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肺复苏时,别有这10个“顾虑”!美国心脏协会官网建议

360docimg_0_

一个人心脏停止跳动时,常见的镜头就是周围的人去做心肺复苏,但是如果对心肺复苏技术理解不够充分,就会施救失败。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官网就指出了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明白的10件事。
1. 别等救助人员
若遇到有人突然倒下,首先要尽快打急救电话。其次,不要等待专业救援人员,要赶紧施救。
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存活可能性就降低10%。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可大幅增加存活概率。
具体步骤如下:
1)检查患者反应,可以轻晃或轻拍其肩部,大声询问,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施救。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则让别人打电话,以方便在专业救援人员电话指导下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3)不要停止心肺复苏而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以让现场其他人去找AED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进行心肺复苏时,将一只手的手掌部位放于胸部中央,另一只手至于其上,十指交叉,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用力按压。
2. 别讲究培训证书
有心肺复苏培训证书固然完美,但情况紧急,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也应立即施救。
3. 别浪费时间摸脉
非专业的施救人员,没必要去检查患者脉搏,而应尽快胸外按压。
4. 别拘泥于小节
心肺复苏救治中,障碍往往不是技术本身。
比如,胸外按压可能需要剪开衣服,暴露胸部。尤其是救治女性时,会让人畏手畏脚。
而日本一项针对AED救治的研究显示,如果在校高中生发生心脏骤停,男学生有83.2%会在救护车抵达前接受AED急救,而女生比例仅有55.6%。
美国的研究也显示,女性接受心肺复苏的可能性远低于男性。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救治一条鲜活的生命,远比拘泥于这些小节更为重要。
5. 别在乎人工呼吸
如果不愿意口对口人工通气,做好胸外按压足以让心脏泵血。
有研究已证实,在最初几分钟,仅胸外按压与给予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效果一样。
对于因窒息或溺水而导致心脏骤停的婴儿或儿童,每30次按压后两次人工呼吸很重要。如果不知道怎么人工呼吸,也应做好胸部按压。
6. 别担心伤害患者
很多人担心可能人没救活,反而对患者造成了伤害。
其实, 最大的风险却是袖手旁观。
即使做心肺复苏会引起一些问题,但做总比不做好。
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7. 别怕移动患者
进行心肺复苏,需要患者背部有支撑。躺在床上或沙发上按压效果差,需要移动到地面或硬板床上。
8. 别担心学了没用
很多人认为自己永远都不需要学习心肺复苏,或者认为自己和家人朋友很健康,或者认为不太可能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显示,超过70%的心脏骤停发生于家中或私人住宅中。因此,学习心肺复苏,是任何家庭安全保障措施的一部分。
9. 别怕没地儿学
有备无患,主动学习心肺复苏课程更有助于救治的推广,并提高救治的质量。
如果在度娘或小视频上搜索“心肺复苏教学视频”,就可以自行学习了。此外一些社区中心或消防部门等也会进行线下培训。
很多人认为AED是给专业人士使用的,要忽略这种看法。通过语音和图片提示,六年级学生到老年人都可以使用。
10. 别害怕当英雄
救治心跳骤停者,并非独自面对这种紧急情况,现场其他人、急救调度员、急救人员以及医务人员都是站起一起共同面对的。
中国每年有55万心原性猝死患者,但大中城市仅4.5%的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而院外猝死生还者比例不足1%,而美国这一比例则是12%。
这些都促使学术组织、社区、施法机构、个人等参与其中,促进救治。
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指出,“全民参与”才是提升我国心肺复苏培训普及率的终极策略。
来源:Michael Merschel. 11 things to know to save a life with CPR.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ews. February 1, 202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AED在元旦救人成功
医学科普:四步学会胸外心脏按压
2015 年心肺复苏指南:7 大更新要点总结(附中英文指南下载)
2015 心肺复苏指南 7 大更新要点总结(附中文版下载) - 丁香园
胸部按压成心肺复苏首选步骤
《2015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及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