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劳动教育叫好

为劳动教育叫好

曾传华

20206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方案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

早该如此!

劳动是一项重要的素质,和德、智、体、美一样重要,五者均衡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劳动,在这五项素质中,其实更应该受到重视。具备劳动能力,就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存,是第一位的。没有生存这个前提,德智体美这些素质就无所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存是皮,德智体美是毛。只有生存下来,德智体美这些素质,对生命个体而言,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助力人的完善、完美。

劳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狭义的劳动,通常是指体力劳动。必修课的劳动指狭义的劳动,即体力劳动。

劳动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因为一个人只有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才能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学会劳动的技巧,享受到劳动成果带来的愉悦。在反复的劳动中,逐渐明白一个人为什么必须劳动,理解劳动的价值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我是农民的孩子,虽然是家里的独子,但我的母亲在劳动教育方面,从不娇惯我,甚至说比一般父母对待孩子还严格几分。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着做简单的劳动,扫地,刮洋芋,打猪草,挑水,放牛,割草,砍柴。我家的那头被我称作“老黑”的大牯牛,和我同岁,一直到我上初中时老黑老死,我陪伴、服侍了老黑十几年。放牧,割草,十几年如一日。我是个馋小孩,劳动完成得漂亮,母亲就做好吃的予以奖励。如果犯懒,劳动马虎,就会挨骂,甚至挨打。母亲就是用这种很简单、原始的方法,将劳动才有好吃的的朴素观念,生动地灌输到我的脑子里,并扎根在我的脑子里。

小时候,我没挨过饿,除了家里是余粮户,油水比较厚,我还比一般的孩子要会弄吃的。只要肚饥,我能想出同龄孩子想不出的办法,找到他们找不到的野果子,吃到他们从未想过的野味。这种生存的智慧,是从劳动中得来的。如果不是放牛,割草,砍柴,走遍每一个旮旯,就不会留意什么地方有野果子,什么地方能摸到鱼虾,什么地方能捡到野鸡蛋。

上初中时,有一件事对我影响特别大。有一次,我到坝子里的表兄家做客,在表兄的撺掇下,黎明出发,步行几十里,到一个叫“界山”的地方,买了20斤包菜,用担子挑着,大半夜才回到表哥家。脚上打满了水泡,肩上磨破了皮,血肉模糊。第二天,仍挣扎着将包菜挑到集市上卖,赚了一元钱。四十多年前,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元钱可不是小数目。一个壮劳力在生产队劳动一天,才挣一两毛钱。捧着赚来的钱,我十分开心,忽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钱难赚也好赚,一个人只要有力气,肯出力气,就能在这个世界生存,就不会活得比别人差。这给了我做人莫大的信心。

劳动不是为了吃苦,但吃苦却伴随着劳动。一切劳动,都是先苦而后甜。要肯吃苦,能吃苦,就得有目标、毅力、恒心和智慧。像我小时候,想吃好的,这就是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就能承受劳动必须付出的苦,认真完成劳动,把事情做漂亮。

提高劳动的效率,除了肯吃苦,拥有熟练的劳动技能,还要动脑筋,运用智慧。有很长时间,老家那地方因办窑罐厂,山变得光秃秃的,疙瘩,也就是树兜子,和荆棘,就成了家家户户主要的燃料。许多同龄的孩子,跑到生产队外很远的地方挖树兜子,主要的时间都耽误在来回的路上,有时候还要面临其它生产队没收兜子和挖兜子的工具的危险,说不尽的好话才能要回工具,但我却常能在近处挖到满意的树兜子,事半功倍,不时还有喜出望外的收获。说起来一文不值,就是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长大树,离不开土壤和阳光。能长大树的地方,就一定留下可观的树兜子。如果没有被挖走,就往往是被荆棘杂草所掩盖着。砍开荆棘,就能找到树兜子。而且,越是大家都熟视无睹的地方,越有可能掩藏着大兜子,这叫“灯下黑”。挖出这个大兜子,最好能辨认出是什么树的兜子,判断是独根还是根系发达。根系发达的,要大致确定旁根的走向。以此作为开挖的切入点,就会提高开挖的效率和收获。树兜重要,树根同样有用。开挖一个树兜,就是一个小小的工程。

我举这几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意思是想表明这样几个观点:劳动产生智慧;劳动培养斗志、锻炼毅力、铸就恒心;劳动获得快乐。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种劳动,其强度、难度和辛苦程度,尤胜过大多数的体力劳动。搞好学习,成绩优异,明确的目标、浓厚的兴趣、旺盛的活力、灵活的思维、顽强的斗志、坚韧的毅力、持久的恒心等,一样都不可或缺。这一切品质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从哪里来,从自小的劳动中来。

很遗憾,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物质条件的向好、优越,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在家里往往是众星捧月,是小皇帝或小公主,衣来张口,饭来伸手,衔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坏了,心疼都心疼不过来。条件好一点的,家里可劳动的事本来就少,就连打扫房子的事都没少花钱雇人干,即便有,也不会让孩子做。中小学名义上有劳技这门课程,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形同虚设。所以,说现在的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点也不夸张。而劳动的缺位,恰恰是基础教育最大的失误之一。一些孩子,走上社会,好逸恶劳,成为“废人”,啃老的、坑爹的,大有人在。走上违法犯罪的,也不鲜见。家庭和学校教育,难辞其咎。因此,曾有专家大声疾呼: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不仅因为从事了三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工作,当了三十几年的班主任,培养出了不少的优秀学生,我自己的孩子也算成功的一个范例。孩子北大硕士生毕业,公派留学荷兰,获得环境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在一所知名的大学当大学教师。打小,我就要求孩子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家里能做的家务必须帮着做,而且必须做好。做好了奖励,否则严厉处罚。受到处罚,任何人求情都不管用。自理、劳动、学习,是孩子每天必修的功课。稍大一点,播种季节,领着孩子参加下田劳动,让她丢下种子,观察种子是怎样发芽、茁壮成长的;锄草时节,带着她锄草,让她体验什么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摘茶时节,鼓励孩子摘茶换零花钱,让她直观到劳动就能赚来钞票;水果成熟了,让她自己想办法采摘树上的水果,在同学中或卖钱,或物物交换,感知什么叫经济;收获季节,帮着爷爷奶奶挖洋芋、红苕,搬运包谷,让她享受收获的喜悦,明白劳动中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费。这种劳动教育,一直持续到她十三岁进入恩施高中学习为止。这一过程中,不是没有人非议,表示迷惑,不理解。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心疼她,明里暗里也表示反对。但我,从不为所动。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劳动教育是成功的。其实,我的孩子也很普通,并不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但她现在的成就,从小的范围来说,显然超越了她不少的同龄孩子和她的同学。至于将来如何,有无成就,则是另一个话题了。

一个连力所能及的简单的体力劳动都不愿做,不会做,或做不下来的孩子,要求他在读书中出类拔萃,不是不可能,相对而言,比较难。除非孩子天分高,智力出众,特别热爱学习,又在学习中找到了目标,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样的孩子是异数,可遇而不可求。

通过劳动实践,让孩子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未必就一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变得优秀,但一定能对整体素质的形成、融合和提高,起到能动的作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退一步说,人生不止华山一条道,行行出状元,即使在读书上不能闹出什么名堂,通过劳动教育,具备了吃苦的意识、信念和承受能力,走上社会,还怕不能自立于社会、找不到一碗饭吃?很多成功者,并不是靠读书取得成功的,但一定是专注于所干的事,肯吃苦,肯下功夫,肯学习,在工作中,又发展和补齐了他的素质的短板。怕的是,书没读好,又怕吃苦,不能吃苦,走上社会,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思进取,那就真令人担忧了。

将劳动作为高中必修课,写入方案,纳入考核,足见党和国家对学生劳动的重视。方案的面世,必将倒逼中小学及家长对劳动进行重新认识,加以重视。随着中小学劳动基地的开辟,劳动课也必将作为课程而皇之地走进课堂,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助力素质教育的推进。

为未来计,为子孙后代计,我要大声为姗姗来迟的劳动教育叫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千首打油诗---家庭教育篇
别让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无处着落
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烹饪、家用器具维修、种菜养禽,家长怎么配合
实施“五育并举”为何还在评“三好学生”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父母必读】心理素质早锻炼,孩子成功离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