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吃饱就反酸 灼心 堤防惹上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上来的这些个“货”里含有酸性强烈的消化液(如胃酸、胃蛋白酶、还有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等)会对食道和咽喉造成“灼伤”。
部分朋友还会有灼心感,胸腔里好像有团火在烧,这是因为当胃液流过食道时,人体会感觉到胸骨背后有灼烧感,通俗地讲就是“灼心”。
偶尔的反酸是生理现象,大多与进食不当有关,但如果经常性反酸、烧心,那么可要当心了,这很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在作怪。
胃食管反流病,顾名思义,是一种胃酸反流至食管、损伤食管粘膜并引起临床症状的疾病。
02.为什么会招惹上“胃食管反流病”
如果把胃比作城堡,那么食管就是向城堡运输食物的唯一通道。在胃与食管之间,有一扇“城门”叫贲门,守卫贲门的还有食管下括约肌,它们共同维持着这条通道上的秩序。当食物到达时,它们会验明正身,迎接来宾;而当城堡中的食物或胃酸想要溜出去时,它们会坚决阻止:这儿是单行道,出口在另一边呢。
但是,有些人天生贲门敏感脆弱,一受刺激,就容易出现城门失守的状况;有些人随着年龄增加,城门出现松动;还有些人由于饮食不当导致胃酸增多,一次次地攻击“城门”,结果导致门被撞开了一条缝……于是,胃酸夹带着食物乘机逆流而上,在食管和咽喉处搞破坏,导致食管炎、咽喉炎,甚至造成食管溃疡,形成胃食管反流症。
03.别掉进反酸误区

看到这里,大家也不要过度紧张,并非所有的反酸都是疾病信号。
生活中,出现反酸的人不在少数,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以下关于胃食管反流的说法,都是错的......
误解一:反流是因为胃酸太多了
其实大多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胃酸量是正常的,之所以反酸是因为胃酸的位置不对——不好好呆在胃里,而反流入食管了。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在治疗反流病时要用中和胃酸的药?这是因为目前还没有效果明确的直接去除病因的药。比如有一部分反流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但却没有恢复括约肌功能的特效药,因此需要从中和胃酸入手,减少胃酸反流入食管的量。
误解二:反流最多也就是消化系统的病,没什么大不了的
胃食管反流和其他疾病也密切相关,比如哮喘。研究表明,严重的反流病会加剧哮喘,而哮喘反过来也会加重反流病。
另外,反流病的后果不仅是反酸这么简单,它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临床后果。比如,严重的反流病会发展成糜烂性食管炎、食管狭窄甚至食管癌。
误解三:酸性食物会加重反酸
既然反酸,那应该是酸性食物吃多了?其实不然...
一些酸性食物比如橙汁确实会加重反酸、烧心,但这并不是由于橙汁是“酸的”,很多非酸性食物也会加重反流病的临床症状。
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不同,会加重你反酸症状的食物可能对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建议反流病患者可以记录自己的饮食,避免会加重自己症状的食物。
如何有效缓解反流症状

大多数人在就医治疗后,反酸、烧心的症状有所缓解,但胃食管反流病属于慢性复发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达到完全治愈该病(使其不再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调整,达到预防和保健的养胃之道。
一吃饱就反酸、灼心,小心惹上胃食管反流病!
(1)饮食要有规律,少食多餐,尽量不要出现饿到胃痛的情况。
(2)少吃影响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功能的食物,如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烟酒等。
(3)胃酸过多可适当以面条、馒头为主食,多吃碱性食品。这样可以中和胃酸。
(4)睡前3小时少喝水,不再进食
(5)躺下后适当垫高上半身10厘米。这么做可利用重力减轻胃内容物返流的压力,有助于减轻夜间的反流症状。
(6)平衡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和腹部脂肪。腹部脂肪堆积将会增加腹腔压力,促进胃内容物反流。
(7)不穿腹部过紧、腰带过紧的衣物,以免增加腹腔压力。
(8)调节工作节奏,保证充足睡眠,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精神,保持平和心态。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食管反流,请戒掉四种行为,三类食物!
经常饭后反酸水、烧心,是得了胃病吗?警惕三大典型症状!
消化科医生:5个原因让你胃酸倒流,请小心食管癌!
食管反流病为何要三忌三戒?
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候会被胃里返上来的酸水呛醒,怎么回事?
五大常见坏習慣易诱发反流性食管炎, 該如何预防反流性食管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