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环游60国的剑桥博士分享:如何突破人生设限,活出多版本的自己?







上周,行动派为大家请到了“环游60国的剑桥博士”一帆,在红点APP进行了线上分享。分享的主题是「如何突破人生设限,活出多版本人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直接下载“红点”APP搜索太空仓频道收听,或者直接复制以下网址:http://dwz.cn/3O99xy



刚才主持人把我介绍得都到天上去了,我希望今天大家听完分享之后不会失望,因为你会发现,可能我跟高大上一点儿都不沾边。


其实我跟你们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扰,也在不断地去摸索,所以我倒是能够真实地做完这个分享。


  • 我先以15分钟左右的时间分享我这些年的历程

  • 然后是这些年最大的蜕变

  • 最后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个“U型理论”


也许很多人来听这个分享是被Title所吸引:环游世界啊,剑桥大学啊,写书啊之类的。


但是我反倒觉得,大家会有自己不同的人生,就像一朵百合花,它干嘛要像玫瑰花,而不关注自己原来可以成为纯洁的,纯白的,美丽的百合呢?


现在我想先给大家讲我的经历,之后再讲“U型理论”。    



光鲜的投行工作背后




我在2011年大学毕业,当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数学系,是系里第一个拿到Offer的。


对一个大四的学生来说,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一件事情,而且我当时拿到的是英国投资银行巴克莱资本的Offer,还是管理培训生,上来先给我5000新币(相当于25000多人民币),叫做Siner Bonus。


只要我跟他们签了Offer,他们就给我这笔钱,我当时美滋滋的,拿着这笔钱就去旅行。


但是进到投行之后,前3个月都挺新鲜的,半年也还不错,到1年多的时候我开始变得有些麻木了。


怎么说呢?我每天的生活是朝九晚九,每天要坐在电脑前面十几个小时处理数据,而且我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是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吗?还是我在投资银行是让有钱人变得更有钱,让穷人变得更穷呢?我真的有帮助到这个社会吗?我开始疑惑。


另外一方面,我的生活状态我也不喜欢,我当时会穿着高跟鞋,化着妆,跟大家一起去各种社交场所,但是好像交不到很真心的朋友。


我好像得到了很多,但内心还是不满足,想要得到更多。发现自己在投行工作已经有这些光环了,但是内在的自己总是有更多的渴望,像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空洞。


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不安全感,才会需要那些光环放在自己身上,好像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我记得就是这样每天很麻木的在办公室里,无数的PPT,无数的presentation,无数的邮件,不断地做数据......


有一天晚上我加班到十点,打车回家,一上车我就看到车外面那些霓虹灯和高楼大厦......我突然哭了,我就在想,这好像不是自己以前想成为的样子。


我以前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朝向着光,充满爱、能量和光芒,充满色彩的人。


现在变得有些冷血,会说假话,好像也不能做自己。


我这个时候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接待沙发客。


我接待了很多环球旅行的人、接待了诗人、接待了一个德国姑娘,她从德国搭便车花了7个月时间到新加坡,还有各种各样的。


我突然觉得人生的版本不一定只有一种,也许我可以尝试其他的生活方式。


我大学时候有一个特别大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所以我当时考虑要不要给自己放假一年,用这一年的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


所以我选择了递交辞职信,递交辞职信的那一刻我反而比当年拿到Offer还激动,我顿时觉得自己自由了,被解放了。


从辞职那一刻起到离开公司,老板让我多留了3个月完成一些项目。在那3个月的时间里我知道我要走了,我反而可以很自由的做自己,那时候我开始可以不用藏藏掖掖了。


我会周末去潜水,周一的时候从普吉岛飞回来,然后到办公室。也不用担心让大家知道自己周末做什么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拼命的购物去填补自己。


无论如何,那时候我很真诚,会把心灵打开跟别人分享,反而吸引了很多其他的同事。


他们会想要跟我一起聊天、吃饭,甚至还有一些公司的高管都来约见我。


当时有一个银行的director(在投行里是一个蛮高的职位)。他当时跟我吃饭的时候跟我说:“哎,姑娘啊,我其实真的很羡慕你,如果我像你当时的这个年纪,又没有现在的家庭负担的话,我会选择跟你一样去环球旅行,然后可能就再也不回来了。”


那一刻起,我在想也许大家都在投行生活,但在这种麻木的心下面,都有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和对丰富生活的追求。


我有一些其他同事,当我站在局外人角度看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周边20%以上的人在忙工作,都不快乐。


他们每个人好像都有自己的追求,或者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自己在投行是做一份工作,可以给他们一份收入,那时候我真的觉得很遗憾,很难过。


我也会想到,我大学时学的是数学系,我周边的朋友都是学公关啊,金融啊,没有一些人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


你问他们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时,他们会说因为我爸妈让我来读,或者说这个专业前景好,以后会给我带来一份好的工作,会赚钱,会很稳定等。


这些都让我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了这些东西吗?


大家可能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自己做的工作,那为什么我还要去选择呢?是因为我们一直在重复一种外在的模式吗?这个我之后会在“U型理论”里提到。



遵循内心的声音,开启环球之旅




后来经历的就是我辞职后去环球旅行,20个月的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从土耳其一路向东,经过伊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一直到中国。


然后又去美国参加哈佛种子班。


后来我又去了拉美,在这期间,我学了很多东西,去学习朴门农业、形而上学,潜水等等。


这些都是我去做的一些尝试,做自己曾经想去做,但是没有时间或者没钱去做的。


后来我在路途中开始思考:那未来呢?我不能一直这样环游世界下去啊。那时候我已经在路上走了大概一年多了。


在辞职的时候我是有计划的,跟同事很相似的是,我在环球旅行之后想去读MBA,然后回到大公司里面晋升,当时是这样的想法。


但我上路了之后,意识到那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去读MBA也不是我想要的。


在上美国哈佛种子班的时候,我认识了几个学教育的朋友,跟他们聊起来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我上初中最想做的是幼儿园老师还有小学老师。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还跟同学签各种的合约,说等他们有宝宝了都送到我的幼儿园里来。


我想到我对人的心理很感兴趣,当时作为沙发客住在别人家里,我发现我喜欢了解别人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等,然后又想到自己受到的教育模式很有局限,所以我就很想去做教育。



剑桥缘



所以我在危地马拉的农场上申请了剑桥大学,在秘鲁4000多米的高原上参加了剑桥大学教授的面试。


当时是在凌晨5点钟,而且我又住在多人间,我5点多的时候爬起来,跟我的小伙伴说大家不许出声音哦。我穿着彩虹色嬉皮士的衣服,在Skype上面对着几个剑桥大学的教授,参加了这个面试。


包括来剑桥大学,是一路搭车过来的,来剑桥之后,我在书里写“世界是我念过的最好的大学,这所大学里面只有一个专业,即探索世界,深入自我,及如何更快乐地在时间生活。


后来在剑桥读博士,我开始研究华德福,这时就像顺应了我的内心的声音一样。我发现顺应了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后,很多事情就能变得简单多了。


以前自己的很多精力都用于内在争吵,内在打架:这到底是不是我想要做的,好像愿望很多,又实现不了很多。


现在一下子进入很通畅的状态,在这里读教育就是我想要做的,是我一直以来内心的声音啊,包括我在这里遇到华德福教育。


在这整个的环球旅行过程中,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知道了我想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所以我们把内在调理通顺,让内在强大起来,让内心的声音指引我们去做想做的事情,那这样的成功就更加的丰盛、顺其自然了,自己做事情就更加简单了。


但是我一直有个困惑:难道我不环球旅行,我就不能来读剑桥了吗?其实不是,但是我的内在可能会纠结我能在剑桥得到什么。


我在很多年前想来读剑桥是冲着剑桥的光环,是冲着这个学历,可能在剑桥我不能享受每一个当下。


但因为现在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在这里的每个当下是充满力量、充满喜悦的,那样做事情就更加事半功倍。


这就好比我是转专业过来,从本科数学,然后学习心理学或教育学,一下子理科转文科呀,所以我在硕士的第一年,按说应该很艰难。


在这里要学怎么写论文,以前学数学,连一篇500字的论文都写不好,现在都是要写20000字的论文。然后要去做采访,都是做以前完全没有做过的事情。


但内在理顺了之后,就觉得好像整个宇宙都在帮我,在毕业的时候,反而是我们班上成绩最好的,还意外的拿到了最高的荣誉学位,这边是Distinction。



U型理论与环游经历的结合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讲“U型理论”。


我在去年遇到U型理论的时候,是非常狂喜的,我像是找到了一个模型:去形容我是怎么找到自己、怎么做回自己,又是怎么完成一个更加丰盛的自己。


我始终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要辞职去环球旅行才能找到自己,辞职去环球旅行也未必能找到自己。


如果你去看在路上漂泊的人,去辞职环球旅行的,可能大家也不快乐。


在路上可能大家都在互相攀比说你去的国家比较多还是我去的国家比较多,我做事情比较酷还是你做的比较酷。


那一切都是在向外看,还是没有在向内求,在路上的攀比跟在投行是没有任何区别。


很多在路上环球旅行的人回到原点后可能还是不知所措,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寻找自己的过程,我一直很想把它理论化,遇到“U型理论”之后对我帮助好大。


很多人不喜欢现在的状态,想跳脱,无论是去辞职旅行还是去换一份工作。


有人辞掉投行的工作,没有很清楚、也没有认识到自己是谁,立即又申请了一个金融学硕士。


到英国读完金融学硕士之后,发现在这个方面花的时间成本更多,不得不再继续这一方面的工作,或者换一个工作。


我们一直在向外寻求,寻求的过程始终没有解决自己最初的困惑。


这个“U型理论”,也许可以用来帮助自己去看到你究竟是谁,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你想完成怎样的一生。


“U型理论”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奥托夏末教授提出的,我们观察生活中的意义和困难,我们都渴望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活,但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困难是我们内在的一种显现,那怎样让生活朝更好的方向去转化呢?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化自己内在的状态。



这个“U型理论”就像一个“U”的形状:


  • 它的左边最上面的“下载”那里代表的是过去;

  • 右面是我们的一个正在生成的未来;

  • 中间底下是怎么样允许我们内心觉知涌现的过程。


这个“U型理论”就是教我们怎么样从左边的这样紧紧操控的,封闭的,不自由的,受制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各种,受制于过去的状态转化成为右边这样开放的,与高我连接的,不再受制于过去的,与无尽的创意、力量、灵感这些相连接的状态。


我们一旦能够进入到这样一个最高潜能的连接,就有更新的活力进入世界来转化我们的生活。


所以这个“U型理论”就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从自己的内在和世界来完成转化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在“U型理论”中,就像我说的左边是下载模式,右边是生成型的未来,底端是要求我们放下一切不必要的东西,不一定是辞职,这个需要我们自己去反思怎样去放手这个过去的小我,旧我,我们紧抓的不自由的这一切,而去接纳一个未来最高的可能性,接纳一个大我。


其实过去有很多特别智慧的作家也好,什么人也好,都在讲相同的事情,只是用不同的语言在讲,有一个Joseph Campbell他也说:“We must be willing to let go of the life we planned so as to have the life that is waiting for us.' 


就是我们放手一直制约着我们的这样的一个过去,在这个时候,这就是属于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属于我们的天命。


我们可以看到“U型理论”的左边是完全没有自由的,受制于过去的经历,受制于社会和文化的这样的一个下载模式,我们要思考下自己都在下载什么?


譬如我在投行里的时候我一直在下载自己的行为、意识状态,我一遍遍地想要更好更高的学历,想去买更多的东西,有更漂亮的衣服,然后一边还接受父母的压力,社会的期盼。


一遍遍的重复着自己过去的模式,一遍遍的在下载,每天在重复着昨天的生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没有本质上的蜕变,所以如果我们让这种下载模式一直制约自己的话,我们永远都走不出来。


所以我当时离开投资银行就是停止了这种下载模式,我跳离了原来的状态,让我进入了新的环境,与新的世界和新的朋友的交往中重新再去审视自己原先的状态,然后看到把这一切都放下的时候,再让未来的东西涌动进来。


在这里我会跟大家继续讲我环球旅行的经历,让大家看到我的这段经历怎样跟“U型理论”结合。


也许你不能效仿我的生活模式,但是用“U型理论”,你一样可以套用在你生活的案例中。



“U型理论”在生活中的案例




在PPT的图中你可以看到我在环球旅行中当沙发客和搭顺风车,我去过世界各地上百户的人家里去当沙发客,去感受他们每户人家里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跟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生活等。


我有去过哥伦比亚雕塑与钢琴博物馆城堡的主人家住(左下角的图),也带过妈妈去孟加拉做过沙发客(左上角的图)。


其实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慢慢地去挑战自己原有的思维,开始打开心灵,打开头脑去倾听不一样的思考方式,不一样的观念,让我把思维中的条条框框重新放下来把价值观归零,只是去观察,就像“U型理论”左边的那个下载模式之后,你怎么样离开下载模式,就是一直去倾听去观察去感受。


然后右边的两幅图是我当时在搭车旅行,我一路上,大部分是在搭车,从中国,途经西伯利亚然后一直搭车来到剑桥,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很多人说搭车很不安全吧,也有人说搭车像乞讨一样。其实搭车不是乞讨,车主搭人首先是顺路,你可以去感受陌生人之间善意能量的流动,然后你会建立一种最纯洁的友谊,是以最开放的心去拥抱未知。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你会上什么人的车,这一切都会让你重新跳出原来的那种下载模式,去感受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去跟外在的世界,跟内在的自己重新做连接。 



然后我还去尼泊尔空中滑翔(左图),去东南亚潜水,去洪都拉斯自由潜水(右图)。


自由潜水完全不使用氧气瓶,完全靠屏住呼吸去潜到水下。自己犹豫了很久才去学,也是因为想看到自己的恐惧感、看到自己的挑战。


我想如果我去应对了每一个这样的恐惧之后,未来我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许我的恐惧心就被降到最低了。


我在面临内心的束缚和恐惧,去战胜各种恐惧和各种条条框框,所以我当时意识到说一切都是“境由心生”,一切你想做的真的能做到。


我以前以为自由潜水只有在像澳大利亚,或者夏威夷那种在海边生活的白人才能做,我在第二天,已经能够潜到水下20多米,我就在底下屏气1分40多秒。


这一切让我就像是在水下与自己内在连接,分分钟地看到自己的恐惧心理,看到自己头脑中的对话。



然后这是我去拉美学习绿色生活和朴门农业(见上图)。


我当时有些内在的声音,想去了解这个世界的食物究竟是怎样产生、怎样种出来的。


因为我从小在城市里长大,跟自然的连接不深,所以我一直想回到大自然,重新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去学习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绿色社区。



还有就是去海外做义工,去参加我沙漠里的火人节。做义工的时候,看到自己在给予的时候更快乐,不像以前一直在索取。


一旦开始去倾听别人,看到孩子的需求,跟他们设身处地地在一起,产生这种流动感,反而让自己活得更快乐,这也是很多海外义工经历教给我的。



“U型理论”的思维模式 





回到“U型理论”图,左边是下载模式的过去,一直重复自己过去的思维模式,重复自己过去要做的。


右面是一个生成型的未来,中间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底端就是一个针眼,去怎样完全的回到当下,跟外在处于一个连接中。


如果通过这个U型理论来看,我在路上经历的都是些什么呢?如果想要认识我是谁,我一生的工作是什么,都是要去做什么呢?


看U型理论的线路,其实分布的是四种状态:


  • 第一种状态是下载模式;

  • 第二种状态是打开思维;

  • 第三种就是打开心灵;

  • 第四种是打开意志。


我在路上无论去做沙发客也好,去搭车也好,其实就是在打开头脑,打开心灵的一个过程。


打开头脑就是我不再认为自己原来认为的是正确的,我把自己先放下,去倾听那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生活方式。


同时我又尝试打开心灵,去体会他们的生活状态,去体会他们的心是怎么感受的,进入一种共情心状态,打开心灵去跟这个世界,跟这个世界的人产生连接,发现原来我们都是一体的,都是兄弟姐妹的这个过程。


打开意志就比如我去做的一些事情,我当时好像感受到我想去学朴门也好,去火人节也好,很多都是我觉得受到那样的Calling。


那一刻,那一个当下,我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我,我先跟随着去,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先跟随着去做,打开意志更多的一个是去做。



打开思维、心灵、意志:WHAT




打开思维


打开思维,打开头脑是暂悬你对一些人和事物的的评判,退后一步,以一个全新的旁观者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也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重新看待生活的时候,看到我们究竟是怎样被制约的,看到我们是怎样深陷于过去,其中有一个线索就是:


你处于下载模式时,发现你一直在面临很相似的课题,你的课题和困难会一再出现,而不是不同的课题,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以往总是归咎于他人不去内省,总是归咎于生活的不幸,所以打开头脑的过程,打开思维的过程就是让我们退后一步,重新审视这一切,这个过程需要对自己格外的诚实,对他人也要格外的诚实。


打开心灵


那打开心灵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看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而是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从对方的角度去感同身受他们的看法、观点和感受。


这也是我当时在路上与他人做的连接,去做沙发客,感受这样的善意,感受我与他人之间这种善意的流动。


所以当我们打开心灵去倾听的时候,生活已经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了,当我们有更深的觉知并保持这种开放的状态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与世界的这种连接。


但是如果你在下载模式中,你内心的想法、感受和意图与外在的世界的混乱之间总是有一条鸿沟。


当我们打开心灵,其实很多有意义的经历从宇宙流向了我们,如果是我们创造出来这样的现实的话,我们也一定有能力去改变它。


我们在打开心灵的状态中就渐渐感受与他人的这种联系,相互影响,而且能与当下的生活的实相连接起来。


打开意志


最后打开意志,就是要求我们卸下过去的包袱,与内心的深处做连接,我们越少与受限的自我认同,我们就能越自由地与内在的这个高我做连接。


当我们放手,允许善意流动的时候,放下我们的过去,还有就是刚才讲到的恐惧心理,这时候就能允许我们的未来流向我们。



打开思维、心灵、意志:HOW



那怎么样去打开头脑、心灵和意志?


你不一定像我一样去环球旅行,但是你如果可以去旅行,会很好,去与外面的世界做连接。


或者去读书,让书里面不同人物的思维去打开我们的思维,去遇见有趣的人,然后你练习着把这样打开头脑,打开心灵,打开意志的状态,应用在你自己的倾听和对话中。


我可以给大家举个倾听的例子,如果我们在下载模式中,这里的倾听是:我听到的一切只不过是在证实我知道的,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所以实际上我不需要倾听,是这种状态。


打开头脑的倾听:是不带任何偏见的倾听所陈述的内容,去倾听他们与我的想法是否一致;打开心灵的倾听是一种共情式的倾听,是从他人的角度来感知,说我感受得到你的情感,你可以感知到从他语音背后传达的信息。


当你打开意志的时候,这种倾听模式是一个全然的,是一个共同生成型的倾听,是一个全然的存在和敞开的更高的连接,你会感受到在这样一次交谈过程,倾听过程之后你已经不同了。


我做过很多个案,很多人来作一对一的咨询,有些咨询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我总是很希望给大家建议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我很容易跳进去给大家建议。后来我发现我没有打开自己的头脑、心灵和意志去倾听他们。


所以之后的有些个案很有意思,我记得有一个姑娘来找我的时候,我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没怎么说话,我只是创造了一个空间给她,完全零在的与她在一起,去倾听她说的话。


她当时跟我讲述她现在的挣扎,她的渴望,她好像很困惑于自己不知道未来该做些什么,怎么样选择自己的人生。


好像我没有急着给她建议的时候,这样的场域就逐渐打开了,我们两个人都打开了自己的头脑、心灵和意志,她到最后哭了,我什么建议都没有给她,她自己就顿悟说:其实我在讲述的这个过程中好像已经有答案了,好像我已经遇到这样一个向我指引的未来了。当时我们俩走出来的时候,都非常感动。


那次是我个案中讲话讲得最少的,反而出来的时候我们两个的感动和改变都是最深的。


打开头脑不去评判她,然后去体会她的感受,我们共同去创造这样一个场域,让她去打开这样的意志,让未来流动给她。



自然流现




“U型理论”的最底端有个“自然流现”,怎么去做这个“自然流现”呢?“自然流现”是什么呢?


我先给大家讲我的例子,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会尽量创造跟自我连接的一些机会。


所以我用1个月的时间在危地马拉学习月亮课程,住在塔里面每天静心跟自己的内心在对话,去倾听头脑里的声音,心里的这些暗示。


然后我也去学瑜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地开始与自己的内在打通,不再是以前在投行的状态,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情,一直匆匆忙忙,走路也匆匆忙忙。


眼光一直都在看外面的东西,而不是在跟自己的内在建立连接,好像一直都在看:哦,那个姑娘更漂亮,那个姑娘穿的衣服更好看,那边投行的那个人是个Trader,搞销售的,我也想去做他那样子的……

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给我们的一些刺激,可能不是内在自己真的想要的,所以我在旅行的过程中,做了很多这样的静心、闭关,尝试回到当下。


如果我们观察下自己,我们的头脑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叽叽喳喳,一会儿要这样,一会儿要那样,甚至你都没有这个觉知的话,你应该尝试下去打坐,你会发现头脑真的像Monkey Mind,像个猴子一样。


所以什么是“自然流现”呢? 


“自然流现” (Presencing)——这一词语是由“当下”(Presence)与“感知”(sensing)这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回到当下,同时要打开一切去感知。


所谓打开一切就是打开我们的头脑、心灵和意志,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回到当下与感知结合的这样一个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流现”。


所以我写着说“当我们完全进入开放的状态,未来的力量会潜入,天命就向我们展开。那是不为过去所限的未来,与高我联结。” 


这有什么方法呢?其实我有一些让大家更快更频繁回到当下的方法,如静坐(内观、正念)、瑜伽等。


现在硅谷很多大公司都会对员工进行正念的训练,他们会发现,员工静坐10分钟的话,他们的创造力源源不断。


当自己静心的时候,会联结到最内心的源泉,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迷失,当然你还是会迷失,但是在迷失过程中会有声音把你拉回来,这样会比以前你迷失了没人把你拉回来好,哪怕把自己拉回来这一小下。


就像我们在大海中游泳,一直溺在水中,但是我们哪怕是有一个状态抬起头来呼吸一下,意识到说原来我们在溺水,然后我们可能下一刻还在溺水,但是已经不一样了,我们知道自己在溺水,已经有这个觉知了,已经在跟自己做联结了。


知道如何被自己的内在和高我牵引而不是被外面各种声音和诱惑,还有压力所束缚。所以我们要静坐,回到大自然,回到当下,会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力量。


当整个世界不一样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是谁,你走得格外坚定,然后你也知道你的这种沉静,充满创造力的力量还会影响周围。


会有很多人问我说,怎么样说服我父母让我去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其实我不是在说服,因为说服只是言语层面的东西,我的内在力量有加深的话,我很清楚自己是谁,我知道做这件事情给我带来喜悦感的时候,我父母的状态都会为之影响。


其实那时候我再说什么可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们已经在受到一些感染和已经看到一个更愉悦更自信更充满力量的我,他们知道说他们的女儿在做一件对的事情。



接下去我想讲下我搭车去剑桥,在剑桥读硕士、博士的故事。


我在旅途中选择来剑桥会跟我很多年前不一样,不是因为它的光环,不是因为这个学位,而是因为爱,而是因为我知道我想要什么。


然后我去申请的时候,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很神奇啊,一个学数学,学金融背景的人去申请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时候还是申请到了,这就是我说的这种当内在力量在的时候,宇宙都会来帮助我们。我在写个人简介(Personal Statement)的时候,都写得很有力量,会感染人。



华德福教育——天命所在



我想给大家讲下我在来这里读硕士的时候遇见华德福的故事。什么是华德福教育呢,我为什么现在在做华德福教育呢?


它是起源于德国的一个全人教育。它结合的是头、心、手、思考、情感和意志,就像我们刚才讲的这个打开头脑,打开心灵,打开意志很一致的,因为华德福教育跟“U型理论”的背景都跟人智德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根同源。


我对我自己的教育有很多的反思,因为我从小也是开始了一场追逐成功的竞赛,重点高中,名牌大学,一直都是这样。然后在高中里面,我经历了一件事情,让我很反思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在高中的时候,我们班的压力非常大,我是山东省实验高中里面的实验班,我们年级当时有37个班,然后又住宿,像军训一样的军事化的管理,6个人一个房间,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一直到晚上,这样训练出来的


但上大学的时候,我高中的同桌和高中班长跳楼自杀了,那个时候也是让我开始反思教育。


第一次去华德福学校的时候是在剑桥,我不知道自己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我就去到本地的一家华德福学校,想去参观一下。


我当时一进到那个学校里,就看到它的各种色彩,在绿色的小花园里,小孩子们到处玩耍,然后我进到他们的班里,看到老师都是充满了对小孩子的爱,可以看到小孩子的眼睛里面都放着光。


期间,他们在教室里学的是印度的那个版块的内容,我当时装成一个家长在旁听,那是他们的开放日。


我坐在教室里面,老师在台上讲印度的一些古老传说,然后开始唱起了印度的经,之后小孩子们跟她一起唱。


那些孩子应该是4年级,10岁左右,他们唱经,然后每个人手里拿着乐器,老师都没有告诉他们,他们就每个人闭上眼睛,沉浸在印度的唱经(Mantra)中,一起唱,每个人都沉浸在里面。音乐结束的时候,他们自己都不肯睁开眼睛。


我特别感动,我意识到说如果我小时候是这样长大的该有多好,我就不会被老师认为是坏孩子了,我的顽皮可能是我的创造力的源头,就不会再被打压住了等等。


我整个人都快哭了,好像就是你一个自然流现的状态,当时的一个声音就是我很想硕士论文的时候研究华德福。


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声音,我的硕士论文开始启动了,我去联系了英国的很多华德福学校,去学校里面做采访,采访家长,采访老师,去参观这些华德福学校。


写论文期间,我们班的同学都压力爆棚,很多人都去看心理医生,我们班的人天天都是叫苦连天地说:天啊,这个论文能不能写出来啊?怎么办啊?我该怎么写啊?


就是我那时候听到那么多压力的声音的时候,我反而是在各个学校去采访、参观,跟孩子们在一起,跟我的内在做联结,做我喜欢的事情,然后我充满了力量,我写论文的时候自己写着写着都写哭了,然后写着写着就会觉得:哇,这真的是我要做的事情!


也是那时候我觉得说我一定要留下来读博士,一年的硕士实在是太短了,我想研究的东西都没有研究到,我一定要留下来再读3-4年的博士,然后去研究中国的华德福、现在中国的华德福在发展。


所以这就是我现在做的事情,一边做着博士的华德福研究,一边每个月去英国西部的小乡村去学习华德福教育,去上这个师资培训班。  


我硕士论文期间,有一次去采访家长,那个家长跟我讲他的孩子在主流学校是多么受打压,孩子的眼睛里的光都失去了。


后来找到华德福,进学校以来看到整个孩子像是恢复了生机一样,他在跟我分享这个过程,我自己都特别感动。


当那个采访做完后,我自己就觉得说:哎,已经不一样了,就好像已经打开头脑、心灵和意志的这样的一个对话。


我出来的时候他跟我说:一帆,我看你为什么不去学华德福呢?为什么不去做华德福老师呢?你为什么不去华德福师资培训呢?


我当时头脑是闭死的,我当时就想:天哪,我都来剑桥读博士了,我才不要去做华德福老师呢,而且我要做这个研究跟做老师是没有关系的。


我当时其实回到家里来,就听到内在的声音在说:为什么不去呢?


我其实对华德福蛮感兴趣的,我干嘛不去师资培训呢?我后来去申请华德福师资培训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最有意思的一段。


我去申请华德福的师资培训,我说:我硕士已经把我的钱用光了,我没有钱来读你们的华德福师资培训。


然后老师跟我说:不好意思啊,我们从始至终没有奖学金的,已经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发过奖学金,抱歉。


然后我就一直给他们写信,我就说:可是我真的很想来念,而且我感觉到这是我这几年应该做的事情,应该是我内在的一种Calling,我真的很想去念,你可以不可以帮我?


然后老师跟我说,其实我那个贷款可以贷,可以是无息的。我就说:我已经欠了很多钱了,来剑桥读书还是蛮贵的,我已经欠了很多钱了。


然后老师最后在一个星期之后给我发了一封邮件,他说:一帆,你知道吗?你是我们今年接受的历史上的第一个全额奖学金读华德福教育的,说我们收你,全额奖学金给你,第一年不收你任何钱。


而且你知道吗?你不仅是唯一一个拿到奖学金的,而且是唯一一个告诉我们你不知道自己未来要不要做华德福老师的。


因为所有来英国培训华德福的,都说未来要做华德福老师,只有我特别诚实地说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觉这好像是我要做的。


所以这两个老师就这样给了我全额奖学金让我来读华德福。


现在我一边做着华德福的博士研究,一边每个月去英国西部的小乡村去学习华德福教育,去上这个师资培训班。



我想跟大家分享两句话,一个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里的一句话: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宝藏在等待着他,但现在的人很少想要去寻找他们的宝藏。我们应该让生活自己去过,顺着它自己的方向,走向它自己的命运。可是很不幸地,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按照该走的路——快乐而且通向天明的路去走。”


然后我还想分享另外一句话是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


“把自己的心力完全地投入去发现你到底想在这一生中做些什么,是‘你’想做什么,而不是这个社会、父母或是某些理想希望你做什么,这时候你就会更有信心去创造,去做你自己,你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如果反其道而行,你就会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耗尽了你的精力。” 


所以我今天的分享不是说想让大家怎么样去得到名校学位,怎么样去投行,怎么样去环球旅行,怎么样去做公益。而是回到你自己是谁上.


也许回到你自己是谁上,你一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名校学历,而且你去申请名校学历的过程中会更加顺利,然后别人会更加被你打动,你做事情的时候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创造力。


但也许你本来的状态是你想做一个社会企业,那你就没有必要像我这样去“上天下地”或怎样。


就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宝藏,所以我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去寻找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地球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独一无二的使命去完成。



“U型理论”和天命之旅




最后就是应用这个“U型理论”和天命之旅,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人生不是一场在同一个跑道上的竞争,看谁跑得比谁快。


所以很多家长就会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傻的一个想法,因为人生不是一场竞赛。


它是一个旅程,而且每个人的旅程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旅程中看到的风景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路径不一样,我们到达的终点也不一样。


就像我刚开始用的例子:原本是漂亮的百合,然后社会的声音会告诉我们如何去成为玫瑰花,反而我们挣扎了半天,开出来的花也不是那么好看,自己还去怨自己。


如果我们热爱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时候,如果它们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话,如果我们感受到事情对世界有意义的话,我们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完成。


很多人会选择说如何去寻找到适合你的工作,我给大家两点建议:


找到能给你自己带来喜悦的事情;

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益处的事情。


那很多人也会问我“天命”的样子是什么?天命不是一个样子,是每时每刻的一个状态。


这些天命的状态是会变的,当你感受到天命的时候你会知道说,就像之前写的“当你真心渴望某件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助你”,但是你有没有想一下:之前自己的那么多心愿为什么没有实现,我有很多梦想为什么没有实现。


这时候我们就追本溯源地回来看自己说当时的这个心愿,我的动机是什么?它是真的让我喜悦的事情吗?这是对世界有益的事情吗?


我的动机是什么,我真的想要它吗?所以我是在走一条错的路吗?但如果你走上一条真正属于你的路的话,你会发现这件事情会顺利的,而且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助你的。


最后想说下这个“U型理论”,其实杨澜和奥托夏末有一个对话还蛮神奇的。


U型理论最常见的是用在企业的领导力培养,让企业的领导力来帮助解决企业当下的危机,但其实它暂时还比较少去应用在个人层面。


其实杨澜在跟奥托夏末的对话中说:


“  今天在座的大多是传媒大学的学生,我们也来说说和年轻一代相关的事。现在年轻人的负担都很重,事业、家庭、人际关系……


同时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也让人们只关心明天我能得到什么,而不关注生命整体的规划。


那么,针对这些年轻人,U型理论如何运用到个人的人生规划当中呢?”


这是当时杨澜给奥托夏末的一个问题。


当时奥托夏末回答了几点,我觉得没有完全地给到一个解决方式,他只是在讲年轻人可以怎么去进行这样的一个正念练习啊,怎么样去选择一个热爱的事业啊等等。


这也是现在我有想怎么样能把“U型理论”普及给更多的人,带领一些工作坊或课程之类的去帮助大家去蜕变自己。



PS:特别感谢此次整理笔记的小伙伴@正无穷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悟道需要头脑吗?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5宝,拥有了就是好福气!
转世与羯磨(五)
孩子撒泼大哭,妈妈该怎么办?
李泽武:迈向健康的教育,必须平衡这3点
思想的创造品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