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盈余公积是什么积

今天聊个比较偏门儿的东西----盈余公积。

所有者权益

日常工作中会涉及财务,财务就离不开那几张倒霉的报表,其中资产负债表尤为重要,这破玩儿量化展示了一家公司在某个时点的资产状态。会计有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简单翻译下这个等式:钱都去干啥了=钱怎么来的。钱会变成资产,可以在银行存着(货币资金),可以是公司的产品(存货),也可以是持有的股权(比如长投);钱来的方式又大体包括找人借的(负债)和股东先期投入(所有者权益)。同时,随着公司经营发展,又会有一部分利润留存固定到所有者权益中。那么,上面的公式可以变成这样:

公司控制的=公司借的+股东拥有的

股东拥有的就是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下角,一般长的这样:

里面的东西不少,掰开了有很多事儿,但一些科目很少被用到。

比如专项储备,基本上只用来核算高危行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环境复原费啥的。

再比如一般风险准备,只有金融行业的会用到。有兴趣的童靴可以研究下伟大的巴塞尔协议。其他权益工具和其他综合收益不少公司都有,都是比较烦人的东西。

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会涉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1.经营积累

收入是一切的起点,在经过成本、费用、支出、税费后形成净利润。然后干啥呢?一般有这么几步:

1.如果以前年度有亏损,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如果还有剩下的,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然后,股东决定提不提、提多少任意盈余公积。

4.最后,股东决定是否分红。

咦?盈余公积是个什么鬼?一个非常古老的《企业会计制度》做过定义:

1.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2.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3.法定公益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公益金,法定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时,应当将其转入任意盈余公积。

可见,盈余公积是从净利润里扣出来、积累所得的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但这玩儿和资本公积不太一样,咱们一会说。

2.提取

提取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这比例咋来的呢?

《公司法》第166条,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股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这就是法定盈余公积及提取的规则:税后利润每年提10%,提到股本的50%就不用再提了。上市公司在鼓捣这些事儿的时候,都要看母公司的报表,而不是合并报表。

提取

不再提取

《公司法》第166条,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也就是说,任意盈余公积可提可不提,提多少随意,属于公司自治范畴。

10%提取

25%提取

不提取

嗯呢,净利润的一部分会被抠出来存好,留着以后用,盈余公积便是其中之一。法定的必须有,任意的公司自己看着办。

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作用

这盈余公积能干啥呢?

《企业会计制度》第八十三条:企业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股本)。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用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

但是《公司法》规定的和《企业会计制度》是冲突的,第186条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为啥这两个制度有冲突??从立法上面来看,设立盈余公积金制度的本意就是要通过限制利润分配,增加公司的经营积累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如果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就失去了设立该制度的初衷了。而且《公司法》自1993年设立之初就定了不许现金股利。额……具体的冲突原因就不知道了。

OK,可以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还可以转增。

1.弥补亏损

上市公司如果都混到亏损了,情况着实不妙,即使财务上调整下也要尽量避免,实践中着实不多。如果用公积金弥补亏损的话,有几个注意事项:

证监会会计部很早很早发布过《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3号——弥补累计亏损的来源、程序及信息披露》,虽然现在已经废止了,但一些内容还可以参考。

1.公司当年对累计亏损的弥补,应按照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的顺序依次弥补。法定公益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2.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公司法》第一百条:

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二)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

这家公司未弥补亏损有1.6亿,法定盈余有1700多万,盈余公积木有。且未弥补亏损达到了股本的三分之一。

恩,这家公司情况差不多。

会计分录:

弥补时: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年末结转时: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权益分派

此外,盈余公积还可以转增。需要注意的是:

《公司法》: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绝大多数的转增行为都是用资本公积做的,但也有极少数公司用盈余公积实施。

盈余公积转增1

盈余公积转增2

盈余公积转增3

资本公积的股本溢价的来源更偏向于股东投入,而盈余公积的来源更偏向于公司自身经营积累。以盈余公积有那么一点点利润分配的味道。

会计分录: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

3.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这其实很好玩啊。增资前,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是5350万,把合计2650万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利润打包揉到注册资本里,使注册资本增加至8000万。

盈余公积vs资本公积

刚才说了,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不太一样,试着对比下:

1.来源

盈余公积是从公司利润中提取的;

资本公积来源主要为股票发行溢价、接受赠与、合并其他公司资产金额。

2.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提到股本/注册资本的50%可以打住,任意盈余公积随意,公司有一定的自主空间;

资本公积的提取没啥上限或下限,只要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必须放进去,公司没啥自主选择权。

3.弥补亏损

盈余公积随意弥补亏损;

资本公积不得弥补亏损。

4.自由度

未分利润干啥都行,股东大会过了就OK;盈余公积呢,可以转增,可以弥补亏损,理论上也可以分红;资本公积基本上就是转股,其他啥也干不了。

大体就这些。

嗷,对了,普及个小概念。财务总说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

本文完

文丨来源:信披一点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本质区别
如何分析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提取比例
利润分配核算总结表
会计学中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具体指什么?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0356106.html?si=1
企业必须计提盈余公积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