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佛经》揭露的人生大智慧,读后引人深思……
userphoto

2023.07.10 江苏

关注
《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贯穿全书,尤三姐、甄士隐……一语点拨,才放下心结。

《西游记》中,因观音、如来的一路点化,师徒四人取得真经。

人生实苦,多的是艰难险阻,多的是诱惑陷阱。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人生很多问题,答案蕴藏在佛学智慧之中。

参透佛学道理

幸不幸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是啊,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与人争斗上,何不学会看淡和忍让,努力提升自我呢?

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不理会那些闲言碎语。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学会放下焦虑和浮躁。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执着于痛苦难以得到欢乐。转变思维,看淡得失,云淡风轻。”

说这话的,正是拥有近40年教龄的佛教文化研究专家、印度宗教研究专家——于晓非。

集“科学、哲学、佛学 ”于一身

他叫于晓非,从大学起,就在南京大学天体物理系,研究宇宙学
痴迷于宇宙神秘知识的力量,但慢慢的,问题也来了,研究的越深入,解不开的难题就越多。
再加上论文的压力、求职的压力、交友的压力、生存的压力……
凡此种种,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焦虑、迷茫。
普陀山,当别人都一心跑去沙滩游玩的时候,于晓非偶然遇到了山里的了空法师。

一下午的长谈过后,颇受启迪

▲于晓非与了空法师

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烦恼,了空法师讲到:

对于欺骗: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对于人生磨难: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对于别离和怨恨: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普陀山一行,于晓非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回来以后,热衷于搞研究的他,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翻阅大量的古书典籍,去刨根问底。

为了学深悟透,学校里的各类讲座,他几乎听了个遍,数学系、哲学系里经常会看到他的身影。

老子、孔子、尼采、莎士比亚……这些中外名人大家的智慧,他都有去深入琢磨。


佛学的终极,是教人解脱,懂得放下,才能拥有。

毕业以后,功底扎实的他,很快就找到工作,成为了党校哲学教研部的老师

外人看来,他事业有成,志得意满。

但他自己知道,自己还有很多职场的困惑、婚姻的困惑,需要寻找答案。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正式投入了对佛学的研究。

北京大学他师从段晴、王邦维教授,深入学习梵文;

斯里兰卡比丘学习巴利文了解佛家经典。

成为少有的集“科学、哲学、佛学 ”于一身的学者。

常年受邀北大、清华、长江商学院等名校,为普罗大众弘传佛陀正法。


读一读佛学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0岁前,人生可以靠努力,但30岁后,需要一些“觉醒”

这种“觉醒”,不是封建迷信,更不是玄学,而是通过自我的觉悟,活得踏实、心安,沉静而有力量。

这,就是佛学蕴含的大智慧。

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

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是佛教。

但佛学经典对普通人来说,要么过于深奥难懂,要么不知所云误入歧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大总结(疯转)
结语
25、真科学、非科学、伪科学
赵光发:觉真【6809】——大觉归真(2022年10月20日)
唯识与中观:这八个字用得非常好,玄娤法师的翻译。
北大高材生出家修行追踪:压力大暂离寺庙求安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