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聊投行

年龄越大,就感觉日子过得越快,好像还没有忙出点什么名堂,就开始变得没有朝气了。

处于这个年纪,多少是有些尴尬的。这是人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阶段,过去的时光无法再来,而未来的方向却还没有完全确定,焦虑或迷茫可能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很多人尽管嘴上不说,但心中可能也会忧虑自己逐渐变成文艺作品中的那个憋屈中年。

年初身边的朋友们说,2019年过得真快,眨眼间就过去了,感觉整天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与人周旋,与事周旋,一年到头没什么成就。真想劝他们一句,能够踏实生活就很不错了,毕竟多数人此生都可能注定一事无成。

转眼,今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了,很多人可能都会对这两个月终生难忘。大家的生活和情绪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过,再难的生活都要继续,天气暖和起来,内心的希望就一点点滋长起来。

杨绛先生说,人生实苦需修炼,“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说得真好。曾经有朋友说过,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和环境中,一定要有一笔“Fuck U Money”,就是随时随地可以拍桌子走人的本钱,最好是金钱,如果不是金钱,也可以是个人的能力和自信的底气。

去年末和一个投行做债券的朋友聊天,朋友说去年赚了200万左右,自己足够努力,而且也还算年轻,未来依然应该是光明的,相信自己能赚到大钱。但是,到底做什么才能赚大钱,朋友也说不出具体的方向和实现的路径。

朋友所说的赚大钱,指的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财务自由吧。财务自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应该是指不需要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时间,所拥有财富带来的资产性收入就能持续满足自身的支出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务自由的门槛还是相当高的。以身边的案例来看,实现财富自由更多还是靠命运的安排。时代的红利,经济的周期,个人的努力,以及不错的运气,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俗话说,小富由勤,大富靠命,大概率可能是正确的。

此外,过去赚钱的方式,在未来不一定行之有效,就像大家所调侃的那样:以前凭运气赚的钱,以后一定会凭实力亏掉,或者说,人永远无法获得超出自身认知需求的财富。因此,人还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学习,多数普通人还是要多多思考自己行业未来的生态以及盈利模式,寻找到自身的价值。

以朋友们所处的资本市场为例,过去十年,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只有三类人,一类是公司上市之后把股份卖掉套现的大股东,这一类人屈指可数,何况很多大股东都是一屁股债;一类是借着前几年并购潮把公司卖给上市公司的小老板,这类人也不太多;最后一类就是给前两类人撮合交易的中间人,民间统称皮条客。

前两类人不提了,在国内把企业做上市或者被上市公司并购,总体来说是小概率事件。别看着市场挺热闹,每年能做成的也就几百单,想想中国有多少企业吧,这个概率还是极低的。第三类从类别上来看,可能包括了投行、FA,以及各类投资机构,大家模式不一样,路径也不同,还是聊聊朋友们所在的投行吧。

一些朋友做了多年投行,专业能力也不错,但是在投行的职位高不成低不就,年龄越大,越觉得有些鸡肋,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往上爬的机会不大,离开又有些舍不得,这是他们所面临的职业生涯的瓶颈问题,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想清楚行业的逻辑。

多年以来,境内投行的业务逻辑,是在满足监管部门要求的基础之上,组织相关人员,完成监管部门的规定动作,赚取牌照溢价,靠人海战术扩大市场份额。而对于政策的解读,对于产业的研究,以及对于产品的定价,可能并非投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对资源的掌握。

所谓资源,可以分为市场资源和监管资源。市场资源比较容易理解,良好的市场口碑,广泛的地方政商关系,构成获得优质客户的重要渠道。而监管资源,主要是指对贵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内部流程及人员状况的熟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窗口指导政策的掌握与理解。

因此,为了充实市场资源,几乎每家投行中都有来自于厅局级干部家庭以及中小企业主的孩子,而为了充实监管资源,几乎每家投行中都有来自于贵会的厅局级或处级干部。

有了上述判断,投行的生态基本就可以看得比较明确了,掌握市场资源的人负责搞定客户,掌握监管资源的人负责与监管部门沟通,二者互相补充互相加强,在投行内部形成金字塔结构。塔尖是少数掌控资源的大佬,中间层就是负责上传下达协调各方的项目负责人,底层就是负责写底稿的小弟。

这样看来,底层的小弟是最惨的。其实任何行业都一样,能走到塔尖的一定是少数,没什么关系背景的底层小弟往上爬,一定要经历打怪升级的磨炼。家庭背景决定的底层思维方式筛掉一批,学习工作中的领路人带来的学习工作习惯筛掉一批,能否跳出自身局限性来反思行为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再筛掉一批,爬到顶端的确实是少数。

那么,投行有没有技术含量呢?当然有,对于各种规则的学习和运用是专业技术的一部分。投行从业人员整体的素质是不错的,学历和智商都不差。处于这个行业的人,通常都不是太笨,也都比较勤奋,一起进入行业的人,十年之后,大家的路径和成就可能千差万别,原因可能就是上面说的几点。

其中,家庭背景和领路人基本是无法自主选择的,因此只能从自身入手,努力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不论是专业能力、眼界、胸怀,还是脸皮的厚度。当然,不断的思考是基础。在想明白投行的业务逻辑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以往的业务逻辑是否还能持续?

从去年科创板正式推出开始,整个资本市场的逻辑就已经悄然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渐进却长久而深远,以往围绕监管开展业务的逻辑已经开始转为面向市场和资本。简单来说,尽管监管部门依然不愿意轻易放权,但大的趋势是减少行政管制,更加市场化。

不过,市场化不是目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化解各方矛盾,为进一步的改革预留出足够的工具。同时,资本市场还将担负起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国家鼓励的行业和领域,促进产业和技术升级。

去年,曾经发了一篇文章《尴尬的监管》,文章结尾是这样的:“问题就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但是要解决问题,可能真的需要一个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一个能顺利推动各项制度的契机。也许,这个契机正在逐渐显现。”

当时表达得已经很克制和隐晦了,但后来还是引发监管部门某些人的不适导致删除。尽管如此,近期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变化中逐渐可以看出来,改革正在逐渐推进。监管部门也不容易,相比其他官僚部门,贵会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前面的逻辑没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行业的模式会向哪个方向演进?从业人员自身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还是聊回投行,如果大家不围着监管部门转了,那以后的工作重点在哪里?客户当然是要争取的,但是,争取到客户之后,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由此引发出来进一步的问题是,以往围绕监管部门产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人海战术所带来的项目数量的壁垒,是否会逐渐演变为负担?

目前一个主流观点认为,投行以后会逐渐转向交易型投行,大的平台优势将愈发巩固,未来投行需要重资本投入,需要增强政策解读能力、行业分析能力以及产品定价能力,具体如何实现,各家投行都在摸索。不过目前看来,多数投行只有赚取通道费的能力,并不具备做交易的能力,有些投行可能连什么是交易都没有搞明白。

多说一句:所有交易的本质都是勾兑。

主流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一些大的平台型的投行已经开始在做转型的准备,如果是在大平台的投行民工,可能会暗自庆幸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会那么快结束,毕竟抗风险能力强,但是,他们依然要面对职业生涯的瓶颈,以及到了一定年龄思考自己未来方向的问题。

然而,万一主流观点是错的呢?此外,大的平台内部各个部门自己的利益如何重新分配?内部改革所遇到的部门阻力,转型带来的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曾经的市场资源监管资源以及人员储备,是否会成为转型的负担?相关的人员是否可能变成累赘?

除了大的平台外,从市场结构和生态上来看,客户以及交易的规模是分层级的,众多的中小型客户的需求也需要被满足,中小型的客户对于大的平台来说可能并不一定划算。因此,中小投行的出路可能在于对某些特定行业和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于行业相关资源的掌控和调度。

有一种可能:中小投行的质控部门和研究部门成为控制风险和打动客户的主要推动力,销售部门销售能力的基础在于研究部门的定价能力和质控部门的风险承担能力,而目前占据投行主要人力成本的一线具体承做团队和资本市场部,将成为基础的执行部门,未来不需要这么多的人去做这些基础的工作,这些部门的人均成本会继续降低。

不论未来行业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投行民工都需要仔细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怎么去做,如何才能赚到那笔FUCK U MONEY。

以及,除了赚钱,人生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扎堆赴美上市:哪些问题需要关注?
「商模02」 商业模式(二)
底部来了,要涨!
监管部门正研究推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的相关举措
怎样才能真正进入VC/PE行业?
行以致远:探索中国金控行业转型发展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