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易产生误导的报告很危险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 │ 书海遨游No.22025

书海遨游 No.22025

推荐指数:☆

   容易产生误导的报告很危险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

原书阅读:197分钟

本文字数:1,681

本文阅读:5分钟

(注:本读后感仅为介绍和评论该书,供自己学习和研究,做些笔记和思路的整理。)

这是看的第三本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每年的报告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还是蛮有意思的。只是2017的好几份报告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却让人特别值得思考,“个人身份的认同”。

作为研究报告,一般都会设定一个概念或者标准,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做数据收集分析,进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往往结论是从定量分析中得出一个定性的结果。2017年报告中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定性结果不是来自于定量分析,而是来自个体的自我类别化。

虽然报告中指出“个体自我类别化的标准即可能来自于特定的社会体制,也可能来自于自身的心理感受。”但就数据收集的情况看,在报告中利用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心理感受。于是就会出现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者来自于自我类别化的结果,就比如社会阶层的类别选择,大多结论里面都把“自我”两个字去掉了,如果单单只看分析结果,完全不会知道这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也就是你的阶级你说的算,这种标准似乎有些道理,但又总是觉得哪里有点怪怪的。

二者来自于“说不清”,调查中有很多人会选择以“说不清”的方式放弃“类别化”,而调查报告选择的是,“在本次调查中,选择“说不清”的被调查者被计为缺失值不列入统计分析。”比如富人或穷人的自我类别化中有41.1%的人“说不清”。那所有关于富人或穷人的结论是否具有参考性呢?

三者来自于自我类别化本身,就像报告结论说的,“自我类别化显著影响了个体对于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冲突严重程度和冲突激化可能性的判断。”虽然这个结论是通过数据得出来的,但这里的“自我类别化”到底是谁造成的?或者我会好奇,如果没有回答这些自我类别化的问题之前,是否存在自我类别化,这就有点像薛定谔的猫一样有趣了。另一方面,“说不清”的就一定没有类别化吗?还是没有给出适合的选项。

当然,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断章取义,所有结论如果将报告完整的去看还是OK的,但现实应用中还会坚持及强调之前的设定和假设吗?这才是最关键的点。

回到研究报告的的最初定义来说,创造几个似懂非懂的名词,比如网络民族主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指数;或者创造几个调查维度和标准,比如创业能力包括创新自我效能感、创业风险感知、日常创新行为、创业基本能力四个方面。这些作为研究都无可厚非,但若结论是指向简单的“是否幸福”、“能力高低”则是否妥当呢?

最后再看二个有意思的数据分析结果。关于死亡的逃避性接纳,报告中得出的结果是,“道教、基督教、民间信仰的得分均较高;佛教的得分最低,与无信仰群体分数接近。”然后结论部分写的是,“宗教能满足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向往和寄托,但宗教似乎未必能减轻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所以佛教属于宗教吗?

我能理解的是在结果输出的时候提纲挈领很重要,大道至简,言简意赅都是做研究的一种精神,但是否因此会产生歧义或偏见,这将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地方。

另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关于“如何使公众对PX项目的风险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对于公众“认识程度”的调查能够得出“如何”的结论,其中一个推断将是非常主观的,当然所谓的“正确”本来就非常主观。

总之,无论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相信不是为了有结论而出了一个结论,既然是报告一定是通过严谨的验证过程所得出的,就算没有结论,或者反常识的结论都是合理的。这才是一份报告。

2022.05.12


“每日糊图”:每天都会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本人看书很杂,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也以此分享给大家,当然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编)研究报告的结构
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评价标准
如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有效市场调研的三步曲(下)
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
市场调研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