣的轶事。比如说,每当演奏门德尔松谱写的乐曲时,瓦格纳总要戴上手套;待演出完毕,他就摘下手套往地上一扔,然后让清洁工扫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门德尔松是犹太人,而瓦格纳则是反犹太主义者。
在瓦格纳的后半生,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作为节日庆祝活动的音乐节上。在拜洛伊特建立了节日剧场,并在1876年举行了第一届音乐节。欧洲各地的音乐家和评论家都云集此地,使这届音乐节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瓦格纳去世后,人们为了永久纪念他,一直都坚持定期举办音乐节。
瓦格纳的一生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他始终都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着。他的一生以及他的作品受到大部分人的热爱,但也遭到一小部分人的嘲笑和打击。直到他去世时,人们对他的音乐剧还是毁誉参半。但不管怎样说,瓦格纳音乐剧的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的主题就是“瓦格纳主义”。
曾有三位女性伴随过瓦格纳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他最后的妻子,也就是著名音乐家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她有着与父亲酷似的形象;而在理性上,她或许要高过父亲。瓦格纳曾称赞这位妻子是罕见的有天赋的女人。他们的结合使瓦格纳在个人生活经历了诸多烦恼和痛苦之后,又呈现出一片吉祥的彩云。对于这桩婚事,李斯特是持反对意见的,不过最终他还是默认了。
柯西玛把瓦格纳从不幸中挽救出来,并使他的艺术生活重新焕发出了朝气。人们都认为瓦格纳的天性是善变的,可是他对柯西玛的爱却是始终不渝的。
1883年2月,瓦格纳死在了柯西玛的怀抱里。
柴可夫斯基用生命谱写《悲怆交响曲》
1877年初,《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来到莫斯科。由于他非常喜爱音乐,莫斯科音乐学院特地为他举行了一场音乐会。
那天,音乐会上演奏的是一首弦乐四重奏曲。这首乐曲非常优美、动人。当演奏到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时,坐在台下的托尔斯泰感动得老泪纵横。他激动地说:“我已接触到了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柴可夫斯基肖像
这首乐曲的作者就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名字是《第一弦乐四重奏曲》。
据说,这首乐曲是这样诞生的:
那是1869年,柴可夫斯基住在卡明卡他妹妹的庄园里。一天,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写一部管弦乐作品。忽然,从窗外飘来一阵歌声。歌曲的旋律委婉动人,一下子就把柴可夫斯基迷住了。他走到窗前一看,原来是花园里的一个泥瓦匠正在一边干活一边哼唱着一首俄罗斯民歌。柴可夫斯基继续专注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音符。但他还是没能完整地把它记录下来。第二天一早,他便急不可待地找到那位泥瓦匠,恳求他再唱一遍,并把遗漏的地方补充完整。
后来,柴可夫斯基就以这首民歌的曲调为主题,创作了弦乐四重奏曲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那呜咽般断断续续的曲调,不断重复出现,情绪极其压抑悲伤。把帝俄时代喘息在专制制度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与难言苦痛,在轻吟低回、如泣如诉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乐曲是柴可夫斯基最喜爱的乐曲之一,有人甚至将它作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难怪大文豪托尔斯泰听后要落泪了。
柴可夫斯基出生在俄国的佛特金斯克,从小就喜爱音乐。他把从母亲那里听到的一些古老的俄罗斯民歌都深深地记在脑海里。每逢家里举行音乐演奏会,柴可夫斯基总是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曾经在彼得堡的法律学校学习了10年法律,最后还是按捺不住对音乐的向往,投身于音乐事业。
对音乐的痴迷和执著追求,使柴可夫斯基成为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并在世界乐坛占有了一席之地。他创作的《D大调第三交响曲》,歌剧《奥涅金》、《黑桃皇后》及舞曲《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第四交响曲,是他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交响曲,写于1877年。柴可夫斯基在乐谱封面上亲笔题词:“献给我最好的朋友!”这位最好的朋友是谁呢?她就是对他一生音乐创作有重大影响的梅克夫人。
梅克夫人是一位十分富有而又喜爱音乐的贵妇人,她非常喜欢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也深深地爱着这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她从一个朋友那里了解到柴可夫斯基经济状况比较窘迫,不得不以教书作为谋生的手段,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音乐创作上。于是,梅克夫人决定每年送给柴可夫斯基6000卢布,资助他从事音乐创作。但是,为了避免社会上的流言,他们只是通信联系,有时也只能在剧场遥遥相望,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
两人的友谊保持了10多年。后来,为了表达对梅克夫人的感激和敬慕之情,柴可夫斯基创作了这部交响曲,以此献给梅克夫人。
柴可夫斯基晚年的心情一直处于非常忧郁的状态之中。在亚历山大三世统治的黑暗时期,柴可夫斯基像无数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一样,惶惶然而无所适从。而且在他逝世的前3年,与他一直保持深厚友谊的梅克夫人突然以经济状况不佳为由,断绝了与他的友谊。梅克夫人的这一举动对柴可夫斯基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在严酷现实的逼迫下,柴可夫斯基决定写一部《生活交响曲》。他把多年郁积在心中的苦闷、惆怅和痛苦尽情地倾泻了出来,把自己的心血以及整个灵魂都凝结在这部交响曲中。在酝酿这部作品时,他常常情不自禁地淌下热泪。他告诉他的朋友说:“这是我作品之中最好的一首。”“那是无法形容的美丽。”“我已经将我的整个灵魂放到作品中去了。”
《悲怆交响曲》在1893年8月完成。人们称赞说,这是世界乐坛的杰作之一。在首次公演几天后,柴可夫斯基便在痛苦与孤独中离开了人世,这首交响曲也就成了他的绝笔。
乐曲是在淡淡的忧郁中开始的,大管奏出一段低沉徐缓的旋律,恰似一声沉重的叹息。紧接着,一位饱经风霜、心灵痛苦、身形孤独的老人开始向人们泣诉他在人生道路上历尽的艰辛痛楚。他有过希望,有过渴求,但这一切都成了泡影。老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已经奔走得疲惫不堪了,他的希望在渐渐破灭,他在哭泣中走向死亡。乐曲在渐渐变弱的安魂曲中结束……
最后,一记大锣微弱地响了一声,恰似墓穴之门关上了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脉络
四分钟 剧情
小心弹琴的这6个坏习惯,别让自己练成“十级伤残”!
教你巧学钢琴(视频)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
淮南子卷十繆 稱 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