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创板属于资本市场的重复建设!您怎么看?

时隔三年,战略板再一次成为了市场上的焦点。

可见,战略新兴板的延缓,换来的是科创板又一次重登资本市场的的舞台,是对战略新兴板的升级。

科创板消息推出后,对于脆弱、寒冷的新三板市场,短期无疑是一个利空,不排除一批新三板优质企业将萌生退意,或者使一些优质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得不到营养,从而转向更又吸引力的科创板。

科小任于有幸参加“挖贝年会”,整个过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咖关于“科创板、新三板的竞合关系”分别发表了各自观点,文章内容观点来源挖贝网,有所精简,给大家分享一下:


Q:几位大咖眼中的科创板


刘平安:我就一句话,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复建设。这个话我不管别人认不认可,我始终这么看。

市场服务对象不要有太大重叠,这个板块真要做好,真正要起到所谓的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乃至全国科技中心产业发展,我的理解是服务于三个方面的企业:一是科技创新企业的头部企业,比如AI领域的一些企业,我们有没有一个板块来服务这类型的企业,目前现有的企业都不具备成长力,可能这是一个核心的市场定位;另外是已经在海外上市的

三板里面做得好的企业面临大量摘牌的概念,这些企业到哪里去,和A股有没有对接机制;还有是所谓的国际板,国际金融中心有没有可能让全球优秀的科技企业,到科创板来上市融资。

科创板服务对象定位在科技创新级的头部企业,这三大板块是科创板核心服务对象。科技的大大板这个观念我特别认可,科创板不存在竞争这个我不认可。不管从市值也好、净利润也好、收入标准也好,三板里面全部能找到这类企业,怎么可能不存在竞争?

布娜新:您觉得现在上海包括珠三角,包括香港、深圳两个交易所的格局,以及北京新三板三个市场之间的竞争,最后会不会演化成你死我活的竞争状态。

刘平安:新三板如果要做一个改变,场外市场定位是一个大问题。这个定位如果不改,我们还是场外市场,公开发行很难推出来,连续竞价很难推出来,门槛很难降下来,如果不改的话,新三板很难竞争。这是三板里面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这次机会再抓不住,三板没有希望。市场竞争特别残酷,在自主层面有什么制度跟这两个板块竞争呢?没有任何优势,只要科创板出来,新三板投不起,一大批全部往这里涌入。

张弛:听到科创板我是比较兴奋的,任何时候只有变革才有机会,科创板推出来是一个新的机会,新的机会带动旧机会的起步。

我仔细看了一些细则,个人认为,科创板对于新三板,短期来看肯定有巨大打击。中长期来看,让新三板没有推动的改革继续往下走。科创板新制度的崛起带动新三板的发展

我们自己是做私募投资,任何时候我们都是看机会,希望新三板好,也希望科创板好,希望我们投的企业市值涨起来,我们基金能够赚钱。新三板我们已经投了十几亿,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板块布局。

不管新三板还是科创板,目的就是让中国最好的这批企业服务进行提升。科创板的推出无疑让一批优质企业不再去港股,可能摘牌去科创板,相对于企业的成长是好的。后面的方向发展,我认为科创板的崛起对新三板不是差事,两个同步推出新制度,或者科创板先走新三板后走。明年科创板首批挂牌差不多的时候,新三板后续继续发力。

布娜新:对于两个板块,您的投资思路有没有什么改变?

张弛:投资思路从2016就开始改变,2015年重点在新三板,思路就是找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没有局限在哪个市场,不管是不是新三板是不是挂牌,我们都去进行股权布局。

另外一个角度,现在整个宏观环境往下走,现在是相对低迷期,房地产业到高位了,经济转型权重就会放在实体企业。实际上一波大的机会快要来临,当市场最低迷的时候也是市场快要起来的时候。目前10个人都有8个人说明年市场更差,所有人观点一致的时候市场就不会往这方面走,反而明年是个起点。

余柏文:科创板自带光环,新三板是场外市场。人家的层次就在你上面,我们在1990年就成立了上海交易所,设了一个板块,人家已经是高楼大厦了。你的定位是场外市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怎么可能同日而语,不存在竞争问题,我想合作的关系还是很大。

合作分两个层面,一是交易所的层面二是挂牌交易所和上市企业的层面。交易所这个合作,新三板的管理层第一时间找到科创板的规则制订者,是回避还是要做什么事,必须要有制度安排。

新三板在五年内看不到推出计划,科创板已经把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能够补给,或者由科创板来完成。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说新三板管理层应该做什么?这是第一个维度。第二个维度,今天大多数都是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我也利用这个机会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家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或者说你们懵懵懂懂就来到新三板,到底是干嘛的不是很清楚。场外市场也没有,对标是美国CBD,天然没有交易量的,如果在上面造成好几万股东,把整个股东结构变成类似公众公司的情况。场内点评特征是老股之间相互转让,场外是各种层次的争议,吸引新的投资者过来,助推企业发展,这个钱实实在在到这一家公司上去。

两三年下来新三板吸引了5000亿的资金,对很多企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在这个苗圃里面的新三板企业,你们第一要苦练内功,打铁还要自身硬,让自己发展壮大,极力吸取社会营养。壮大以后第一时间准备科创板,这个才是王道,才是你们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的正经之道。

何志专:从银行从业人员角度来看,我的反映是科创板是不是第二个创业板,这个科创板与原有创业板又有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注册制,注册制几位嘉宾也说了,对中国资本市场还是非常有标志性意义。对中国国内经济体系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对于科创企业的上市主体和融资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彭海:看到很多研究系的报告,更多做比较的是三板跟科创板竞合的关系。对于整个政策我们也是给了一个定位,从说话的场景、后期一系列的解读,整个科创板跟三板做一个分析。当时我们定位科创板追求的是市场化,但是市场化肯定跟国际化有一个接轨。在当时市场环节当中,不管是国际板也好、国际化也好,是推动市场未来国际化的进程。

对于整个科创板当中,我们大家讨论的,包括很多研究报告当中去筛出来的企业,就是未来能上科创板的企业,从财务角度寻找标的,一个是没有上市,再一个是公开数据的,在三板当中寻找一些符合财务的数据。放在整个资本市场体系定位高度是完善整个国内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这里面的基本制度是健全我国整个多层资本市场。包括我们提到公司的根本也好,跟大的创业板也好、中小板、主板也好,不形成完全建设也好,从财务标准方面,选创业板统计,2017年10月上了1700多家,后面排队有67家,对所有创业板公司和财务指标做一些统计。

关于执行标准,我们卡了一个三分之一的卡位,一年1700多家企业,从这些企业财务指标来看,净利润三分之一是一个亿左右,四分之一是1.2亿,是所谓执行标准出来的标准。

作为券商也好、投行中介机构来讲,执行标准肯定要比这个更高,对于整个科创板来说,跟三板基本上没有一个竞争的关系。因为这里面所涉及的三板的标的非常少。我们作为研究所都得写2019年的投资策略,强烈要求他们把科创板加进去,主要主板策略团队很少看科创板体系的认识。我也是强行让他们写进去,2019年对整个资本市场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也是建议他们在整个策略当中把这一块提高到一个高度,这是我大概对科创板的认识。

对企业来讲,不管是三板也好,科创板也好,主板也好,哪个场所和哪个市场给我融到更多的钱,就往哪个市场跑。从这个角度讲,企业的选择是非常隐性的,这是一个市场选择的点。

市场改革措施再不出来,新三板这个板块在中国多层次基本市场一定会被边缘化,百分之百。

有人对新三板抱有希望,有人说新三板的冬天可能过不完了。不过小编认为优质的新三板公司多了个转板渠道,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制度创新是科创板的使命和生命力
新三板转板政策透露了什么信息?
北交所和科创板的区别是什么?北交所对证券行业是利好吗
新三板,创业板,主板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板块呢?
转板细则落地,京沪深交易所实现“互联互通”
科创板开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