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学《论语》17.15阳货篇——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白话】
孔子说:“鄙俗之人可以与他一起侍奉君上吗?他没有得到时,担忧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如果他担心失去,就没有什么不敢干的了。”
 
【释词】
鄙夫:鄙俗之人。朱子:“鄙夫,庸恶陋劣之称。”
也与哉:与,同“欤”。
患得之:担忧得不到。患,担忧、害怕。“得之”即为“不得之”,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用法。《补疏》:“古人文法有急缓。不显,显也。此缓读也。《公羊传》'如勿与而已矣’,何休注云:'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此急读也。以'得’为'不得’,犹以'如’为'不如’。”按:得之,可以泛论,亦可专指,专指则为“得禄位”。
既:已经。
无所不至:如同“无所不为”。郑康成:“无所不至者,言其邪媚,无所不为。”唐文治:“无所不至,言谄佞邪媚,驯至于篡弑,无所不为也。《易传》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用人者可不惧哉!”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鄙夫之行也。
《四书合讲》曰:此夫子发鄙夫之心,以戒事君者慎所与也。“患得”是其情之始,“患失”是其情之终,“无所不至”是其情之极,说尽鄙夫之情状,而“不可与事”意自见。君子,穷视其所处,达视其所与。彼鄙夫者,庸恶而无忠义之心,陋劣而乏刚正之节,岂可与之并事君也与哉?
蔡节曰:鄙夫之不可与事君,言以禄位得失累其心也。未得则所忧在于得,惟恐其不得之也;既得则所忧在于失,惟恐其或失之也。始于患得,则必终于患失。然患失之累,又甚于患得。是心苟切于中,则凡可以持禄固位者将无所不至矣,所以谓之鄙夫也。
唐文治曰:鄙夫但求得位而已,无厌足之时,是以营营扰扰,终身在患之中
朱子曰: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
《解义》曰:鄙夫之心在乎固其位,君子之心在乎称其位。势不足于固而失之者,鄙夫所患也;德不足以称而失之者,君子所耻也。此所以为异。
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论语旁证》曰:志于道德,圣贤之徒也;志于功名,豪杰之士也;志于富贵,即鄙夫也。圣贤非不事功名也,可为则为,不可为则不为,不害于道德也;豪杰非恶富贵也,视功名为重,则富贵为轻也;鄙夫则富贵而外,他无所志,故其得失之患至于如此也
刘宗周曰:鄙夫后来是大奸大恶。若出两截人,殊不知其为必至之情也。圣人穷奸邪之祸,而止以鄙夫概之,欲人主辨奸之微也乡原、鄙夫,皆是圣人题画出其情状,亦甚不相远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严鄙夫之戒,以立臣道之防也。
《汉书·朱云传》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后汉书·李法传》曰:法上疏谏,坐失旨免为庶人。还乡里,人问其不合上意之由,法未尝应对。固问之,法曰:“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四书反身录》曰:鄙夫非生来如此,学术使然也。当为学之始,所学者正谊明道之术,及登仕版,自靖共尔位,以道事君。若为学之始,所学者梯荣取贵之术,及登仕版,止知耽荣固宠,患得患失,不依阿即逢迎,情所必至,无足怪者。故术不可不慎也。
戴溪曰:东坡云:“李斯忧蒙恬之夺其权,则立二世以亡秦;卢杞忧怀光之数其恶,则误德宗以再乱。其心本生于患失,其祸乃至于丧邦。”善哉斯言!能推明圣人之意矣。其始止是鄙夫,其终乃是乱臣贼子。爵禄之心重,便生出无限事误国误家,岂其本心哉?一念之差而已矣!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集说》《论语大义》《论语学案》《论语集释》《论语正义》《论语补疏》《论语旁证》《石鼓论语答问》《汉书》《后汉书》《四书反身录》《四书解义》《解义》《四书合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解谜·上串下联解“鄙夫”》01-不用OR不与
不肯曲中求功名——《论语》悟读【439】
论语日课451:别让患得患失害了你
宋儒靳裁之:一语说透功名富贵,成为《论语》完美注脚
道听而涂说|《论语》没有那么难
钱德洪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