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可以给你舒坦与关怀

1992年,新加坡李光耀访华。

有一个目的很明确,在中国找一个地方,按照过往成功的“新加坡”模式再建一座城。

这个对象,最初相中的是上海。

都说人生如戏,城市何曾不是。

上海打了个瞌睡,似乎没能理解新加坡的意思,一段姻缘不了了之。

后来,才有了苏州的机会,才有了现在“新加坡模式”的苏州园区。

近日,大碗再次抵达苏州,来到这个被历史阴差阳错的选中的城市。

外地人眼中的苏州是苏州园区,即“大秋裤建筑”,东方之门。

同样,本地人也将园区视作为苏州的掌上明珠。

到苏州,必到园区。

到了园区,必感概万千。

但是今天,咱站在一个特别的角度,带大家认识一个有温度的园区。

毕竟,理解苏州,还是得先理解园区。

1994年,作为中国、新加坡“合作试验田”的苏州园区,正式挂牌成立。

随着第一声打桩机的发动,一座中国的“新加坡城”开始动土。

它是否会带着众人期望,干出个样儿来。

还是丢人现眼,玩胖子跳水,搞成一地鸡毛。

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就连当时带头的领导也不知道。

27年后,苏州园区发展模式引无数地方争相模仿,但后辈里面,确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不是半路完犊子,就是规划之初就已经迷路了。

一直被模仿,从来没被模仿对过。

如果你在园区呆个几天,我想你会觉得它还行;

如果你在园区呆半个月,我想你会对它挺不错;

如果你在园区呆几个月,我想你会彻底爱上他。

如果各位有机会来到苏州,还是建议来到园区感受一下市民的生活。

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在苏州园区生活过的人,你让他换个地方生活。

根本不可能,找头驴都拖不走的那种。

有人说因为苏州的美,比如园林;

有人说因为苏州的繁华,比如湖西CBD。

而我说,喜欢苏州,是苏州可以给其他城市给不了的舒坦,可以给其他城市给不了关怀。

对咱老百姓来说,奋斗来奋斗去,不就是为了过的舒坦么!

如果一个城市,老百姓觉得处处生活都费劲,完全没有幸福感,那它某种程度上是不合格的,即使经济再向好。

幸福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在生活里时刻闪着光。

就像一个贤惠的爱人,平时不觉得有多好,离开了还真不行!

而苏州,确实可以给你其他城市给不了的舒坦。

有人习惯早上买菜做饭,晚下个馆子。

所以买房子偏向于距离商业街区近一点。

有人喜欢健身运动,没事打打球

所以买房子偏向于距离体育中心近一点。

我们普通人,买房子总是喜欢问一句周围的配套如何。

比如银行查个帐,诊所拿个药,修个手机,汽车补个胎……

我平时可以用不到,但是你必须要有,或许哪天我有需求呢!

丰富的配套总能给房子带来不菲的溢价,因为齐全的配套跟生活是否舒坦直接挂钩。

各位可能不知道,早在20多年前,这种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就以“邻里中心”的社区商业形式出现在园区的落地规划中。

如地图左一圆形区域所示,是苏州园区园区第一家邻里中心

——湖东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它不是“社区内的商业”,而是“服务于社区的商业”。

隔几个小区,附近便出现一家,配套不但全,最主要是近。

不断更替适应居民需求的商业业态,服务周边小区。

比如,盒马鲜生,星巴克,KFC出现在这里。

每一户,都有属于自己的邻里配套,属于自己的烟火气与亲切感。

对于弹性消费,园区依托金鸡湖商业中心及四处分布的若干大型Shipping Mall来完成。

海量的停车位,吃喝玩乐一条龙,一站式解决了人们休闲娱乐方面的所有问题。

每个人都知道,这种业态分布不是凭空而立,而是早就规划出来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喜欢对比城市楼宇,喜欢对比房价高低,请问有谁真正了解对比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对比过平日生活的舒坦程度?

邻里中心的高度融合集中,其他城市的那种零碎店几乎没有出现,尤其小区楼下。

这种规划,节约用地的同时,给绿化也腾足了空间,号称“走最绿的路 建最美的城”。

要说凡尔赛,我最服的就是它。

明明是“工业园区”,别人还以为到处大卡车,到处是插天上冒烟儿的大烟筒。

这可倒好,湖光水色,风景如画。

到现在,我终于为啥明明大名是“工业园区”,却一直被人称呼为“园区”了。

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就积极推进实施“生态优化行动计划”。

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制度为保障,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看看园区内的金鸡湖,独墅湖的水,再瞅瞅大西边儿的太湖水。

但是,在这里我劝你别走太湖太近,太湖的“金属超标”以及“内味儿”可是出名的。

2008年3月,园区获批为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17年9月,园区又获评首批国家绿色园区。

并先后被评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园区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但是,环境太好,鸟语花香未必是好事

—— 鸟多屎多。

这确实是个烦心事儿,尤其是园区车主。

农林大学的调研报告显示,园区天上有超过130种鸟类,湖里水生生物328种。

园区的环境不需要宣传,空中鸟儿、湖中鱼儿就是最有力的代言。

每个人都知道,这种生态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早就规划出来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喜欢对比GDP,喜欢对比产业机构,请问有谁真正了解对比过一个城市绿色环境,对比过我们每一次呼吸的空气质量?

说完“住”,“职”更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早上离家去公司,傍晚离公司回家。

对多数人来说,家与公司,就像跷跷板的两头:不是在这头就是在那头,或者在这头到那头的路上。

就业中心集中化的分布格局对公司效益、对地价房价冲击天花板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是对上班的我们来说真称不上友好。

在这里试问大家,早晚高峰堵车的根源是什么?

一个地方集中了太多的人,集中到点下班,不堵成一锅粥还真邪门了!

同时,一个地区的产业就业越集中,周围的房价就彻底对越多人说拜拜。

再试问大家,那些城西上班却住城东的,城北上班却在城南租房的,为什么?

他们不知道住在离公司近的地方方便么?

其实你我,大家都知道。

在苏州园区,笔者看到了产城融合,职住一体的范本。

山川数据中心曾借助移动手机信令作为数据基础描绘出以下数据图

我们不难发现,苏州园区短距形成4个主要的就业中心。

中长距形成以湖西CBD、湖东产业中心、纳米产业园片区3个就业中心。

笔者乘车分别来到这三个地方,本想体验一把上下班高峰的酸爽。

但对经历过杭州早晚高峰的笔者来说,就苏州的“早晚高峰”也好意思叫“早晚高峰”?

苏州的朋友们,如果你现在觉得上下班拥挤,我有一计保证你不在因此烦闷

—— 开车去杭州,去上海就业中心溜达几圈!

同时,园区规划建设、园区市政服务一直绞尽脑汁,通过交通规划专题会议的研究,提出多方面的改善措施。

比如畅路网方面:

打通进入中新合作三区的南北向路网,引导交通多向分流。

同时增加周边区域的居住用地供给,促进职住平衡,减少跨区出行需求。

改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职住一体化。

再比如优管理方面:

进一步优化道路断面,研究实施潮汐车道;

优化交叉口设计,加强路口精细化管理;

再比如最后促宣传方面:

促进绿色交通出行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市民采用低碳、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

改善过程中,我们又看到了生态保护。

每个人都知道,苏州的职住比、职住聚集,通勤等现象,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早就规划出来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喜欢对比城市人均工资,喜欢对比消费水平,请问有谁真正了解对比过一个老百姓每天上班的费劲程度,对比过每天通勤要浪费多少时间?

城市之本,不是高楼,不是每年的统计数字。

而是这里的居民。

再次来到苏州园区,笔者对这片土地,依旧是不改的尊敬;

对这里的居民,依旧是满满的羡慕。

今天,我们没谈产业,没谈GDP,没谈建筑,没谈城市人均收入。

我们就站在一个市民的角度,审视城市给予我们的舒坦与关怀。

日常工作生活,简单的六个字,就占据了我们人生中至少70%的光阴。

让人们安居乐业,多么难且又充满无限价值的一句话。

世人听闻武汉“九省通衢”,可闻苏州园区“九通一平”?

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燃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做到“九通”;

土地填高平整,做到“一平”。

九通,处处通百姓。

一平,一心保人民。

“为了解决园区城市内涝的问题,在平整土地时,我们就把苏州的历史水文资料拿出来看,看看苏州最高的历史水位是多少,然后根据这个来填高,所以苏州工业园区平均填高了95个厘米。”

原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潘云官说。

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在学习园区模式,但一圈下来,并没有出现一个模仿标杆。

同样是尝试,同样是照葫芦画瓢,如今不仅资金实力更充裕,而且还是照着国内的葫芦画,理论上成功率应该更高才对,但事实怎么就落得这幅田地。

也有人问,园区在新加坡模式城市发展中最重要且难得的经验是什么?

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中有两张图,两者相似度竟高达90%以上。

一张是1994年手绘的金鸡湖远景图;

一张是2014年园区建成后的实景图。

规划是对的,方向是有的,但时间一长,便容易忘记当初要走的路。

领导班子几年一届,在任时“独扫门前雪,不管他任瓦上霜”,大搞特搞,政绩第一,非想弄出点大动静儿来!

上一届往东,到了缓慢东部填尾过程;这一届直接转西,那儿有更广阔的空间,到了下一届又变了。

铁打的发展,流水的方向,一届一个新区,一届一个饼。

这种短期速成思想是模式渗透的大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园区发展起来的经验是什么,说起来也容易:

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一张蓝图绘到底。

就是抛弃短线思维,肯花时间,花精力做好一件事。

专题研究:
  万字长文:上篇 | 中篇 | 下篇
  螺旋解体:上篇 | 中篇 | 下篇


 城市调研:

重庆:一线调研 | 城市分析 | 政策分析 刚需购房 | 两江四岸
北京:固安 | 雄安(上) | 雄安(下) | 北三县 | 燕郊 | 香河
上海:调控政策 | 大虹桥 | 改善置业 | 五大新城 
武汉:城市分析 武汉与重庆
天津:学区房 | 楼市妙计
其他城市:宁波 | 嘉兴 | 南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里或将成为下一个苏州工业园区
新加坡邻里中心
中国哪个城市的城市规划做得好?
越懂越爱2019年08月16日 星期五B02 三城记
苏州,中国城市规划最成功的城市,没有之一!| 楼面
四角皆山水、四角皆中心,一张地图解说苏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