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操为何杀孔融?《魏氏春秋》揭开真相,难怪没有人敢替孔融鸣冤

一、曹操为啥杀孔融?

孔融可谓三国另类名人,小时候依靠“孔融让梨”,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奈何悲催的是,孔融除了小时候这件事外,还有啥事?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内,几乎就直接跳到他五十多岁时,被曹操所杀了!

所以孔融这模式,也算是“知头道尾”的另类解读。曹操顶着一张“大白脸”的年代,所谓“坏人眼中的坏人,必是好人”,孔融自然而然是反抗曹操的知名人士。再加上孔融是孔子后人,曾力推刘备救徐州,基本上一直是正面人物。

不过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如今互联网的天下时,孔融这正面形象,便逐渐模糊了起来。一些板上钉钉的事情,也开始被重新审视,比如曹操为啥杀孔融?

在《三国演义》中,孔融被杀,就是因他逆了曹操的“龙鳞”。曹操要开启讨伐荆州刘表之战。孔融劝曹操:刘表是汉室宗亲,你有啥资格灭人家?搞得曹操一头黑线,呵斥走了孔融。

孔融不干了:不要搞错,小时候我让的是梨,不是“理”!如今我都知天命了,就更不能不讲道理。既然你曹操敢这样鄙视我,那我就骂你。随后孔融便开始公开骂曹操。结果被小人郗虑听到,撒丫子通告曹操。就这样孔融被曹操所杀。

很显然,《三国演义》的逻辑建立在,孔融忠心坦荡,曹操阴险狡诈的基础之上。可问题是,皆知《三国演义》虽是基于正史创作完成,但不少内容又自由发挥,不顾史实。孔融之死也是这套路。若想明白这一切,就不得不先从孔融到底是啥人说起了……

二、孔融到底是啥人?

在《三国演义》中,孔融是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可惜正史中,讨伐董卓这事,却跟孔融没一毛钱关系。那么《三国演义》,为何非要把孔融塞入“十八路诸侯”呢?

不是罗贯中在凑数玩,而是孔融经常跟董卓叫板。搞得董卓上不去下不来,骂不过,又杀不得,于是便一脚把孔融踢出朝堂,让他出任北海相,想借黄巾军之手,干掉孔融。

恐怕打死董卓也没想到,这件事却成全了刘备。当北海遭黄巾军围攻时,孔融便去求助平原相刘备。此事一下子让刘备“鱼跃龙门”。用刘备的原话说就是:啥?我不是做梦吧,我刘备的名声都被孔融知道了?

就这样刘备跟孔融有了合作,彼此印象相当好。随后孔融又推荐刘备救徐州的陶谦,这才有了陶谦让徐州,刘备正式成为“三国玩家”。

也就是说,当刘备成为徐州牧后,才宣告华丽升级,成为了一方诸侯,拥有被史官记载的资格了。比如张飞在正史中,第一件事是啥?千万别说是跟关羽在涿郡打架,而是丢徐州,被吕布抢走徐州。

这就是孔融在三国时的地位,董卓拿他没办法,还是刘备的贵人之一。因此,他被罗贯中塞入“十八路诸侯”,没毛病吧。

所以孔融,也曾拥有“扬名三国”的资格和勇气。既不服袁绍,也看不起曹操,拒绝投靠这两人,想要打拼出一片天地,却很快就被现实教育了。

公元196年,在徐州当大哥的刘备,后来者居上,成了“镇东将军”和“宜城亭侯”。于是刘备反手表孔融为青州刺史。可惜此刻的袁绍,正在吞并青州,便让儿子袁谭攻伐孔融。

面对袁绍大军,孔融再次展现出了“另类风采”。据《三国志》载:自春至夏,战士所余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城夜陷,乃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

知道打不过,孔融就躲在家里看书,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仿佛一切跟自己无关。但当城破之时,他丢下老婆孩子,撒丫子逃了——难怪他跟刘备那么对眼,这操作都一样。

那么孔融逃哪里去了?只能是曹操这里!由此拉开了他跟曹操长达十二年的相爱相杀……

三、相爱相杀

公允来言,曹操最初是相当爱孔融的,为啥?因为曹操是文人,最喜爱才子。孔融便是当时的大才子。

可孔融对曹操,却似乎一直有股优越感。笔者猜测,恐怕是因曹操是“赘阉遗丑”吧。官渡之战前,许多门阀士族,其实都是因此鄙视曹操。潜台词就是:你个太监的后代,有啥资格跟我们混?还想成为我们大哥,袁绍才是三国灯塔,江湖希望——

曹操要跟袁绍开战,孔融强烈建议投降,但荀彧却反对,这段《三国演义》也有,就不细说了——这是孔融第一次流露出自己的倾向。

当曹操干翻袁绍,进驻邺城后,孔融一封信写给曹操,其中有这么一句,“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懵了,啥?孔融说,当年周武王干翻商纣后,就把妲己赐给周公旦当小妾?我咋不知道有这事!不行,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请教。于是当曹操回来后,便请教此事。

哪料孔融却一脸坏笑表示:还用翻看古籍吗?用当今之事,一推就懂了。

曹操瞬间想咬孔融一口,为何?因为他明白了,孔融是在讽刺,他把袁绍的儿媳妇甄氏许配给曹丕!

曹操这才体会到,当年董卓的痛苦。这明显是人家孔融,一百个看不上自己,变着法的埋汰我老曹。咋办?只能忍了,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这就是北征乌丸。

哪料孔融却又说话了:“曹老大,我建议你打完乌丸后,可以再攻伐当年苏武牧羊的北海等地,总之地球是你的,我看好你,可劲造吧——”

曹操气得只翻白眼。曹操越这样孔融就越来劲,史载“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意思就是说:你不搭理我就算完了,我主动搭理你。高兴了羞辱你曹操,不高兴了还羞辱你曹操……

四、《魏氏春秋》揭开真相

不知各位啥感受,反正我非常可怜曹阿瞒。这天天被人变着法的骂,躲都躲不开,谁受得了?但曹操却不得不受着。这还没算上,孔融举荐给曹操的祢衡呢……那位说了,曹操不是阴狠的枭雄吗?咋这么忍孔融,就不杀了他?

笔者推测,一则是阻力太大,若无实锤罪证,必会有许多人鸣冤啥的。二则是因孔融仅是红口白牙地骂,而没有实质行动。

曹操杀荀彧,是因荀彧反对他当魏王。

曹操杀杨修,是因杨修搅入到世子之争。

孔融这算啥?没事就拿言辞恶心你,一个当大哥的,若连这都承受不住,那还怎么当老大?只能宰相肚里能撑船了。

就这样一晃到了公元208年,曹操突然向孔融举起了刀,借郗虑之手杀掉了孔融,莫非是曹操受不住,到了临界点?非也!《魏氏春秋》揭开了真相,难怪杀孔融,无人敢替其鸣冤。

据《魏氏春秋》记载:十三年(公元208年),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

即,赤壁之战前,曹操终于抓住了孔融的罪证,孔融竟然对着孙权的使者大放厥词,污蔑曹操,因此曹操这才一怒之下,杀了孔融。

显然这是孔融跟孙权有了联络,如今双方就要开战了,不仅是曹操,恐怕任何人都决不允许出现,后方不稳的迹象,哪怕仅是一个苗头,也必然会下死手……

所以孔融不是因言获罪,而是有了实质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没人敢替孔融求情和鸣冤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读《三国演义》(一)
刘备投奔过哪些人?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章回故事要点
刘备,三国中最励志的人物
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二十三)——曹操保兖州·刘备的成长
三国的另一面:是残忍、是血腥、是杀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