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塔山下

“百卉争春各自香”公众号

        延安,是我心中的圣地。我们这一代六十年代生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吃苦多,享福少,未必对生活很满意,但对共产党的感情,绝大多数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真诚的。

        老实说,我不喜欢政治,但我却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是八六年入党的。那正是一个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年月,我们国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社会的百废俱兴,人们的意气风发,深深地感染了我,打动了我。我深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复兴我们的民族。从那时起,朝圣延安,就成了我美好的向往。

        在西安坐上动车,投奔延安。连续几天的跋涉,体能消耗极大。旅游,并非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一上车,我就沉沉入梦。也不知过了多久,听有人惊呼,我才从梦中醒来。睁开眼,已经到了洛川。黄土高原的景色,逐次地呈现在我眼前。

        印象里,偏居西北一隅的陕北,应该是一个很荒凉、很落后的地方。光秃秃的黄土山原,深入岩壁的窑洞,尘土飞扬的庭院,贫瘠的农田,裹着白帕子赶着羊群唱着苍凉的“信天游”的男子……这一串串影像从尘封的记忆里浮现出来。可是,眼前的山原,都绿树葱茏,几乎见不到裸露的大块黄土。地里的庄稼,正在拔节生长,绿油油的一片。平房,砖砌瓦房,拔地而起的高楼,奔驰的车辆,除了偶尔可见废弃的窑洞,和我们生活的地方还真没有两样。

        当年,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选择延安作为革命大本营,或许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我还记得熊召政写的两句诗,印象特别深。这两句诗大致是这样的:用最后一根线,缝补了红旗的弹洞;用最后一把小米,挽救了饥饿的革命。就是在这里,共产党人不仅站稳了脚跟,休养生息,而且使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辐射出巨大的正能量,并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奏响了埋葬日本侵略者和蒋家王朝的挽歌,成为新中国的奠基地、发祥地。无数的进步青年,在共产党人的感召下,汇聚西安,奔赴延安,不仅为革命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成为了共和国的中流砥柱。延安的神奇和伟大的历史功绩,足以彪炳千秋。

        走出延安火车站,热浪汹涌,黄土高原的阳光意想不到的炽热而刺目。我们下榻到一个叫“景致”的酒店。价格便宜,但条件超乎想象的好。

        延安这地方,最负盛名的特产应该是小米和狗头枣吧!记得贺敬之《回延安》曾深情地写道:“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可是,餐馆林立的火车站周围,竟然没有一家做小米饭的。听说杨家岭附近有“农家乐”,我们决定到那里去吃一餐地道的延安小米饭。据出租司机说,从火车站到杨家岭,有二十多公里,要走近一个小时。我们要了两辆出租车。途中,和出租司机闲聊,得知杨家岭那地方交通不方便,很难找到回来的车。言下之意,要我们包他的车。一看时间,差不多五点了。我们一听,才觉得这事办草率了,赶忙联系叫停前面的车。包车,出租司机要价比较高,同行的不愿意。最后,我们让出租车把我们送到了市区。其实,从火车站到杨家岭有公汽,只要一元。我们是被出租司机骗了。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兴致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我们的意识里,延安人应该是质朴、诚实、热情和可爱的。

        延安城,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眼见为实,看来影视中的延安城拍的不是实景。站到一栋商业大厦前,还未容我们仔细观察市容,忽然刮起了一阵怪风,泥沙飞扬,眼前立即灰蒙蒙的一片,嘴里灌满泥土。怪风过后,水泥地上,竟有一层细细的黄尘。用水嗽完嘴,见不远处有一个美食城,我们就直奔那儿。

        吃罢晚饭,从美食城出来,已是华灯初上。听到有音乐声,我们找到那儿,原来是一个比较大的公园,一群大爷大妈正在广场上扭秧歌。河的对岸小山上,矗立着一座宝塔。一打听,知道那就是宝塔山。啊,这宝塔就是镶嵌在中国革命航程上那永远不老的灯塔呀!当年,多少热血青年,怀抱拯民族于危急存亡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不远万里,历尽艰辛,虔诚地匍匐在宝塔前,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信誓旦旦。自此,他们脱胎换骨,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传奇、建设新篇。

        我们异常兴奋。宝塔山并不高,有公路通向那儿。影影绰绰有人在宝塔边活动。目测了一下,爬上去不难。宝塔,是圣地延安的标志之一,是我们计划朝拜的地方。我们不由自主地涌向那儿。

       来到宝塔山山脚,没想到这里也成了个卖钱盈利的景区。我们来晚了,买不到票,进不去。和工作人员交涉,说我们是专门来朝拜宝塔的,可是,不管好说歹说,那里的工作人员就是不让进。一道铁门,隔开了我们与心中神圣的宝塔,咫尺天涯,让人遗憾。退而求其次,我们只好以宝塔为背景,拍照留念。

        说到宝塔山,就不能不提流经宝塔山下的延河。可以这样说,没有哪条河,能够像延河一样,如此偶然而又必然地际会了一段风云岁月,并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镌刻上她彪炳千秋的名字。除了黄河、长江,恐怕再也没有哪一条河能与之媲美。巍巍宝塔山下,延河水伴随着一个政权的辉煌,成就了陕北黄土高原上最为壮美、最令人神往的政治图景。《延安颂》写道:“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荡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宝塔山、延河、杨家岭、枣园,这些名字,成为神圣的代名词。眼前的延河河面倒是不窄,但差不多就是一条干河沟。河床上,葳蕤着一蓬蓬杂草。一线细流,可怜巴巴地淌着。或许这是枯水季节的缘故。记得小时候唱的有一首歌,有“滚滚延河水,翻卷黑暗与光明的抉择”的歌词,看着眼前的延河,我不禁哑然失笑。说到底,延河只是流淌在我们精神世界里的一条永远波涛汹涌的圣河。

        这让我想到我们参观过的南泥湾。南泥湾现在也是延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南泥湾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也要好得多,美得多。沧海桑田,偏居西北的延安,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荒寒、闭塞、贫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站在宝塔山下的延河边,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眼前的延安城灯火璀璨,流光溢彩,人声鼎沸,上演着盛世的繁华。八十年前,一支弹尽粮绝的疲惫之师,一个危若累卵差不多山穷水尽的红色政权,竟然能在这儿落地生根,起死回生,迅速壮大,成为中国的主宰,并担负起今天复兴民族的重任,筑就大中华梦。我想,奇迹的创造,辉煌的成就,归根结蒂,是共产党自身那种强大的生命活力,后人将其归结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就以延安整风运动为例,整风运动不仅明确了全党全军的斗争方向,更统一了革命的意志,纯洁了革命队伍。可以说,这次整风运动,使我党浴火重生,破茧成蝶。这是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一个典范。

        我想,无论过多少年,无论怎样的风云变幻,也无论我们社会的意识形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必将与日月同辉,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富有想象力、最崇高、最美丽的,共产主义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最完美的的社会制度。

        宝塔上灯亮了起来,成了一个辉煌的发光体。光芒四射,无比璀璨。仰望宝塔,我的心也变得庄严和圣洁。我面向宝塔,情不自禁地庄重地举起握拳的右手,就像当年庄重地面对党旗那样。

文章作者:曾传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进拴|延安行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优质教学课件 24延安,我把你追寻(共41张PPT)
延安印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我游延安之感受
【华豫游记】延安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