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王圣教序》点画基本形态和用笔技法微解

【行书《集王圣教序》点基本形态和用笔技法】

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点在一个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卫夫人这里说的既有点画之形,更有点画之势态。''如高锋坠石,言势也''。这里的坠既有分量又有动势。又仿佛能够听到坠石运动过程中的声音。可见古代书法家对书法点画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是声情并茂的,有者非常具体到立体的形象。点在书法中无论楷书或行书乃至其他书法,点画以变化丰富为贵,所谓''万点异类'',这在现代比较自由的行书中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盖一点微如粟米,亦分三过相背俯仰之势''。

我们知道,在临摹之前我们要对点的形态通过阅读分析来掌握其形态,同时分析其用笔技法,然后才能做到落笔胸有成竹。

今天我们共同来阅读分析一下《集王圣教序》中点的几种基本形态和用笔技法。

一、藏锋点

范字:之、空。

''之''字点

形态:以园为主,方为辅。之之的写的非常正,几乎在结构的竖中线上。起笔藏锋故,圆笔。实际上,王羲之书法中有许多点画往往都是似圆非非圆,没有绝对法或方或圆。这个点同样如此。起笔行笔收笔三段交代的非常清晰,节奏明快。整体上左圆右方,非常坚实也质感。

运笔:逆锋起笔,先右上略平,后右下,然后略顿,向左下提笔自然收笔出锋。用笔短紧,而每一节的交代的非常清楚。

''空''字首点

形态,这个点,没有''之''字的轮廓形态复杂,比较简练,但取势较斜,似正非正,险中求稳,和之''字点相反。起笔接上字势,故找准位置,自然落笔故起笔也露锋意味。从k轮廓线看,整个的近似一个直角三角形。注意起笔部分较方,有棱有角,收笔出锋前轮廓线圆。

运笔:接上一字笔势,落笔略驻,向右铺毫,略做提顿,驻出右角,挫锋向左下,先右挫,后左挫锋,迅速出锋。故收笔前点画上下轮廓线有两圆弧意,先右后左。点画形态微秒,用笔短紧,而一气呵成。

二、露锋

''空''字形态:这个点非常洗练,起笔收笔随圆,但中段较长,非常硬朗。

用笔:起笔顺势近四十五度角入纸,略驻,直接右下运笔,至收笔前略驻,提笔意,左向挫锋,自然收笔出锋。这个点铺锋幅度角小,且中段粗细变化小。用笔纯任自然,不加然后修饰。其具体用笔路线如附图第一点的写法。

''方''字首点

形态:整体形态如''〉''。

运笔:起笔顺势,有侧锋势。出锋前不做顿笔,自然顺势左下侧锋提笔出锋。

三、弧形点

范字:''流''、''失''

''流''字右上点,形态略复杂,中段有行笔略长且竖直。

形态:和''方''点不同,方点以方笔为主,此点以圆势为主。

运笔:起笔由左上落笔,铺毫右下,顺势向下,行笔,收笔出锋前略驻,顺势右向提笔出锋,出锋较平,可能是下一笔为横的缘故,亦或是笔势的关系,没有顺势直接指向下一笔横画,而是在空中画了一个弧。整体用笔轻灵,自然流畅。

''失''字的最后一个点。

形态:似一个尖超左尾右斜置的青椒。起笔尖,收笔圆。中段由细到粗,整体右上弓势。

运笔:起笔顺势由左上,略带右弓势向右下铺毫运笔,由细到粗。收笔前,顿笔驻锋,提笔顺势出锋向左下,和竖撇收笔方向近。

四、长点

范字:''外''、''不''

''外''字右点

形态:可以分两个阶段,一段由细到粗,第二段近似一个长方形。第一段略长,第二段见棱见角 。角度略小于四十五度。

运笔:起笔顺势由左向右边行边铺毫,铺毫由轻到重。然后先右略驻锋,略低于第一段角度铺毫运笔,运笔不做提按,收笔处以方笔势回收。

''不''字的最后一点。

形态:由细至粗。收笔前顿笔驻锋,回锋收回画中注意收笔轮廓形态。和其他点画收笔形态的关系。

运笔:起笔逆锋,入纸略轻。中段运笔变化细微,后段运笔略重,收笔形态较为复杂。

五、曲点

范字:''宙''、''之''

''宙''字上点

形态:

曲点,其形似一顶帽子。角度约四十五度。位置较高,在宝盖头上如一弯寒月,显得非常突出醒目。

用笔:露锋顺势由左上入纸,先左拓意,然后向右下铺毫,由上至下顿挫,然后略做提顿驻出右下角,略做挫锋然后出锋向上。空中画弧,接下笔。

''之''字和''宙''字同。

六、平点

范字:''夜''、''言''平点在现代一些书法中比较不常见,提出印象中的点多一定的角度。甚至形成一种习惯意识,每点必斜,如''空''字和''永''字点的角度。但在《集王圣教序》却出人意外的存在这种平点,如''夜''、''言''字。平点用笔如横,只不过中段较短而已。

''夜''字平点

形态:如一短横,起笔见方,收笔见圆。

运笔:起笔顺势向下作顿,调锋有形,至收笔处提笔做顿回锋画内收笔收笔,出锋处近起笔的画首下侧。

''言''字上点同''夜''字上平点。中段较短。

七、圆点

范字:''深''、''应''

圆点,虽然圆而短粗,但起笔行笔收笔决不能有所减省。字仔细读帖同时临摹或描红时要认真体味。

''深''字圆点。

形态:下略平上圆。角度,略大于四十五度。

用笔:非常短促。从形态上看,点画有首有尾,有中段。虽然短粗,但起笔行笔收笔兼备。

''应''字点

形态:意味上和''深''字上点形态相反,有一种下圆上方的感觉。

用笔:紧促,略做铺毫行笔,然后驻锋,收笔至画中。

八、左右点

范字:''小''、''典''。在这两个字中,要注意点画之间的形断意连,用笔节奏清晰,此乃古法。这两个点写的非常精妙。左点以方为主,右点以圆为主,方圆兼备。

''小''字左右点

由于这个字笔画少,所以,点画处理上采取了复杂形式的处理,以不至于太过于孤单。

形态:左点,先竖后右上。右点方笔。

运笔:左点,先竖后右扬。右点,由左向右落笔铺毫,折锋右下作顿,提笔向左出锋。

''典''字下点。

左方右圆,和''小''字的左右点相反。

用笔:要气脉畅达连贯。

九、上下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笔字书法讲义_庄之蝶
正说欧阳询楷书基本笔画及独体字的写法 (下)
《石门铭》临习指导
★★集王圣教序临摹之:用笔
行书的用笔和用墨
《书谱》“破”与“纷”的审美特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